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明順:參訪日本小記

李明順是Discuz!聯合創始人,好貸網創始人。

1、大多數中國精英不懂日語,日本年輕精英懂中文的人也不多。

2、日本人更認可日本製造,中國電子類產品品牌在日本基本上一片空白;中國輕工類產品在日本還比較接受,但估計大多數也是在中國的日企工廠生產。考慮日本人還比較認美國為爹,中國企業要賣東西到日本最好先弄一個美國“馬甲”。

3、中國品牌在日本幾乎無任何品牌文化的拓展,品牌文化處於沙漠期,這是機會。

4、這幾年來,日本人關心中國超過中國人關注日本;這一點媒體版面的新聞數量近年來增長了好多倍。說明趨勢在變化。

5、日本是全球第三大市場,中國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和日本經濟對中國的出口不成比例,如何平衡兩者貿易?中國和日本之間處於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雙逆差。

6、日本普通老百姓接觸的中國內容大多是負面和偏激的,主要是政治和文化內容,幾乎無深度的經濟和科技類內容;這塊誰來做呢?

7、中國和日本的之前政治關係一直不夠好影響民間經濟的往來,但近期的改善有望刺激經濟關係。由於中美關係的對抗,中日有望各取所需搞在一起,這對我們來說是機會吧?

8、近些年在日本的中國人或者從日本回國的也基本上沒有特別精英的。現在回中國的精英大多是去美國回來的,100年前的中國精英卻大多數是日本回來的。比如孫中山和魯迅等。這一點是不是值得反思?

9、2018年中國遊客來日本旅遊人數突破840萬,是中國人亞洲第二大目標旅遊國家。去年光東京地區申請日本經營簽證且成功的中國人就有兩萬多。這個投資規模未來還有繼續增加。你準備來做生意嗎?

10、中國人在日本總數已經達到130萬,其中留學生大概30萬人,每年新增赴日留學生大概10萬多。是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地國家。每年在日本的留學生支出至少1000億人民幣。可以做點什麼呢?

11、東京銀座曾經是零售業的亞洲翹楚。現在它也許還在繼續輝煌,但是我相信它逐漸會失去這個時代。零售業今後的決勝將取決於是不是掌控大規模製造的能力、獲取實名用戶的購買需求數據,電子商務和跨境零售將是機會所在。這一點對於中國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日本製造業在精緻頂尖方面的造詣確實僅有德國目前可以與之匹敵,否則它也沒有那麼大自信去PK韓國半導體產業的生死薄,也不能至今在中國唐山排名鋼鐵產量第三的情況下依然拒絕在日本建築中採納中國鋼材。

這個國家對風險的意識讓它始終在所有的產業鏈中必須要做完全鏈條且掌控核心技術。這與美國那樣的自信和開放所採取的全球價值鏈分工思維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這樣的國家你更難切入。

晚上和當地兩位留學在日近30年的企業家朋友(其中一個做半導體已經在日本IPO)吃飯交流,發現這些年中國在日互聯網和IT企業幾乎無一倖存,無論BAT還是各種其他科技公司,金山在日本算做的好的也就是年收入千萬美元左右,華為手機算中國電子業在日本最牛的剛剛排名日本也第五名排在蘋果、京瓷、索尼和三星之後。這些是逆勢,其實也是機會。

簡單來說,一個重要的突破點也許是在文化這塊,日本人現在已經可以大量接受中國新聞和中國信息了,而且量在近年還增加了很多倍,但大量的這些中國內容全都是負面和偏頗的,這自然無法建立中國品牌在日本的可信度。當然確實也有一些比較影響形象和信譽的不佳現象,舉例來說,10多年前的亞洲互動傳媒在日本上市之後造成的假賬事件至今還影響著中國企業在日本資本市場的形象,在此之後幾乎沒有中國企業再在日本IPO。總之,機會也是很多,問題不就是機會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