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民生底線 共享發展成果

三農 農村 經濟 農業 威海網 2017-06-19

——來自省黨代會威海代表團的報道·民生福祉

◎ 文/圖 記者 連濤

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民生改善是最真切、最生動、最溫暖的詮釋。省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按照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發展更多惠及全市人民,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保障民生,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變成現實。

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讓人民群眾更滿意。省黨代會報告有關民生福祉的部署,引發威海代表團代表們的強烈反響。新徵程已經開啟,幸福集結號將在山東大地奏響。

守住民生底線 共享發展成果

省黨代會威海代表團的代表們熱議“民生福祉”的保障舉措。

小康路上 不讓一人掉隊

“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健全完善長效機制,推動由主要解決絕對貧困向重點緩解相對貧困轉變,由主要解決農村貧困向統籌解決城鄉貧困轉變”“小康路上決不能讓一個人掉隊”。6月13日,當劉家義同志作報告至此時,會場上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消除貧困,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使命艱鉅。省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創新扶貧思路,拓展扶貧路徑,促進扶貧資源精準配置、高效使用,用繡花功夫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我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經濟任務、民生任務推進,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省定貧困縣脫貧。

“不管哪種扶貧方式,最重要的是精準,建立長效機制。”在乳山市南黃鎮院後村黨支部書記楊秀麗代表看來,當前貧困人口中還存在著“等、靠、要”思想,更有一部分貧困人口屬於因懶致貧,這裡既有貧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和觀念錯誤等原因,也存在著幫扶機制不到位的問題。

楊秀麗認為,對這部分人群,單純依靠救濟的“輸血方式扶貧”可能短期內有效,長期就會失效。扶貧工作要做到“扶質量、扶智慧、扶志氣”,既要扶持有質量的產業,也要通過文化技術下鄉、培訓學習提高農民知識水平,更要扶起貧困戶的志氣,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讓他們在政府的扶持下,通過自己的雙手真正實現永久脫貧。

報告還提出,強化保障性住房建設,持續推進棚戶區改造,努力解決城鎮基本住房問題。這讓市住建局黨委書記、局長於勝濤代表感到十分振奮。“過去5年,藉助國家和省裡的政策支持,威海累計實施棚戶區改造9.3萬戶,受益群眾近30萬人。下一步,我們將把棚戶區改造作為推廣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儘快組織摸排,制定計劃,爭取把符合條件的項目全部列入國家的‘大盤子’,高點定位,高標推進,讓更多農村居民獲利受惠。”

相對於城市的快速發展,鄉村品質提升相對滯後,發展潛力沒有得到充分釋放。於勝濤說,我市將紮實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把農村“短板”變成發展“跳板”,計劃按照“先創建、後評選”的方式,開展省、市、區三級美麗鄉村示範區、示範村創建行動。計劃到2020年,分別創建省級、市級美麗鄉村連片示範區15個和30個,精品示範村100個和200個;75%以上的村莊達到《建設規範》綜合評價B級以上標準,鄉村人居環境整體邁上一個臺階。

致力教育就業

破解醫養之困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山東建設……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這些民生領域的發展,省黨代會報告中都作出了明確指引。討論中,代表們紛紛表示,市第十五次黨代會同樣確立了要讓群眾共享更加充分的就業和保障、更加優質的教育、更加健康的生活、更加安全的社會環境等重點工作,這些都為今後工作進一步指明瞭方向。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能使更多孩子成就夢想、更多家庭實現希望。”威海市第一中學副校長徐春曉代表注意到,省黨代會報告共提到“教育”一詞34次,市黨代會報告更多達83次,足見省市各級對於教育事業的重視。

義務教育均衡提升承載著群眾對公平教育和優質教育的雙重期盼,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徐春曉認為,當前威海的義務教育已經走在了全省前列,市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列為國家試點,成為全國首批、全省第一個所轄區市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滿堂紅的地級市。“現在實行的初中小學就近入學和劃片招生,以及教師交流輪崗機制,都是為了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徐春曉話語裡透著對未來教育事業無限美好期待。

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是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報告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醫療聯合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破解群眾看病之“痛”。

“醫聯體建設對於調整優化醫療資源結構佈局,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水平,更好實施分級診療和滿足群眾健康需求,意義重大。”威海市立醫院護理部主任董玲玲代表說,我市正加快推進醫聯體、醫養護一體化建設,已經取消了藥品加成,合理用藥、規範診療,降低平均住院日,使患者住院費用逐年下降,有效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下一步,希望能繼續完善分級診療的配套政策,加大對基層醫院人才培訓的力度,減少醫護人員流失,使分級診療能更好更快落到實處。”董玲玲建議。

安全是發展之基、是最大的民生,沒有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作為最基層的安全守護者,多年來公安環翠分局黨委委員兼竹島派出所社區民警戚恩雨代表把社區警務“小崗位”當成建功立業的“大舞臺”,首創了“一訪二巡三防四助”的“戚恩雨工作法”,全身心投入到社區警務工作中。“社區民警是維護社區治安穩定的主力軍,社區警務工作與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聽完報告,讓戚恩雨深切感受到:開展社區治安防範工作,只要撲下身子幹實事,把警務區當成“責任田”來精心耕耘,一定會有好收成。

報告在社會治理部分還提出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讓失信者寸步難行。據榮成市委書記江山代表介紹,如今榮成已基本達到這個效果,訣竅就是“四招”:全市67萬居民、14萬外來人口、5萬多機關單位、企業和工商戶,全部建立了誠信檔案;各級抓的工作,都與信用建設掛鉤,從行業管理到個人行為,都根據情況形成信用記錄;建立各部門聯動的“紅黑名單”制度,信用等級高的,辦事一路綠燈,嚴重失信的處處受限;引導各行各業褒揚守信者,對信用記錄良好的,提供優先優惠服務,讓全社會都有獲得感。

堅定文化自信

強化文化擔當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好齊魯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構築崇德向善、活力迸發、繁榮多彩、文明和諧的道德文化高地。

“經過多年發展,老百姓衣食住行、就業保障等方面基本得到滿足。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來沒有停止過。特別是近年來,老百姓在精神文化追求和自我價值實現方面的訴求更高了,這都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們各級對照人民幸福的標準,來好好思考和回答。”環翠區委書記張宏璞代表說。

作為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天賜》的導演,環翠區電影公司副經理孫憲代表曾一度對電影創作感到迷茫。此次省黨代會報告提出的“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創新文化體制機制,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一論述,讓他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創作方向。

“持續不斷挖掘傳統文化,引導形成崇德向善良好風尚,深入實施文藝精品工程,推進山東文藝創作由高原向高峰邁進。這就是文藝工作者應該堅持的創作方向和肩負的責任使命。”孫憲透露,他一直有拍攝天、地、人、海“四部曲”的夢想,希望能通過他的鏡頭展現威海人的愛、威海人的包容、威海人的淳樸和威海人的擔當。

文化的傳承發展離不開載體。報告提出,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肖怡代表說,對威海來說,要充分重視和挖掘地方文化內涵,發揮好威海的海洋文化、甲午文化、養生文化等特色,著力加強文化與旅遊等產業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文化底蘊的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把威海建設成留得住青山綠水、留得住鄉愁的文化之城。

報告提出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深入推進美德山東、文明山東、誠信山東建設,這讓曾獲得“最美中國人”稱號的國網文登供電公司文城供電所副所長、黨支部書記呂明玉代表頗有體會。多年來,包括她在內的千千萬萬名志願者以及眾多志願服務隊,以滿腔熱血和一片愛心,奉獻著、維護著並推動著社會和諧發展和文明城市的建設。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座標,志願服務的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互幫互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初衷卻始終沒有改變。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志願服務,展示山東人的文明素養和良好形象,可謂抓到了點兒上。”作為一名志願者,呂明玉希望能進一步整合志願資源,充分發揮志願服務潛在的力量。

“平安山東”“文明山東”“美麗山東”……省黨代會報告繪就建設和諧美麗幸福家園的藍圖。代表們相信,按照藍圖幹下去,未來五年全省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必將顯著增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