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另外一些平造窄刃刀的魚子地清晰銘文:日本國紅毛州寶高造。所謂魚子地是指鏨刻篆文後,再於空白處布以地子紋。布地子紋,一是為了掩蓋製作時留下的瑕疵和粗糙(如製作時不小心留下的小坑、劃痕等);二是為了除去表面的反光;三是為了美觀,是器物呈現立體感和明暗對比感。小點的圓珠狀的稱魚子地。大一點的圓珠紋亦稱珍珠地。再有,也許朋友會問下圖這個囯字怎麼可能是簡化字呢?其實簡化漢字古以有之,在古代器物中相當常見。早在東漢便出現了的簡化“囯”。這個“囯”,“囗”裡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類型二:中國式刀裝鎬造刀身。筆者自藏比較完整鐵鋄銀卷草紋方裝具 鎬造刀身 鞘尾及後半截木鞘缺失: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另外一些平造窄刃刀的魚子地清晰銘文:日本國紅毛州寶高造。所謂魚子地是指鏨刻篆文後,再於空白處布以地子紋。布地子紋,一是為了掩蓋製作時留下的瑕疵和粗糙(如製作時不小心留下的小坑、劃痕等);二是為了除去表面的反光;三是為了美觀,是器物呈現立體感和明暗對比感。小點的圓珠狀的稱魚子地。大一點的圓珠紋亦稱珍珠地。再有,也許朋友會問下圖這個囯字怎麼可能是簡化字呢?其實簡化漢字古以有之,在古代器物中相當常見。早在東漢便出現了的簡化“囯”。這個“囯”,“囗”裡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類型二:中國式刀裝鎬造刀身。筆者自藏比較完整鐵鋄銀卷草紋方裝具 鎬造刀身 鞘尾及後半截木鞘缺失: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左圖可見模糊陰刻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右圖銘文無法辨識: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另外一些平造窄刃刀的魚子地清晰銘文:日本國紅毛州寶高造。所謂魚子地是指鏨刻篆文後,再於空白處布以地子紋。布地子紋,一是為了掩蓋製作時留下的瑕疵和粗糙(如製作時不小心留下的小坑、劃痕等);二是為了除去表面的反光;三是為了美觀,是器物呈現立體感和明暗對比感。小點的圓珠狀的稱魚子地。大一點的圓珠紋亦稱珍珠地。再有,也許朋友會問下圖這個囯字怎麼可能是簡化字呢?其實簡化漢字古以有之,在古代器物中相當常見。早在東漢便出現了的簡化“囯”。這個“囯”,“囗”裡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類型二:中國式刀裝鎬造刀身。筆者自藏比較完整鐵鋄銀卷草紋方裝具 鎬造刀身 鞘尾及後半截木鞘缺失: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左圖可見模糊陰刻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右圖銘文無法辨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三:日本刀式樣鎬造刀條,注意這個莖的狀態已經不是中國刀莖的通常狀態。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毛州寶高造”: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另外一些平造窄刃刀的魚子地清晰銘文:日本國紅毛州寶高造。所謂魚子地是指鏨刻篆文後,再於空白處布以地子紋。布地子紋,一是為了掩蓋製作時留下的瑕疵和粗糙(如製作時不小心留下的小坑、劃痕等);二是為了除去表面的反光;三是為了美觀,是器物呈現立體感和明暗對比感。小點的圓珠狀的稱魚子地。大一點的圓珠紋亦稱珍珠地。再有,也許朋友會問下圖這個囯字怎麼可能是簡化字呢?其實簡化漢字古以有之,在古代器物中相當常見。早在東漢便出現了的簡化“囯”。這個“囯”,“囗”裡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類型二:中國式刀裝鎬造刀身。筆者自藏比較完整鐵鋄銀卷草紋方裝具 鎬造刀身 鞘尾及後半截木鞘缺失: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左圖可見模糊陰刻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右圖銘文無法辨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三:日本刀式樣鎬造刀條,注意這個莖的狀態已經不是中國刀莖的通常狀態。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毛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刀姿形比對:備州三原貝住正X作 天文廿年1551年 日本刀分期屬於末古刀吉林私人藏家藏品: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另外一些平造窄刃刀的魚子地清晰銘文:日本國紅毛州寶高造。所謂魚子地是指鏨刻篆文後,再於空白處布以地子紋。布地子紋,一是為了掩蓋製作時留下的瑕疵和粗糙(如製作時不小心留下的小坑、劃痕等);二是為了除去表面的反光;三是為了美觀,是器物呈現立體感和明暗對比感。小點的圓珠狀的稱魚子地。大一點的圓珠紋亦稱珍珠地。再有,也許朋友會問下圖這個囯字怎麼可能是簡化字呢?其實簡化漢字古以有之,在古代器物中相當常見。早在東漢便出現了的簡化“囯”。這個“囯”,“囗”裡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類型二:中國式刀裝鎬造刀身。筆者自藏比較完整鐵鋄銀卷草紋方裝具 鎬造刀身 鞘尾及後半截木鞘缺失: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左圖可見模糊陰刻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右圖銘文無法辨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三:日本刀式樣鎬造刀條,注意這個莖的狀態已經不是中國刀莖的通常狀態。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毛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刀姿形比對:備州三原貝住正X作 天文廿年1551年 日本刀分期屬於末古刀吉林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四:中國式刀裝平造雁翎刀形。仿日本薙刀開樋 廣州私人藏家藏品: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另外一些平造窄刃刀的魚子地清晰銘文:日本國紅毛州寶高造。所謂魚子地是指鏨刻篆文後,再於空白處布以地子紋。布地子紋,一是為了掩蓋製作時留下的瑕疵和粗糙(如製作時不小心留下的小坑、劃痕等);二是為了除去表面的反光;三是為了美觀,是器物呈現立體感和明暗對比感。小點的圓珠狀的稱魚子地。大一點的圓珠紋亦稱珍珠地。再有,也許朋友會問下圖這個囯字怎麼可能是簡化字呢?其實簡化漢字古以有之,在古代器物中相當常見。早在東漢便出現了的簡化“囯”。這個“囯”,“囗”裡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類型二:中國式刀裝鎬造刀身。筆者自藏比較完整鐵鋄銀卷草紋方裝具 鎬造刀身 鞘尾及後半截木鞘缺失: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左圖可見模糊陰刻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右圖銘文無法辨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三:日本刀式樣鎬造刀條,注意這個莖的狀態已經不是中國刀莖的通常狀態。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毛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刀姿形比對:備州三原貝住正X作 天文廿年1551年 日本刀分期屬於末古刀吉林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四:中國式刀裝平造雁翎刀形。仿日本薙刀開樋 廣州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篆書銘文“日本國沙母州寶”“XXX國為吳高”: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另外一些平造窄刃刀的魚子地清晰銘文:日本國紅毛州寶高造。所謂魚子地是指鏨刻篆文後,再於空白處布以地子紋。布地子紋,一是為了掩蓋製作時留下的瑕疵和粗糙(如製作時不小心留下的小坑、劃痕等);二是為了除去表面的反光;三是為了美觀,是器物呈現立體感和明暗對比感。小點的圓珠狀的稱魚子地。大一點的圓珠紋亦稱珍珠地。再有,也許朋友會問下圖這個囯字怎麼可能是簡化字呢?其實簡化漢字古以有之,在古代器物中相當常見。早在東漢便出現了的簡化“囯”。這個“囯”,“囗”裡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類型二:中國式刀裝鎬造刀身。筆者自藏比較完整鐵鋄銀卷草紋方裝具 鎬造刀身 鞘尾及後半截木鞘缺失: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左圖可見模糊陰刻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右圖銘文無法辨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三:日本刀式樣鎬造刀條,注意這個莖的狀態已經不是中國刀莖的通常狀態。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毛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刀姿形比對:備州三原貝住正X作 天文廿年1551年 日本刀分期屬於末古刀吉林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四:中國式刀裝平造雁翎刀形。仿日本薙刀開樋 廣州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篆書銘文“日本國沙母州寶”“XXX國為吳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薙刀改制的短刀比對 山西私人藏家藏品: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另外一些平造窄刃刀的魚子地清晰銘文:日本國紅毛州寶高造。所謂魚子地是指鏨刻篆文後,再於空白處布以地子紋。布地子紋,一是為了掩蓋製作時留下的瑕疵和粗糙(如製作時不小心留下的小坑、劃痕等);二是為了除去表面的反光;三是為了美觀,是器物呈現立體感和明暗對比感。小點的圓珠狀的稱魚子地。大一點的圓珠紋亦稱珍珠地。再有,也許朋友會問下圖這個囯字怎麼可能是簡化字呢?其實簡化漢字古以有之,在古代器物中相當常見。早在東漢便出現了的簡化“囯”。這個“囯”,“囗”裡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類型二:中國式刀裝鎬造刀身。筆者自藏比較完整鐵鋄銀卷草紋方裝具 鎬造刀身 鞘尾及後半截木鞘缺失: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左圖可見模糊陰刻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右圖銘文無法辨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三:日本刀式樣鎬造刀條,注意這個莖的狀態已經不是中國刀莖的通常狀態。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毛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刀姿形比對:備州三原貝住正X作 天文廿年1551年 日本刀分期屬於末古刀吉林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四:中國式刀裝平造雁翎刀形。仿日本薙刀開樋 廣州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篆書銘文“日本國沙母州寶”“XXX國為吳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薙刀改制的短刀比對 山西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日本刀收藏指南:中國造成了日本史上兩個名刀匱乏期?》中已經講了日本對明通過勘合及走私貿易大量出口日本刀,因為訂單劇增,導致束打物的出現,刀劍質量下降,那麼這些日本國款的刀是不是對明貿易產物呢?日本寬永十一年(1634)明崇禎七年五月以後,日本嚴禁輸出兵器,然而走私活動恐難禁絕。明末清初的屈大均(1630-1696年)在《廣東新語卷16 器語 刀》中記載,當時市面上有“紅毛鬼子”叫賣日本刀,因為有澳門這個特殊的商埠,日本刀在澳門隨處可見,當然也可以從澳門進入內地。明末清初時將中國人管荷蘭人稱為“紅毛鬼”,以後以“紅毛”泛指西方人。 筆者認為銘文為日本國紅毛州/沙麾州諸如此類的這些佩刀的年代基本符合明末清初的特徵,應該是當時的遺留。所謂紅毛州也許和“紅毛鬼”有關?我舉個例子,都知道阿拉伯數字是印度發明的,但通過阿拉伯傳入西方,遂得此名。會不會在明清之際有人想找高品位的日本刀,但不知途徑,從西方人那兒買了刀,就以訛傳訛刻上了日本國紅毛州字樣?日本即沒有紅毛州也沒有沙麾州,日本歷史上更沒有叫寶高的刀匠。眾所周知,日本刀的刀匠信息銘文在莖上而不在刃身上,但部分日本刀刃身近刀根處上確有雕物。下圖為日本刀雕物圖例: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另外一些平造窄刃刀的魚子地清晰銘文:日本國紅毛州寶高造。所謂魚子地是指鏨刻篆文後,再於空白處布以地子紋。布地子紋,一是為了掩蓋製作時留下的瑕疵和粗糙(如製作時不小心留下的小坑、劃痕等);二是為了除去表面的反光;三是為了美觀,是器物呈現立體感和明暗對比感。小點的圓珠狀的稱魚子地。大一點的圓珠紋亦稱珍珠地。再有,也許朋友會問下圖這個囯字怎麼可能是簡化字呢?其實簡化漢字古以有之,在古代器物中相當常見。早在東漢便出現了的簡化“囯”。這個“囯”,“囗”裡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類型二:中國式刀裝鎬造刀身。筆者自藏比較完整鐵鋄銀卷草紋方裝具 鎬造刀身 鞘尾及後半截木鞘缺失: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左圖可見模糊陰刻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右圖銘文無法辨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三:日本刀式樣鎬造刀條,注意這個莖的狀態已經不是中國刀莖的通常狀態。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毛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刀姿形比對:備州三原貝住正X作 天文廿年1551年 日本刀分期屬於末古刀吉林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四:中國式刀裝平造雁翎刀形。仿日本薙刀開樋 廣州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篆書銘文“日本國沙母州寶”“XXX國為吳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薙刀改制的短刀比對 山西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日本刀收藏指南:中國造成了日本史上兩個名刀匱乏期?》中已經講了日本對明通過勘合及走私貿易大量出口日本刀,因為訂單劇增,導致束打物的出現,刀劍質量下降,那麼這些日本國款的刀是不是對明貿易產物呢?日本寬永十一年(1634)明崇禎七年五月以後,日本嚴禁輸出兵器,然而走私活動恐難禁絕。明末清初的屈大均(1630-1696年)在《廣東新語卷16 器語 刀》中記載,當時市面上有“紅毛鬼子”叫賣日本刀,因為有澳門這個特殊的商埠,日本刀在澳門隨處可見,當然也可以從澳門進入內地。明末清初時將中國人管荷蘭人稱為“紅毛鬼”,以後以“紅毛”泛指西方人。 筆者認為銘文為日本國紅毛州/沙麾州諸如此類的這些佩刀的年代基本符合明末清初的特徵,應該是當時的遺留。所謂紅毛州也許和“紅毛鬼”有關?我舉個例子,都知道阿拉伯數字是印度發明的,但通過阿拉伯傳入西方,遂得此名。會不會在明清之際有人想找高品位的日本刀,但不知途徑,從西方人那兒買了刀,就以訛傳訛刻上了日本國紅毛州字樣?日本即沒有紅毛州也沒有沙麾州,日本歷史上更沒有叫寶高的刀匠。眾所周知,日本刀的刀匠信息銘文在莖上而不在刃身上,但部分日本刀刃身近刀根處上確有雕物。下圖為日本刀雕物圖例: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日本刀的雕物文字多以梵文為主: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另外一些平造窄刃刀的魚子地清晰銘文:日本國紅毛州寶高造。所謂魚子地是指鏨刻篆文後,再於空白處布以地子紋。布地子紋,一是為了掩蓋製作時留下的瑕疵和粗糙(如製作時不小心留下的小坑、劃痕等);二是為了除去表面的反光;三是為了美觀,是器物呈現立體感和明暗對比感。小點的圓珠狀的稱魚子地。大一點的圓珠紋亦稱珍珠地。再有,也許朋友會問下圖這個囯字怎麼可能是簡化字呢?其實簡化漢字古以有之,在古代器物中相當常見。早在東漢便出現了的簡化“囯”。這個“囯”,“囗”裡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類型二:中國式刀裝鎬造刀身。筆者自藏比較完整鐵鋄銀卷草紋方裝具 鎬造刀身 鞘尾及後半截木鞘缺失: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左圖可見模糊陰刻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右圖銘文無法辨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三:日本刀式樣鎬造刀條,注意這個莖的狀態已經不是中國刀莖的通常狀態。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毛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刀姿形比對:備州三原貝住正X作 天文廿年1551年 日本刀分期屬於末古刀吉林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四:中國式刀裝平造雁翎刀形。仿日本薙刀開樋 廣州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篆書銘文“日本國沙母州寶”“XXX國為吳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薙刀改制的短刀比對 山西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日本刀收藏指南:中國造成了日本史上兩個名刀匱乏期?》中已經講了日本對明通過勘合及走私貿易大量出口日本刀,因為訂單劇增,導致束打物的出現,刀劍質量下降,那麼這些日本國款的刀是不是對明貿易產物呢?日本寬永十一年(1634)明崇禎七年五月以後,日本嚴禁輸出兵器,然而走私活動恐難禁絕。明末清初的屈大均(1630-1696年)在《廣東新語卷16 器語 刀》中記載,當時市面上有“紅毛鬼子”叫賣日本刀,因為有澳門這個特殊的商埠,日本刀在澳門隨處可見,當然也可以從澳門進入內地。明末清初時將中國人管荷蘭人稱為“紅毛鬼”,以後以“紅毛”泛指西方人。 筆者認為銘文為日本國紅毛州/沙麾州諸如此類的這些佩刀的年代基本符合明末清初的特徵,應該是當時的遺留。所謂紅毛州也許和“紅毛鬼”有關?我舉個例子,都知道阿拉伯數字是印度發明的,但通過阿拉伯傳入西方,遂得此名。會不會在明清之際有人想找高品位的日本刀,但不知途徑,從西方人那兒買了刀,就以訛傳訛刻上了日本國紅毛州字樣?日本即沒有紅毛州也沒有沙麾州,日本歷史上更沒有叫寶高的刀匠。眾所周知,日本刀的刀匠信息銘文在莖上而不在刃身上,但部分日本刀刃身近刀根處上確有雕物。下圖為日本刀雕物圖例: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日本刀的雕物文字多以梵文為主: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實物觀察這些銘文為“日本國”款刀的鍛造和姿形,並不具備當時(末古刀期--新刀期)同類型的日本刀的特徵,而是和當時中國所造的仿倭刀類似。

"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在中國明清古董刀劍收藏中,中日刀劍交流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我們收集的古董刀劍實物中,有一些刀上有罕見銘文。銘文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可辨,但都可以互相對照確定是老刻。無圖無真相,讓我看看那些銘文為“日本國”的刀劍吧。類型一:中國式刀裝平造窄刃刀。下圖為北京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左側銘文依稀可見“日本國XX州”等字樣: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佩刀在杭州刀剪劍博物館中展陳 原鐔磨損過大,從刀刃身前段滑落。早已缺失。中式裝具把箍與刀首均為銅質,表面浮雕卷草紋飾: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為篆書銘文清晰可辨內容為:“日本國沙麾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另外一些平造窄刃刀的魚子地清晰銘文:日本國紅毛州寶高造。所謂魚子地是指鏨刻篆文後,再於空白處布以地子紋。布地子紋,一是為了掩蓋製作時留下的瑕疵和粗糙(如製作時不小心留下的小坑、劃痕等);二是為了除去表面的反光;三是為了美觀,是器物呈現立體感和明暗對比感。小點的圓珠狀的稱魚子地。大一點的圓珠紋亦稱珍珠地。再有,也許朋友會問下圖這個囯字怎麼可能是簡化字呢?其實簡化漢字古以有之,在古代器物中相當常見。早在東漢便出現了的簡化“囯”。這個“囯”,“囗”裡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類型二:中國式刀裝鎬造刀身。筆者自藏比較完整鐵鋄銀卷草紋方裝具 鎬造刀身 鞘尾及後半截木鞘缺失: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下圖左圖可見模糊陰刻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右圖銘文無法辨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三:日本刀式樣鎬造刀條,注意這個莖的狀態已經不是中國刀莖的通常狀態。魚子地銘文“(日本國X)毛州寶高造”: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刀姿形比對:備州三原貝住正X作 天文廿年1551年 日本刀分期屬於末古刀吉林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類型四:中國式刀裝平造雁翎刀形。仿日本薙刀開樋 廣州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篆書銘文“日本國沙母州寶”“XXX國為吳高”: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基本同期日本薙刀改制的短刀比對 山西私人藏家藏品: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日本刀收藏指南:中國造成了日本史上兩個名刀匱乏期?》中已經講了日本對明通過勘合及走私貿易大量出口日本刀,因為訂單劇增,導致束打物的出現,刀劍質量下降,那麼這些日本國款的刀是不是對明貿易產物呢?日本寬永十一年(1634)明崇禎七年五月以後,日本嚴禁輸出兵器,然而走私活動恐難禁絕。明末清初的屈大均(1630-1696年)在《廣東新語卷16 器語 刀》中記載,當時市面上有“紅毛鬼子”叫賣日本刀,因為有澳門這個特殊的商埠,日本刀在澳門隨處可見,當然也可以從澳門進入內地。明末清初時將中國人管荷蘭人稱為“紅毛鬼”,以後以“紅毛”泛指西方人。 筆者認為銘文為日本國紅毛州/沙麾州諸如此類的這些佩刀的年代基本符合明末清初的特徵,應該是當時的遺留。所謂紅毛州也許和“紅毛鬼”有關?我舉個例子,都知道阿拉伯數字是印度發明的,但通過阿拉伯傳入西方,遂得此名。會不會在明清之際有人想找高品位的日本刀,但不知途徑,從西方人那兒買了刀,就以訛傳訛刻上了日本國紅毛州字樣?日本即沒有紅毛州也沒有沙麾州,日本歷史上更沒有叫寶高的刀匠。眾所周知,日本刀的刀匠信息銘文在莖上而不在刃身上,但部分日本刀刃身近刀根處上確有雕物。下圖為日本刀雕物圖例: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日本刀的雕物文字多以梵文為主: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實物觀察這些銘文為“日本國”款刀的鍛造和姿形,並不具備當時(末古刀期--新刀期)同類型的日本刀的特徵,而是和當時中國所造的仿倭刀類似。

這些進口的明清刀劍上為何有簡體字銘文?圖說現存“日本國”款刀

所以筆者大膽推測這些“日本國”款刀可能並不是日本本土刀,或者日本刀改型,而是中國刀匠為彌補進口日本刀不足的貼牌代工的仿作。即便是仿作,歷經幾百年風雨,“日本國”款刀存世也是頗為有限的,筆者十餘年過眼古刀逾千所見收藏者實物連同照片在內,“日本國”款刀也不過十餘把。這些刀也給中日刀劍交流史上留下了歷史見證和思考。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冷豔鋸,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