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農業也開始跨界地產了,目前哪些模式最賺錢?又有哪些隱患?

三農 農村 農業 宏村 土地論壇 2017-05-09

都知道地產是個賺錢的行業,而農業的賺錢效率,至少以目前的生產力來看,跟地產行業還不可同日而語。不過,聰明人也有聰明的做法,農業不賺錢,為何不跟地產來個融合呢?現在,國內就已經有了一些農業跟地產融合的案例。

當然,賺錢效率高了,也是要承受風險的,今天我們就主要來關注兩個點:一是目前國內農業+地產有哪些做得不錯的案例,第二就是潛在的隱患有哪些。

休閒農業也開始跨界地產了,目前哪些模式最賺錢?又有哪些隱患?

4大模式各有亮點,你最中意哪種?

首先,休閒農業+地產之所以有不錯的市場潛力,在於迴歸自然的田園生活,對於喜歡安靜、清新生活環境的老年人來說,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多於很多青年人來說,遠離塵囂的田園式生活,同樣值得考慮。

處於田園環境當中社區,以鄉間別墅為主,住宅密度低,完全沒有了城市的壓抑感。這種舒適的環境,對於需要休養生息的的人群,更是有實用價值。當然,包括飲食、醫療、購物在內的各項基礎設施是否完善,就成為拉動銷售量的關鍵了。

目前,我國的休閒農業+地產主要有4個模式,它們都是依託於當地的特色資源進行開發:

模式1 古村落+地產

古村落本身就是寶貴的歷史遺存和文化積澱,對於鄉村旅遊來說是最佳資源,那麼對於開發地產來說呢?

安徽宏村就是以古村落為核心開發地產的一個案例。這個項目已經開發多年,但前期側重於保護和規劃,其後才慢慢在外圍延伸地產項目。

在這個地產項目中,政府大樓、法院、國家電網、公安局一應俱全,並且保持風格一致,均是馬頭牆和白牆黑瓦,給人清新淡雅之感。除了旅遊和地產,這個項目的產業鏈當然還涉及娛樂、文化、餐飲。

休閒農業也開始跨界地產了,目前哪些模式最賺錢?又有哪些隱患?

模式2 新農村+地產

新農村建設是現在國家提倡的方向,很多地產商正式從這個點出發,打造鄉村別墅群的同時,加入一些文化元素,挖掘旅遊熱點,比如畫家村、教授村等,就是典型的項目。

通常這些項目都是城市近郊,配以果園、花園等,對於小資階層來說頗具吸引力。但該模式雖然當前需求不錯,長遠來說卻有因為創新不足,市場挖掘不夠而陷入僵局的隱患。

模式3 觀光園+地產

觀光園本身就是規模化農業,由於本身就有足夠的土地規模,養殖業、副業的開展都很有優勢,再綜合住宿、採摘、健身、療養等功能,開發潛力非常巨大。

藍調薰衣草莊園就是其中一個非常成功的項目,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塑造了自己獨有的品牌,並將旗下所有的產品都以這個品牌包裝起來,形成系列。莊園最有優勢的產品是香草、草莓、藍莓,衍生出衛浴類產品、保健類產品、裝飾類產品等幾大系列上百種產品,加上旅遊、健身、購物、度假、住宿等多元化產業,真正做到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模式4 農家樂+地產

農家樂+地產是傳統農家樂的升級版,這方面做得不錯的案例當屬成都五朵金花,這個項目涉及當地的6個行政村,統計規劃,連片開發,利用原有農家樂的優勢,大加改造新建後,餐飲業、旅遊業以及住宅社區都配套發展起來。

休閒農業也開始跨界地產了,目前哪些模式最賺錢?又有哪些隱患?

休閒農業+地產,3大隱患需謹慎

隱患1 回報週期長

這是一個急功近利必然做不好的項目,前期要投入的不僅是資金和規劃的精力,更是需要與當地的農戶達成“合作伙伴”的關係,精耕細作才能取得大回報,否則一旦涉及產權不清晰,關係處理不當等問題,政策風險、法律風險都將一併而來。

隱患2 養地成本高

一些投資者總覺得地拿得越多越好,卻不知如果前期規劃不到位,項目做不起來,大片的土地就成了無底洞,每年還要花大筆資金養著,得不償失。

隱患3 易觸及“農轉非”紅線

如今國家對於耕地的保護已經越來越嚴格,農業用地轉做其他用途是非常敏感的話題,不管是做養老地產還是其他變相的地產,都很可能觸及政策紅線。

由此可見,休閒農業+地產,一方面來說符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大方向,對於農業新業態確實也有很多正面意義,但卻又觸及很多敏感問題,不是輕易能夠駕馭。選擇這個項目之前,一定要三思後行。

內容來源土流網農業www.tlw.com,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關心農村土地問題,尋找農業致富機會,請關注土地論壇。

土地流轉 就上土流網(tuliu.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