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 大意是:“率先起義的人都是在東南一帶,但成功者大多都居於西北方”。所以西北自古有“秦中自古帝王州”一說,那麼東南龍興之地在哪呢?筆者認為宋中自古龍興地。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宋中泛指春秋戰國宋國地界。據錢林書《春秋戰國時期宋國的城邑及疆域考》:春秋時宋的疆土開拓較大,西北曾發展至今河南省的封丘縣一帶;西部在今開封、通許、扶溝諸縣以東;西南在今西華、淮陽以北;南疆在今鹿邑縣境;東南方達今安徽東北部的宿縣、濉溪等一帶;東邊在今江蘇邳縣及山東棗莊;東北方主要在今山東魚臺,金鄉一線,也曾一度深入至今滕縣、東平等地;北方主要在今河南省的定陶一帶,也曾一度到達滑縣、濮陽境。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一、龍興王朝

(一)上古興地

相傳,很久以前,商丘稱燧明國。在此發明人工取火的燧人氏,後被尊稱為三皇之首。顓頊由窮桑遷都於商丘。帝嚳被封於辛(今河南商丘高辛鎮),帝嚳繼為天下共主後,以毫(今河南商丘)為都城。商丘境內還有朱襄氏陵、倉頡陵等,是三皇五帝活動中心地帶,可稱為上古興地。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燧人氏

(二)商興之地

夏朝末年,夏桀無道,活動於黃河下游的畜牧部落商,在首領商湯的帶領下滅夏,建商,定都於毫(今河南商丘境內)。商丘是商部族的發源地,這裡還是是商人、商品、商業的發源地,被譽為“三商之源,華商之都”。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商湯

(三)漢興之地

秦始皇曾經說:“東南有天子氣。”,於是東巡以鎮之。芒碭山為秦末風雲動盪的中心地區之一。這裡是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軍事活動區域和卒葬之地。是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之所也;是劉邦隱匿避秦、積蓄力量、組建隊伍、策劃大業的早期根據地;亦是劉邦揮師西進、出兵滅秦的出發地。將其確定為“漢興之地”當無可爭議。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劉邦

(四)魏興之地

曹操在己吾隱匿避董、積蓄力量、組建隊伍、策劃大業,起兵首舉“忠義”大旗反對董卓,成為曹魏興起的發軔。曹操雄踞商丘,佔天時、地利、人和,東征西討、克平群雄、廣攬人才、治軍理民、屯田積穀、外定武功,內興文學,為最終實現“三分歸一統”的皇圖霸業奠定了紮實基礎。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曹操

(五)宋興之地

歸德軍節度使的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自立為帝,建立宋朝。因趙匡胤發跡於宋州,遂以宋為國號。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改歸德軍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升應天府為陪都,改名為南京。汴京淪陷,北宋滅亡後,康王趙構於南京南門三裡幸山即皇帝位,是為南宋高宗,商丘作為南宋半年的都城。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趙匡胤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二、龍興之因

(一)黃河——文明的攪拌機

從遠古時期起,黃河裹挾著滾滾泥沙順勢而下,這些泥沙在中原地區堆積,逐漸形成了一片廣大的沃土,就是中原地區的前身。黃河被我們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黃河水養育了最早的華夏文明。但同時黃河也是一條難以馴服的巨龍,黃河氾濫問題史書不絕。在中國古代,黃河中下游的民眾經常因為河水氾濫而無家可歸。從遠古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到有史以來的數次治理黃河,可以看出黃河氾濫的威力,對文明產生威脅,但正是黃河彷彿強心劑一般,讓下游人民一次次重建家園,讓中華文明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商丘位於泛黃淮地區中心,離山最遠,深受黃患影響。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二)戰亂核心區

商丘位於幽燕、關中和江南三大勢力交匯中心地帶,常是大決戰所在地。七國之亂,樑孝王守睢陽,捍衛了大漢江山;安史之亂,張巡守睢陽,保住了大唐天下。中國歷史上的漢唐盛世因為睢陽而得到庇護。近代,中日決戰的臺兒莊、國共決戰的淮海地區也在今商丘附近。商丘等是南北通衢地,戰亂時期爭奪的中心地帶。春秋戰國時期,宋國等位於天下之樞,戰亂頻繁,易產生思想,這也是宋中作為百家爭鳴主陣地的原因之所在。商丘古代河川縱橫,位於大運河的中心地帶,唐宋帝國命脈之所繫。近代,商丘、徐州等是交通樞紐,一旦戰亂必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商丘、徐州等是中原門戶,自古是戰亂核心地帶。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三)人口重心地

商丘自古千里沃野,人口稠密。商丘是三皇五帝活動核心區,夏商周時期重要都城所在地,人口稠密。《中國古代人口史專題研究》一書,曾對中國歷史上人口重心及其移動作過嘗試性的研究。下圖表現了自公元2年至公元1990年中國人口重心及其移動軌跡:

圖中的數字表示經統計求出的當時的全國人口重心所在的位置:

1是公元2年(西漢)的人口重心位置;

2是公元140年(東漢)的人口重心位置;

3是公元280年(西晉)的人口重心位置;

4是公元605年(隋朝)人口重心位置;

5是公元742年(唐朝)人口重心位置;

6是公元1102年(宋朝)人口重心位置;

7是公元1330年(元朝)人口重心位置;

8是公元1461年(明朝)人口重心位置;

9是公元1820年(清朝)人口重心位置;

10是根據公元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普查數據得到的人口重心位置。

宋中(商丘)自古龍興地,這裡是中國諸多創業帝王的老家

由圖標可知,商丘自古位於中國人口重心地附近,有大量的人口支撐,是成為龍興之地的重要原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