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被看待為儒者修養工夫的三大法門?

儒家 孔子 周朝 國學 生命與國學 2017-06-16

1.刪《詩》《書》,定《禮》《樂》

周代重視貴族教育,貴族子弟把《詩》《書》《禮》《易》《樂》《春秋》稱為“六藝”(“六藝”有兩種,另一種為《禮》《樂》《射》《御》《書》《數》),是必備的知識。

而《詩》《書》《禮》《易》《樂》《春秋》原收藏於周王室,至春秋末年,周王室大亂後,大量典籍散失民間,如此才有後來“民間教育家”孔子之“刪《詩》《書》,定《禮》《樂》”,重新刪定典籍、整理國故之不朽壯舉,以及教授“六藝”於民間,開“有教無類”之先河。

為何“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被看待為儒者修養工夫的三大法門?

孔子終身以“六藝”教授弟子,自然對其精熟於胸,試看孔子是如何品評“六藝”的: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在)誣;《樂》之失,(在)奢;《易》之失,(在)賊;《禮》之失,(在)煩;《春秋》之失,(在)亂。”(《禮記·經解》)——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通達於《詩》之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通達於《書》之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通達於《樂》之故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通達於《易》之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通達於《禮》之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通達於《春秋》之故也。

2.興於詩

為何“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被看待為儒者修養工夫的三大法門?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篇》)——孔子說:“弟子們!怎麼不學《詩》呢?《詩》可以用來激發情感,可以瞭解社會風氣民俗,可以結交更多朋友,可以用來諷刺不公和抒發情緒。近一點兒說,可以用來侍奉父母,遠一點兒說,可以用來侍奉國君。且能更多地瞭解飛禽走獸、花草樹木等自然界的事物。”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篇》)——孔子說:“修身明志,讓人生充滿激情,當以詩成之;如何立身處世,如何與社會和他人相處時知所進退之道,當以禮成之;養成高尚情操與藝術品質,當以樂成之。”

《詩》中大量記載了上古先民對心性的體悟與洞悉,以及古聖明君的盛德偉業,故學《詩》可以明人生歸宿和實踐方向之何所在,及如何樸實、溫和且充滿激情地生活,故孔子曰“詩言志”,“興於詩”。

3.立於禮

為何“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被看待為儒者修養工夫的三大法門?

禮者,理也。人是群居之民,是國家之民,是社會之民,如何群居和獨處?如何和諧地行走於人世間,且能順利地成就一番大業?這是任何人都時刻面臨著的大問題,必須予以正視。故先王制禮以明序,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能明白各自的人生職責、人倫秩序、處世方式和國法家規,明其何以如此之依據與根源。明白這些,每個個體才能於人格中挺立起來,才能於社會中挺立起來,才能於人生中挺立起來,乃至於宇宙中挺立起來(道德秩序即是宇宙秩序),故孔子曰“立於禮”。

4.成於樂

《樂》之魂在“和”與“悅”。“從心所欲不逾矩”謂之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故“和”者,聖賢之至善化境也。樂者,悅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之謂也。

心性全水為波,全波為水。故心性全體可化為三德:真、善、美。儒者固然以善(良知、仁義)釋心訓性,儘管真與美不是儒家最為重視者,但也並非不認可真與美同樣是心性本有之內涵。

為何“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被看待為儒者修養工夫的三大法門?

樂者,美之化身也,美之化身即心性之化身也。故可透過樂而悟心性之美,也可以說樂為入心性之門。最能表現心性之完美者,最能表現心性之極樂(圓滿之幸福、無上之快樂)者,無過於樂也。

故孔子不僅有“成於樂”之言,更有“盡美矣,又盡善也”之指示:透過美妙、高雅之音樂而領悟、融入、實現那“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的大成化境。故可將“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看待為儒者修養工夫的三大法門或三大次第。

至聖孔子一生重視《詩》教,因而其弟子或再傳弟子,如宗聖曾子、亞聖孟子等,每於著作或講學之時,皆喜歡引述《詩經》以佐證其說。《大學》一書亦莫能外。

摘自潘麟導師著作《〈大學〉廣義》

關聯閱讀:

修身就是彰顯我們永恆之生命:心性

儒家修持的最高境界——聖賢之境是什麼樣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