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日本的消費者,應該都會對大街上來來往往的小"方盒子"感到好奇,其實這是日本獨有的K-car,也即"輕自動車"。方盒子只是K-car的一種,其他的如跑車、敞篷車、輕型皮卡甚至小型貨車都可以做成K-car的標準。

2018年日本全年銷售了527萬臺車,其中K-car的銷量就佔到了192萬臺。K-car為什麼這麼火呢?K-car是怎麼來的呢?

K-car的前輩斯巴魯360

日本汽車的起步應該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不久,當時急需汽車來補給物資,日本政府於是從美國引進了福特的T型車,看到了汽車發揮的巨大價值,日本政府也蠢蠢欲動,開始發展起了本國工業。

二戰期間,豐田等車企因為接到了軍隊大量的訂單,所以有了較為快速的發展。不過日本戰敗後,經濟一下子倒退了幾十年。當時運輸工具十分匱乏,轎車在大多數日本人看來還是一個遠在天邊的奢望。

富士汽車株式會社的百賴晉六先生受命帶領一個班子,設計一種發動機排量在360毫升的微型轎車——斯巴魯360。

這款車的設計原則:一是能輕易的坐下4個大人,二是價格壓在40萬日元以下(當時大學畢業生的月收入是8000日元),三是省油,四是耐久性、加速性、爬坡能力不低於卡車。

於是百賴先生帶領著團體艱苦攻關,終於將夢想變成了現實。

日本的K-car文化

斯巴魯360

為了有效利用乘坐空間,這輛車的剎車踏板移到前輪中央,獨立懸架,發動機後置,於是把車身拉長了30釐米;為了減輕車重又不降低強度,外殼採用了曲面薄鋼板,座椅架是鋁合金的,頂蓋採用了剛剛普及的塑料,後窗選用有機玻璃。

從1958年到1970年,斯巴魯360一共生產了45萬輛。

1976年1月,新規規定輕車長3200mm、寬1400mm、高2000mm以下,排量550cc以下。1990年1月,新規規定長3300mm、寬1400mm、高2000mm以下,排量660cc以下。1998年,長度放寬到3400mm,寬度放寬到1480mm。

2018年日本汽車銷量情況

2018年,日本銷售了527萬臺汽車,其中乘用車289.5萬臺,輕型車(K-car)192萬臺(輕型車不屬於乘用車)

日本的K-car文化

其中,乘用車領域,豐田還是當之無愧的老大,與第二名拉開了將近100萬輛的差距。

日本的K-car文化

豐田的銷量為1303335臺,分居第二和第三的本田和日產則分別貢獻了377695臺和357559臺的銷量,兩者之和也只是豐田的一半。

日本的K-car文化

在乘用車的排行中,大發"叨陪末座",而在輕型車的排行中,則是不折不扣的NO 1。而作為其母公司的豐田,相信在背地裡不知笑過多少回。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單個車型的銷量排行。

日本的K-car文化

單個車型的銷量前十,基本都被K-car囊括,除了日產note和豐田aqua外,其餘都是輕型車,可見日本消費者對輕型車的青睞。

那麼,這些輕型車都是什麼樣子呢?我們分別來看一看。

1 本田N box

日本的K-car文化

2 鈴木spacia

日本的K-car文化

日本的K-car文化

3 大發hijet

日本的K-car文化

4 日產dayz

日本的K-car文化

5 大發tanto

日本的K-car文化

6 日產note

日本的K-car文化

7 大發move

日本的K-car文化

8 豐田aqua

日本的K-car文化

9 大發Mira

日本的K-car文化

10 鈴木wagon R

日本的K-car文化

為什麼會是K-car

1 便宜省油

任誰也經不住價格戰的誘惑,無論是發達國家的人民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日本在售的這些"方盒子",價格大抵都在80萬日元到150萬日元之間,摺合人民幣5~9萬元之間。而日本人的月工資平均在2萬元(人民幣)左右,所以不到半年的工資就可以購置一輛汽車,所以K-car這麼手歡迎。

前面說過,K-car還包括跑車和小型貨車。在日本,就有這麼一對"冤家",本田的s660跑車和大發的copen跑車。

日本的K-car文化

本田s660(摺合人民幣12萬元)

日本的K-car文化

大發copen(摺合人民幣11萬元)

兩者價位都在10萬元出點頭,這樣的售價對於日本的普通工薪階層很是友好。

而關於油耗,日本的汽油價格每升在139日元到160日元之間,也即人民幣8.3元~9.58元之間(聽說最近又有所上漲),而K-car的油耗則在3~5L/百公里,降低了養車成本。

2 免車位證明、減稅

日本消費者要想買一輛"正常尺寸"的車,要麼買一個停車位,要麼長期租一個停車位,但租的停車位距自己家不能超過2公里。有了停車位,才有車位證明,才算合法,否則就不給上牌。

租一年停車位需要花費多少錢呢?有網友說是2萬人民幣左右(不確定)。而且這只是自家的停車位,上班、逛街等如果開車都需要支付停車場的停車費。

日本的K-car文化

圖片來源於天涯社區

日本的K-car文化

圖片來自天涯社區

日本最低的停車費在每小時100日元,也即人民幣6塊錢左右,一天24小時的話就是150塊錢左右,而在大都市一天(工作時間)的停車費鬆鬆超過500元,所以在城市工作的人們一個月要支出的停車費就要耗掉工資的三分之一。

而K-car帶來的好處在此體現的最為明顯,因為購買一輛K-car不需要車位證明,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稅收優惠。

日本的K-car文化

日本的K-car文化

K-car的車牌是顯目的黃色,與我國正好相反,在日本黃色的牌照能享受到的國家優惠政策更多。

3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便宜

在日本,買車容易養車難,拿年檢來說,新車三年免檢,往後兩年一檢。但是每次車檢要花費10萬日元到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00元到12000元之間)。為什麼這麼貴呢?原來,日本的車檢分為兩步,第一要先到有資質的汽修廠,把汽車做一個全面檢查,該修理的修理,該保養的保養,完了才去正式送檢。日本的年檢非常嚴格,所以車輛的狀況保持的非常好。又因為注重環境衛生,灰塵較少,所以日本不論是在大街上跑的車還是二手店裡的車,成色都非常新。

日本的K-car文化

另外,日本國內的新車,出售兩年多,折價一半,八年以後,市價為零。這是怎麼回事呢?正如上面所說,在日本買車第三年車檢一次,往後兩年車檢一次,這樣七年的時間車檢三次,要花費三到四萬元人民幣(相當於入門級的K-car的價格了)。車檢花費的代價如此之大,以至於人們經常用車的極限值就是七年。因為要給汽車"續命"的話,要花費的代價太大(要滿足嚴苛的車檢)。所以便宜實惠的K-car自然進入的消費者的眼球。

K-car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因為發動機的功率被限制在了64匹馬力(47Kw),所K-car就是臺買菜車。拿最像跑車的本田S660來說,其加速時間達到了13.5S !堪稱跑車中的"屌絲版"。

日本的K-car文化

此外K-car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這是顯而易見的——那麼短的發動機艙,發生碰撞時如何吸能潰縮?如何保護乘客?所以日本在售的K-car碰撞測試中能達到5星級的非常少,一般都在3~4星級之間。

K-car如此便宜,是不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的最多的消費群體?恰恰相反,如今日本的年輕人對汽車的幻想是很低的。一方面是由於上班的城市交通便利,各種立體交通環繞,另一方面也是之前提到的停車難、停車費貴。

K-car的主力消費群體恰恰是老年人和鄉下的人,前者不追求速度,不追求場面,K-car作為買菜車再適合不過;後者是因為鄉下的交通還不夠便利,需要一輛實惠的能夠代步的汽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