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百年輾轉,從西風東漸到時尚天堂,上海這座全球消費中心城市和新零售之都,到底是怎麼煉成的?本期繼續跟隨團團,踏上探索中國的旅途,今天這一站我們來到上海,領略滬上風光。

大家好,我是袁素娟,今天由我為您朗讀。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上海為什麼這麼強?

燈紅酒綠、繁花似錦是一直以來中國人對上海的印象。如今雖然中國進入全面發展階段,不少城市接連崛起,但上海仍然是很多人的夢想。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上海,仍然是獨一無二的

(圖片來自wikipedia@King of Hearts)

上海不像深圳把“來了就是深圳人”掛在嘴邊,但取城市名稱中的“海”字,“海納百川”一直是上海所強調的城市精神。這是因為上海深知,城市的活力與動力便來自不斷到來的人的創造。在不算悠久的歷史上,吸收擅長創造的人才為上海城市做出貢獻,始終是建立認同最好的方式。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上海開埠之前並非白地一塊,早在宋代就已經有成規模的集鎮,那就是位於上海青浦的考古遺址“青龍鎮”。青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鎮守東方的神獸,能以之冠名,可見上海在千年前的中華版圖裡就已經是負責遙望東方的城鎮。這是一個絕佳的隱喻。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方塔園還留有宋塔古建值得一去

(雖然不是宋代原建了,圖片@孫綠)

宋元及之前的上海,其繁榮得益於大運河水運系統。濱海的上海是吳地重要的鹽場,通過吳淞江(蘇州河)直通蘇州金雞湖,經過簡單的水陸轉運就能接入蘇州段大運河,為江浙各地提供食鹽。同樣,來自大運河沿線的貨物也可以反向進入上海,刺激城市的商品經濟發展。

到了明代,經過地方官海瑞的疏浚,蘇州河的淤積情況得以改善,上海和太湖平原之間的商品貿易更為頻繁。而且由於作為糧食產區的太湖平原人口膨脹,人地關係緊張,不少蘇人坐船來到了上海地區。失地農民進入郊區開發農地,手工業者進入城廂從事商品生產。

與太湖平原的農作物從糧食向經濟作物轉型同步,上海的產業結構也逐漸從鹽產轉向了商品加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棉紡工業。太湖平原和上海郊縣為城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棉花原料,而城中的手工業者則在棉紡時代讓松江府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

城隍廟就見證了上海在明代的商業繁華。這座堪稱老上海中心的地標,在明洪武年間得到批准,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擴建於嘉靖年間。也正是在明朝中前期,上海的老城廂開始成型,橢圓形的城垣為防備倭寇而建,也是上海當年手工業集結的核心地帶,以城隍廟為核心的城內號稱“蓋可當江北數郡,蔚然為東南名邑。”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上海城隍廟

(圖片來自wikipedia@Legolas1024)

這樣的經濟地位延續到了清朝,並在上海開埠之後成為了西洋列強喜歡上海的一大理由。

在清代,上海的行政地位很低、歷史較短、人口結構單一、原生的社會秩序也簡單,是帝國內部邊緣化的城市。想要方便地從事商業活動,這樣的城市顯然是比擔任省會的廣州、福州更好的選擇。而棉花產業,則是工業革命的主要產物,是西方國家整合全球產業鏈的一個重要的佈局領域。

新來勢力、新生事物、新鮮血液,始終是上海前進的動力,是城市記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而在上海生活工作的人,也很難說是什麼土著上海人,大家都為了這座城市的吸引力而來,並在努力的創造中,讓這座城市更有吸引力。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1843年,上海第一塊英租界成立。這當然是喪權辱國的歷史事件,但同時也為上海吸引了眾多外資和服務於外資的本土人才。外國人的到來,讓遲暮的清帝國進入了海洋時代。上海地位的鞏固,也在這樣的變化中逐漸實現。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確實也是物產豐饒,大閘蟹應該是管夠的

如前文所述,上海在農業帝國內的商業活動,需要借道蘇州而在大運河展開,自然成為蘇州的經濟附屬品。但在海洋時代,風從東方來的上海便成為了瀕臨海洋的第一線,轉而讓太湖平原的人才、資本、產品為自己服務。

尤其是到了1920~1930年代,由於國民政府內戰,廣州、武漢、南京、天津等關鍵城市局勢不穩,而上海租界卻意味著外國勢力的強力保護,是安全的樂土。各地財富亨通的大商人、北方通電下野的政客、饑荒生活無著的難民,紛紛雲集上海,讓這裡成為了冒險家的樂園。

最典型的故事是猶太大亨哈同在上海操盤房地產,出資60萬兩白銀用鐵黎木鋪設了部分南京路,讓南京路成了上海十里洋場的中心地帶,賺得盆滿缽滿。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這是上海這座城市給所有創造者的承諾。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30年代的南京路

(圖片來自wikipedia)

而南京東路那一頭的外灘,則成了這段歷史的見證者。從外白渡橋到金陵東路一公里多的馬路一側,雲集了怡和洋行、寶順洋行、老沙遜洋行、旗昌洋行、中國通商銀行、中央銀行總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等老牌資本機構。1935年,外灘擁有全國銀行實收資本的50.72%,全國庫存現金的61%,全國存款的77.84%和放款的77.64%。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1928年的外灘

(圖片來自wikipedia)

即使金融中心今天已經轉移到浦江對岸,外灘的萬國建築群仍然在訴說著這段令人振奮的歷史。

幾十年後,付出就會有回報依然是上海的承諾。

改革開放後浦東新區的成立,也讓上海敞開大門與世界潮流對接,服務於全國經濟。拔地而起的陸家嘴CBD,既是上海的新窗口,也是中國的門面,國有資本、外資、民間資本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創造屬於自己的回報。

即使經過4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大量後發省市都挖掘出了巨大的潛力,讓上海不再一枝獨秀,她的表現仍然可圈可點。2018年,上海人均GDP超越2萬美元,經濟增長率仍然保持6.6%的高位,發展後勁仍然十足。“用腳步投票”的外來人口是最好的城市未來指標。

2017年,上海的外來常住人口980萬,在四大一線城市中最多。而撇除深圳這個明顯的新興城市,上海的外來人口比例以40.5%領先廣北2~3個百分點。外來人員的學歷水平很高,大專以上達到了35%,並平均在上海留駐3年左右,人才素質和工作穩定性領跑全國,努力地融入這座城市。

金錢、知識、人才在這裡不斷堆積、來回翻湧,建成了一座真正的創造之都、財富之都。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幾十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但其長度跨越了一兩代人,在人有限的一生中影響巨大。對於上海人來說,日臻成熟發達的城市,既意味著高品質生活趨於穩定,也意味著尋找新的發展機遇迫在眉睫。這是不少優勢單一、發展陷入瓶頸的中國城市都在擔心的問題。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依靠洋山深水港

上海已成為世界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

(來源:Wikipedia@Reb42)

但對於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上海來說,這並不是問題。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上海作為新絲綢之路的海上起點,也在迎來新的輝煌。

在政治上,上海順理成章地獲得了國家中心城市的地位。上海領銜的長三角城市群已經是大中華圈第一的城市群,下一步目標是進一步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創五個中心。前四個中心,都與海運貿易有關,是海上絲綢之路在今天的延續,機遇與挑戰並存。

在經濟上,上海以一城之力,在“一帶一路”沿線代表中國進行了大量佈局。僅去年上半年,上海在“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就達到了3299億元,相當於利比亞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而對沿線國家的非金融直接投資達到了121億元,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達到318億元,成果豐厚。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是經濟支柱,也是國際名片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圖片@孫綠)

上海人對城市發展的驕傲,這麼多年來都溢於言表。隨便在街頭問一個上海人世界上最好的城市是哪裡,他們不會說紐約,不會說東京,也不會說香港,上海永遠是第一選擇。這座城市百年來從未停止過自我鞭策、自我追求。市民們也很清楚,與其說自己的角色是上海人,不如說自己是在上海創造的人。這種對城市的認同,不分戶籍,不分年齡,甚至不分國籍,是在這裡生活的人共享的暗號。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今天的上海之行先告一段落,下期再會!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地球知識局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朗讀者:袁素娟

首都師範大學

點擊底欄菜單“我要朗讀”成為朗讀者,同時可在喜馬拉雅APP關注“青春北京”收聽讀書會往期更多精彩音頻。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本期薦書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我的對面是你》

傅瑩女士2013-2017年擔任全國人大會議新聞發言人,也曾擔任駐英國等國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長。書中展現的是,她作為一名新聞發言人,如何向中外媒體介紹中國的內政外交;作為一名外交官,如何面對國際上的各種誤解和成見,如何客觀平和地介紹中國。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歡迎薦書

每期從留言中選3位小夥伴,送出該期推薦的圖書。下期見!請上期留言的Belle Yuan、123、A.小發三位小夥伴留言告訴我們收件地址,團團將為你快馬加鞭郵寄出《故宮的古物之美》。順便,告訴身邊的小夥伴,一起來評論收書哦~

更多內容可在掌閱APP閱讀哦!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編輯 | 任姝哲 美編 | 喬 通

後期 | 任姝哲 校審 | 劉 青 校對 | 白瓊瑜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推薦閱讀

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上海人為什麼那麼愛上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