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項目帶動產業轉型

三農 農業 新能源 環境保護 中國江蘇網 2017-05-08

本報訊(記者劉紅濤 通訊員李紹光朱海鑫)4月底,投資1.2億元的鄭州瑞富臨有限公司高檔包裝生產線投產,年產精品包裝袋2.2億個,可實現產值2億多元,這是新密市提升傳統產業、調整產業結構的一個側影。據悉,去年以來,新密市建成和在建大項目300多個,完成投資400多億元,居全省縣(市)前列。

新密曾是傳統資源型縣(市),粗放開採型企業一度佔據工業大半江山。2016年初,新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融入鄭州,對接空港,創新驅動,持續轉型”的發展戰略,以項目為載體,加快了產業轉型步伐。“大項目大發展,小項目小發展,沒項目難發展,抓項目就是抓機遇、抓民生。”市委書記蒿鐵群的話,道出了轉型的決心。市政府建立了項目庫,四大班子領導分包鄉鎮聯繫重點項目,發改、國土、科技等部門研究推出了一批成長型項目,出臺了簡化審批、降低費用等60多項舉措,為企業開工建設創造環境。各鄉鎮政府擔起服務企業第一責任,跟蹤辦事,化解難點,督促進度。全市規劃了1個省級產業集聚區,10個工業園區,打造巨型招商引資平臺,走集約化、規模化之路。

升級改造發力,讓大項目擔當主角。該市從老產業耐火材料入手,科技嫁接,改造提升,打造千億元產值耐材基地,結束“散、小、低”的局面,達到體量倍增,個頭膨脹。(下轉第三版)

產品由一般黏土磚、高鋁磚向低消耗、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精細品種轉變,鄭州振東公司新型材料二期上馬、新密中建公司高端專利技術應用等重點高科技工程的完工,使該市耐材產品實現質的飛躍。

挖掘本地優勢,壯大新型產業集群。該市充分運用交通便利,緊靠航空港等條件,積極承接沿海企業轉移。白寨建設大型物流基地,曲樑鎮建成服裝、傢俱等20多個經濟綜合體,一批港澳臺企業入駐。大力發展環保裝備製造業。在新密新區,以康寧特新料、康佳醫療器、東方科技為龍頭的高精尖、高附加值製造業風生水起。在中西部幾個園區,投資近200億元的尖山風力發電項目、投資100億元的中醫藥項目等正如火如荼建設。大力開發休閒旅遊業,苟堂鎮建立了6個生態農業體驗園,劉寨鎮巧借始祖黃帝遺蹟做文章,建成了文風園、旅遊度假區。米村鎮依山引水,初步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老年產業基地。

“新項目開啟新密發展新紀元,全市新型產業已風姿初現。”新密市長張紅偉說。大規模項目建設,使新密產業發展呈現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了機械製造、環保裝備、休閒旅遊、服裝、醫藥等新興產業架構。這些企業建成後,可年實現產值200多億元,有力推動該市經濟社會發展。③4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