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法最大的敵人,商鞅因他而死,為什麼沒有在得勢的時候殺他

“商鞅變法”,確定強秦之路是人盡皆知的,可是商鞅變法卻是把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推倒重來,自然引起了舊貴族的不滿,那麼在這個過程中,誰是這些舊貴族的領頭人物?以商鞅穎悟絕倫的智商為什麼沒有殺他?

看過《大秦帝國》的人都知道,這個人就是——老太師甘龍

變法最大的敵人,商鞅因他而死,為什麼沒有在得勢的時候殺他

甘龍,在秦獻公時就主持推行新政,長期領國,可以說他的存在是秦獻公上位之後秦國能夠安穩並得到發展的原因。所謂在朝是根基深厚,在野聲名遠播,不過如此。

可是,在秦孝公上位之後,這個局面發生了變化,秦孝公覺得現在的秦國太過弱小,需要改變,在聽完所有人的意見之後,他選擇了商鞅,這個選擇可以說把甘龍一輩子的心血全部否定,而且他的位置變得很尷尬,三朝元老,卻只能無所事事,身為太師,實際卻沒有了一點權力,所以他反對變法

變法最大的敵人,商鞅因他而死,為什麼沒有在得勢的時候殺他

那為什麼商鞅在明知道他是反對變法的領頭人,自己很可能死在他手上的情況下,卻依然沒有殺他呢?

小編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甘龍的政治觀點,首先甘龍贊成強秦,而且做出了很多成績,反對變法,是因為他認為舊的東西不全是壞的,而商鞅認為舊的東西全都要拋棄,所以在根源上兩個人是觀點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小編認為,商鞅也有相互比較的意思,要用事實讓甘龍認識自己的錯誤

變法最大的敵人,商鞅因他而死,為什麼沒有在得勢的時候殺他

第二,守舊派,秦國真正的家底,如果當時沒有開始變法或者剛剛開始變法,六國發動戰爭攻打秦國,真正能保護秦國的還是這些舊貴族。所以變法20年,舊貴族是失去了很多,卻一直沒有傷及根本。可見舊貴族在當時的秦國勢力之大,根基之深。他們足可以發動一場政變,只是殺了商鞅,而繼續擁立秦孝公,相信秦孝公也不會深究。

事實上發生過暗殺,陰謀等此類事件不少,但是卻沒有明面上做過,就是因為甘龍從中調解,當時的老甘龍依然是太師,卻不問政事,在家養老,可經營了一輩子的地方,怎麼會有他不知道的事?

變法最大的敵人,商鞅因他而死,為什麼沒有在得勢的時候殺他

杜摯,舊貴族代表人物,《大秦帝國之裂變》中說了一句:若有個萬一亂起來......雖然是電視劇,但歷史往往比故事要殘忍。

甘龍執政多年,他是個陰謀家,他要的是名正言順的把商鞅整死,而不是這種直截了當沒有技術含量的方法,所以,一定程度上,是他保護了商鞅

第三,老甘龍太能活了,歷史沒有記載,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

秦獻公,公元前384年(39歲)上位,公元前362年去世,在位23年,那個時候甘龍就做到長期領國,算他20歲開始涉及政治,在官場混了20年,終於熬出頭,長期領國,怎麼也得算10年,這樣算下來他50歲時,秦獻公去世。

秦孝公,公元前362年(21歲)上位,公元前338年去世,在位24年,也就是他74歲,傳說他的年齡在一百多歲。

變法最大的敵人,商鞅因他而死,為什麼沒有在得勢的時候殺他

74歲在現在看來當然是不算什麼,可在當時秦獻公活了62歲,秦孝公活了48歲,一千多年以後的康熙才活了68歲。

商鞅估計都沒想到,自己年輕的時候他老了,自己老了,他依然還是那個樣子

所以小編認為,不是不想殺,是局勢告訴商鞅不能殺。

長大最大的悲哀就是——想做而不能做不是社會,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束縛了自己

以上觀點,均是小編胡思亂想,如有雷同不勝榮幸

歷史,是一面鏡子,照著過去,顯示著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