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拳”推動煙臺發展 食品產業支撐強勁

三農 種植業 農業 畜牧業 中國食品報社 2017-05-04

本報訊 (記者章玉)4月26日,“仙境海岸 魅力煙臺”城市形象宣傳推介會在北京舉行。煙臺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徐少寧指出,近幾年來,煙臺市藉助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打好“組合拳”,形成“聯動力”,在展示煙臺“宜居宜業宜遊”的品牌形象的同時,也促進了煙臺經濟的發展。其中,產業在煙臺經濟中起到了強勁的支撐作用。煙臺城市形象推介會在京舉行。

徐少寧介紹說,作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和“一帶一路”倡議支點城市,煙臺有著良好的區位優勢、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人文資源、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和誠信重商的優良傳統。2016年,煙臺市完成生產總值6926億元,居全國城市第19位;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63萬億元,居全國城市第8位。一大批世界500強企業在煙臺投資發展,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259個地級市中排名第2位。

煙臺的產業在煙臺經濟中起到了強勁的支撐作用。作為“國際葡萄·葡萄酒城”,煙臺是世界公認的適宜釀酒葡萄生長的地域之一、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數百家中外葡萄酒企業雲集煙臺,葡萄酒產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全國每4瓶葡萄酒中就有一瓶產自煙臺。目前,我國葡萄酒10強企業中,煙臺就佔了6席,包括張裕、威龍、長城等。這正是煙臺葡萄酒行業發展迅猛的根本原因。

當前,煙臺釀酒葡萄種植面積已達21.5萬畝,葡萄酒年產量達25萬噸,佔中國年產量的26%,山東省的73%以上,實現年銷售收入200多億元。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已經成為煙臺支柱型產業之一。煙臺葡萄酒也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其品牌價值以及帶來的經濟效應對於區域經濟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次煙臺城市形象宣傳推介會很好地展現了煙臺葡萄酒的魅力和實力,對煙臺葡萄酒的形象提升有著重大意義。”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局副局長張加玉告訴記者,今年,煙臺葡萄酒將繼續“走出去”,舉辦2017煙臺葡萄酒巡展推介會。

除了葡萄酒產業,煙臺的畜牧業、海洋漁業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畜牧業以“轉方式、調結構、上水平”為主線,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已基本建立起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現代畜牧產業體系,為促進煙臺市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做出了重要貢獻。據煙臺市農業局局長白國強介紹,全國只有4個肉雞上市企業,煙臺就佔了3個。煙臺畜牧業的產業化經營已經實現新突破,全市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26個,擁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個、省級8個。全市肉雞產業化率基本達到100%,生豬產業化率達到80%以上。

煙臺還是全國重點漁區和優勢水產品主產區。山東漁業中有名的“膠東刺蔘”“膠東鮑”“萊州灣梭子蟹”“膠東鮃鰈鰨”“膠東扇貝”“東方對蝦”6個品牌產品主要產自煙臺。2016年,煙臺市實現漁業經濟總產值946.6億元,水產品產量200萬噸,產值320億元。海水養殖面積246萬畝,產值182.5億元;海洋捕撈產量70萬噸;水產加工企業398家,加工總量174萬噸,產值358.3億元;水產品出口26.8萬噸,出口額14.2億元;休閒漁業產值32.3億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