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伊寧縣多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三農 農村 種植業 農民 伊犁零距離 2017-07-16
「砥礪奮進的五年」伊寧縣多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砥礪奮進的五年」伊寧縣多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伊寧縣廣播電視臺訊(記者 李梅)近年來,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農民增收受限,作為河谷農業大縣的伊寧縣主動適應新常態,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抓手,結合實際,瞄準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的突出任務,以市場為導向,多措並舉積極調優種植結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伊寧縣有耕地108萬畝,受傳統種植觀念影響,農民普遍以種植玉米、小麥等常規農作物為主。調優種植結構成為了提高農民收入的必由之路,伊寧縣積極探索,通過因地制宜、政策扶持、示範帶動等多項措施,引導農民發展特色種植、規模化經營。

「砥礪奮進的五年」伊寧縣多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亞森江·吾甫爾卡森是伊寧縣巴依託海鎮上薩克於孜村的農民,幾年前他在伊寧縣多項惠農政策的扶持引導下開始由玉米種植向樹莓種植轉型,目前通過土地流轉,他的樹莓種植規模已經達到了1040畝,眼下正值樹莓的採收季節,每天在亞森江·吾甫爾卡森的樹莓種植基地務工採收的工人達到150人以上,不但讓亞森江·吾甫爾卡森實現了豐收,也帶動了周圍的群眾務工增收。

伊寧縣巴依託海鎮上薩克於孜村樹莓種植戶亞森江·吾甫爾卡森說:“現在我們大面積連片種植樹莓,除掉一年所有的費用,一畝地的利潤3000到3500元左右,以後我們計劃做果醬和果汁,還有速凍果和果蓉這些產品,它的附加值更高,政府也非常支持,我們要努力做新疆最大的樹莓基地產業鏈。”

高蛋白玉米種植、調優玉米種植品種,使玉米用途多樣化;引導農民加快經營以有機果蔬採摘、特色作物種植等為主的休閒觀光農業;結合土地流轉工作,大力推廣主導經濟作物高效種植模式,引導農民發展瓜類、薰衣草、藥材、樹莓、留蘭香、枸杞等特色高效經濟作物種植等多項措施的實施,有力的推動了伊寧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

「砥礪奮進的五年」伊寧縣多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據瞭解,縣委連續六年出臺強農惠農富農一號文件,縣財政投入資金2.5億元扶持農業農村發展。今年投入5000餘萬元主要用於扶植品牌創建、一二三產業融合和土地規模化經營等。一方面調優玉米種植結構,鼓勵農民把玉米向鮮食玉米、青貯玉米和高蛋白玉米多元化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園區建設示範帶動,引導農民由普通的大田作物向經濟特色作物轉型。目前,全縣特色經濟作物達到了6萬餘畝,規模化經營達到11萬畝。第三,積極引導農民發展休閒觀光農業,2017年休閒觀光采摘園將達到五十餘家。

供稿:李梅

編輯:姚遠 責編:陳瑩 主編:提邦國

歡迎各界人士踴躍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砥礪奮進的五年」伊寧縣多措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