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故事:歷史深處的淒涼(深度好文)'

"


"


經典故事:歷史深處的淒涼(深度好文)



1.神位

半山腰上有座廟,廟裡有一個老和尚帶著幾位徒弟在修行。

廟雖不大,但一年四季遊人如織、香火旺盛,師徒幾個日子過得挺滋潤。

一天夜裡,“轟”的一聲,大殿裡供奉的兩米多高的佛像不知怎麼突然倒了下來。佛像外面塗著金漆,裡面卻是泥胎,一下子摔得粉碎。

師徒幾個聞聲趕到大殿,只見一地的碎泥塊,擺放佛像的地方空空如也,只剩下兩個原來站在佛像邊的小塑像——一個是金童,一個是玉女,兩尺來高,笑嘻嘻的。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禪會,香客會更多,沒有了佛像可怎麼辦?小和尚們一個個沒了主意。還是老和尚鎮定,他指揮幾個小和尚把散落的泥塊搬了出去,又叫小和尚把玉女像搬到柴房,再把金童像擺在佛像的位置。徒弟們心中納悶,這個金童像,矮小不說,嬉皮笑臉的,沒個正經樣,哪能充當佛像呢?明早香客來了,還不炸開鍋,哪個還肯跪拜並捐香火錢呢?

沒想到,第二天像平常一樣香客如雲。人們跪拜時,依舊一臉的敬畏與虔誠。

到晚上,清點香火錢,一點也沒見少。

老和尚笑了:人們都有一個思維定勢,不管是誰,只要坐在神的位置上,他們就對誰頂禮膜拜。

小和尚們感慨不已:看來,位子才是硬道理,至於位子上坐著什麼東西、有什麼能耐、怎麼登上這個位子的,似乎並不重要。

2.歷史深處的淒涼

商鞅幫助秦孝公變法後,秦國國富民強,憑藉這個功勞,商鞅很是牛了一陣子。儘管他的變法,惹惱了太子身邊的一些人,然而,有秦孝公這棵大樹靠著,別人再咬牙切齒,也奈何不了他。

秦孝公一死,他的災禍便來了。

太子的黨羽們告他謀反,於是,新秦王舉天下之力追捕他。商鞅如喪家之犬,一口氣從都城逃到關下。疲憊至極的他,找到一家客店,他想住下來,躲避一時。店主不知道他是商鞅,說:“對不起,這位大人,按照商鞅的法令,想住宿的人如果不驗證身份,就要被連坐的,你不能住在這裡。”

商鞅仰天長嘆一聲,苦啊!他沒想到,他制定的律令,最後,竟自食其果。

另一個相關的故事,是說王安石的。

據說,王安石推行新法之後,招致好多罵名。有一次,他和一個僕人相伴,微服回鄉。晚上,住在一個老婆婆家。第二天早上,老婆婆蓬著頭赤著腳,趕著兩頭豬出了門外。老婆婆一邊用木勺攪拌盆中的泔水,一邊喊:“囉,囉,囉,拗相公來。”兩隻豬聽懂是在喊它們,一溜煙衝過來。

然後,老婆婆給雞餵食,又喊雞:“王安石,來。”沒想到,她這麼一招呼,所有的雞都跑了過來。

王安石滿臉的疑惑與不快。

婆婆說:“官人有所不知,王安石是當今丞相,拗相公是他的渾名,我恨他,所有以畜牲喚之。”

王安石容顏大變,忙問究竟。婆婆說:“我是一個寡婦,已經寡居二十多年了,只和一個婢女住在一起,然而王安石卻要我們出這樣那樣的賦稅錢,出了錢,差役還一樣不少。我養桑麻,全交給了官府,我養豬雞,自己卻從來吃不上一塊肉。說實在的,有朝一日,如果我碰到王安石,我立刻把烹了,以解心頭之恨。”

聽完老婆婆的一番話後,據說,王安石當下鬚髮皆白。

也許,商鞅和王安石誰也不曾料到,他們搬起石頭,最後,砸到了自己腳上。而且,是如此慘烈。那就意味著,他們搬起的,並不是溫柔的石頭,也不是溫暖的石頭,更不是人性的石頭,既然這石頭,在此刻砸痛了自己,那麼,在上一刻,也一定傷害過別人。

自作孽不可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