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儒家 道教 老子 孔子 孟子 禍害人間g 2018-12-01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劍來》是烽火戲諸侯寫的一本很有野心的小說,把中國古代哲學和宗教融入其中,裡面出現的宗教、學說、事件、人物在歷史中都有跡可循。下面小禍就淺析一下《劍來》里人物的原型,這裡的原型不是隻簡單的復刻,而是借鑑了一些學說、事件、性格、名字綽號糅合進小說中的人物,有的人物甚至是借鑑了幾個人物。

1、 至聖先師:原型孔子和倉頡。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儒家學派創始人,修訂六經,編撰《春秋》,言行記錄為《論語》,曾問道於老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後世尊稱為"孔聖人""至聖先師"。主要理論思想有: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等等。倉頡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創造了漢字。小說中至聖先師各方面都是以孔子為原型的又糅合了倉頡造字的傳說。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2、 禮聖:大禹、黃帝。禮聖的學說書中還沒有明言,禮聖也沒正式出場過,只有一個畫面是從青冥天下帶回浩然天下一個小孩。所以主要借鑑對象無法猜測,但是書中提到了白澤幫禮聖鑄九鼎刻天下大妖名字於其上,借鑑了大禹鑄九鼎的傳說和黃帝求《白澤圖》的傳說。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3、 亞聖: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儒家學派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和孔子並稱孔孟,言行編成《孟子》,唐朝時被韓愈列為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時被封為"亞聖公·樹宸"被尊稱"亞聖"。主要理論思想: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東西,不是從客觀存在著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法先王就是以先王的道德標準為規範。性善論。書中亞聖弟子帶的玉牌刻字"吾善養浩然氣"" 得道多助"也都出自《孟子》。書中亞聖的最大原型為孟子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4、 文聖:荀子和王安石。荀子名況,字卿,被尊稱 "荀卿",荀子對各家都有所批評,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認為是最好的治國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特別著重的繼承了孔子的"外王學"。他又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判的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並在此基礎上,對先秦哲學進行了總結。主張性惡論,從而體現"禮""法"的重要性。提倡禮法兼施、王霸統一。書中的文聖很大一部分借鑑了荀子例如性惡論等,但是也有很大不同,歷史上孔子中心思想為"仁",孟子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法",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範。以孔子為聖人,但反對孟子和子思為首的"思孟學派"哲學思想,認為子弓與自己才是繼承孔子思想的學者。人與生俱來的慾望須要由聖王及禮法的教化,來"化性起偽"使人格提高。文聖在學說理論上借鑑了荀子的部分理論,而三四之爭和神位下降並被趕出文廟則借鑑了王安石,三四之爭落敗對應王安石變法失敗,王安石神像一開始在大成殿後被搬出大成殿在"兩廡"配享,最終被趕出孔廟。歷史上事功學派源於王安石"為天下國家之用"這點跟文聖的事功學說也是相對應的。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5、 伏昇: 伏勝。伏勝,字子賤,世稱伏生,秦國博士,焚書坑儒時保存了《尚書》,自己撰寫《尚書大傳》,文學派開山祖師,被後人尊為聖人,配享孔廟。書中伏昇從名字到事蹟都借鑑了伏勝。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6、 崔巉:曹植。曹植,字子建,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文學批評家鍾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曹植文采飛揚,才華橫溢號為"繡虎"。書中崔巉綽號"繡虎"借鑑了曹植,歷史上曹植重視網絡民間隱士,並作《七啟》《七發》彰顯招隱求賢、輔君濟世為的態度,批評"耽虛好靜"、"飛遁離俗"、"隱居大荒"的行為,也跟崔巉到處散佈、啟用棋子能對應。但是書中崔巉最大的學術主張是事功學說和外儒內法,可是在外儒內法的代表人物例如董仲舒和事功學派代表人物例如葉適、陳亮都沒有跟崔巉十分符合的人物。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7、 齊靜春:王守仁。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有《王文成公全書》。這裡我說一下齊靜春借鑑王守仁的幾個點:一、齊靜春貶詆驪珠洞天境界不降反升,對應王守仁被貶悟道,王守仁被貶悟道史稱"龍場悟道"。二、齊靜春開創山崖學院對應王守仁創建陽明書院傳播王學。三、齊靜春在驪珠洞天另闢蹊徑三教合一對應王守仁精通儒釋道三教教義並且將三教教義合而為一。四、齊靜春提倡所有學問都要落到"行"字上,這點跟王守仁提倡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是一致的。毫無疑問齊靜春的最大原型就是王守仁。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8、 鍾魁:鍾馗。鍾馗,字正南,唐初終南人,中國民間傳說中能打鬼驅除邪祟的神。是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人物,平素正氣浩然,剛直不阿,待人正直。跟書中鍾魁各方面都一致,除了長相。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9、 商家老祖:范蠡。范蠡,字少伯,春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范蠡為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書中商家老祖指點神道大佬轉世的孫佳樹,商家老祖原型是范蠡是作者實錘。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10、 雜家老祖:呂翁和屍佼。呂翁就是呂洞賓。書中沒有描寫雜家老祖的理論思想,黃粱福地忘憂酒參考了《枕中記》裡黃粱一夢和《夷堅甲志·卷第一》中的《石氏女》喝殘茶的故事。雜家老祖身份借用了屍佼,屍佼,尊稱為屍子,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道家先秦諸子百家之一,也是先秦三晉思想文化傑出代表人物之一,留《屍子》二十篇。屍佼跟呂不韋、劉安為雜家三大祖師。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11、 名家老祖:莊子和鄧析。名家老祖本人在書中還沒有出現,只有一處東海老道人說了一句"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出自莊子的《莊子》一書。書中說這句話是名家老祖說的,所以名家老祖至少一部分借鑑了莊子。歷史上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跟老子並稱老莊。鄧析是春秋時鄭國人著作,《鄧析子》實為後人偽作,但保留了鄧析思想理論。名家第一人。書中名家老祖身份借用了鄧析的身份。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12、 龍虎山天師:張道陵。張道陵,字輔漢,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創始人,東漢沛郡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正一道是張道陵創立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由於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張道陵是正一道創始人,他是祖天師,又稱第一代天師。書中張天師和龍虎山天師府都是以張道陵和正一道為原型的。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13、 火龍真人:火龍真人。火龍真人,本名賈得升,北宋人,隱仙派五祖,陳摶老祖徒弟,張三丰師傅。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14、 張山峰:張三丰。張三丰,名君寶(又名全一),字符元,道號三豐。元末明初真人,武當山道人,武當派始祖,正史記載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 出生,14歲考取文武狀元,18歲擔任博陵縣令,(1280年)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 [2] 明史記載張三丰生於遼東懿州(今遼寧境內)。隱仙派六祖,火龍真人弟子。著有《玄機直講》、《打坐歌》、《玄要篇》、《無根樹》,被後代收積成集,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張三丰先生全集》。其中不少篇章為後代奉道者所推崇,不過,張三丰的傑作當稱《無根樹》丹詞。書中張山峰以張三丰為原型創作的,跟火龍真人的師徒關係也能對應。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15、 徐遠霞:徐霞客。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被稱為"千古奇人"。書中大髯刀客徐遠霞雖是武夫但是好寫遊記,跟徐霞客相對應,名字也有參考徐霞客。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16、 金桂觀主:張果老,姓張,名果,唐朝著名煉丹家。著有《神仙得道靈藥經》、《丹砂訣》和《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等。書中金桂觀主張果名字借鑑了張果老。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17、 石柔:石懋,生卒年不詳,一個作石柔,字敏如果,自號橘林,蕪湖縣(今屬安徽)人,石禹勤孫。石大父親石販濟(字興宗),曾任江西彭澤縣尉,為他的三個兒子(懋、憑、悠悠)建築讀書巖,後來黃庭堅來這題字,他譽為"橘林三少"。書中石柔名字借鑑了石懋。

18、 道祖: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為始祖。書中道祖描寫極少,但是提過至聖先師曾問道於道祖,這點跟孔子問道於老子相一致。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19、 白帝:劉仲甫。劉仲甫,字甫之,籍貫有濟陽(今屬山東)、江西、江南諸說。北宋哲宗、徽宗時獨霸棋壇、所向披靡的大國手。著有《忘憂集》、《棋勢》、《棋訣》及《造微》、《精理》諸集,今僅《棋訣》存。書中白帝這種沒有思想學說傳世的人物一般都是沒有歷史原型的但是白帝不同,白帝善圍棋,在白帝城掛有奉饒天下棋先字樣借鑑了歷史上劉仲甫在錢塘掛出奉饒天下棋先的事蹟。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20、 中土讀書人:蘇軾和辛棄疾。書中崔巉跟魏羨提過中土有個厲害的讀書人有滄海一粟和陸地芥子之嘆。滄海一粟出致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陸地芥子借鑑了辛棄疾《水調歌頭 題永豐楊少遊提點一枝堂》休說須彌芥子,看取鵾鵬斥鷃,小大若為同。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劍來》人物原型淺析

最後說說道家三脈和頭冠,由於書中道祖原型為老子所以道家正統三脈原型就不能是三清了,我認為三脈是按三洞區分的,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稱"三洞",《洞真》之教,以教主天寶君為跡,以混洞太無元高上玉皇之氣為本。《洞玄》之教,以教主靈寶君為跡,以赤混太無元無上玉虛之氣為本。《洞神》之教,以教主神寶君為跡,以冥寂玄通元無上玉虛之氣 為本也。

歷史上道家也不是按頭冠來區分的。道教一般稱三冠九巾,只是代稱。九巾的名目並不固定。現在流行的九巾為:混元巾、莊子巾、純陽巾、浩然巾、逍遙巾、荷葉巾、太陽巾、一字巾、包巾等。三冠非別是蓮花冠、魚尾冠、芙蓉冠。

芙蓉冠。道門三冠之一。唯有道教中高功法師上壇才可以戴此冠。因其外形乃是一朵盛開的蓮花,故名蓮花冠。唐時已在世間流行,宋沿襲其制。以金玉來制,以珠寶來飾。道教冠帽中最高等級。

太清魚尾冠。道門三冠之一。唯有歷代道教中太清派(信仰太上老君)的掌教之主才可以戴此冠。

上清芙蓉冠,又名蓮花冠,乃道冠等級最高者。惟有高功法師行科時方用。

道教三冠並不是區分門派的標誌。

以上內容為禍害人間原創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採用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