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縣域經濟|貴州關嶺:縣域突圍的“海拔”經濟學

三農 經濟 種植業 火龍果 當代先鋒網 2017-04-19
掃描縣域經濟|貴州關嶺:縣域突圍的“海拔”經濟學

文/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蘇江元

一場靠山吃山的縣域經濟戰役在貴州關嶺打響。

而決定這場戰役勝負的關鍵,竟然是“海拔”。關嶺縣委書記黃波說,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五年間,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把石漠化的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相結合,量化海拔高度,精心佈局各個海拔段的產業佈局,通過農業循環經濟示範,進行了“海拔扶貧”的關嶺實踐。

數據是一個區域經濟生機和活力的最有力體現,2016年,關嶺實現生產總值(GDP)78.89億元,是2012年的40.58億元1.94倍,年均增長14.5%;2016年人均GDP為27720元,是2012年的13541元2.05倍,年均增長14.5%。

“442”分紅

當了一輩子農民的王國瓊,在51歲時當上了果園工人。

“又是老闆,也是小工。”王國瓊說,在關嶺哨上種植專業農業合作社中,她家入股了30畝土地,按照每畝地十股算,她家在1270畝精品火龍果中佔有300股。同時,她又在合作社的果園裡務工,每天70元,務工收入,土地收入,分紅收入,一年加起來,六口人有四萬多元。

“遠比中玉米的時候划算多了。”王國瓊說,火龍果去年剛剛掛果,今年以後將進入豐收期,未來20年將吃穿不愁。

掃描縣域經濟|貴州關嶺:縣域突圍的“海拔”經濟學

關嶺縣農業產業助脫貧(關嶺縣委宣傳部 林國英 攝)

關嶺花江鎮蓮花村村主任、關嶺哨上種植專業農業合作社負責人黃顯友說,經過前幾年的持續投入和攻堅克難,蓮花村的產業優勢正在凸顯出來。

黃顯友說,在縣委縣政府的戰略指引下,蓮花村放棄了傳統的種植模式,利用該村陽光充足、海拔低的地理優勢,在河谷沿岸種植了1270畝火龍果,3000餘畝蜂糖李,目前已經處於掛果期。

黃顯友說,2014年5月,他聯合羅開陽等7人及村集體發起,成立關嶺自治縣哨上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拿出1200畝土地以零風險保底分紅形式入股,成員136名(135名村民+1個村集體)出資271萬元,收益分配按4:4:2,即農戶40%、發起人40%、村集體20%分成。

到了2017年初,合作社迎來了第一批分紅,合作社今年拿出火龍果試掛果收益的154893.8元對合作社農戶、投資大戶、村集體按照“4:4:2”模式進行分紅。村集體分紅得到了30978.76元,投資大戶共分得61957.52元,135戶農戶共分得61957.52元,農戶最高分紅得到2120元。

掃描縣域經濟|貴州關嶺:縣域突圍的“海拔”經濟學

百姓分紅場景(關嶺縣委宣傳部 林國英 攝)

黃顯友說,隨著火龍果進入豐產期,按照每年可以採摘五季,每畝2000斤算,今年的分紅有望更多,如果發展順利,還能為村裡的部分村民繳納養老保險,通過市場解決未來的養老問題。

蓮花村村支書羅開基說,隨著火龍果、蜂糖李等精品水果和早熟蔬菜的種植,產業發展讓村裡找到了脫貧致富路,村民收入從2012年的2000元,上升到了2016年底的6900元,翻了三倍多。

按照羅開基和黃顯友的共同計劃,當地將進一步依託水果和河流,打造農旅文一體化,把農業發展和第三產業發展結合起來。

“海拔”經濟學

關嶺自治縣扶貧辦主任彭志堅說,蓮花村的發展,是關嶺產業和扶貧發展的縮影,是“海拔”經濟學的成功嘗試。

掃描縣域經濟|貴州關嶺:縣域突圍的“海拔”經濟學

關嶺產業和扶貧發展依託“海拔”經濟學(關嶺縣委宣傳部 林國英 攝)

關嶺所謂的“海拔”經濟學,就是把海拔分為三個區位,800米以下為低海拔區,800至1200米為中海拔區,1200米以上為高海拔區。

彭志堅說,按照縣委的統一部署,2012年以來,關嶺認真研究自身縣情,在生態治理中,向山要發展,念好“山字經”,充分研究每一個海拔高度的土壤,氣候,然後通過比較分析,形成科學的產業佈局,其中,低海拔段主要以種植精品水果和精品蔬菜為主,如火龍果,蜂糖李,早熟蔬菜等。中海拔段主要種植藥材,和“糧改飼”,種植牛產業的上游原料甜玉米等。高海拔主要是以種植中藥材和養牛為主。

“蓮花村就是低海拔產業經濟的典型代表。”彭志堅說,目前,像蓮花村一樣的產業,已經在關嶺實現全覆蓋,活躍的合作社,已經超過50個。

通過五年“海拔”經濟學的系統佈局,關嶺已經進入豐收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2年的4682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7200元。

“海拔”經濟學,除了催生了蓮花村的“442”分紅模式,還造就了“關嶺牛”的產業體系。黃波說,關嶺縣財政安排1000萬元在金融機構建立風險補償基金,撬動貸款1億元用於“關嶺牛”發展,目前,關嶺已經組建融資平臺公司,整合各類資金6000餘萬元注入公司,為養牛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提供貸款擔保。

目前,在推進關嶺牛產業發展的同時,堅持生態保護與山地畜牧業同步發展。推進生態建設與畜牧業融合發展的飼草改良和加工,打造生態建設與旅遊發展的高原牧場。利用荒山荒坡,實施以構樹為主導的飼草飼料種植工程,既增加飼草資源,又提升森林覆蓋率,實現群眾脫貧與人居環境改善雙贏,2017年力爭構樹種植面積達15萬畝。

掃描縣域經濟|貴州關嶺:縣域突圍的“海拔”經濟學

“關嶺牛”規範性養殖(關嶺縣委宣傳部 林國英 攝)

一切為了脫貧

作為我省喀斯特地貌最為典型的地貌,黃波說,關嶺既面臨生態的治理,又面臨經濟的發展,最終通過“海拔”細分,把生態治理和經濟發展結合起來。

五年中,關嶺黨委牢牢把握“兩加一推”主基調,全力打好“一二四”攻堅戰,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5:27:48調整為20:25:55,傳統產業如煤、鋁合金等從2012年初期83.6%下降到4.28%,建成大健康民族食藥園、青年創業園、電子商務產業園等產業集聚平臺,永寧風電場、廣藥王老吉、臺泥水泥、廣盛源石材等一批新能源、特色食品藥品加工、新型建材項目建成投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勢頭強勁。

尤其是在念響“山字經”上,關嶺推進現代山地特色農業快速發展,建成省級農業示範園區3個,省市龍頭企業3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87家,建成了普利至永寧、斷橋至八德等特色產業帶,實現鄉鎮農業園區全覆蓋,蔬菜、精品水果、中藥材等種植總面積達57萬畝。坡貢小黃姜、上關六月李、火龍果、桔梗分別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產品保護,板貴火龍果標準園獲農業部“熱作標準化生產示範園”授牌。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產值30.29%,糧經比由60:40調整為35:65。發展現代服務業。灞陵河生態文化旅遊和國家地質公園景區列入省級100個重點建設景區。

“一切都為了脫貧。”黃波說,關嶺縣委所有工作的重心,都集中在貧困戶的脫貧攻堅上,都集中在生態產業發展上。

黃波說,關嶺將牢牢貫徹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原有的大扶貧戰略上,認真研究大生態戰略,推進綠色農產品“泉湧”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山地旅遊業和山地現代特色高效農業“四個輪子”一起轉,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確保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為此,關嶺確定了新的奮鬥目標,到2020年,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比2015年翻一番達155億元,年均增長15%左右,人均生產總值4.2萬元。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9539元、13395元,年均增長分別達到13%、15%以上。“小康社會實現率要達98%。”黃波說。

掃描縣域經濟|貴州關嶺:縣域突圍的“海拔”經濟學掃描縣域經濟|貴州關嶺:縣域突圍的“海拔”經濟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