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9、賽車變速箱擋位並非越多越好,目前依舊有不少GT賽車採用了6速變速箱。而在F1中,雷諾車隊在2005年依舊使用6速變速箱,並拿下了車手總冠軍。

20、與民用車不同的是,賽車幾乎沒有低速扭矩,發動機所有的動力都會在高轉速下爆發,因為在賽道上低轉速扭矩是毫無意義的。

21、賽車並不是馬力越高越好,小馬力的賽車只要空氣動力學優秀,無論在哪條賽道上,圈速成績都會比大馬力賽車優秀。比如勒芒的LMP2組別就比GT Pro的動力小,但圈速更快。

22、當然,大馬力並不是壞事,但為此你需要為車輛安裝更多可以提高下壓力的套件,才可以不讓大馬力成為累贅。

23、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空氣。

24、賽車的下壓力與阻力並不成正比,有不少賽車在擁有不錯下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非常高的尾速。

25、賽車的前翼更多決定的是整車過彎極限,而尾翼則更多決定的是尾速,二者一定要平衡,否則很容易出事故。

26、賽車上的尾翼左右端板並非為了好看,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空氣流過後所產生的拖拽力,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後方空氣。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9、賽車變速箱擋位並非越多越好,目前依舊有不少GT賽車採用了6速變速箱。而在F1中,雷諾車隊在2005年依舊使用6速變速箱,並拿下了車手總冠軍。

20、與民用車不同的是,賽車幾乎沒有低速扭矩,發動機所有的動力都會在高轉速下爆發,因為在賽道上低轉速扭矩是毫無意義的。

21、賽車並不是馬力越高越好,小馬力的賽車只要空氣動力學優秀,無論在哪條賽道上,圈速成績都會比大馬力賽車優秀。比如勒芒的LMP2組別就比GT Pro的動力小,但圈速更快。

22、當然,大馬力並不是壞事,但為此你需要為車輛安裝更多可以提高下壓力的套件,才可以不讓大馬力成為累贅。

23、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空氣。

24、賽車的下壓力與阻力並不成正比,有不少賽車在擁有不錯下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非常高的尾速。

25、賽車的前翼更多決定的是整車過彎極限,而尾翼則更多決定的是尾速,二者一定要平衡,否則很容易出事故。

26、賽車上的尾翼左右端板並非為了好看,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空氣流過後所產生的拖拽力,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後方空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27、在電腦上模擬的風洞成績再好,也不如用風洞做1:1等比例實驗。在實際測試效果方面,往往是賽道測試>風洞實驗>CFD模擬風洞。

28、賽車對於海拔高度比人還敏感,因為空氣變得更加稀薄,如果想要維持與低海拔地區相同的下壓力,便需要更大尺寸的尾翼和鼻翼角度。同時,為了保障發動機正常散熱,所以散熱器進風口的面積也要擴大。

29、真正厲害的空氣動力套件除了可變型翼片外,“地面效應”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這兩樣都在比賽中被禁用!

30、 民用車上的絕大部分技術都來源於賽車,賽車是人類對於車輛的最高技術結晶。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9、賽車變速箱擋位並非越多越好,目前依舊有不少GT賽車採用了6速變速箱。而在F1中,雷諾車隊在2005年依舊使用6速變速箱,並拿下了車手總冠軍。

20、與民用車不同的是,賽車幾乎沒有低速扭矩,發動機所有的動力都會在高轉速下爆發,因為在賽道上低轉速扭矩是毫無意義的。

21、賽車並不是馬力越高越好,小馬力的賽車只要空氣動力學優秀,無論在哪條賽道上,圈速成績都會比大馬力賽車優秀。比如勒芒的LMP2組別就比GT Pro的動力小,但圈速更快。

22、當然,大馬力並不是壞事,但為此你需要為車輛安裝更多可以提高下壓力的套件,才可以不讓大馬力成為累贅。

23、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空氣。

24、賽車的下壓力與阻力並不成正比,有不少賽車在擁有不錯下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非常高的尾速。

25、賽車的前翼更多決定的是整車過彎極限,而尾翼則更多決定的是尾速,二者一定要平衡,否則很容易出事故。

26、賽車上的尾翼左右端板並非為了好看,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空氣流過後所產生的拖拽力,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後方空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27、在電腦上模擬的風洞成績再好,也不如用風洞做1:1等比例實驗。在實際測試效果方面,往往是賽道測試>風洞實驗>CFD模擬風洞。

28、賽車對於海拔高度比人還敏感,因為空氣變得更加稀薄,如果想要維持與低海拔地區相同的下壓力,便需要更大尺寸的尾翼和鼻翼角度。同時,為了保障發動機正常散熱,所以散熱器進風口的面積也要擴大。

29、真正厲害的空氣動力套件除了可變型翼片外,“地面效應”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這兩樣都在比賽中被禁用!

30、 民用車上的絕大部分技術都來源於賽車,賽車是人類對於車輛的最高技術結晶。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1、但並非所有賽車都是技術結晶,也有一些“傻大黑粗”的比賽,比如澳洲V8和納斯卡,在現代賽車中它們的操控基本墊底。

32、即使被各種規則所限制,可F1依然是目前人類所打造的最快賽車,難以想象放開規則限制後會是怎樣一幅場景。

33、對於賽車來說,自吸發動機明顯要比渦輪增壓好開不少,不過大環境下目前絕大部分賽車還是選擇渦輪增壓。

34、耐力賽在進站時除了更換輪胎、更換車手外也要更換賽車的剎車片!

35、勒芒LMP1組別的賽車大部分採用了內燃機+電力所組成的四驅系統,在滿電狀態下,其加速成績堪稱恐怖,綜合馬力可以達到900匹。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9、賽車變速箱擋位並非越多越好,目前依舊有不少GT賽車採用了6速變速箱。而在F1中,雷諾車隊在2005年依舊使用6速變速箱,並拿下了車手總冠軍。

20、與民用車不同的是,賽車幾乎沒有低速扭矩,發動機所有的動力都會在高轉速下爆發,因為在賽道上低轉速扭矩是毫無意義的。

21、賽車並不是馬力越高越好,小馬力的賽車只要空氣動力學優秀,無論在哪條賽道上,圈速成績都會比大馬力賽車優秀。比如勒芒的LMP2組別就比GT Pro的動力小,但圈速更快。

22、當然,大馬力並不是壞事,但為此你需要為車輛安裝更多可以提高下壓力的套件,才可以不讓大馬力成為累贅。

23、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空氣。

24、賽車的下壓力與阻力並不成正比,有不少賽車在擁有不錯下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非常高的尾速。

25、賽車的前翼更多決定的是整車過彎極限,而尾翼則更多決定的是尾速,二者一定要平衡,否則很容易出事故。

26、賽車上的尾翼左右端板並非為了好看,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空氣流過後所產生的拖拽力,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後方空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27、在電腦上模擬的風洞成績再好,也不如用風洞做1:1等比例實驗。在實際測試效果方面,往往是賽道測試>風洞實驗>CFD模擬風洞。

28、賽車對於海拔高度比人還敏感,因為空氣變得更加稀薄,如果想要維持與低海拔地區相同的下壓力,便需要更大尺寸的尾翼和鼻翼角度。同時,為了保障發動機正常散熱,所以散熱器進風口的面積也要擴大。

29、真正厲害的空氣動力套件除了可變型翼片外,“地面效應”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這兩樣都在比賽中被禁用!

30、 民用車上的絕大部分技術都來源於賽車,賽車是人類對於車輛的最高技術結晶。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1、但並非所有賽車都是技術結晶,也有一些“傻大黑粗”的比賽,比如澳洲V8和納斯卡,在現代賽車中它們的操控基本墊底。

32、即使被各種規則所限制,可F1依然是目前人類所打造的最快賽車,難以想象放開規則限制後會是怎樣一幅場景。

33、對於賽車來說,自吸發動機明顯要比渦輪增壓好開不少,不過大環境下目前絕大部分賽車還是選擇渦輪增壓。

34、耐力賽在進站時除了更換輪胎、更換車手外也要更換賽車的剎車片!

35、勒芒LMP1組別的賽車大部分採用了內燃機+電力所組成的四驅系統,在滿電狀態下,其加速成績堪稱恐怖,綜合馬力可以達到900匹。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6、早期奧迪將柴油發動機帶到勒芒賽場時,其發動機的紅線轉速甚至還不到5000轉。為了抑制其超大扭矩所帶來的優勢,賽委會規定奧迪R10賽車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同場競技的其他車型則可以使用6擋變速箱。

37、目前的WEC耐力錦標賽早已不像當年那樣艱苦,車手在車內完全可以享受空調房的待遇!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9、賽車變速箱擋位並非越多越好,目前依舊有不少GT賽車採用了6速變速箱。而在F1中,雷諾車隊在2005年依舊使用6速變速箱,並拿下了車手總冠軍。

20、與民用車不同的是,賽車幾乎沒有低速扭矩,發動機所有的動力都會在高轉速下爆發,因為在賽道上低轉速扭矩是毫無意義的。

21、賽車並不是馬力越高越好,小馬力的賽車只要空氣動力學優秀,無論在哪條賽道上,圈速成績都會比大馬力賽車優秀。比如勒芒的LMP2組別就比GT Pro的動力小,但圈速更快。

22、當然,大馬力並不是壞事,但為此你需要為車輛安裝更多可以提高下壓力的套件,才可以不讓大馬力成為累贅。

23、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空氣。

24、賽車的下壓力與阻力並不成正比,有不少賽車在擁有不錯下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非常高的尾速。

25、賽車的前翼更多決定的是整車過彎極限,而尾翼則更多決定的是尾速,二者一定要平衡,否則很容易出事故。

26、賽車上的尾翼左右端板並非為了好看,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空氣流過後所產生的拖拽力,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後方空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27、在電腦上模擬的風洞成績再好,也不如用風洞做1:1等比例實驗。在實際測試效果方面,往往是賽道測試>風洞實驗>CFD模擬風洞。

28、賽車對於海拔高度比人還敏感,因為空氣變得更加稀薄,如果想要維持與低海拔地區相同的下壓力,便需要更大尺寸的尾翼和鼻翼角度。同時,為了保障發動機正常散熱,所以散熱器進風口的面積也要擴大。

29、真正厲害的空氣動力套件除了可變型翼片外,“地面效應”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這兩樣都在比賽中被禁用!

30、 民用車上的絕大部分技術都來源於賽車,賽車是人類對於車輛的最高技術結晶。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1、但並非所有賽車都是技術結晶,也有一些“傻大黑粗”的比賽,比如澳洲V8和納斯卡,在現代賽車中它們的操控基本墊底。

32、即使被各種規則所限制,可F1依然是目前人類所打造的最快賽車,難以想象放開規則限制後會是怎樣一幅場景。

33、對於賽車來說,自吸發動機明顯要比渦輪增壓好開不少,不過大環境下目前絕大部分賽車還是選擇渦輪增壓。

34、耐力賽在進站時除了更換輪胎、更換車手外也要更換賽車的剎車片!

35、勒芒LMP1組別的賽車大部分採用了內燃機+電力所組成的四驅系統,在滿電狀態下,其加速成績堪稱恐怖,綜合馬力可以達到900匹。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6、早期奧迪將柴油發動機帶到勒芒賽場時,其發動機的紅線轉速甚至還不到5000轉。為了抑制其超大扭矩所帶來的優勢,賽委會規定奧迪R10賽車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同場競技的其他車型則可以使用6擋變速箱。

37、目前的WEC耐力錦標賽早已不像當年那樣艱苦,車手在車內完全可以享受空調房的待遇!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8、除了柴油機被限制以外,在WTCC的賽場上,後驅的寶馬3系也被限制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畢竟只有寶馬使用前置後驅佈置。

39、拉力賽並非都是在土路上行駛,少數比賽也會在柏油路上行駛,車手大多采用漂移過彎,觀賞性極強。

40、拉力賽並非全部都比拼速度,也會比拼對跑完全程時間的準確度。比如說老爺車拉力賽大多考驗的是領航員數學功底,在通過A、B兩點之間,誰與規定完賽時間最接近,誰就是冠軍。

41、拉力賽中,領航員路書上的距離和彎道角度,都是車手在前期勘路時根據感覺得來了,上面的50米並非真的50米,完全按照車手感覺記錄的。

42、目前場地拉力賽也十分受關注,而且在體育場內便可以舉辦,觀賞起來也更加直觀,同時參賽車輛與WRC賽車沒有太大區別。

43、早期的達喀爾拉力賽在跨越“歐非”大陸時,是需要坐船登陸的,好在這段里程並不會被計算到總成績之中。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9、賽車變速箱擋位並非越多越好,目前依舊有不少GT賽車採用了6速變速箱。而在F1中,雷諾車隊在2005年依舊使用6速變速箱,並拿下了車手總冠軍。

20、與民用車不同的是,賽車幾乎沒有低速扭矩,發動機所有的動力都會在高轉速下爆發,因為在賽道上低轉速扭矩是毫無意義的。

21、賽車並不是馬力越高越好,小馬力的賽車只要空氣動力學優秀,無論在哪條賽道上,圈速成績都會比大馬力賽車優秀。比如勒芒的LMP2組別就比GT Pro的動力小,但圈速更快。

22、當然,大馬力並不是壞事,但為此你需要為車輛安裝更多可以提高下壓力的套件,才可以不讓大馬力成為累贅。

23、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空氣。

24、賽車的下壓力與阻力並不成正比,有不少賽車在擁有不錯下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非常高的尾速。

25、賽車的前翼更多決定的是整車過彎極限,而尾翼則更多決定的是尾速,二者一定要平衡,否則很容易出事故。

26、賽車上的尾翼左右端板並非為了好看,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空氣流過後所產生的拖拽力,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後方空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27、在電腦上模擬的風洞成績再好,也不如用風洞做1:1等比例實驗。在實際測試效果方面,往往是賽道測試>風洞實驗>CFD模擬風洞。

28、賽車對於海拔高度比人還敏感,因為空氣變得更加稀薄,如果想要維持與低海拔地區相同的下壓力,便需要更大尺寸的尾翼和鼻翼角度。同時,為了保障發動機正常散熱,所以散熱器進風口的面積也要擴大。

29、真正厲害的空氣動力套件除了可變型翼片外,“地面效應”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這兩樣都在比賽中被禁用!

30、 民用車上的絕大部分技術都來源於賽車,賽車是人類對於車輛的最高技術結晶。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1、但並非所有賽車都是技術結晶,也有一些“傻大黑粗”的比賽,比如澳洲V8和納斯卡,在現代賽車中它們的操控基本墊底。

32、即使被各種規則所限制,可F1依然是目前人類所打造的最快賽車,難以想象放開規則限制後會是怎樣一幅場景。

33、對於賽車來說,自吸發動機明顯要比渦輪增壓好開不少,不過大環境下目前絕大部分賽車還是選擇渦輪增壓。

34、耐力賽在進站時除了更換輪胎、更換車手外也要更換賽車的剎車片!

35、勒芒LMP1組別的賽車大部分採用了內燃機+電力所組成的四驅系統,在滿電狀態下,其加速成績堪稱恐怖,綜合馬力可以達到900匹。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6、早期奧迪將柴油發動機帶到勒芒賽場時,其發動機的紅線轉速甚至還不到5000轉。為了抑制其超大扭矩所帶來的優勢,賽委會規定奧迪R10賽車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同場競技的其他車型則可以使用6擋變速箱。

37、目前的WEC耐力錦標賽早已不像當年那樣艱苦,車手在車內完全可以享受空調房的待遇!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8、除了柴油機被限制以外,在WTCC的賽場上,後驅的寶馬3系也被限制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畢竟只有寶馬使用前置後驅佈置。

39、拉力賽並非都是在土路上行駛,少數比賽也會在柏油路上行駛,車手大多采用漂移過彎,觀賞性極強。

40、拉力賽並非全部都比拼速度,也會比拼對跑完全程時間的準確度。比如說老爺車拉力賽大多考驗的是領航員數學功底,在通過A、B兩點之間,誰與規定完賽時間最接近,誰就是冠軍。

41、拉力賽中,領航員路書上的距離和彎道角度,都是車手在前期勘路時根據感覺得來了,上面的50米並非真的50米,完全按照車手感覺記錄的。

42、目前場地拉力賽也十分受關注,而且在體育場內便可以舉辦,觀賞起來也更加直觀,同時參賽車輛與WRC賽車沒有太大區別。

43、早期的達喀爾拉力賽在跨越“歐非”大陸時,是需要坐船登陸的,好在這段里程並不會被計算到總成績之中。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4、達喀爾拉力賽的公路路段,車手需要上街行駛,也會遇到晚高峰堵車。

45、賽車的ECU擁有許多功能,甚至包含電子輔助等等。當然預設的調教也很多,每一個車手都會使用不同的調教。

46、與民用車的節油策略一樣,賽車也會配有節油策略。

47、賽車可以通過調整渦輪壓力,來適應不同的賽道和天氣。

48、賽車的雨胎並非是熱熔材質,但同樣對溫度有要求。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9、賽車變速箱擋位並非越多越好,目前依舊有不少GT賽車採用了6速變速箱。而在F1中,雷諾車隊在2005年依舊使用6速變速箱,並拿下了車手總冠軍。

20、與民用車不同的是,賽車幾乎沒有低速扭矩,發動機所有的動力都會在高轉速下爆發,因為在賽道上低轉速扭矩是毫無意義的。

21、賽車並不是馬力越高越好,小馬力的賽車只要空氣動力學優秀,無論在哪條賽道上,圈速成績都會比大馬力賽車優秀。比如勒芒的LMP2組別就比GT Pro的動力小,但圈速更快。

22、當然,大馬力並不是壞事,但為此你需要為車輛安裝更多可以提高下壓力的套件,才可以不讓大馬力成為累贅。

23、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空氣。

24、賽車的下壓力與阻力並不成正比,有不少賽車在擁有不錯下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非常高的尾速。

25、賽車的前翼更多決定的是整車過彎極限,而尾翼則更多決定的是尾速,二者一定要平衡,否則很容易出事故。

26、賽車上的尾翼左右端板並非為了好看,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空氣流過後所產生的拖拽力,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後方空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27、在電腦上模擬的風洞成績再好,也不如用風洞做1:1等比例實驗。在實際測試效果方面,往往是賽道測試>風洞實驗>CFD模擬風洞。

28、賽車對於海拔高度比人還敏感,因為空氣變得更加稀薄,如果想要維持與低海拔地區相同的下壓力,便需要更大尺寸的尾翼和鼻翼角度。同時,為了保障發動機正常散熱,所以散熱器進風口的面積也要擴大。

29、真正厲害的空氣動力套件除了可變型翼片外,“地面效應”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這兩樣都在比賽中被禁用!

30、 民用車上的絕大部分技術都來源於賽車,賽車是人類對於車輛的最高技術結晶。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1、但並非所有賽車都是技術結晶,也有一些“傻大黑粗”的比賽,比如澳洲V8和納斯卡,在現代賽車中它們的操控基本墊底。

32、即使被各種規則所限制,可F1依然是目前人類所打造的最快賽車,難以想象放開規則限制後會是怎樣一幅場景。

33、對於賽車來說,自吸發動機明顯要比渦輪增壓好開不少,不過大環境下目前絕大部分賽車還是選擇渦輪增壓。

34、耐力賽在進站時除了更換輪胎、更換車手外也要更換賽車的剎車片!

35、勒芒LMP1組別的賽車大部分採用了內燃機+電力所組成的四驅系統,在滿電狀態下,其加速成績堪稱恐怖,綜合馬力可以達到900匹。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6、早期奧迪將柴油發動機帶到勒芒賽場時,其發動機的紅線轉速甚至還不到5000轉。為了抑制其超大扭矩所帶來的優勢,賽委會規定奧迪R10賽車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同場競技的其他車型則可以使用6擋變速箱。

37、目前的WEC耐力錦標賽早已不像當年那樣艱苦,車手在車內完全可以享受空調房的待遇!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8、除了柴油機被限制以外,在WTCC的賽場上,後驅的寶馬3系也被限制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畢竟只有寶馬使用前置後驅佈置。

39、拉力賽並非都是在土路上行駛,少數比賽也會在柏油路上行駛,車手大多采用漂移過彎,觀賞性極強。

40、拉力賽並非全部都比拼速度,也會比拼對跑完全程時間的準確度。比如說老爺車拉力賽大多考驗的是領航員數學功底,在通過A、B兩點之間,誰與規定完賽時間最接近,誰就是冠軍。

41、拉力賽中,領航員路書上的距離和彎道角度,都是車手在前期勘路時根據感覺得來了,上面的50米並非真的50米,完全按照車手感覺記錄的。

42、目前場地拉力賽也十分受關注,而且在體育場內便可以舉辦,觀賞起來也更加直觀,同時參賽車輛與WRC賽車沒有太大區別。

43、早期的達喀爾拉力賽在跨越“歐非”大陸時,是需要坐船登陸的,好在這段里程並不會被計算到總成績之中。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4、達喀爾拉力賽的公路路段,車手需要上街行駛,也會遇到晚高峰堵車。

45、賽車的ECU擁有許多功能,甚至包含電子輔助等等。當然預設的調教也很多,每一個車手都會使用不同的調教。

46、與民用車的節油策略一樣,賽車也會配有節油策略。

47、賽車可以通過調整渦輪壓力,來適應不同的賽道和天氣。

48、賽車的雨胎並非是熱熔材質,但同樣對溫度有要求。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9、F1雨胎在全速行駛時可以達到28L/秒的排水效率。

50、FE是唯一使用民用輪胎的賽車。

51、FE電動賽車擁有擋位,這是與普通民用電動車的最大區別。

52、車手的體能訓練並不比其他體育運動員少。

53、車手可以通過賽車方向盤來調整車輛不少的參數,剎車比(前後輪制動力分配)、電子輔助甚至動力。

54、一場F1比賽下來,F1車手的體重很有可能會有4kg的浮動,而這些浮動的體重完全是因為脫水。

55、車手往往不會太高,因為過高的身高會帶來過高的體重,從而影響到賽車的性能發揮。當然,過高的身高還有可能會阻擋引擎進氣口。

56、F1車手的超級駕照並不需要考試,而是與大多數比賽一樣需要足夠的積分才能獲得。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9、賽車變速箱擋位並非越多越好,目前依舊有不少GT賽車採用了6速變速箱。而在F1中,雷諾車隊在2005年依舊使用6速變速箱,並拿下了車手總冠軍。

20、與民用車不同的是,賽車幾乎沒有低速扭矩,發動機所有的動力都會在高轉速下爆發,因為在賽道上低轉速扭矩是毫無意義的。

21、賽車並不是馬力越高越好,小馬力的賽車只要空氣動力學優秀,無論在哪條賽道上,圈速成績都會比大馬力賽車優秀。比如勒芒的LMP2組別就比GT Pro的動力小,但圈速更快。

22、當然,大馬力並不是壞事,但為此你需要為車輛安裝更多可以提高下壓力的套件,才可以不讓大馬力成為累贅。

23、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空氣。

24、賽車的下壓力與阻力並不成正比,有不少賽車在擁有不錯下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非常高的尾速。

25、賽車的前翼更多決定的是整車過彎極限,而尾翼則更多決定的是尾速,二者一定要平衡,否則很容易出事故。

26、賽車上的尾翼左右端板並非為了好看,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空氣流過後所產生的拖拽力,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後方空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27、在電腦上模擬的風洞成績再好,也不如用風洞做1:1等比例實驗。在實際測試效果方面,往往是賽道測試>風洞實驗>CFD模擬風洞。

28、賽車對於海拔高度比人還敏感,因為空氣變得更加稀薄,如果想要維持與低海拔地區相同的下壓力,便需要更大尺寸的尾翼和鼻翼角度。同時,為了保障發動機正常散熱,所以散熱器進風口的面積也要擴大。

29、真正厲害的空氣動力套件除了可變型翼片外,“地面效應”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這兩樣都在比賽中被禁用!

30、 民用車上的絕大部分技術都來源於賽車,賽車是人類對於車輛的最高技術結晶。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1、但並非所有賽車都是技術結晶,也有一些“傻大黑粗”的比賽,比如澳洲V8和納斯卡,在現代賽車中它們的操控基本墊底。

32、即使被各種規則所限制,可F1依然是目前人類所打造的最快賽車,難以想象放開規則限制後會是怎樣一幅場景。

33、對於賽車來說,自吸發動機明顯要比渦輪增壓好開不少,不過大環境下目前絕大部分賽車還是選擇渦輪增壓。

34、耐力賽在進站時除了更換輪胎、更換車手外也要更換賽車的剎車片!

35、勒芒LMP1組別的賽車大部分採用了內燃機+電力所組成的四驅系統,在滿電狀態下,其加速成績堪稱恐怖,綜合馬力可以達到900匹。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6、早期奧迪將柴油發動機帶到勒芒賽場時,其發動機的紅線轉速甚至還不到5000轉。為了抑制其超大扭矩所帶來的優勢,賽委會規定奧迪R10賽車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同場競技的其他車型則可以使用6擋變速箱。

37、目前的WEC耐力錦標賽早已不像當年那樣艱苦,車手在車內完全可以享受空調房的待遇!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8、除了柴油機被限制以外,在WTCC的賽場上,後驅的寶馬3系也被限制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畢竟只有寶馬使用前置後驅佈置。

39、拉力賽並非都是在土路上行駛,少數比賽也會在柏油路上行駛,車手大多采用漂移過彎,觀賞性極強。

40、拉力賽並非全部都比拼速度,也會比拼對跑完全程時間的準確度。比如說老爺車拉力賽大多考驗的是領航員數學功底,在通過A、B兩點之間,誰與規定完賽時間最接近,誰就是冠軍。

41、拉力賽中,領航員路書上的距離和彎道角度,都是車手在前期勘路時根據感覺得來了,上面的50米並非真的50米,完全按照車手感覺記錄的。

42、目前場地拉力賽也十分受關注,而且在體育場內便可以舉辦,觀賞起來也更加直觀,同時參賽車輛與WRC賽車沒有太大區別。

43、早期的達喀爾拉力賽在跨越“歐非”大陸時,是需要坐船登陸的,好在這段里程並不會被計算到總成績之中。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4、達喀爾拉力賽的公路路段,車手需要上街行駛,也會遇到晚高峰堵車。

45、賽車的ECU擁有許多功能,甚至包含電子輔助等等。當然預設的調教也很多,每一個車手都會使用不同的調教。

46、與民用車的節油策略一樣,賽車也會配有節油策略。

47、賽車可以通過調整渦輪壓力,來適應不同的賽道和天氣。

48、賽車的雨胎並非是熱熔材質,但同樣對溫度有要求。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9、F1雨胎在全速行駛時可以達到28L/秒的排水效率。

50、FE是唯一使用民用輪胎的賽車。

51、FE電動賽車擁有擋位,這是與普通民用電動車的最大區別。

52、車手的體能訓練並不比其他體育運動員少。

53、車手可以通過賽車方向盤來調整車輛不少的參數,剎車比(前後輪制動力分配)、電子輔助甚至動力。

54、一場F1比賽下來,F1車手的體重很有可能會有4kg的浮動,而這些浮動的體重完全是因為脫水。

55、車手往往不會太高,因為過高的身高會帶來過高的體重,從而影響到賽車的性能發揮。當然,過高的身高還有可能會阻擋引擎進氣口。

56、F1車手的超級駕照並不需要考試,而是與大多數比賽一樣需要足夠的積分才能獲得。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57、WEC世界耐力錦標賽裡F1車手的數量,已經多於了F1賽事中的F1車手數量,因為大部分退役或沒有位置的前F1車手都會選擇去參加WEC。

58、雖說F1車手在比賽時並不使用漂移過彎,但他們個個都是漂移好手!

59、現在賽車的安全性已經大大增加,但賽車依舊是一項極為危險的運動。

60、F1賽車的發動機熱效率大多高達50%,但是高昂的售價和過低的耐久性使它並不適合民用。

61、賽車的桶形座椅大多會根據車手量身定做,以此來保證最好的包裹性。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9、賽車變速箱擋位並非越多越好,目前依舊有不少GT賽車採用了6速變速箱。而在F1中,雷諾車隊在2005年依舊使用6速變速箱,並拿下了車手總冠軍。

20、與民用車不同的是,賽車幾乎沒有低速扭矩,發動機所有的動力都會在高轉速下爆發,因為在賽道上低轉速扭矩是毫無意義的。

21、賽車並不是馬力越高越好,小馬力的賽車只要空氣動力學優秀,無論在哪條賽道上,圈速成績都會比大馬力賽車優秀。比如勒芒的LMP2組別就比GT Pro的動力小,但圈速更快。

22、當然,大馬力並不是壞事,但為此你需要為車輛安裝更多可以提高下壓力的套件,才可以不讓大馬力成為累贅。

23、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空氣。

24、賽車的下壓力與阻力並不成正比,有不少賽車在擁有不錯下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非常高的尾速。

25、賽車的前翼更多決定的是整車過彎極限,而尾翼則更多決定的是尾速,二者一定要平衡,否則很容易出事故。

26、賽車上的尾翼左右端板並非為了好看,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空氣流過後所產生的拖拽力,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後方空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27、在電腦上模擬的風洞成績再好,也不如用風洞做1:1等比例實驗。在實際測試效果方面,往往是賽道測試>風洞實驗>CFD模擬風洞。

28、賽車對於海拔高度比人還敏感,因為空氣變得更加稀薄,如果想要維持與低海拔地區相同的下壓力,便需要更大尺寸的尾翼和鼻翼角度。同時,為了保障發動機正常散熱,所以散熱器進風口的面積也要擴大。

29、真正厲害的空氣動力套件除了可變型翼片外,“地面效應”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這兩樣都在比賽中被禁用!

30、 民用車上的絕大部分技術都來源於賽車,賽車是人類對於車輛的最高技術結晶。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1、但並非所有賽車都是技術結晶,也有一些“傻大黑粗”的比賽,比如澳洲V8和納斯卡,在現代賽車中它們的操控基本墊底。

32、即使被各種規則所限制,可F1依然是目前人類所打造的最快賽車,難以想象放開規則限制後會是怎樣一幅場景。

33、對於賽車來說,自吸發動機明顯要比渦輪增壓好開不少,不過大環境下目前絕大部分賽車還是選擇渦輪增壓。

34、耐力賽在進站時除了更換輪胎、更換車手外也要更換賽車的剎車片!

35、勒芒LMP1組別的賽車大部分採用了內燃機+電力所組成的四驅系統,在滿電狀態下,其加速成績堪稱恐怖,綜合馬力可以達到900匹。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6、早期奧迪將柴油發動機帶到勒芒賽場時,其發動機的紅線轉速甚至還不到5000轉。為了抑制其超大扭矩所帶來的優勢,賽委會規定奧迪R10賽車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同場競技的其他車型則可以使用6擋變速箱。

37、目前的WEC耐力錦標賽早已不像當年那樣艱苦,車手在車內完全可以享受空調房的待遇!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8、除了柴油機被限制以外,在WTCC的賽場上,後驅的寶馬3系也被限制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畢竟只有寶馬使用前置後驅佈置。

39、拉力賽並非都是在土路上行駛,少數比賽也會在柏油路上行駛,車手大多采用漂移過彎,觀賞性極強。

40、拉力賽並非全部都比拼速度,也會比拼對跑完全程時間的準確度。比如說老爺車拉力賽大多考驗的是領航員數學功底,在通過A、B兩點之間,誰與規定完賽時間最接近,誰就是冠軍。

41、拉力賽中,領航員路書上的距離和彎道角度,都是車手在前期勘路時根據感覺得來了,上面的50米並非真的50米,完全按照車手感覺記錄的。

42、目前場地拉力賽也十分受關注,而且在體育場內便可以舉辦,觀賞起來也更加直觀,同時參賽車輛與WRC賽車沒有太大區別。

43、早期的達喀爾拉力賽在跨越“歐非”大陸時,是需要坐船登陸的,好在這段里程並不會被計算到總成績之中。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4、達喀爾拉力賽的公路路段,車手需要上街行駛,也會遇到晚高峰堵車。

45、賽車的ECU擁有許多功能,甚至包含電子輔助等等。當然預設的調教也很多,每一個車手都會使用不同的調教。

46、與民用車的節油策略一樣,賽車也會配有節油策略。

47、賽車可以通過調整渦輪壓力,來適應不同的賽道和天氣。

48、賽車的雨胎並非是熱熔材質,但同樣對溫度有要求。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9、F1雨胎在全速行駛時可以達到28L/秒的排水效率。

50、FE是唯一使用民用輪胎的賽車。

51、FE電動賽車擁有擋位,這是與普通民用電動車的最大區別。

52、車手的體能訓練並不比其他體育運動員少。

53、車手可以通過賽車方向盤來調整車輛不少的參數,剎車比(前後輪制動力分配)、電子輔助甚至動力。

54、一場F1比賽下來,F1車手的體重很有可能會有4kg的浮動,而這些浮動的體重完全是因為脫水。

55、車手往往不會太高,因為過高的身高會帶來過高的體重,從而影響到賽車的性能發揮。當然,過高的身高還有可能會阻擋引擎進氣口。

56、F1車手的超級駕照並不需要考試,而是與大多數比賽一樣需要足夠的積分才能獲得。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57、WEC世界耐力錦標賽裡F1車手的數量,已經多於了F1賽事中的F1車手數量,因為大部分退役或沒有位置的前F1車手都會選擇去參加WEC。

58、雖說F1車手在比賽時並不使用漂移過彎,但他們個個都是漂移好手!

59、現在賽車的安全性已經大大增加,但賽車依舊是一項極為危險的運動。

60、F1賽車的發動機熱效率大多高達50%,但是高昂的售價和過低的耐久性使它並不適合民用。

61、賽車的桶形座椅大多會根據車手量身定做,以此來保證最好的包裹性。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62、F1在進站時需要大約24名技師協同合作,才可以在最快1.9秒內更換完四條輪胎。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9、賽車變速箱擋位並非越多越好,目前依舊有不少GT賽車採用了6速變速箱。而在F1中,雷諾車隊在2005年依舊使用6速變速箱,並拿下了車手總冠軍。

20、與民用車不同的是,賽車幾乎沒有低速扭矩,發動機所有的動力都會在高轉速下爆發,因為在賽道上低轉速扭矩是毫無意義的。

21、賽車並不是馬力越高越好,小馬力的賽車只要空氣動力學優秀,無論在哪條賽道上,圈速成績都會比大馬力賽車優秀。比如勒芒的LMP2組別就比GT Pro的動力小,但圈速更快。

22、當然,大馬力並不是壞事,但為此你需要為車輛安裝更多可以提高下壓力的套件,才可以不讓大馬力成為累贅。

23、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空氣。

24、賽車的下壓力與阻力並不成正比,有不少賽車在擁有不錯下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非常高的尾速。

25、賽車的前翼更多決定的是整車過彎極限,而尾翼則更多決定的是尾速,二者一定要平衡,否則很容易出事故。

26、賽車上的尾翼左右端板並非為了好看,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空氣流過後所產生的拖拽力,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後方空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27、在電腦上模擬的風洞成績再好,也不如用風洞做1:1等比例實驗。在實際測試效果方面,往往是賽道測試>風洞實驗>CFD模擬風洞。

28、賽車對於海拔高度比人還敏感,因為空氣變得更加稀薄,如果想要維持與低海拔地區相同的下壓力,便需要更大尺寸的尾翼和鼻翼角度。同時,為了保障發動機正常散熱,所以散熱器進風口的面積也要擴大。

29、真正厲害的空氣動力套件除了可變型翼片外,“地面效應”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這兩樣都在比賽中被禁用!

30、 民用車上的絕大部分技術都來源於賽車,賽車是人類對於車輛的最高技術結晶。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1、但並非所有賽車都是技術結晶,也有一些“傻大黑粗”的比賽,比如澳洲V8和納斯卡,在現代賽車中它們的操控基本墊底。

32、即使被各種規則所限制,可F1依然是目前人類所打造的最快賽車,難以想象放開規則限制後會是怎樣一幅場景。

33、對於賽車來說,自吸發動機明顯要比渦輪增壓好開不少,不過大環境下目前絕大部分賽車還是選擇渦輪增壓。

34、耐力賽在進站時除了更換輪胎、更換車手外也要更換賽車的剎車片!

35、勒芒LMP1組別的賽車大部分採用了內燃機+電力所組成的四驅系統,在滿電狀態下,其加速成績堪稱恐怖,綜合馬力可以達到900匹。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6、早期奧迪將柴油發動機帶到勒芒賽場時,其發動機的紅線轉速甚至還不到5000轉。為了抑制其超大扭矩所帶來的優勢,賽委會規定奧迪R10賽車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同場競技的其他車型則可以使用6擋變速箱。

37、目前的WEC耐力錦標賽早已不像當年那樣艱苦,車手在車內完全可以享受空調房的待遇!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8、除了柴油機被限制以外,在WTCC的賽場上,後驅的寶馬3系也被限制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畢竟只有寶馬使用前置後驅佈置。

39、拉力賽並非都是在土路上行駛,少數比賽也會在柏油路上行駛,車手大多采用漂移過彎,觀賞性極強。

40、拉力賽並非全部都比拼速度,也會比拼對跑完全程時間的準確度。比如說老爺車拉力賽大多考驗的是領航員數學功底,在通過A、B兩點之間,誰與規定完賽時間最接近,誰就是冠軍。

41、拉力賽中,領航員路書上的距離和彎道角度,都是車手在前期勘路時根據感覺得來了,上面的50米並非真的50米,完全按照車手感覺記錄的。

42、目前場地拉力賽也十分受關注,而且在體育場內便可以舉辦,觀賞起來也更加直觀,同時參賽車輛與WRC賽車沒有太大區別。

43、早期的達喀爾拉力賽在跨越“歐非”大陸時,是需要坐船登陸的,好在這段里程並不會被計算到總成績之中。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4、達喀爾拉力賽的公路路段,車手需要上街行駛,也會遇到晚高峰堵車。

45、賽車的ECU擁有許多功能,甚至包含電子輔助等等。當然預設的調教也很多,每一個車手都會使用不同的調教。

46、與民用車的節油策略一樣,賽車也會配有節油策略。

47、賽車可以通過調整渦輪壓力,來適應不同的賽道和天氣。

48、賽車的雨胎並非是熱熔材質,但同樣對溫度有要求。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9、F1雨胎在全速行駛時可以達到28L/秒的排水效率。

50、FE是唯一使用民用輪胎的賽車。

51、FE電動賽車擁有擋位,這是與普通民用電動車的最大區別。

52、車手的體能訓練並不比其他體育運動員少。

53、車手可以通過賽車方向盤來調整車輛不少的參數,剎車比(前後輪制動力分配)、電子輔助甚至動力。

54、一場F1比賽下來,F1車手的體重很有可能會有4kg的浮動,而這些浮動的體重完全是因為脫水。

55、車手往往不會太高,因為過高的身高會帶來過高的體重,從而影響到賽車的性能發揮。當然,過高的身高還有可能會阻擋引擎進氣口。

56、F1車手的超級駕照並不需要考試,而是與大多數比賽一樣需要足夠的積分才能獲得。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57、WEC世界耐力錦標賽裡F1車手的數量,已經多於了F1賽事中的F1車手數量,因為大部分退役或沒有位置的前F1車手都會選擇去參加WEC。

58、雖說F1車手在比賽時並不使用漂移過彎,但他們個個都是漂移好手!

59、現在賽車的安全性已經大大增加,但賽車依舊是一項極為危險的運動。

60、F1賽車的發動機熱效率大多高達50%,但是高昂的售價和過低的耐久性使它並不適合民用。

61、賽車的桶形座椅大多會根據車手量身定做,以此來保證最好的包裹性。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62、F1在進站時需要大約24名技師協同合作,才可以在最快1.9秒內更換完四條輪胎。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上圖為蒙扎老賽道

63、由於經常出現惡性事故,世界上不少賽道都經歷了“降速”處理,比如蒙扎就廢棄了上圖中的橢圓賽道,並在各個直道上加入了減速彎;霍根海姆賽道以及勒芒24小時的慕尚直道也同樣如此。

64、大多數賽道都會設有內傾角度,從而增加賽車的過彎速度。但也有少部分賽道有外傾設計,這種設計會嚴重影響到賽車的過彎速度。


"

我們常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看到大量賽車知識。

其中的錯誤簡直不要太多哦!

有些錯誤知識更是以訛傳訛,最終直接傷害到了車友們的愛車。

下面這66條冷知識,基本涵蓋了目前所有賽車運動當中最有用的乾貨,不僅是對市面賽車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一次對廣大車迷的「高效進階」。

希望對各位看官有用。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房車比賽中的賽車是由民用車改裝而來,不過所有駕駛層面的東西卻都與原車不同。

2、部分房車賽車與原廠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擎佈置和驅動方式,完全可以理解為套殼賽車。

3、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與原廠車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甚至連發動機都不一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套殼最為嚴重的賽車當屬美國的納斯卡,賽車內部完全由鋼管制成,外面只是一層與民用車外觀相同的金屬蒙皮,前車燈甚至是貼紙。

5、GT賽事會全部使用高性能跑車作為原型,不過賽車發動機的動力都比原廠車型要低。

6、即使比原型車馬力低,得益於車重和空氣動力學的優化,GT賽車的賽道圈速還是要比原廠車型快了不少!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7、世界上最快的房車比賽是目前已經沒什麼人玩的DTM德國房車大師賽,極端的空氣動力學在當時被稱為“套殼的F1”。

8、90年代末期的LMP9000 GT1組別是少數可以合法上路的賽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9、80年代的C組賽車擁有900匹左右的馬力,比當時F1還要快不少!

10、除了C組賽車比當年F1要快以外,B組的拉力賽車也在不少方面碾壓當時的F1。

11、在房車賽中,賽會是允許車手有輕微接觸的,意在提升比賽的觀賞性。而開輪的方程式賽車則對車輛接觸判罰較為嚴格。

12、房車賽往往會進行兩場正賽,其中一場採用前十名倒序發車,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加比賽觀賞性。

13、賽車的價格是你無法想象的,即使是通過民用車改裝而成,其價格往往都會超百萬。

14、當然,跑賽車的費用也是極為昂貴的,一年的花費足以讓你在北京買套還算不錯的兩居室。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5、賽車的轉向柱都會很長,目的是為了讓車手可以坐得儘可能靠後,以此來平衡車輛的前後配重。

16、賽車的序列變速箱採用“前減後加”的換擋方式,並非民用車上大部分採用的“前加後減”。

17、賽車變速箱並沒有採用所謂的雙離合設計,而是極為古老的單片式離合。但即使是單片式離合器,其換擋速度也要比絕大部分雙離合變速箱來得更快。

18、目前賽車上常用的撥片換擋是由法拉利研發出來的,當時法拉利定下的“左減右加”換擋規則,一直沿用至今。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19、賽車變速箱擋位並非越多越好,目前依舊有不少GT賽車採用了6速變速箱。而在F1中,雷諾車隊在2005年依舊使用6速變速箱,並拿下了車手總冠軍。

20、與民用車不同的是,賽車幾乎沒有低速扭矩,發動機所有的動力都會在高轉速下爆發,因為在賽道上低轉速扭矩是毫無意義的。

21、賽車並不是馬力越高越好,小馬力的賽車只要空氣動力學優秀,無論在哪條賽道上,圈速成績都會比大馬力賽車優秀。比如勒芒的LMP2組別就比GT Pro的動力小,但圈速更快。

22、當然,大馬力並不是壞事,但為此你需要為車輛安裝更多可以提高下壓力的套件,才可以不讓大馬力成為累贅。

23、賽車在高速行駛時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空氣。

24、賽車的下壓力與阻力並不成正比,有不少賽車在擁有不錯下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兼顧非常高的尾速。

25、賽車的前翼更多決定的是整車過彎極限,而尾翼則更多決定的是尾速,二者一定要平衡,否則很容易出事故。

26、賽車上的尾翼左右端板並非為了好看,主要目的是可以降低空氣流過後所產生的拖拽力,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後方空氣。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27、在電腦上模擬的風洞成績再好,也不如用風洞做1:1等比例實驗。在實際測試效果方面,往往是賽道測試>風洞實驗>CFD模擬風洞。

28、賽車對於海拔高度比人還敏感,因為空氣變得更加稀薄,如果想要維持與低海拔地區相同的下壓力,便需要更大尺寸的尾翼和鼻翼角度。同時,為了保障發動機正常散熱,所以散熱器進風口的面積也要擴大。

29、真正厲害的空氣動力套件除了可變型翼片外,“地面效應”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這兩樣都在比賽中被禁用!

30、 民用車上的絕大部分技術都來源於賽車,賽車是人類對於車輛的最高技術結晶。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1、但並非所有賽車都是技術結晶,也有一些“傻大黑粗”的比賽,比如澳洲V8和納斯卡,在現代賽車中它們的操控基本墊底。

32、即使被各種規則所限制,可F1依然是目前人類所打造的最快賽車,難以想象放開規則限制後會是怎樣一幅場景。

33、對於賽車來說,自吸發動機明顯要比渦輪增壓好開不少,不過大環境下目前絕大部分賽車還是選擇渦輪增壓。

34、耐力賽在進站時除了更換輪胎、更換車手外也要更換賽車的剎車片!

35、勒芒LMP1組別的賽車大部分採用了內燃機+電力所組成的四驅系統,在滿電狀態下,其加速成績堪稱恐怖,綜合馬力可以達到900匹。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6、早期奧迪將柴油發動機帶到勒芒賽場時,其發動機的紅線轉速甚至還不到5000轉。為了抑制其超大扭矩所帶來的優勢,賽委會規定奧迪R10賽車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同場競技的其他車型則可以使用6擋變速箱。

37、目前的WEC耐力錦標賽早已不像當年那樣艱苦,車手在車內完全可以享受空調房的待遇!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38、除了柴油機被限制以外,在WTCC的賽場上,後驅的寶馬3系也被限制只能使用5速變速箱!畢竟只有寶馬使用前置後驅佈置。

39、拉力賽並非都是在土路上行駛,少數比賽也會在柏油路上行駛,車手大多采用漂移過彎,觀賞性極強。

40、拉力賽並非全部都比拼速度,也會比拼對跑完全程時間的準確度。比如說老爺車拉力賽大多考驗的是領航員數學功底,在通過A、B兩點之間,誰與規定完賽時間最接近,誰就是冠軍。

41、拉力賽中,領航員路書上的距離和彎道角度,都是車手在前期勘路時根據感覺得來了,上面的50米並非真的50米,完全按照車手感覺記錄的。

42、目前場地拉力賽也十分受關注,而且在體育場內便可以舉辦,觀賞起來也更加直觀,同時參賽車輛與WRC賽車沒有太大區別。

43、早期的達喀爾拉力賽在跨越“歐非”大陸時,是需要坐船登陸的,好在這段里程並不會被計算到總成績之中。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4、達喀爾拉力賽的公路路段,車手需要上街行駛,也會遇到晚高峰堵車。

45、賽車的ECU擁有許多功能,甚至包含電子輔助等等。當然預設的調教也很多,每一個車手都會使用不同的調教。

46、與民用車的節油策略一樣,賽車也會配有節油策略。

47、賽車可以通過調整渦輪壓力,來適應不同的賽道和天氣。

48、賽車的雨胎並非是熱熔材質,但同樣對溫度有要求。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49、F1雨胎在全速行駛時可以達到28L/秒的排水效率。

50、FE是唯一使用民用輪胎的賽車。

51、FE電動賽車擁有擋位,這是與普通民用電動車的最大區別。

52、車手的體能訓練並不比其他體育運動員少。

53、車手可以通過賽車方向盤來調整車輛不少的參數,剎車比(前後輪制動力分配)、電子輔助甚至動力。

54、一場F1比賽下來,F1車手的體重很有可能會有4kg的浮動,而這些浮動的體重完全是因為脫水。

55、車手往往不會太高,因為過高的身高會帶來過高的體重,從而影響到賽車的性能發揮。當然,過高的身高還有可能會阻擋引擎進氣口。

56、F1車手的超級駕照並不需要考試,而是與大多數比賽一樣需要足夠的積分才能獲得。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57、WEC世界耐力錦標賽裡F1車手的數量,已經多於了F1賽事中的F1車手數量,因為大部分退役或沒有位置的前F1車手都會選擇去參加WEC。

58、雖說F1車手在比賽時並不使用漂移過彎,但他們個個都是漂移好手!

59、現在賽車的安全性已經大大增加,但賽車依舊是一項極為危險的運動。

60、F1賽車的發動機熱效率大多高達50%,但是高昂的售價和過低的耐久性使它並不適合民用。

61、賽車的桶形座椅大多會根據車手量身定做,以此來保證最好的包裹性。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62、F1在進站時需要大約24名技師協同合作,才可以在最快1.9秒內更換完四條輪胎。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上圖為蒙扎老賽道

63、由於經常出現惡性事故,世界上不少賽道都經歷了“降速”處理,比如蒙扎就廢棄了上圖中的橢圓賽道,並在各個直道上加入了減速彎;霍根海姆賽道以及勒芒24小時的慕尚直道也同樣如此。

64、大多數賽道都會設有內傾角度,從而增加賽車的過彎速度。但也有少部分賽道有外傾設計,這種設計會嚴重影響到賽車的過彎速度。


300萬都不夠玩一年…66條賽車冷知識,一次全消化


65、美國的Indy賽車除了跑橢圓賽道外,同樣也會跑正規賽道。但是兩種車型的設計是完全不同的!

66、美國納斯卡賽車的方向盤,在走直線時是歪的,而在過彎時方向盤反而是正的!

以上這66條冷知識涵蓋了賽車圈中的方方面面,足以讓你成為朋友圈、家庭聚會、街邊胡侃中的賽車大神!收藏轉發一波,千萬不要“書到用時方恨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