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很受傷:美國大棒終於要落下來了,這次在劫難逃

日本很受傷:美國大棒終於要落下來了,這次在劫難逃

據觀察者網4月11日消息,在日美即將舉行貿易協定的談判之際,美國農業部長珀杜就日本對美國農產品徵收的關稅問題表示,希望能夠加快談判進程,要求日本做出更大讓步,幅度必須超過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時達成的協議,因為這些協議使美國農民在出口方面陷入了不利境地。

中美貿易摩擦接近尾聲之際,美國終於騰出手將矛頭指向日本。然而,主角尚未登場,龍套就已經躁動起來。日本的農業和汽車業是外貿的重頭戲,也是美日之間貿易赤字的主要來源。早前,特朗普已經提醒過日本的汽車問題,莫不是珀杜擔心總統忘記了日本的農副產品,趕在貿易談判前進行補充。

沉寂一年之久,美國的大棒最終還是落下,敲打的目標一個都沒有少。這一次無論日本如何耍滑頭,恐怕都在劫難逃,40年前的經典劇情或將再度上演。

眾所周知,日本堪稱是美國悠久貿易鬥爭史上最熟悉的對手。二戰以後,日美之間發生過多起聲勢浩大的貿易摩擦,從五六十年代紡織品戰、鋼鐵戰,到七八十年代彩電戰、汽車戰,再到九十年代半導體戰、電信戰,每一場都是美國挑起的,並且都以日本讓步妥協收場,但最後都沒能縮減貿易逆差。直至最具打擊力的、最令讓日本人後怕的“廣場協議”簽訂後,日本經濟迎來“失落的二十年”,美國才達到消除鉅額貿易赤字的目的,並宣告暫時停火。

當年的“廣場協議”,讓這場談判的主導者萊特希澤一戰成名,日本還送他一個“導彈人”的榮譽稱號。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有驚人的相似。如今萊特希澤再次以美國貿易代表的身份,又要和曾經的對手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茂木敏充坐上談判席。

今天的特朗普更是里根的“小迷弟”,同樣也是高舉減少貿易逆差、保護本國產業的旗幟對日本進行同樣操作。可是日本似乎已經記住了當年的歷史教訓,面對無情的“老大哥”耍起了滑頭。特朗普總統上臺以來,多次將日本作為批評對象,高喊貿易逆差達到“難以忍受的水平”,多次以汽車關稅威脅日本開放汽車和農業領域,一度讓日本國內緊張不已。

去年3月,美國加徵鋼鐵鋁材關稅計劃出爐。首相安倍晉三立即再度赴美彙報,極力勸說特朗普就關稅豁免日本。結果讓外界頗感意外的是,連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這樣的盟友都得到了暫時豁免,最乖巧的日本卻成為唯一沒有獲得豁免的美國主要盟國。在美國優先的大旗下,安倍與特朗普通過高爾夫和牛排餐建立起的“友誼”,終究沒有起到半毛錢作用。

心裡極度不平衡的日本也放下“狠話”:將保留採取反制措施的權利,視美國措施影響,在適當時機作出決定,企圖以威脅報復的舉動提高獲得美國關稅豁免的可能性,同時獲得未來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時討價還價的籌碼,結果還是未能奏效,免死金牌沒有拿到,貿易談判也前途渺茫。

2018年8月9日,日美舉行為期兩天的首次正式會議,雙方各提要求,互亮底牌,但在貿易規則、市場開放和早期成果方面爭鋒相對,無果而終。特朗普勃然大怒,駐日大使哈格蒂當即向向日本傳遞了嚴厲的信息。對此日本的應對措施就是一個字——拖,甚至想拖到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之後,幻想著特朗普被選票趕出白宮的奇蹟出現。當初預定最早1月下旬啟動日美貿易協定談判,被日本以各種藉口數次推遲。

現在看來,這“希望”是一廂情願,美國政府對此早就不耐煩了,更不希望“拖延戰術”壞了特朗普好事。連任競選活動已經啟動,貿易問題關係著美國老百姓的錢袋子,也是特朗普最為看重的拉票籌碼,他不允許這塊重要的“票田”被日本“踐踏”。

3月12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貿易談判必須在今年春季開始,並要以最快的速度達到協議,否則美國將不會給日本任何機會。哈格蒂大使表示,“特朗普總統同意,只要與日本的談判迅速且具有誠意,則慎用關稅”。美國擅長上演胡蘿蔔加大棒的“紅白臉”戲,且屢屢得手,特別是對日本,這一次當然也沒有例外。

4月8日,日美兩國政府在華盛頓舉行部長級官員參加的貨物貿易協定談判的首次會議終於敲定了日期。隨之而來的珀杜、萊特希澤等人的嚴詞,再一次讓人嗅到了濃濃的單邊主義味道。看來,小算盤打了這麼久,日本還是要挨這一刀!

當年美國總統是里根,如今是崇拜里根的特朗普,但“美國優先”的強者邏輯是滲透在美國骨子裡的,華盛頓不相信眼淚,他就是要把你打趴下,讓你不再有挑戰他的能力,這就是美國的行事方法。

日本如今面臨的尷尬場面,再一次印證了去年我們應對美國霸凌行徑的正確性和必要性。對於美國等西方列強,我們絕不能抱有幻想,示軟示弱只能進一步刺激他們的慾望。中國發展空間的拓展是靠實力爭取的。新中國成立初期如此,現在同樣如此。(作者:不平則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