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日產汽車公司於當地時間5月14日發佈上一財年業績報告。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發佈警告稱,公司業績在改善前將降至“谷底”,並對提高全球營運利潤率以及重振美國業務作了簡要概述。日產希望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財年把全球營運利潤率恢復到6%。

根據日產發佈的財報,在截至3月31日的財年中,該公司淨利潤為3191億日元(合29億美元),同比下滑57%,上一財年為7469億日元;營收為11.57萬億日元(合1044億美元),同比下滑3.2%;營運利潤為3182億日元,同比下滑45%,創下十年新低;營運利潤率為2.7%,同比下滑2.1%,2017財年為4.8%。

此外,日產在2018財年全球銷量下滑4.4%,至552萬輛,其中北美這一關鍵市場的營運利潤下滑64%至721億日元(合6.506億美元),銷量下降9.3%至190萬輛;歐洲市場銷量下降17.8%至53.6萬輛;但日本和中國市場(根據日曆年統計)在這一財年的銷量則分別增長了2.1%和2.9%,至59.6萬輛和156.4萬輛。

日產上一財年營運利潤銳減45% CEO預計利潤將觸底

在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被捕引發公司治理醜聞後,西川正在推進日產改革,但他對日產前景表示擔憂。西川表示,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當前財政年度,公司營業利潤將再度下降28%,至2300億日元(合20.8億美元),而淨收益將再次減半,下降47%至1700億日元(合15.3億美元)。此外,營業利潤率將從上一財年的2.7%降至2%。

西川在財報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日產希望(業績)在2018年和2019年觸底後,能在未來幾年內扭轉頹勢,而現在則到了日產必須採取大膽行動的時刻。西川還承諾,到2022年3月31日結束的財政年度,日產的情況將有所改善,但對這一時期的最初目標做了調整。

利潤影響因素

日產2018財年業績銳減在一定程度上與預提92.3億日元(合8330萬美元)費用有關,這筆費用據稱為2009-2017財年期間戈恩的遞延薪酬,也是日本檢方針對戈恩的四項指控中的兩項關鍵指控。戈恩目前已在日本獲得保釋。

檢方指控戈恩偽造日產官方財務申報文件,未將遞延薪酬作為未來對公司的負債報告。但戈恩堅稱自己是清白的,並表示相關薪酬既沒有確定金額也沒有進行支付,因此沒有申報義務。

此外,與競爭對手一樣,日產也受到美國和中國主要市場需求放緩以及匯率等因素的衝擊。日元兌美元和其他貨幣的升值導致該公司在2018財年的營運利潤銳減654億日元(合5.901億美元);原材料和關稅的上漲則令該公司業績下滑847億日元(合7.643億美元);在產品合技術上的投資增加再令業績下滑650億日元(合5.459億美元);此外,受北美和歐洲市場銷售下滑的影響,激勵支出和不斷惡化的銷售業績導致該公司在2018財年營運利潤下降460億日元(合4.511億美元)。

日產還面臨著另一個不利因素,該公司試圖通過限制激勵措施和批量銷售在美國重新進行品牌定位,擺脫“打折車”這一形象。日產管理層表示,該公司力圖在需求見頂、客戶正在尋求交易的同時努力削減營銷費用。因此,提高盈利能力所要耗費的時間和資金會遠高於預期。

為了降低北美地區的成本,日產於今年1月表示,擬取消該公司位於密西西比州坎頓市的工廠的部分生產班次,並計劃裁員700人。該公司目前已完成此項舉措,最終裁員381人。此外,日產還在今年的前三個月裡在墨西哥的工廠裁員1000人左右。

更多耐心

有鑑於北美關鍵市場的銷量銳減,西川呼籲業界需要對日產“銷售正常化”給予更多耐心。

日產集團2018日曆年度在美國的銷量下降6.3%,至149萬輛,但整體市場銷量增長0.6%。該集團2019年前三個月在整體市場銷量下滑3.2%,其中美國市場表現更糟,下降幅度達到12%。為提升品牌價值和利潤率,西川正試圖限制美國市場的批量銷售和激勵措施。

西川曾表示,日產準備犧牲部分銷量以提高利潤率。儘管面臨美國輕型車市場疲軟,該公司仍在去年年初著手削減批量銷售,壓縮庫存並緩解經銷商銷售激勵項目的壓力。

今年1-3月,日產北美公司(Nissan North mericaInc.)對日產和英菲尼迪品牌汽車的平均支出下降6.1%,至3750美元。但根據Autodata Corp.的數據,這一支出仍高於3574美元的行業平均水平。此外,日產當季平均工業支出下降了4.6%。

日產品牌今年1-3月的激勵措施較去年同期下降8.5%,平均每輛車為3393美元。但Autodata的數據顯示,英菲尼迪的平均支出增長了8.8%,達到7192美元。相比之下,豐田、本田、馬自達、斯巴魯甚至三菱等日系品牌在美國市場的本季平均激勵支出均低於日產。除本田和斯巴魯外,另外三家日系車企都在設法削減本季度的激勵支出。

復興計劃

該公司此前計劃在這一財政年度將營運利潤率恢復到8%,目前已下調至6%。西川還計劃在此期間實現14.5萬億日元(合1308.4億美元)的營收目標,低於此前的16.5萬億日元(合1488.9億美元)。

為提振業績,日產正著手實施一項重組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4800人,以實現300億日元(合2.707億美元)的成本削減。

在關鍵的美國市場,日產希望將銷量從當前財政年度的135萬輛左右恢復到140萬輛左右,並計劃通過削減批量銷售和激勵措施將營運利潤率在當前的1%-2%的基礎上提升5個百分點。

西川直言,該公司希望美國業務能夠復甦,這曾是日產一個巨大的利潤來源。日產在過去為了擴大業務而過度擴張,現在需要儘快完成業務重整。

日產此前曾發佈警告,表示財報結果不容樂觀。該公司在今年4月再次下調利潤預期,同時也是日產在兩個月內第二次下調預期,這在一定程度上與質量問題離不開關係。日產將此歸咎於美國市場銷量下滑和保修成本上升這兩個問題。美國市場是日產一貫的盈利中心。

甩鍋戈恩

西川將日產糟糕的業績表現歸咎於前任董事長戈恩的戰略。西川認為,戈恩不顧一切地通過激勵措施和批量銷售來刺激銷量,並把資金投入到新興市場的工廠和Datsun新品牌上,從而忽視了對美國等關鍵市場新產品的投資,這導致日產在全球範圍內的工廠產能過剩。

西川甚至直言不諱地表示,“我今天提出的大部分問題都是此前管理層留下的負面影響。我們希望儘快恢復日產的生機。”

戈恩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就在上月第四次被捕的前一天,戈恩曾發表視頻抨擊日產的表現“太過平庸”,併發布一系列盈利預警,預測日產股價將下跌,批評該公司缺乏領導力並存在眾多醜聞。戈恩在1999年將日產從破產邊緣拯救出來,並帶領該公司與雷諾、三菱創建全球最大的汽車聯盟。

談及日產現狀,戈恩直言對於自己來講,這簡直不可原諒。事實上,據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去年11月19日首次被捕之前,戈恩已不再抱有幻想,甚至計劃撤換西川的CEO一職。但在戈恩擔任首席執行官的最後一年,日產已經進入下行軌道。在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財年中,該公司營收下降6.4%,戈恩未能實現Power 88中期商業計劃的兩項主要目標。其中,營運利潤率為6.9%,沒有達到此前計劃的8%;全球市場份額在2017財年下降6.1%,同樣沒有達到計劃中的增長8%這一目標。

日產股價當前處於下跌趨勢中。在戈恩被捕後曾出現最大跌幅。

原標題:日產上一財年營運利潤銳減45% CEO預計利潤將觸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