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金砂鄉三山國王廟'

"

From:汕頭日報

"

From:汕頭日報

汕頭金砂鄉三山國王廟


從明朝起就傳播到臺灣,後流行於東南亞,最古老的“潮汕籍”神三山國王廟宇,在汕頭市倖存數量頗為可觀,已重建或修葺者,據本人初步調查有49座(估計實際數比此更多):金平區11座,龍湖區6座,濠江區9座,潮陽、潮南11座,澄海區10座,南澳縣2座。在老市區中,創建最早(距今約400年)而幸獲重建者是金平區金砂鄉的“明貺靈廟”(清乾隆年間,傳至塘坽即今中山東路與東廈大道交界西側之北旁,倖存)。這屹立於鬧市,由民間自發重興之明朝三山國王廟及其附近的千歲娘宮、真君廟,都應當引起政府重視,加強保護,併發揮其敦睦海內外鄉情鄉誼的作用。

三山國王廟,是為紀念千年前護國佑民,揭陽縣河婆霖田都(今屬揭西縣)的巾、明、獨三位山神而設的神廟。因宋太宗加賜額而又稱“明貺廟”,也被稱“潮州三山神”。唐朝陳元光、韓愈等皆進廟祭拜,分別賦詩、作祭文,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其“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見元朝劉希孟《明貺廟記》),以在潮汕建廟最多,約400座,被各村當作“社廟”、“地頭爺”。明萬曆十四年(1586),由揭陽縣人馬義雄、周榆森,帶霖田祖廟香火,赴臺灣於鹿仔港登陸,轉至荷婆倉,翌年建築“霖肇宮”。此為全臺三山國王廟之始,後播及全島。據學者估計,全臺至少有170座,信眾逾600萬人,是僅次於媽祖祭拜之民間信仰。

倖存並獲重建的金平區金砂鄉三山國王廟,匾刻“明貺靈廟”,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自元末起先後來金砂居住,從事耕、鹽、漁之魏、黃、胡、李(明永樂間開基祖李仙海,成了今此地佔八成人口之大姓)、陳、林、章、盧諸姓,鹹感神恩,遂創三山國王廟及其毗鄰之千歲娘宮、真君廟(奉保生大帝吳夲)。三山國王廟於1950年被改為供銷社。十年浩劫結束後,百廢俱興,1980年至1987年由李秀珍等鄉親捐款修葺。屋脊嵌雙龍奪寶,以及古人故事,外牆嵌眾多獅仔、花卉,皆工藝高超,系嵌瓷世家許梅三及其兒子許志華、許志堅之力作。1999年,有10餘位臺胞專程到此進香交流文化。廟修葺21年後,又出現破損等情況,海內外人士踴躍認捐,其中李樹榮先生就捐3.8萬元,共募集百餘萬元,於2008年農曆五月初六日開工,按原址坐向、面積墊高重建,2009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日,連同毗鄰二小廟舉行重建落成慶典,千眾雲集,皆大歡喜。

如今,金砂鄉三山國王廟坐東向西,佔地面積數百平方米,建築100多平方米。廟內有兩個天井,各有石刻龍、虎浮雕。大殿正龕內,供奉高米餘之國王和夫人坐像各一尊,南側附龕奉清廣東巡撫王來任、兩廣總督周有德(此兩人在任內把被迫內遷之潮民回遷,故被祀奉)坐像,高約半米,其前各有一捧印侍衛站像;北側附龕奉註生娘娘坐像,高約0.8米。還於主龕前面南側牆上設附龕,內供“舍人爺”、“護法爺”坐像。各龕前掛滿綵綢。有聯刻:“靈顯三山恩護國,功高五嶽爵封王”等。全座屹立鬧市,古色古香,工藝精巧,美輪美奐。

三山國王廟及其毗鄰二小廟,今倖存於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之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金砂鄉自古肇創的歷史見證,汕頭商埠最早之社廟,也是廣大臺胞國王廟信徒所景仰的文物古蹟和進香之所,很有文物保護的價值,是促進兩岸同胞情誼的場地,並可發揮其旅遊的作用。

為加強保護,應在廟前豎立保護碑刻,以防破壞。廟前埕還算開闊,今路通汕樟路,出入方便;又在廟之北鄰現尚有近2000平方米之小廣場,可供小車停放,廣場內還有李氏祖祠、嵌龍照壁也可作為文物古蹟觀賞。三山國王廟既有文化價值,又是汕臺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可以開展汕臺的文化交流,它的意義不僅僅是旅遊,故大力保護與重點開發並舉,十分必要,這要靠有關部門對其進行規劃和實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