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烏橋、廻瀾橋、光華橋和解放橋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編前話】

汕頭是著名僑鄉、濱海城市,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三江均流經這座城市,因為地理位置獨特,橋樑成為了?城必不可缺的設施。如今,汕頭既有南澳大橋、海灣大橋、?石大橋等“跨海巨龍”,也有像烏橋、解放橋等有著悠久歷史的橋樑。從古早時期的木板橋到如今的跨海大橋,汕頭的橋歷史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遷。從今日起,本報推出欄目《汕頭另一道風景線——僑鄉“橋”事》,探尋汕頭那些橋樑背後的故事,敬請讀者垂注。

汕頭另一道風景線 僑鄉“橋”事

烏橋島位於汕頭市區西北部,從地圖上看,島如水滴狀,兩江環繞,是一處風景絕佳的小島。島上居民每天出行必定行經連接烏橋島的四條橋樑,它們分別是烏橋、廻瀾橋、光華橋和解放橋。在汕頭老一輩人的回憶中,這四條橋有著相當長的“年齡”,它們伴隨著包括烏橋居民在內的眾多老一輩汕頭人的成長,對他們來說有著非常特殊的感情。

烏橋是汕頭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樑

汕頭烏橋、廻瀾橋、光華橋和解放橋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70年代的烏橋

汕頭烏橋、廻瀾橋、光華橋和解放橋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現在的烏橋

在烏橋街道辦事處工作多年的劉建雄從小就在烏橋島生活,他經常從長輩們那兒聽說烏橋島四橋的故事,至今仍是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這四條橋中歷史最為悠久的當屬烏橋了。

劉建雄告訴記者,早在1921年之前,烏橋島上有眾多倉庫,主要供老市區“四永一昇平”的貨棧存放貨物之用。當時為了方便運貨,人們在廻瀾新溪下流近出海口的地方建了兩座木結構橋樑,連接南北岸。為了防止橋樑遭江水沖洗腐壞,人們用瀝青將橋身塗成黑色,故因此得名“烏橋”。當時,兩座橋樑分別稱為“內烏橋”和“外烏橋”,內烏橋的南橋頭連通同平路,北橋頭連通同濟直路。外烏橋南橋頭在永平路尾和商平路尾之間,北橋頭通往同濟北海旁、三德永貨棧一帶。

1921年,同濟善堂出資3萬元,將內烏橋進行修建改造。劉建雄說,當時在汕頭很少有水泥,同濟善堂專門從國外進口了水泥修建烏橋,因此烏橋可說是汕頭歷史上第一條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樑。因是善堂出資建造,烏橋隨後更名為“同濟橋”。

隨後的一段歷史裡,烏橋可謂多災多難,在戰爭時期多次遭受炮火的摧殘,也經過幾次的重建。“文革”期間,烏橋被重新用漆刷成紅色,上面還有極具時代特點的宣傳畫和標語,烏橋也因此更名為“紅橋”。如今,烏橋島內仍有學校保留有“紅橋小學”這一稱呼。直到1979年,才恢復“烏橋”這一名稱。

潮州總兵方耀修堤浚河建廻瀾橋

汕頭烏橋、廻瀾橋、光華橋和解放橋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60年代的迴瀾橋

汕頭烏橋、廻瀾橋、光華橋和解放橋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現在的廻瀾橋

在離烏橋東面約300米處有一座橋叫廻瀾橋,南岸連接民族路,北岸接火車路。它的故事還與清朝時期的廣東潮州鎮總兵方耀有關係,據劉建雄介紹,當時方耀倡導修堤浚河,圍海造田,遂將韓江改道建廻瀾新溪,以疏導洪水,並造建橋樑,以“廻瀾”二字命名,使得韓江化迴流而暢流出海。

如今,不少市民仍習慣將廻瀾橋稱為“新溪橋”或簡稱“新橋”。原來的廻瀾橋橋面坡度不陡,比較平緩,橋頂離水面不高,經常變成一些頑童的跳水平臺,幾乎年年有少年溺水身亡的悲劇。

1967年,廻瀾橋年久失修而坍塌,由當時的市政府撥款重建,市城建局設計,省第二建築公司(當時稱省第三建築公司)承建施工,翌年9月,廻瀾橋建成通車,但因當時是“文革”期間,橋樑更名為“文勝橋”,1979年又再恢復原來名稱。

2008年,廻瀾橋經過重新改造之後,橋面變得寬廣平坦,每天橋上車水馬龍,交通非常熱鬧。

開荒造地光華橋因此而生

汕頭烏橋、廻瀾橋、光華橋和解放橋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80年代的光華橋

汕頭烏橋、廻瀾橋、光華橋和解放橋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現在的光華橋

光華橋位於梅溪下游廈嶺港出海口,因與光華埠相接而得名。據劉建雄介紹,光華橋原名叫耀華橋。在一些汕頭的老地圖上可以看到,耀華橋的東南端連接同濟路,西北端橋頭有一座名叫“耀華公司”的建築。原來,光華埠前身叫耀華埠,早在百年前這一帶還是非常荒涼的土地。1961年,祖籍饒平的廖鶴州開始在廈嶺路向南、向西北面築堤圍塭造地,築起一道十餘里海堤,最終造出陸地5000多畝。由海外愛國華僑斥巨資創建新村,耕地免費分給村民耕種,並創辦了耀華火柴廠,於是也就有了耀華埠和耀華橋。

劉建雄告訴記者,光華橋當時只是一座木結構橋樑,因其跨面大,經常發生塌毀事故。1964年,廣東省建築工程局投資,廣東省第三建築工程公司(現為廣東省第二建築工程公司)承建施工,將其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橋樑。2001年,光華橋與烏橋同步實施重建,隨後一直使用至今。

至於連接烏橋島的第四條橋樑——解放橋,它在過去有個名字叫“火車橋”。年輕一輩可能會感到疑惑:那一帶沒有火車經過,為什麼會起這樣的名字呢?關於火車橋,也即是解放橋的故事。

百餘年前印尼華僑修潮汕鐵路並建“榕耀橋”,老百姓俗稱“火車橋”解放後改名

歷史悠久的解放橋,連接烏橋島。

汕頭烏橋、廻瀾橋、光華橋和解放橋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70年代的解放橋



汕頭烏橋、廻瀾橋、光華橋和解放橋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現在的解放橋

地處汕頭市區西北部的烏橋島依靠烏橋、廻瀾橋、光華橋、解放橋四條橋樑與外界連接。在本報19日一版的報道中,講述了烏橋、廻瀾橋、光華橋的背景故事。其中的解放橋,它南岸接火車路,北岸接杏花路、潮汕路,其歷史則與潮汕地區的鐵路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印尼華僑斥資建設潮汕鐵路

早在100多年前,汕頭就有一條通往潮州的鐵路,而這條鐵路,就與如今烏橋島內的道路——火車路,以及解放橋的歷史有關。

中國最早的一條鐵路,是清光緒二年(1876年)英國人創辦的怡華洋行所建的吳淞口至上海鐵路,而中國第一條由華僑集資創辦的民營鐵路則在汕頭。記者查閱資料得知,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印尼華僑張煜南(字榕軒)、張鴻南(字耀軒)兄弟創辦“潮(州)汕(頭)鐵路有限公司”,於翌年9月28日動工興建鐵路,由日本三五公司測量施工,1906年,全長39公里、名為“潮汕鐵路”建成營運,沿途在庵埠、華美、乳塘、散巢、浮洋、楓溪等地設站,總投資達300萬元。

在建築鐵路的同時,張氏兄弟在火車站前面韓江邊建築了一座接連汕頭市區的梭船活動浮橋,1935年改建為鋼木結構橋,以便來往乘客、行人、車輛等的通行。這條橋主橋長78.93米,寬14.2米,以兄弟二人的名字命名為“榕耀橋”,老百姓習慣叫它為“火車橋”,而它也就是現在的解放橋了。

據烏橋街道工作人員劉建雄介紹,他從老一輩人的講述瞭解到,當時潮汕鐵路的起點位於廻瀾橋北面,延伸至潮州的湘子橋邊,火車站設在今火車路18號至28號之間。旅客們在火車站購票後,經過榕耀橋到站臺上車,據瞭解當時每天的客運量可以達到4000多人次。火車行駛時速可達60公里,是潮汕人和客家人從內地到海濱出國的重要通道,潮州一帶的陶瓷等土特產也藉由火車的運輸,可以到汕頭裝船出口。雖然潮汕鐵路沒有匯入當時中國的鐵路網,卻是當時中國營業狀況最好的鐵路之一。

“火車橋”解放後改名為“解放橋”

據老一輩人回憶說,當時潮汕鐵路所使用的列車車廂和車頭全部是進口的,車廂不多,經常是五、六廂而已。據悉,當時有人覺得火車行駛時產生劇烈震動會對河堤起到影響,於是就修建了一條公路用來防護,也便有了今天的護堤路。

抗戰爆發時期,1939年6月16日,為了不讓鐵路落入日軍之手,國民黨駐軍命令鐵路局拆除鐵路。於是,運營了33年的潮汕鐵路因時局動盪就此結束了它的使命。

儘管潮汕鐵路存在的時間不長,但因為它運營期間給潮汕人民提供了諸多便利,時至今日,人們依舊保留著“火車路”這一地名,而對於榕耀橋也一直以“火車橋”一名稱之。

抗戰勝利後,鐵路公司再也無力復建,國民政府便將鐵路開闢為公路,命名為“鐵路線”,也就是現在的潮汕路。1967年,火車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拱結構橋,並改稱“解放橋”。這是因為在1949年10月24日那天,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一支穿著藍色制服的先頭部隊,沿著潮汕公路,跨過火車橋進入汕頭市區。許多汕頭老百姓自發結隊到這座橋上迎接解放軍進汕頭,對很多人來說,那是他們一生中難忘的大事件,具有特別的意義。於是,人們也將這座橋作為一種紀念的載體。

如今,解放橋與潮汕路汽車總站相鄰,通往?石大橋,每天進出的大客車等絡繹不絕。無論是叫解放橋也好,火車橋也好,這座橋樑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髮揮著交通要道的作用,它的存在也成為了潮汕鐵路史的見證,是汕頭人民不可多得的歷史財富。


(來源:汕頭特區晚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