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中的三星電子:沒有生態焦慮還是已經無力競爭?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電子旗下的三星顯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正採取措施削減LCD面板的產量,將轉而加速推出QD-OLED(量子點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原有的8.5代面板線服役到期,三星電子將通過對其進行技術改造轉型生產QD-OLED面板。但是,三星顯示器公司並沒有正面迴應針對QD-OLED的投資傳言。

縮減LCD產能,押寶新技術,是三星電子應對電視行業增速放緩的主要策略。據奧維瑞沃(AVC Revo)發佈的《全球TV品牌出貨量月度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量9816萬臺,同比下降0.7%。

中國市場的形勢則更為嚴峻。根據中國電子商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國內彩電消費約2200萬臺,同比下跌4.3%,全年樂觀估計銷量會與2018年持平。

儘管國內電視已然成為紅海市場,但是8月以來,手機廠商卻密集殺入手機市場。8月10日,華為攜自研的鴻蒙系統和智慧屏產品入局;29日,Redmi將發佈首款電視產品;一加手機也推出全新電視品牌OnePlus TV,並將在9月26日發佈首款產品。

作為客廳的“c位”,電視極有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交互中心,是手機廠商們希望爭奪的下一塊屏幕。已經坐視小米電視躋身全球銷量前五的傳統電視廠商自然不能靜觀其變,紛紛發佈互聯網電視。

"中國市場中的三星電子:沒有生態焦慮還是已經無力競爭?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電子旗下的三星顯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正採取措施削減LCD面板的產量,將轉而加速推出QD-OLED(量子點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原有的8.5代面板線服役到期,三星電子將通過對其進行技術改造轉型生產QD-OLED面板。但是,三星顯示器公司並沒有正面迴應針對QD-OLED的投資傳言。

縮減LCD產能,押寶新技術,是三星電子應對電視行業增速放緩的主要策略。據奧維瑞沃(AVC Revo)發佈的《全球TV品牌出貨量月度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量9816萬臺,同比下降0.7%。

中國市場的形勢則更為嚴峻。根據中國電子商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國內彩電消費約2200萬臺,同比下跌4.3%,全年樂觀估計銷量會與2018年持平。

儘管國內電視已然成為紅海市場,但是8月以來,手機廠商卻密集殺入手機市場。8月10日,華為攜自研的鴻蒙系統和智慧屏產品入局;29日,Redmi將發佈首款電視產品;一加手機也推出全新電視品牌OnePlus TV,並將在9月26日發佈首款產品。

作為客廳的“c位”,電視極有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交互中心,是手機廠商們希望爭奪的下一塊屏幕。已經坐視小米電視躋身全球銷量前五的傳統電視廠商自然不能靜觀其變,紛紛發佈互聯網電視。

中國市場中的三星電子:沒有生態焦慮還是已經無力競爭?

相比國內廠商間的激烈廝殺,三星電子的處境則尷尬了許多。若論產品線的豐富程度,三星電子從3C到家電無所不包。不過其C端產品在中國市場佔比卻相對較低。比如其旗下的電視雖然定位高端市場,與主打性價比的互聯網電視似乎構不成競爭,但是上半年銷量僅44萬臺;手機業務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市場份額已跌至0.7%,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C端產品逐漸掉隊的三星,是打算退守B端供貨商,還是已經無力參與愈演愈烈的生態競爭?

“有底氣”的三星電子

儘管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三星電子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

拿三星電子和目前跨界的眾多手機廠商相比,三星電子依然是產品線最豐富的廠商之一。除了各價位均有產品的手機,三星電子還廣泛涉足平板、手錶和VR眼鏡等智能設備,在個人設備上足以與蘋果、華為和小米分庭抗禮。

在家用設備上,深耕多年的三星電子在“電視&影音”、“生活家電&智能家居”和“電腦&辦公”三大類C端產品中均有成熟產品推出。尤其在白色家電領域,目前只有小米的生態鏈企業涉足洗衣機和空調,三星電子依然具有先發優勢。

三星電子產品線的豐富,並不是在各領域的被動跟進,而是研發實力支撐下的引領潮流。在2013年9月,三星電子就推出了其首款智能手錶Galaxy Gear,比Apple Watch早了近一年;2018年12月,三星A8s成為全球首款挖孔屏手機,至今仍壟斷著OLED挖孔屏技術和供給。

除了在C端有足夠的底蘊,三星電子在B端的地位更為穩固。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屏幕供應商,三星電子長期佔據著手機OLED面板九成以上的市場佔有率。直至今年第一季度,三星電子也依然佔據著手機OLED面板85.7%的市場。

至於手機處理器,三星自家的Exynos並不遜色於蘋果、高通和華為的旗艦處理器,至今Exynos 9825還和驍龍855混用於自家旗艦。三星電子依然是唯一一家僅憑自產零部件就能完成手機生產的廠商。

就現狀來看,三星電子在研發和產品力上依然有強大的競爭力。豐富產品線的護城河依然是中國廠商難以複製的天塹;把握著屏幕和攝像頭等核心技術的三星也是其他廠商難以繞開的上游供應商。

仍有底氣的三星電子,為何在中國市場的競爭中逐漸邊緣化了呢?

節節敗退:中國廠商圍的圍追堵截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國內廠商對三星的圍追堵截是全方位的。本來同時風光於B端和C端的三星電子,卻不得不在多個領域倉促應對、疲於奔命。

最先失守的是手機市場。2013年,三星佔據著35.5%的國內手機市場,從一千到五千,三星電子依然沾了產品線最為豐富的光。

中低端手機市場的衝擊來自小米公司。其旗下的小米和紅米分別在兩千和一千的價位憑藉低價高配和定製化的MIUI系統,迅速蠶食了三星中低端手機的市場。而三星中高端的旗艦產品又屢屢對標iPhone,價格不斷提升,空出的3000元-5000元市場很快被崛起的華為笑納。

徹底擊垮三星高端機的三星電子的國內公關團隊。2016年9月發佈的三星Galaxy Note 7碰到了頻繁發生的電池爆炸和自燃,三星電子卻對中國消費者區別對待,遲遲不肯發佈召回令。此次事件不僅斷了Note 7的銷路,也讓三星手機在國內一蹶不振。

B端市場的競爭者主要來自於屏幕面板。作為OLED面板的先行者和倡導者,LCD面板在三星產品線中的地位不斷下降,本月關停的8.5代線預計將削減三星電子近三分之一的LCD屏幕的產能。

這種產能的調整看上去的確符合屏幕面板的發展趨勢:OLED面板逐漸流行,LCD面板產能過剩。但是三星電子的主動退守卻值得商榷——在全球主要生產LCD面板的12家企業中,中國佔據了9家。京東方去年更是以5430萬片的出貨量力壓LG Display,成為全球第一。

"中國市場中的三星電子:沒有生態焦慮還是已經無力競爭?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電子旗下的三星顯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正採取措施削減LCD面板的產量,將轉而加速推出QD-OLED(量子點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原有的8.5代面板線服役到期,三星電子將通過對其進行技術改造轉型生產QD-OLED面板。但是,三星顯示器公司並沒有正面迴應針對QD-OLED的投資傳言。

縮減LCD產能,押寶新技術,是三星電子應對電視行業增速放緩的主要策略。據奧維瑞沃(AVC Revo)發佈的《全球TV品牌出貨量月度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量9816萬臺,同比下降0.7%。

中國市場的形勢則更為嚴峻。根據中國電子商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國內彩電消費約2200萬臺,同比下跌4.3%,全年樂觀估計銷量會與2018年持平。

儘管國內電視已然成為紅海市場,但是8月以來,手機廠商卻密集殺入手機市場。8月10日,華為攜自研的鴻蒙系統和智慧屏產品入局;29日,Redmi將發佈首款電視產品;一加手機也推出全新電視品牌OnePlus TV,並將在9月26日發佈首款產品。

作為客廳的“c位”,電視極有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交互中心,是手機廠商們希望爭奪的下一塊屏幕。已經坐視小米電視躋身全球銷量前五的傳統電視廠商自然不能靜觀其變,紛紛發佈互聯網電視。

中國市場中的三星電子:沒有生態焦慮還是已經無力競爭?

相比國內廠商間的激烈廝殺,三星電子的處境則尷尬了許多。若論產品線的豐富程度,三星電子從3C到家電無所不包。不過其C端產品在中國市場佔比卻相對較低。比如其旗下的電視雖然定位高端市場,與主打性價比的互聯網電視似乎構不成競爭,但是上半年銷量僅44萬臺;手機業務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市場份額已跌至0.7%,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C端產品逐漸掉隊的三星,是打算退守B端供貨商,還是已經無力參與愈演愈烈的生態競爭?

“有底氣”的三星電子

儘管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三星電子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

拿三星電子和目前跨界的眾多手機廠商相比,三星電子依然是產品線最豐富的廠商之一。除了各價位均有產品的手機,三星電子還廣泛涉足平板、手錶和VR眼鏡等智能設備,在個人設備上足以與蘋果、華為和小米分庭抗禮。

在家用設備上,深耕多年的三星電子在“電視&影音”、“生活家電&智能家居”和“電腦&辦公”三大類C端產品中均有成熟產品推出。尤其在白色家電領域,目前只有小米的生態鏈企業涉足洗衣機和空調,三星電子依然具有先發優勢。

三星電子產品線的豐富,並不是在各領域的被動跟進,而是研發實力支撐下的引領潮流。在2013年9月,三星電子就推出了其首款智能手錶Galaxy Gear,比Apple Watch早了近一年;2018年12月,三星A8s成為全球首款挖孔屏手機,至今仍壟斷著OLED挖孔屏技術和供給。

除了在C端有足夠的底蘊,三星電子在B端的地位更為穩固。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屏幕供應商,三星電子長期佔據著手機OLED面板九成以上的市場佔有率。直至今年第一季度,三星電子也依然佔據著手機OLED面板85.7%的市場。

至於手機處理器,三星自家的Exynos並不遜色於蘋果、高通和華為的旗艦處理器,至今Exynos 9825還和驍龍855混用於自家旗艦。三星電子依然是唯一一家僅憑自產零部件就能完成手機生產的廠商。

就現狀來看,三星電子在研發和產品力上依然有強大的競爭力。豐富產品線的護城河依然是中國廠商難以複製的天塹;把握著屏幕和攝像頭等核心技術的三星也是其他廠商難以繞開的上游供應商。

仍有底氣的三星電子,為何在中國市場的競爭中逐漸邊緣化了呢?

節節敗退:中國廠商圍的圍追堵截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國內廠商對三星的圍追堵截是全方位的。本來同時風光於B端和C端的三星電子,卻不得不在多個領域倉促應對、疲於奔命。

最先失守的是手機市場。2013年,三星佔據著35.5%的國內手機市場,從一千到五千,三星電子依然沾了產品線最為豐富的光。

中低端手機市場的衝擊來自小米公司。其旗下的小米和紅米分別在兩千和一千的價位憑藉低價高配和定製化的MIUI系統,迅速蠶食了三星中低端手機的市場。而三星中高端的旗艦產品又屢屢對標iPhone,價格不斷提升,空出的3000元-5000元市場很快被崛起的華為笑納。

徹底擊垮三星高端機的三星電子的國內公關團隊。2016年9月發佈的三星Galaxy Note 7碰到了頻繁發生的電池爆炸和自燃,三星電子卻對中國消費者區別對待,遲遲不肯發佈召回令。此次事件不僅斷了Note 7的銷路,也讓三星手機在國內一蹶不振。

B端市場的競爭者主要來自於屏幕面板。作為OLED面板的先行者和倡導者,LCD面板在三星產品線中的地位不斷下降,本月關停的8.5代線預計將削減三星電子近三分之一的LCD屏幕的產能。

這種產能的調整看上去的確符合屏幕面板的發展趨勢:OLED面板逐漸流行,LCD面板產能過剩。但是三星電子的主動退守卻值得商榷——在全球主要生產LCD面板的12家企業中,中國佔據了9家。京東方去年更是以5430萬片的出貨量力壓LG Display,成為全球第一。

中國市場中的三星電子:沒有生態焦慮還是已經無力競爭?

在LCD面板上賺足了錢的中國廠商,也有了轉攻OLED面板的資金。在2019年第二季度,得到華為扶持的京東方在手機OLED屏幕的市場佔比已達5.9%,位於第二位。隨著蘋果將京東方納入屏幕供應商名單,三星電子的市場份額預計會進一步下滑。

C端全面失守,B端逐步退卻,面對中國廠商愈演愈烈的圍剿,三星電子式微已成定局。

未見曙光:顧此失彼的生態潰敗

三星電子的基因中,可能只寫著產業鏈和上下游,卻沒有生態的DNA。比起跨界的中國手機廠商,三星電子更像是會做手機產品的傳統家電廠商,笨拙緩慢,思維落後。

早在2009年,三星電子就曾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Bada,彼時三星電子出貨量全球第二,似乎有足夠的底氣推動自研系統。但是搭載Bada的Wave系列銷量一般,吸引不了開發者。

2012年,三星電子又開發出了Tizen系統。為了構建新系統的生態,三星電子舉辦了應用編寫競賽,為Tizen量身定製了6000多款應用,依然無法與安卓和iOS百萬數量級的APP抗衡,最終退出手機平臺,轉向智能電視和其他設備。如今,Tizen系統佔有著全球智能電視系統20%的市場份額,活得不錯,卻已與生態無緣。

有沒有生態的考量,取決於產品設計的出發點。

蘋果的考量,是打造不同硬件平臺的生態閉環。電腦端的macOS、iPhone和iPad上的iOS以及手錶上的Watch OS雖然是三種系統,但用戶卻能跨平臺體驗到無縫銜接的快感。用多硬件平臺構築的生態壁壘牢牢圈粉,蘋果系列讓“果粉”不願去體驗跨設備不夠流暢的其他平臺。

小米的考量,是把家居硬件統一到一個體系之下。哪怕用戶不使用小米手機,他仍然可以利用“米家”APP享受智能家居的便利。即便是非自家生態鏈的產品,小米也樂於通過智能插座等方式,讓其他設備接入。因為打造統一的入口,讓“米家”用戶用得爽,才是小米生態鏈的真正城牆。

相比之下,三星電子更多地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實現單一產品的功能。所以,三星電子才會在推出的5款智能手錶中先後嘗試了四個系統,最終讓開發者和用戶無所適從。

而原有黑色家電和白色家電產品線長期堅守高端用戶,難以和三星電子的個人消費設備產生聯動,讓三星電子的生態構建難上加難。

2018年12月,三星電子在中國首發打孔屏手機Galaxy A8s,大中華區總裁權桂賢宣佈三星要“重返戰場”。今年2月,他又攜Galaxy S10、摺疊手機Galaxy Fold、無線藍牙耳機 Galaxy Buds而來。半年過去了,三星依然毫無起色,反而更加式微。

今天 ,三星電子將在中國發布Galaxy Note 10 和10+,那依然是一款可謂是業界標杆的旗艦手機。但是現在的中國市場,比拼的真的只是那一塊小小的屏幕嗎?這個全球手機出貨量排名第一的廠商到底看沒看到,隱藏在閃爍屏幕背後的廣闊生態和無窮潛力?

推薦閱讀

“沒撐住”的夏普,柔性OLED鹿死誰手?

1億8百萬像素手機,大勢所趨還是誤入歧途?

"中國市場中的三星電子:沒有生態焦慮還是已經無力競爭?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電子旗下的三星顯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正採取措施削減LCD面板的產量,將轉而加速推出QD-OLED(量子點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原有的8.5代面板線服役到期,三星電子將通過對其進行技術改造轉型生產QD-OLED面板。但是,三星顯示器公司並沒有正面迴應針對QD-OLED的投資傳言。

縮減LCD產能,押寶新技術,是三星電子應對電視行業增速放緩的主要策略。據奧維瑞沃(AVC Revo)發佈的《全球TV品牌出貨量月度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量9816萬臺,同比下降0.7%。

中國市場的形勢則更為嚴峻。根據中國電子商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國內彩電消費約2200萬臺,同比下跌4.3%,全年樂觀估計銷量會與2018年持平。

儘管國內電視已然成為紅海市場,但是8月以來,手機廠商卻密集殺入手機市場。8月10日,華為攜自研的鴻蒙系統和智慧屏產品入局;29日,Redmi將發佈首款電視產品;一加手機也推出全新電視品牌OnePlus TV,並將在9月26日發佈首款產品。

作為客廳的“c位”,電視極有可能成為智能家居的交互中心,是手機廠商們希望爭奪的下一塊屏幕。已經坐視小米電視躋身全球銷量前五的傳統電視廠商自然不能靜觀其變,紛紛發佈互聯網電視。

中國市場中的三星電子:沒有生態焦慮還是已經無力競爭?

相比國內廠商間的激烈廝殺,三星電子的處境則尷尬了許多。若論產品線的豐富程度,三星電子從3C到家電無所不包。不過其C端產品在中國市場佔比卻相對較低。比如其旗下的電視雖然定位高端市場,與主打性價比的互聯網電視似乎構不成競爭,但是上半年銷量僅44萬臺;手機業務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市場份額已跌至0.7%,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C端產品逐漸掉隊的三星,是打算退守B端供貨商,還是已經無力參與愈演愈烈的生態競爭?

“有底氣”的三星電子

儘管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三星電子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

拿三星電子和目前跨界的眾多手機廠商相比,三星電子依然是產品線最豐富的廠商之一。除了各價位均有產品的手機,三星電子還廣泛涉足平板、手錶和VR眼鏡等智能設備,在個人設備上足以與蘋果、華為和小米分庭抗禮。

在家用設備上,深耕多年的三星電子在“電視&影音”、“生活家電&智能家居”和“電腦&辦公”三大類C端產品中均有成熟產品推出。尤其在白色家電領域,目前只有小米的生態鏈企業涉足洗衣機和空調,三星電子依然具有先發優勢。

三星電子產品線的豐富,並不是在各領域的被動跟進,而是研發實力支撐下的引領潮流。在2013年9月,三星電子就推出了其首款智能手錶Galaxy Gear,比Apple Watch早了近一年;2018年12月,三星A8s成為全球首款挖孔屏手機,至今仍壟斷著OLED挖孔屏技術和供給。

除了在C端有足夠的底蘊,三星電子在B端的地位更為穩固。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屏幕供應商,三星電子長期佔據著手機OLED面板九成以上的市場佔有率。直至今年第一季度,三星電子也依然佔據著手機OLED面板85.7%的市場。

至於手機處理器,三星自家的Exynos並不遜色於蘋果、高通和華為的旗艦處理器,至今Exynos 9825還和驍龍855混用於自家旗艦。三星電子依然是唯一一家僅憑自產零部件就能完成手機生產的廠商。

就現狀來看,三星電子在研發和產品力上依然有強大的競爭力。豐富產品線的護城河依然是中國廠商難以複製的天塹;把握著屏幕和攝像頭等核心技術的三星也是其他廠商難以繞開的上游供應商。

仍有底氣的三星電子,為何在中國市場的競爭中逐漸邊緣化了呢?

節節敗退:中國廠商圍的圍追堵截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國內廠商對三星的圍追堵截是全方位的。本來同時風光於B端和C端的三星電子,卻不得不在多個領域倉促應對、疲於奔命。

最先失守的是手機市場。2013年,三星佔據著35.5%的國內手機市場,從一千到五千,三星電子依然沾了產品線最為豐富的光。

中低端手機市場的衝擊來自小米公司。其旗下的小米和紅米分別在兩千和一千的價位憑藉低價高配和定製化的MIUI系統,迅速蠶食了三星中低端手機的市場。而三星中高端的旗艦產品又屢屢對標iPhone,價格不斷提升,空出的3000元-5000元市場很快被崛起的華為笑納。

徹底擊垮三星高端機的三星電子的國內公關團隊。2016年9月發佈的三星Galaxy Note 7碰到了頻繁發生的電池爆炸和自燃,三星電子卻對中國消費者區別對待,遲遲不肯發佈召回令。此次事件不僅斷了Note 7的銷路,也讓三星手機在國內一蹶不振。

B端市場的競爭者主要來自於屏幕面板。作為OLED面板的先行者和倡導者,LCD面板在三星產品線中的地位不斷下降,本月關停的8.5代線預計將削減三星電子近三分之一的LCD屏幕的產能。

這種產能的調整看上去的確符合屏幕面板的發展趨勢:OLED面板逐漸流行,LCD面板產能過剩。但是三星電子的主動退守卻值得商榷——在全球主要生產LCD面板的12家企業中,中國佔據了9家。京東方去年更是以5430萬片的出貨量力壓LG Display,成為全球第一。

中國市場中的三星電子:沒有生態焦慮還是已經無力競爭?

在LCD面板上賺足了錢的中國廠商,也有了轉攻OLED面板的資金。在2019年第二季度,得到華為扶持的京東方在手機OLED屏幕的市場佔比已達5.9%,位於第二位。隨著蘋果將京東方納入屏幕供應商名單,三星電子的市場份額預計會進一步下滑。

C端全面失守,B端逐步退卻,面對中國廠商愈演愈烈的圍剿,三星電子式微已成定局。

未見曙光:顧此失彼的生態潰敗

三星電子的基因中,可能只寫著產業鏈和上下游,卻沒有生態的DNA。比起跨界的中國手機廠商,三星電子更像是會做手機產品的傳統家電廠商,笨拙緩慢,思維落後。

早在2009年,三星電子就曾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Bada,彼時三星電子出貨量全球第二,似乎有足夠的底氣推動自研系統。但是搭載Bada的Wave系列銷量一般,吸引不了開發者。

2012年,三星電子又開發出了Tizen系統。為了構建新系統的生態,三星電子舉辦了應用編寫競賽,為Tizen量身定製了6000多款應用,依然無法與安卓和iOS百萬數量級的APP抗衡,最終退出手機平臺,轉向智能電視和其他設備。如今,Tizen系統佔有著全球智能電視系統20%的市場份額,活得不錯,卻已與生態無緣。

有沒有生態的考量,取決於產品設計的出發點。

蘋果的考量,是打造不同硬件平臺的生態閉環。電腦端的macOS、iPhone和iPad上的iOS以及手錶上的Watch OS雖然是三種系統,但用戶卻能跨平臺體驗到無縫銜接的快感。用多硬件平臺構築的生態壁壘牢牢圈粉,蘋果系列讓“果粉”不願去體驗跨設備不夠流暢的其他平臺。

小米的考量,是把家居硬件統一到一個體系之下。哪怕用戶不使用小米手機,他仍然可以利用“米家”APP享受智能家居的便利。即便是非自家生態鏈的產品,小米也樂於通過智能插座等方式,讓其他設備接入。因為打造統一的入口,讓“米家”用戶用得爽,才是小米生態鏈的真正城牆。

相比之下,三星電子更多地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實現單一產品的功能。所以,三星電子才會在推出的5款智能手錶中先後嘗試了四個系統,最終讓開發者和用戶無所適從。

而原有黑色家電和白色家電產品線長期堅守高端用戶,難以和三星電子的個人消費設備產生聯動,讓三星電子的生態構建難上加難。

2018年12月,三星電子在中國首發打孔屏手機Galaxy A8s,大中華區總裁權桂賢宣佈三星要“重返戰場”。今年2月,他又攜Galaxy S10、摺疊手機Galaxy Fold、無線藍牙耳機 Galaxy Buds而來。半年過去了,三星依然毫無起色,反而更加式微。

今天 ,三星電子將在中國發布Galaxy Note 10 和10+,那依然是一款可謂是業界標杆的旗艦手機。但是現在的中國市場,比拼的真的只是那一塊小小的屏幕嗎?這個全球手機出貨量排名第一的廠商到底看沒看到,隱藏在閃爍屏幕背後的廣闊生態和無窮潛力?

推薦閱讀

“沒撐住”的夏普,柔性OLED鹿死誰手?

1億8百萬像素手機,大勢所趨還是誤入歧途?

中國市場中的三星電子:沒有生態焦慮還是已經無力競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