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後,俄德法三國為何聯合干涉逼迫日本歸還遼東?

日本 馬關條約 法國 尼古拉二世 庫頁島 季我努學社 2018-12-04
甲午戰爭後,俄德法三國為何聯合干涉逼迫日本歸還遼東?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眾所周知中日甲午戰爭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中國被迫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然而僅僅六日後,俄國、德國與法國就以“友善勸告”為藉口,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了中國。日本為此深感屈辱,這也是後來日俄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我想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俄、德、法三國會阻止日本佔領中國的遼東半島呢?其實他們都是基於一個共同的目標,都想在東亞獲得更多的利益,對日本佔有過多不滿。

甲午戰爭後,俄德法三國為何聯合干涉逼迫日本歸還遼東?

日本赴煙臺換約代表一行

在這次的聯合行動中德國起到了倡導的作用。德國早就想在遠東獲得一個海港,因此他視這次中日戰爭為千載難逢的良機。早在1895年3月初,德國首相霍亨洛即向德皇威廉二世奏稱:“我們的政策,在一方面,對於只有利於他國之行動,固不應早期加人;而在另一方面,對於參加此類行動之權利,則當預為保留。蓋此項行動能使歐洲列強之東亞勢力分配,為之消長變動故也。”到3月23日,德國正式向俄國政府提出了聯合的建議。沙皇尼古拉二世也表示欣然接受德國的建議。

甲午戰爭後,俄德法三國為何聯合干涉逼迫日本歸還遼東?

遼東半島

其實幹涉日本侵遼也符合俄國的利益,所以兩國才會一拍即合。沙皇俄國的傳統政策就是擴展遠東勢力,進而稱霸亞洲。他先後佔領了中國外東北的廣大地區,又奪取了庫頁島,後來更是興建西伯利亞鐵路,企圖鞏固他在遠東的勢力。因此,俄國也日本的衝突在所難免。俄國政府於4月11日舉行了一次特別會議。他們認為:“假使日本佔領南滿,對我們將是威脅,以後大概會引起朝鮮的全部歸併日本。……我們應堅決聲明,我們不能容許日本佔領南滿,假使不履行我們的要求,我們將採取適當的措施。” 因此在4月17日,即《馬關條約》簽字之日,俄國即向德、法兩國駐俄使節聲明:“俄國政府決定,立即以友誼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佔領中國本土的請求。”

法國參與聯盟一方面是基於俄法同盟,但另一方面也是想在東亞獲得更多的利益。得到印度支那後,法國又開始覬覦臺灣,因此與兩國一起幹預中日條約的簽訂。

甲午戰爭後,俄德法三國為何聯合干涉逼迫日本歸還遼東?

三國干涉還遼漫畫

4月23日,三國正式向日本發出通知,要求日本歸還遼東半島,與此同時準備派出軍艦前往東北,以武力相威脅。在外交壓力之下,日本惟有放棄都遼東半島的永久佔領。

甲午戰爭後,俄德法三國為何聯合干涉逼迫日本歸還遼東?

華 興 春 秋

甲午戰爭後,俄德法三國為何聯合干涉逼迫日本歸還遼東?甲午戰爭後,俄德法三國為何聯合干涉逼迫日本歸還遼東?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施祺 楊培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