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日本動漫 投資 Netflix 美國 白鵝紀 白鵝紀 2017-09-21

作者:白麟

這幾年日本動畫業界,以“中國資本”為代表的海外投資力量舉足輕重。這些新參與者到底對日本動畫造成了什麼影響?網絡新聞媒體ASCII就為此採訪了一位業內人士,他不但分析了日本動畫這幾年的發展趨勢,還解答了“為何前一陣中資動畫質量不佳”等問題。在海外資本湧入,網絡播放日益流行的今天,日本動畫的未來將會如何?讓我們一起看下這篇訪談吧。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專業動畫新聞平臺“Anime!Anime!”主編數土直志

1. 中國市場的潛力與難題

——6年前我們曾採訪過您,當年你說“日本動畫從世界各國敗退”。經過了這麼長時間,日本動畫現在狀態如何?

數土直志(以下簡稱數土):這麼長的時間,變化真是非常多。半年前我寫過一本書來講中國資本,幾個月之間就出現了許多狀況,讓我看法有了一些改變。但不管怎麼說,以後中國資本也依然非常重要。不管政策怎麼變,中國那邊都存在著世界最大的日本動畫粉絲群體。雖然日本市場可能暫時還更大一些,但人數畢竟還是那邊多。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接下來由誰做動畫?中國資本與網絡播放引起的平靜革命》作者數土直志

——畢竟人口多十倍

數土:粉絲數量還多不到這種倍數。而且現在日本動畫的人氣集中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反過來說,周邊區域還很不活躍。比如說《你的名字。》,中國票房接近95億日元。日本這邊的票房有250億日元。由於中國電影票的價格不到日本的一半,可以推測在中國這部電影有1000萬人以上的觀眾。《火影忍者》動畫的視頻播放數也數以億計。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中國的市場潛力如何呢?

數土:中國的文化市場,日本企業很難分一杯羹吧。雖然粉絲多、市場大,中國企業得到了不少好處。但是中國的書籍出版、影像製作、網絡、發行都不對外資開放。雖然市場大,日本企業也在播放權與改編權上撈了一些好處,但是賺錢能力還是……

——粉絲多,不等於有同樣規模的市場。像“繪夢”一樣,中方作為投資方的情況更多呢。

數土:說的沒錯。中國市場不太可能發生像美國或者日本那樣的戲劇化轉變。於是就只能組建企業聯合體,然後利用組織籌集製作作品的必要經費。換句話說,日本企業也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來賺錢。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繪夢動畫成立於2013年,2015年開始進軍日本,參與了多部中日合資動畫製作

——從中國來看就是給日本錢製作動畫,再逆向輸回中國。

數土:讓日本動畫人制作動畫,最後拿成品獲取收益。2016年實際也有幾個這種類型的作品。不過製作質量就不能說很高了。畢竟日方拿了不少投資,質量不佳也有日本的責任吧。

——這些面向中國的動畫,製作上有什麼條件?對製作人員的士氣有影響麼?

數土:日中合作很多時候都會附加“要在日本播放”這個條件。中方需要“日本動畫”這個招牌,另一方面,日本製作者也想要讓日本觀眾欣賞。

另一個問題就是製作速度了。這些動畫從企劃到製作,工期非常短。中國是個速度很快的國家,他們恨不得“現在通過企劃,然後明年就開播”。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本季的《人馬小姐的煩惱》,也由繪夢製作

——一般動畫都要準備2~3年。做得快就不精細了(笑)這和中國投資人以IT企業為主有關係嗎?

數土:IT業確實很注重速度。不只是製作過程,就連推敲企劃的時間都只給一半,中方如此要求的時候,質量就註定要下滑了。

2. 海外資本讓動畫變得多樣

——另一方面,那些手遊投資的動畫製作質量卻很高,有什麼不一樣嗎?

數土:手遊公司和製作現場的溝通很順暢。Cygames那邊聘請動畫製作者當僱員。所以他們能明白製作動畫不只需要錢,時間也不可缺少,所以質量才高。中國企業今後會如何改變,這我就不清楚了。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Cygame還組建了專門的動畫工作室“CygamesPictures”

——中日文化上有很大的差異呢。在故事上有什麼限制麼?

數土:這個嘛……我覺得因為是在日本製作,這方面影響反而沒多少。為了讓故事更受歡迎,當然會有“加個中國角色吧”的請求,同時對性和暴力有一定要求。不過和麵向歐美的作品相比,基本就是程度與方向的差異而已。

——確實,中資參與的好萊塢電影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傾向與要求。不如說我們這邊有太多偏見了。

數土:面向世界市場,不只是中國,像《冰上的尤里》那樣,讓各國角色都登場也是有必要的。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冰上的尤里》中有各國運動員同場競技

——中國或者是海外資金的加入,會讓作品更多樣嗎?

數土: NBC環球娛樂與Crunchyroll最近就宣佈要聯合制作新作品,製作面向全球的原創作品。雖然這些企業覺得“這樣就能做出全世界都歡迎的作品”,但我覺得這事沒那麼簡單。

畢竟不管日本,還是海外的企業,都在類似的事上受到過很多挫折。製作受海外歡迎的作品,日本人就不喜歡了。反過來也有日本喜歡,海外不歡迎的情況。最糟糕的是兩邊都想討喜,但兩邊都不待見。這種挫折一直在重複。

——《RWBY》這個作品也在日本播放了呢,從中能看到很多日本動畫的痕跡。

數土:世界觀裡面融入了學院要素呢。Crunchyroll掌握大量觀眾數據的企業輔助,才能夠孕育出這個混合企劃吧。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雖然經常有人說“日本動畫全世界都看,非常有人氣”,但看具體哪些作品熱門,會發現火起來的作品完全不一樣。比如說北美,《一拳超人》與《東京食屍鬼》就非常受歡迎,這些作品掌握到重點了吧。

3. 網絡播放改變日本動畫

——2011年的某篇訪談裡,你說日本動畫在海外正漸漸失去亮相的機會。但現在形勢完全相反,各種資本都在參與作品的製作與播放。到底是面向大眾,還是服務核心粉,這些取捨會深深影響動畫呢?

數土:這方面做法就千差萬別了。Netflix的路線就非常明確,科幻動作、《惡魔人》、《哥斯拉》、“Production IG”、“湯淺正明監督”,它們緊抓的是有很多海外用戶支持的著名招牌。反過來說,他們對沒有數字潛力的作品也是視而不見。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BLAME!》在電影院與Netflix同步上映

——不同的在線平臺,也會有不同的傾向。

數土:個人覺得Netflix起的作用很好。它給2000年後越來越少,那些主要在OVA裡面發售的科幻作品一個復興的機會。我認識一位美國人,他說“我喜歡那些科幻作品,但現在日本動畫全都是些日常系”。Netflix把這些粉絲拉了回來。這些歐美人與其說是動畫迷,不如說是極客這種廣義的遊戲迷與科幻迷。Netflix把日本動畫的表現幅度再次擴大了。

動畫公司“三次元”製作的《ID-0》也是一個好例子。這種正統科幻,說實話憑日本國內市場根本就無法成立。但在世界範圍經營的Netflix卻能發現其中的賣點,《BLAME!》也是這樣的作品吧。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ID-0》由Netflix網絡獨佔播放,動畫從企劃到播放,花了將近五年的時間

——原來如此。但是在線平臺能夠投錢到何時也讓人擔心呢。買的動畫多了,會開始挑揀吧。

數土:就是這樣。但是Netflix本來就沒計劃做很多動畫。雖然從製作方這邊來看,Netflix出了大錢。但在Netflix這邊,則一直都是細水長流的態度。雖然Netflix在借日本動畫開拓全球市場,但現在還沒有大到影響日本市場的程度。

——日本國內能直接在電視上看或者錄像呢。

數土:我曾經問Netflix “你買的日本動畫,日本人能直接在電視上看,你們不會虧麼?”。Netflix回答“我們一開始就是面向歐美用戶”。我接著問“就算這樣動畫終究也只是一個小分類吧?”。Netflix回答“不,動畫可是一個主要分類”。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亞洲情況如何呢?日本動畫雖然在亞洲流行,但Netflix平臺卻不怎麼普及,然後動畫能成為不錯的營銷武器吧。既然有這種想法,他們應該會繼續在動畫上投資,繼續製作作品,這筆投資不會那麼簡單就消失。

——也就是說,Netflix覺得做動畫是賺錢生意。

數土:Netflix基本不會公佈具體數字,所以無法斷言。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大。不過讓人害怕的是,歐美外資經常會出現經營者換人之後,經營方針劇烈變化的情形。當年CartoonNetwork就是這樣,那裡曾經大量播放日本動畫。新的負責人上臺之後,說一句“不要日本動畫”,那些節目就從列表裡面消失了。網絡播放也可能發生相似的事,所以也不能太依賴它們。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4. 不管喜不喜歡,以後只能多樣化

——外資參與導致多樣化,也會帶來風險。日本動畫產業要怎麼應對呢?

數土:說到最後,就只有多樣化經營一個辦法。光盤市場一直在縮小,今後說不定會消失吧。雖然播放權生意進入泡沫狀態。但就算泡沫破裂,也會有一定的量留下來。然後現在商品化、2.5次元音樂劇活動風行,收入漸漸變得多樣化。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網球王子2.5次元音樂劇

從國家或者地域份額來講,日本市場佔比越來越小,亞洲、歐洲、美國成為主要的海外市場。雖然不知道南美洲或中東能不能也加進來,但收入來源一定會多樣化。這樣一來經營難度會直線上升,不過如果可以處理好各方面的平衡,就算一個市場失敗,在別的區域也能收回成本。

——分散投資,這項工作的難度很高。

數土:東寶與Aniplex是個好例子。東寶意識到自己不能繼續單靠電影大作為生,就向小眾向、周邊、音樂等細分領域發展。Aniplex也在瞄準全球,在海外做著各種相關商品生意。對動畫公司來說,這種多方向經營會變得越來越必要吧。然後沒有足夠資本的小製作公司就必須抱團了。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5. 動畫企業抱團戰鬥

——前一陣NHK現代特寫的動畫專題,讓人們再次注意到了動畫人低收入問題。雖然動畫變得那麼多,動畫人卻不賺錢。然後節目裡說CG是解決之道……

數土:我倒不覺得動畫“過多”。動畫不過是各種娛樂的一種。實際發生的不過是動畫代替了一些電視劇而已。需要的人多了,動畫也就變多,這是需求增大導致自然結果。

動畫最大的問題是人手不足。然後運營方在追求低人力成本。不只是動畫變多,動畫公司也在變多,然後這些公司進行過度的價格競爭,製作費就漲不上來了。但這個問題在2017年有了解決的徵兆,這2、3年也有漲工資的實際例子。反過來說,已經到了不多給錢就沒人幹活的程度了。之後也會有更多的正式僱員吧。

——就像“三次元”這個公司一樣。

數土:計件工作已經無法成立了。動畫人能夠自由選擇工作,反過來說就是持續幹下來的人也是有限的。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3DCG動畫公司“三次元”,採用正式僱員制

雖然擁有正式員工能成為核心競爭力,但是銷售額曾經超過100億的動畫公司只有4家,東映、日升、TMS、吉卜力,企業規模會成為一大課題吧。

接近上面四個企業的Production I.G,轉變成控股公司後,變成旗下擁有四家動畫製作公司的集團。中小動畫公司經常陷入邊虧邊做,越做越虧的窘境。加入這種集團能夠分散失敗的風險。

——控股“三次元”與“Trigger”的“ULTRA SUPER PICTURES”也是這種結構。

數土:沒錯。原noitaminA的製作人山本幸治建立的“TwinEngine”也算一個例子。既然單個公司規模小、很難與其他組織交涉,那麼就可以聯合起來。這樣更加集約化,也會讓勞動環境變好吧。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也就是說現在的“版權泡沫”哪怕只有一時,但錢流進來時,能夠完成集約化也是好的。

數土:雖然動畫界一直以來都有併購,但是主要商業模式還是靠賣東西,製作方不是主體。但現在不管是中國資本,還是在線平臺,製作公司有了拿到許多錢的機會。對有遠見也有談判能力的公司而言,這是邁入下一個時代的良機吧。

——不要錯過機會,再度出發。然後這個窗口期大概會有多久?

數土:大概3~5年。不管是版權生意,還是中國資本,都不知道到底能提供現在這些資金到何時。

——明白了。那麼最後問下。關於日本動畫的未來,數土先生是怎麼想的呢?

數土:雖然說了這麼多難處,實際上我反而覺得日本動畫前途光明。對比2006年後的低谷,今天的景象讓我不由得這麼想——我曾被那時的情勢影響,灰心到甚至覺得“日本動畫會不會完蛋了呢”。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2009年“Anime!Anime!”報道“美國平臺不再買日本動畫”

最近這五年,日本動畫的人氣因為網絡播放,在全世界都獲得了巨大的人氣。只要“存在巨大市場”這個事實在那裡,可能性就是無限。這次機會應該、也必須把握。雖然環境還是那麼艱險,海外也在不斷緊追。但是人們也看到,日本動畫還站在相當領先的位置。就像這本書的書帶上強調過,日本動畫前景光明。

被中國資本續命的日本動畫,將走向何方?

本次訪談就先到這裡。從這位業內的發言裡可以看出,中資動畫質量不佳,主要原因還是溝通不暢、中方對製作流程不熟悉——做東西不只需要錢,還需要足夠的時間。同時,拿到大筆錢的日本動畫業界,現在也是危中有機。對這個話題,如果大家有什麼想說的話,也歡迎大家寫評論留言。

如果喜歡本文,歡迎收藏和關注【白鵝紀】頭條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