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中國人才缺口:多語言,懂技術!

經常聽到有國內的朋友感慨:日本的工資高,真好!可是,日本人卻經常感嘆:日本工資水平在亞洲屬於較低的了。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如今國內發展十分迅速,技術革新和海外投資都不斷的擴大,許多中國企業給出的工資水平著實讓人羨慕不已,其目的十分明確:為了確保優秀的人才。華為公司的日本分公司平均年收入為1100萬日元,一時間在日本引起了“話題”。

國際人才工資差異不大

日本和中國人才缺口:多語言,懂技術!

英國國際招聘服務公司華德士最近公佈了2019年版的工資調查資料,這家公司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著廣泛的服務領域,涉及金融、製造、零售、供應鏈等。從最新的工資水平來看,日本各個業界與中國的差異並非很大。比如:

  • 金融界客戶經理的職位,日本大約年收入平均是1000~1500萬日元(約60~90萬RMB),香港的工資水平為58萬~80萬港幣(大約是810萬~1120萬日元);
  • IT業界的信息安全專員職位,日本大約年收入是600~2000萬日元(約36~120萬RMB),年限經驗差距還是挺大;相同職位,在香港的工資水平為33萬6000~150萬港幣(大約是470萬~2100萬日元);
  • 銷售行業的業務主管,日本大約年收入是800~2200萬日元(約48~130萬RMB),相同職位在上海大約是50萬~150萬RMB(約800~2400萬日元),而香港的下限較高,大約是100萬~150萬港幣(約1400萬~2100萬日元);

從華德士日本公司代表處瞭解到:在國際人才市場之上,中國和日本的工資差異並非很大。實際上在國內,有一定的外語基礎,同時掌握一定的國際商務習慣並且在某方面有一定專業經驗的人才待遇並不是很低。特別是在中國的外資企業,或者有外資企業背景的中國企業,其工資水平還是有很大的競爭力的。

中國去年有62%的人才工資上漲5%

日本和中國人才缺口:多語言,懂技術!

根據華德士的預測,世界範圍內電子、IT專業職位、危機管理、法務等相關的人才需求在2019年會持續增加,那麼國內是一個什麼情況呢?中國的人才市場偏向於AI、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業智能)、服務器安全、虛擬現實、IoT、深度學習等專業領域。另外,中國的越境EC(又稱為:跨境電商)產業越來越國際化,所以後續對於英語人才的需求也逐漸提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IT相關的多語言人才的求人比例為20倍,人才市場十分火爆。

日本和中國人才缺口:多語言,懂技術!

目前國內的千禧世代基本上已經成為國內勞動力的主要代表,而為了防止這些人跳槽,後續國內的工作形式將會有一些改革。據華德士統計,2018年在跨國公司中,62%的人才漲薪5%。而36%的人對於2019年的期待是:能夠漲薪6%~10%。

日本和中國人才缺口:多語言,懂技術!

NTT發佈的5G商用日程

那麼日本的情況又是如何呢?2018年日本不論哪個產業,突增了許多大數據、AI開發和運營、雲端開發等相關的職位招聘。另外在自動駕駛、IoT技術開發、智能供應鏈開發、5G等方面的招聘也十分顯著,日本政府目標是2020年(日本奧運會)之前實現5G的商用化,或許與此背景也有很深的關聯。

深刻的“多語言”人才不足

根據厚生勞動省發佈的2019年1月份有效招聘率,是去年同期的1.63倍,處於上升的趨勢。而據華德士日本公司的說明,IT相關的“國際人才”招聘和求職率能夠達到20倍。日本和中國現在有著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多語言人才的不足。

日本和中國人才缺口:多語言,懂技術!

處於“全球化”的如今,商業早已經跨越了國境,特別是共享經濟、自動駕駛等領域,國際業務合作的案例比比皆是。在日本企業,即便公司全部都是日本人,也很常見使用 “英語”作為工作語言之例。

勞動方式改革促進用人需求

日本和中國人才缺口:多語言,懂技術!

日本之所以對於IT人才的需求旺盛,與日本推行勞動方式改革有關。日本對於加班的規定越來越嚴格,因此越來越青睞RPA(Robotics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過程自動化)方式,希望通過導入RPA來實現“少勞動力,高生產力”。根據日本總務省的調查,截止2017年,已經有14.1%的日本企業導入RPA系統,6.3%的企業正在導入中,19.1%的企業正在討論之中。而日本RPA市場,到2021年的預測將會超過100億日元。企業對於自動化追求的同時,就需要有更多人的來服務“追求自動化的企業”,所以技術人員的需求再次高漲。特別是2018年,“技術”需求勢頭迅猛,2019年同樣熱度不減。

日本和中國人才缺口:多語言,懂技術!

華德士日本公司,不僅接觸只有日本人,據該公司內部人員透露:華德士公司按照不同業界和業種進行隊伍劃分,其中IT部門的登錄(求職者需要在其公司登錄信息,稱為登錄者)人員比例是:外國人:日本人=1:1。其實許多沒有來過日本,不會說日語的人也收錄在該公司的人才系統之中。許多日本公司對於IT人員的要求中,語言不是主要,只要有一定的技術能力即可。其中,能夠理解漢字的國人,也成為多數日本企業追求的對象。

日本多數人有跳槽打算

日本和中國人才缺口:多語言,懂技術!

從最新的調查報告來看,有51%的日本人認為機會合適的話,可以選擇跳槽。

  • 51%:有合適的機會的話,隨時可以跳槽;
  • 5%:3個月以內可以跳槽;
  • 5%:3~6個月以內可以跳槽;
  • 8%:6~12個月可以跳槽;
  • 19%:12個月以上;
  • 12%:無跳槽打算;

由上述的數據可見:被認為“一生只在一家公司”的日本人,隨著時代的發展,思想也發生著轉變。在AI開發領域,中國的2018年預算投資額度是日本的5倍之多,目前從AI、5G、量子計算機等先進領域的工程師總數,中國早已經超越日本。與上述相關的中國企業,往往為了追求更大的市場和更高的技術,會開設海外公司,以華為的日本公司為例,其中就吸收了不少具有才能和經驗的日本工程師。

結束語

可見,不論是哪個國家,對於“多語言、懂技術”的人才需求都十分旺盛。著名投資者、羅傑斯控股(Rogers Holdings)董事長羅傑斯(Jim Rogers)曾有過這樣是話語:孩子1歲的話就要讓他學習中文。功成名就的投資之人對於語言的重要性認識十分透徹,因為他知道未來的世界,是屬於誰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