社保繳了十五年就沒有交,退休時應該怎樣發放工資?

社會保險 養老保險 職場 暖心人社 2018-11-30

我們國家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

社保繳了十五年就沒有交,退休時應該怎樣發放工資?

不過過渡性養老金是指當地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的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一種補償。這種補償非常高,直接按照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掛鉤,一般每工作一年可以領取1%到1.4%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可是年代比較早,一般是1996到1998年之前共參加工作的,各地的時間並不統一。由省級部門統一確定各地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

統賬結合後,參加工作人員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就全國統一了。全國統一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這樣的,基本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

社保繳了十五年就沒有交,退休時應該怎樣發放工資?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乘以(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乘1%。

簡單點來說,如果按照60%社平基數交費,每交費一年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

多數靈活就業人員自己交費的情況下,為了降低負擔,都是選擇的最低基數60%。

如果按照百分之百交費,那麼我們退休待遇就是1%的社平工資。

我們交費多少年,只要將這一部分累加就可以。15年60%繳費退休待遇就是12%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因此,基礎養老金是跟退休時間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掛鉤,跟停繳時間沒有關係。

為什麼有人說要以停繳時間的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退休待遇呢?其實這是2005年以前的老辦法了,2005年完善養老保險計發辦法以後,有關不利於養老金計算的政策被取消了。

社保繳了十五年就沒有交,退休時應該怎樣發放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大家注意,我們個人賬戶也是漲利息的,從2016年開始,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有全國統一發布執行。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相當高了,比銀行理財利率要高。而之前有各省統一公佈時,一般都在4%左右,所以,全國統一還是蠻不錯的。

不過每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都能達到8%到10%,個人賬戶還是相對貶值的。

所以,繳費15年之後停交,大家可以放心,我們的退休待遇還是跟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掛鉤。不過由於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的增長率損失,也會造成養老金待遇比後期連續交費15年的人略微低一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