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縱覽(一)社會 歷史 自然

日本,全稱日本國,位於亞洲東部邊緣,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日本行政區劃地圖

面積人口

日本由本州、北海道、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和附近諸小島組成,國土總面積為37.78萬平方千米。人口12733萬,平均每平方千米近340人,屬於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

日本國旗

日本國旗為太陽旗。旗面為白色,中間有一輪紅日。這面旗幟表示“日出之國”(即日本國名的含義),自1870年起成為國旗。

日本國徽

日本國徽呈圓形,由16瓣黃色的菊花花瓣組成。菊花圖案也是皇室御紋章上的圖案。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日本國歌

國歌名“君之代”,原是收錄在《古今和歌集》(1000年前的作品)中的和歌,1893年被認定為國歌。國花日本國花為櫻花,所以日本也常被稱為“櫻花之國”。

日本語言與宗教

日本是單一性的民族國家,基本上全部是大和族人,通用日本語。現代日語的書面語主要由漢字和假名構成。假名分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50個字母,其中片假名主要用來拼寫英語等外來語詞彙。

日本神道教和佛教並立為兩大宗教,為多數日本人所信奉。到處可見寺院和神社。此外有少數日本人信仰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銀閣寺又名東山慈照寺,位於京都東山山腳下。每到深秋,火紅的楓葉映照著古寺,顯得十分典雅。

日本國家政體

日本的政體為議會內閣制。天皇是國家的元首,但統而不治,僅為國家象徵。立法權屬於國會(由眾參兩院組成),眾議員480人、參議員242人,均由選舉產生。議會多數派即執政黨組織內閣,掌握行政權。內閣領導人為總理大臣(首相),下屬12個“省”(相當於中國的部,如外務省)。司法權由最高法院(日語為裁判所)行使

日本行政區劃

日本全國按傳統習慣劃分為八個地區。由於本州島為全國主體,面積佔3/5,人口占4/5,所以劃分為關東、東北、中部、近和中國等五個地區。其他三大島各劃為一個地區,即北海道島、四國和九州地區。但日本正式的行政區劃並不是這八大地區,而是分1都(東京都)、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大阪府)和43縣。這47個都、道、都是省級行政單位,其領導機關(地方政府)稱“廳”(都廳、縣廳等),行政長宮稱“如事”。首都東京。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冷知識:日本並沒有法定首都,東京作為首都也沒有被寫進法律。傳統日本文化中,天皇所居之處即是首都。

日本歷史

日本的歷史,比起鄰邦中國和朝鮮來,要晚不少,但與歐美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相比,則久遠得多。而且日本的歷史很有特點,其中,“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和卓有成效的吸收外來文化,是很突出的兩點。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改朝換代時常發生。在日本則正好相反,除短暫的時期外,天皇實際上遠離政權僅僅作為國家的象徵而存在。但歷代天皇,直血統相傳,從未發生過像中國那樣的改朝換代。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古代日本人稱書法叫「入木道」或「筆道」,直到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才出現「書道」這個名詞。

日本最早的兩部史書《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成書於8世紀初)宣稱,日本是天照大神(即太陽女神)的後裔創建的,第一代天皇叫神武天皇,即位於公元前60年2月11日(按陽曆換算)。今天,日本人還把2月11日作為法定假日,叫建國紀念日。其實,那時的日本歷史全部是神話,和中國的盤古開天闢地一樣並非信史。從考古上講,當時尚處於繩紋時代。即使到其後的彌生時代,日本小國林立,仍未統一。直到公元4世紀末至5世紀初,本州中部的大和國才初步統一了日本,史稱大和朝廷。那時的統治者稱為王或大王,死後常葬入巨大的陵墓,貴族們也崇尚厚葬,所以在考古上又稱作古墳時代。公元592年,推古女皇即位,在日本致隋朝的國書中說:“東天皇敬白西皇帝”,第一次出現了天皇這一稱號。即使按這個時間算起,天皇制延續至今也有1400年了。血統一系如此長久的君主制在世界各國都是罕見的。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日本浮世繪筆法下的富士山鳥瞰圖。在日本古代詩歌集《萬葉集》中就收錄有許多描繪富士山的文學作品。

另一方面,天皇掌握實權的時期並不算長。只有在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初期這200多年間,天皇通常大權在握。此後上千年間,天皇大多是虛位君主。起先由貴族外戚專權,從12世紀起,武士集團開始走上政治舞臺,天皇的權威更加衰微。1185年,源賴朝消滅平氏,隨後稱徵夷大將軍,在鎌倉設立幕府,掌握全國軍政大權。自此幕府政治時期開始。鎌倉幕府垮臺後,足利尊氏在京都室町建立幕府,史稱室町幕府。後來由於諸侯割據,成戰國局面,這個幕府日益衰落,被織田信長推翻。織田死後,其部將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不久後因侵朝戰爭失敗而死去。這兩人的統治是沒有幕府的武家政權,史稱安土桃山時期。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東京)開創第三個幕府。這個幕府操縱天皇,控制大名(諸侯),維繫了260多年的政權。1868年實行明治維新”,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重建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發展資本主義,並逐步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2019年4月1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宣佈,“令和”被選為日本新年號,是日本第126代天皇的年號。

明治維新後,恢復了天皇的統治權。明治憲法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天皇神聖不可侵犯”。這樣就使天皇走上神壇,凌駕於內閣和國會之上,最終軍部法西斯勢力登上政治舞臺,將日本引上對外侵略擴張之路。1894年發動甲午戰爭,1904年挑起日俄戰爭,1910年吞併朝鮮,1931年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全面入侵中國,1941年發動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發動國之一。1945年8月15日戰敗無條件投降。戰後初期被美軍佔領並進行民主改革。1946年11月頒佈“和平憲法”(1947年5月3日施行),實施議會內閣制,天皇無權參與國政。

20世紀60年代末成為西方經濟大國。20世紀80年代起致力重獲政治大國地位,90年代起逐步強化“防衛力量。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現代歌舞伎的特徵是佈景精緻、舞臺機關複雜,演員服裝與化妝華麗,且演員清一色為男性。

善於學習外來先進文化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點。特別是在大化改新前後和明治維新以來最為突出。可以說,日本文化就是在古代學中國、近代學歐美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情況,消化吸收加以創新而形成的。

從公元7世紀初到9世紀末,為了向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曾4次派出遣隋使和19次派遣唐使,這對日本古代的改革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先是聖德太子大力提倡佛教和儒教,抑制豪族,革新政治。公元645年,日本又發生大化改新,首次仿照中國製定年號,為大化,直到今天,日本仍使用年號(如2018年為平成30年)。當時,還仿照唐朝的律令制度,實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廢除了世襲的貴族制度,確立了中央集權統治。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多次派遣考察團到西方吸取新思想,學習新技術,按照西方體制革新了本國經濟、政治和社會制度。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浮世繪”的字面意思即為“虛浮的世界繪畫”。

日本自然環境

日本位於太平洋西岸。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6800多個小島組成。全境崎嶇多山,河谷交錯,地形破碎,平原面積狹小,海岸曲折多港灣。山地和丘陵約佔全國總面積的76%,平原和臺地分別佔13%和11%。廣大的山區森林茂密,覆蓋著全國2/3的土地,這樣高的森林覆蓋率在世界各國都是少見的。日本地處西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遍佈,被稱為“坐在火山上的國家”。全國最高峰富士山就是一座火山,海拔3776米,被日本人視為“聖山”。地震十分頻繁,其中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和1995年的神戶地震都造成了極大的災害。與火山活動有關,日本溫泉遍佈全國,總數近2萬處。溫泉作為天然浴池,與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由於山巒阻隔,平原顯得小而零散,最大的關東平原面積僅1.6萬平方千米,是日本最發達的地區,首都東京就坐落在這個平原上。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日本森林覆蓋率高達66%,除了富士山頂之外,幾乎所有的山麓都被森林覆蓋。

日本的河流短小湍急、水量充沛,水力資源豐富,但不利於航運。最長的河流為信濃川,全長367千米,流域面積最大的是利根川,為16840平方千米,東京用水就離不開它。湖泊很多,但多為小而深的火口湖,濱海地區多潟湖。最大的是琵琶湖,面積670平方千米。日本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長約3萬千米。海岸曲折,多優良港灣。這不僅有利於海運業和對外經濟的聯繫,而且沿海便於填海造陸,形成新的工業地帶。僅戰後30年間就填海造陸11.8萬公頃,相當於新造了兩個新加坡。如此大規模的填海造陸,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它為日本工業的騰飛,提供了位置優越的建設用地。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繁忙的橫濱港是日本最大的海港,也是亞洲最大的港口之一。

日本氣族

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終年溫和而潤。日本列島呈狹長弓形,縱跨亞熱帶、溫帶和寒溫帶,南北兩端,溫差很大。每年冬天,當北端的北海道進入寒風刺骨、滴水成冰的嚴冬時,南端的沖繩島仍是一片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南國風光。中部的東京,冬天不太冷,有時也下雪,但天一晴,雪就融化了。日本列島降水比較豐富,多數地方在1200-200毫米之間,如東京為1405毫米。六七月間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高溫多雨的梅雨季節。夏秋之交,南部沿海有時會受颱風侵襲。冬天,北海道和本州日本海沿岸降雪較多。觀光的最佳季節是春秋兩季。四、五月間萬樹翠綠、櫻花吐豔,從南到北,漸次盛開十月前後,秋高氣爽,紅葉似錦,是園林景緻和山野風光最美麗的季節。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忠靈塔、櫻花、和富士山互相映襯,這一份純淨的美好著實令人嚮往。

日本經濟

日本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資源貧乏。礦產種類不少,但儲量有限,被戲稱為“礦物標本室”。絕大部分依賴進口。水力、地熱和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約68%。外貿額也已躋身三甲,在世界各國中,僅排在美國和德國之後。

工業是日本經濟的支柱。工業高度發達,產值佔工農業生產總值的5/6以上,生產能力居世界前列,結構正向知識、技術密集型和節能方向發展。

工業部門主要由機械製造、建築、化工等構成,電子、鋼鐵、機械、汽車、電機、造船、石油化工、紡織等都具有相當大實力,造船業居世界前列。造紙、印刷、水泥、陶瓷和食品業也在世界上佔有一定地位。擁有50多座核能發電站。農業實行機械化商品生產,以種植水稻、小麥、馬鈴薯、甘薯、豆類、甜菜和水果為主,蠶絲和茶葉是重要物產。糧食不能自給。畜牧業規模一直較小。近海魚類豐富,是世界上著名大漁場之一,捕魚量居世界前列。遊覽勝地有富士山、東京、迪斯尼樂園、奈良、京都、箱根、大阪、北海道、沖繩等。客運以鐵路和公路為主,貨運靠公路和海運。有高速公路7363千米。對外貿易主要面向美國、亞洲和西歐。進口能源、原料、食品和糧食作物,出口汽車、電器、機器設備、鋼鐵,紡織品、化學品等。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日本東京秋葉原的電器區商店

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成帶狀分佈。按產值排序,東京(23區)、豐田、大阪、名古屋、橫濱、川崎、倉數、京都、神戶和市原為全國最大的十個工業域市。

日本的農業在國民經濟結構中所佔分額很小,但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以小型農業機械、精耕細作為主。主要農作物是水稻。丘陵,山地多栽培果樹和茶樹,水果以蘋果和柑橘為主。近年來,畜牧業發展很快。日本漁業發達,但水產仍需進口一部分。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日本也像其他發達國家一樣,大批勞動力朝第三產業轉移。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日本的“深夜大排檔”,可千萬別錯過最地道的關東煮呀


古老東方的“菊與刀”——日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