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三原男子被拐33年後回家

來源:西安晚報

離散多年的親人,再見面會是什麼場景?是期盼,是激動,還是有些遲疑踟躕不前……5月22日,在經歷了33年對兒子痛徹心扉的思念後,陝西咸陽市三原縣楊躍林、鎖桂蓮夫婦,終於見到了他們朝思暮想的兒子楊延平。

孩子從丟失時的3歲,到如今36歲,雖然已不是記憶中的模樣,但這一刻,所有的辛酸苦水和壓抑著的內心的痛,終於釋放。

骨肉團圓,相擁而泣。

認親現場感人肺腑

圍觀群眾紛紛落淚

當日上午,咸陽市三原縣公安局在城關鎮南關村村委會廣場為楊躍林家庭舉辦了“讓愛終團圓”被拐兒童認親儀式。楊躍林和鎖桂蓮早早來到現場,他們在眾多鄰居親友的陪伴下,等待兒子回家。

10時40分,一輛轎車緩緩駛來。一個身材魁梧的小夥子,帶著媳婦、孩子下了車。楊躍林和鎖桂蓮一眼就認出了兒子楊延平,他們泣不成聲,一步步走近楊延平,直到手緊緊地攥在一起。

“兒啊,你知道嗎?你丟了,媽媽自責死了。這些年,全家都在找你,一直沒放棄。每期的《等著我》都要看,心裡隱隱感覺到你也在找我們,我做夢都想你能回家。”這是鎖桂蓮見到兒子說的話。楊延平哭著說:“我也在找你們,我回來晚了。”

隨後,一家人相擁在一起。見到這樣的場景,圍觀群眾紛紛流下淚水。很多人走上前,向他們表示祝賀。

孩子3歲時被拐

父母一直沒有放棄尋找

上世紀80年代,“臘八會”是三原縣人民春節前最看重的節日,那時街道上要辦會,熱鬧非凡。然而,1986年的那個“臘八會”,卻給楊躍林和鎖桂蓮心中留下了不可忘卻的痛。

據鎖桂蓮講,楊延平是他們的二兒子,丟的時候3歲。那一天,大兒子生病,一大早,她帶大兒子去了醫院,二兒子和楊躍林在家。楊躍林在家經營了一個理髮館。因為家門口有會,店裡人也多,孩子就在家門口玩耍。到了下午,楊躍林發現兒子不見了,起初以為是和哪個小朋友到誰家玩,可直等到晚上也沒見孩子回家。楊躍林發覺不對勁,趕緊跑到醫院告訴鎖桂蓮。自此,楊延平再也沒有回家。

這些年,楊躍林和鎖桂蓮始終沒有放棄尋找,他們發動親友把周邊鄉鎮能找的地方都找了個遍,但始終沒有孩子的下落。他們一直沒搬家,就住在縣城倉南路倉南巷,連楊躍林在家開的理髮館內的陳設也都沒有變,就希望有天孩子找回家,還能認得家門。

通過DNA數據比對

終於尋回親人

“這件案子我們一直沒放棄,看到他們一家人終於團聚,感到很欣慰。”三原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謝振華說,當年,接到楊躍林夫婦報案後,縣局立即展開偵查,進行了大量的摸排走訪,對可疑人員逐一核查。但因“臘八會”人流量很大,也受當時技術條件所限,始終沒有獲得有價值線索。但是,縣公安局歷任領導和幾代辦案民警從未放棄對楊延平的尋找。

隨著DNA技術的成熟,幾年前,三原縣公安局採集了楊躍林和鎖桂蓮的血樣,向咸陽市公安局報送,試圖通過被拐人員和失蹤人員信息庫查找楊延平。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5月6日,三原縣公安局接省公安廳通知,經DNA數據比對,發現山東省曹縣莊寨鎮馬坊村一名叫“焦華有”的男子與楊躍林符合生理學遺傳關係。

三原縣公安局立即安排專人核實,經進一步確認,最終確定“焦華有”正是楊躍林丟失33年的兒子楊延平。三原縣公安局將此消息通知了楊躍林夫婦,並與“焦華有”及時聯繫,確認了回家時間。

得知兒子找到後

母親數夜未眠

“聽到延平找到的消息,我高興得幾個晚上睡不著覺。”鎖桂蓮說,5月20日接三原縣公安局通知後,全家就忙活起來,打掃房間,添置新傢俱,就是希望兒子和兒媳回來能住得舒心。

在楊躍林一家認親後,記者採訪了楊延平。楊延平說,他和家人失散時才3歲,只記得自己姓楊,這也是他童年對親生父母唯一的記憶。長大些後,山東那邊的鄰居說,他小時候剛到養父母家,帶著陝西口音。2010年,楊延平曾到西安尋找生父母,無果。後來,他在“寶貝回家”網站註冊、填報了個人信息。

楊延平稱,山東的養父母家有7個孩子,他有4個姐姐和兩個妹妹,是唯一的兒子。養父母家這麼些年對他很好。眼下,他也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談及未來打算,楊延平說自己會“常回三原看父母,兩頭跑吧”。

據悉,咸陽市三原縣公安局將對楊延平被拐賣一案深挖,力爭早日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記者於忠虎 呂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