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

文 / 漁父

"

文 / 漁父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類似的場面,讓我想到北京廟會。而這裡是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一般工作日的場面。在北京798藝術區,工作日的美術館是怎樣的呢?正常情況下,遊客寥寥無幾。

光是人多,可能還不值得大驚小怪。真正令人受到震動的是,這張照片其實是館內商店的場景,而且沒有拍全,出口處還有一條目測100米左右的隊伍在等待結賬,由於太長,拐了兩個彎。

作為一個藝術從業者,我深知讓一個觀眾從免費觀看到付費觀看,再到願意購買藝術衍生品,有著一段多麼艱難的培育歷程。現在,中國很多美術館的主要課題還是如何讓更多的人走進來,因此他們往往還在糾結該不該收門票。至於用藝術衍生品賺大錢?那是故宮這種“超級IP”才有資格想的事。

"

文 / 漁父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類似的場面,讓我想到北京廟會。而這裡是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一般工作日的場面。在北京798藝術區,工作日的美術館是怎樣的呢?正常情況下,遊客寥寥無幾。

光是人多,可能還不值得大驚小怪。真正令人受到震動的是,這張照片其實是館內商店的場景,而且沒有拍全,出口處還有一條目測100米左右的隊伍在等待結賬,由於太長,拐了兩個彎。

作為一個藝術從業者,我深知讓一個觀眾從免費觀看到付費觀看,再到願意購買藝術衍生品,有著一段多麼艱難的培育歷程。現在,中國很多美術館的主要課題還是如何讓更多的人走進來,因此他們往往還在糾結該不該收門票。至於用藝術衍生品賺大錢?那是故宮這種“超級IP”才有資格想的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日本街頭的井蓋藝術

與北京的798不同,東京畫廊最為集中的地區,居然是人稱“全亞洲最貴的地方”的銀座。而且,有些畫廊並不在一樓臨街的位置,接待的也主要是造訪的客人,而非自然客流。我們很難想象在北京三里屯或者國貿,集中這麼多藝術機構該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原來,藝術家並不是與偏遠的宋莊最配哦。

這些事實清晰地顯示著,日本畫廊的背後有一個多麼紮實、穩定的藏家群體,他們給日本藝術業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日本人為什麼對藝術如此熱情?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回答,可能要講講戰後日本經濟恢復,池田勇人內閣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一億總中流”概念的產生(即九成左右的國民都自認為中產階級),泡沫經濟時期的企業收藏熱潮等。

如果從教育的角度,可能要講講明治維新後的教育改革,當代日本中小學對美育的重視等。

反觀中國,常見的觀點認為,中國人剛解決溫飽問題,因此對美育還不夠重視,藝術尚屬於小眾。

這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些事並不見得必須兜裡有了錢,肚子裡有了知識才能做。

往遠了說,一個有價值的案例是1982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哈默藏畫——500年名作原件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外國名畫原作展,展品包括從文藝復興至近現代各時期代表畫家作品。當時人多到什麼程度?有美院學生過去臨摹,因為人太多,要站在凳子上,拿著望遠鏡看。

那時的中國人還沒有完全解決吃飯問題,但他們依然對藝術如飢似渴。

往近了說,有一次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閉幕“西方繪畫500年”特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下圖的壯觀場面:

"

文 / 漁父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類似的場面,讓我想到北京廟會。而這裡是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一般工作日的場面。在北京798藝術區,工作日的美術館是怎樣的呢?正常情況下,遊客寥寥無幾。

光是人多,可能還不值得大驚小怪。真正令人受到震動的是,這張照片其實是館內商店的場景,而且沒有拍全,出口處還有一條目測100米左右的隊伍在等待結賬,由於太長,拐了兩個彎。

作為一個藝術從業者,我深知讓一個觀眾從免費觀看到付費觀看,再到願意購買藝術衍生品,有著一段多麼艱難的培育歷程。現在,中國很多美術館的主要課題還是如何讓更多的人走進來,因此他們往往還在糾結該不該收門票。至於用藝術衍生品賺大錢?那是故宮這種“超級IP”才有資格想的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日本街頭的井蓋藝術

與北京的798不同,東京畫廊最為集中的地區,居然是人稱“全亞洲最貴的地方”的銀座。而且,有些畫廊並不在一樓臨街的位置,接待的也主要是造訪的客人,而非自然客流。我們很難想象在北京三里屯或者國貿,集中這麼多藝術機構該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原來,藝術家並不是與偏遠的宋莊最配哦。

這些事實清晰地顯示著,日本畫廊的背後有一個多麼紮實、穩定的藏家群體,他們給日本藝術業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日本人為什麼對藝術如此熱情?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回答,可能要講講戰後日本經濟恢復,池田勇人內閣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一億總中流”概念的產生(即九成左右的國民都自認為中產階級),泡沫經濟時期的企業收藏熱潮等。

如果從教育的角度,可能要講講明治維新後的教育改革,當代日本中小學對美育的重視等。

反觀中國,常見的觀點認為,中國人剛解決溫飽問題,因此對美育還不夠重視,藝術尚屬於小眾。

這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些事並不見得必須兜裡有了錢,肚子裡有了知識才能做。

往遠了說,一個有價值的案例是1982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哈默藏畫——500年名作原件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外國名畫原作展,展品包括從文藝復興至近現代各時期代表畫家作品。當時人多到什麼程度?有美院學生過去臨摹,因為人太多,要站在凳子上,拿著望遠鏡看。

那時的中國人還沒有完全解決吃飯問題,但他們依然對藝術如飢似渴。

往近了說,有一次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閉幕“西方繪畫500年”特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下圖的壯觀場面: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與其說“中國人不喜歡藝術”,倒不如說,中國人平日裡看到以上這般優質藝術內容的機會太少了。

光拿展覽這一項來講,對比一下就知道,日本跟中國的藝術展覽幾乎不是同一個物種。舉個例子,在中國火爆異常的“西方繪畫500年”特展,全部展品來自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的館藏,如果你登陸該美術館官網,就會發現它們平時都安置在常設展廳——是的,這個讓中國人一覽眾多大師原作,堪稱千載難逢的特展,對日本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常設展。

"

文 / 漁父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類似的場面,讓我想到北京廟會。而這裡是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一般工作日的場面。在北京798藝術區,工作日的美術館是怎樣的呢?正常情況下,遊客寥寥無幾。

光是人多,可能還不值得大驚小怪。真正令人受到震動的是,這張照片其實是館內商店的場景,而且沒有拍全,出口處還有一條目測100米左右的隊伍在等待結賬,由於太長,拐了兩個彎。

作為一個藝術從業者,我深知讓一個觀眾從免費觀看到付費觀看,再到願意購買藝術衍生品,有著一段多麼艱難的培育歷程。現在,中國很多美術館的主要課題還是如何讓更多的人走進來,因此他們往往還在糾結該不該收門票。至於用藝術衍生品賺大錢?那是故宮這種“超級IP”才有資格想的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日本街頭的井蓋藝術

與北京的798不同,東京畫廊最為集中的地區,居然是人稱“全亞洲最貴的地方”的銀座。而且,有些畫廊並不在一樓臨街的位置,接待的也主要是造訪的客人,而非自然客流。我們很難想象在北京三里屯或者國貿,集中這麼多藝術機構該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原來,藝術家並不是與偏遠的宋莊最配哦。

這些事實清晰地顯示著,日本畫廊的背後有一個多麼紮實、穩定的藏家群體,他們給日本藝術業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日本人為什麼對藝術如此熱情?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回答,可能要講講戰後日本經濟恢復,池田勇人內閣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一億總中流”概念的產生(即九成左右的國民都自認為中產階級),泡沫經濟時期的企業收藏熱潮等。

如果從教育的角度,可能要講講明治維新後的教育改革,當代日本中小學對美育的重視等。

反觀中國,常見的觀點認為,中國人剛解決溫飽問題,因此對美育還不夠重視,藝術尚屬於小眾。

這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些事並不見得必須兜裡有了錢,肚子裡有了知識才能做。

往遠了說,一個有價值的案例是1982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哈默藏畫——500年名作原件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外國名畫原作展,展品包括從文藝復興至近現代各時期代表畫家作品。當時人多到什麼程度?有美院學生過去臨摹,因為人太多,要站在凳子上,拿著望遠鏡看。

那時的中國人還沒有完全解決吃飯問題,但他們依然對藝術如飢似渴。

往近了說,有一次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閉幕“西方繪畫500年”特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下圖的壯觀場面: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與其說“中國人不喜歡藝術”,倒不如說,中國人平日裡看到以上這般優質藝術內容的機會太少了。

光拿展覽這一項來講,對比一下就知道,日本跟中國的藝術展覽幾乎不是同一個物種。舉個例子,在中國火爆異常的“西方繪畫500年”特展,全部展品來自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的館藏,如果你登陸該美術館官網,就會發現它們平時都安置在常設展廳——是的,這個讓中國人一覽眾多大師原作,堪稱千載難逢的特展,對日本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常設展。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富士美術館官網上的信息顯示,“西方繪畫500年”展將從2019年1月5日起在該館常設展廳重新開展。

那日本人的“特展”又什麼樣?我們可以參考在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進行的維米爾展。迄今為止,荷蘭繪畫大師維米爾能夠確認的真跡一共35幅,散落於全球各地,能借出一件都不容易,日本人此次一口氣集齊了其中九幅一起展出,其中包括那張享譽美術史的《倒牛奶的女傭》,這個展覽何等珍貴,大家可以自行體會一下。

"

文 / 漁父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類似的場面,讓我想到北京廟會。而這裡是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一般工作日的場面。在北京798藝術區,工作日的美術館是怎樣的呢?正常情況下,遊客寥寥無幾。

光是人多,可能還不值得大驚小怪。真正令人受到震動的是,這張照片其實是館內商店的場景,而且沒有拍全,出口處還有一條目測100米左右的隊伍在等待結賬,由於太長,拐了兩個彎。

作為一個藝術從業者,我深知讓一個觀眾從免費觀看到付費觀看,再到願意購買藝術衍生品,有著一段多麼艱難的培育歷程。現在,中國很多美術館的主要課題還是如何讓更多的人走進來,因此他們往往還在糾結該不該收門票。至於用藝術衍生品賺大錢?那是故宮這種“超級IP”才有資格想的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日本街頭的井蓋藝術

與北京的798不同,東京畫廊最為集中的地區,居然是人稱“全亞洲最貴的地方”的銀座。而且,有些畫廊並不在一樓臨街的位置,接待的也主要是造訪的客人,而非自然客流。我們很難想象在北京三里屯或者國貿,集中這麼多藝術機構該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原來,藝術家並不是與偏遠的宋莊最配哦。

這些事實清晰地顯示著,日本畫廊的背後有一個多麼紮實、穩定的藏家群體,他們給日本藝術業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日本人為什麼對藝術如此熱情?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回答,可能要講講戰後日本經濟恢復,池田勇人內閣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一億總中流”概念的產生(即九成左右的國民都自認為中產階級),泡沫經濟時期的企業收藏熱潮等。

如果從教育的角度,可能要講講明治維新後的教育改革,當代日本中小學對美育的重視等。

反觀中國,常見的觀點認為,中國人剛解決溫飽問題,因此對美育還不夠重視,藝術尚屬於小眾。

這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些事並不見得必須兜裡有了錢,肚子裡有了知識才能做。

往遠了說,一個有價值的案例是1982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哈默藏畫——500年名作原件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外國名畫原作展,展品包括從文藝復興至近現代各時期代表畫家作品。當時人多到什麼程度?有美院學生過去臨摹,因為人太多,要站在凳子上,拿著望遠鏡看。

那時的中國人還沒有完全解決吃飯問題,但他們依然對藝術如飢似渴。

往近了說,有一次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閉幕“西方繪畫500年”特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下圖的壯觀場面: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與其說“中國人不喜歡藝術”,倒不如說,中國人平日裡看到以上這般優質藝術內容的機會太少了。

光拿展覽這一項來講,對比一下就知道,日本跟中國的藝術展覽幾乎不是同一個物種。舉個例子,在中國火爆異常的“西方繪畫500年”特展,全部展品來自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的館藏,如果你登陸該美術館官網,就會發現它們平時都安置在常設展廳——是的,這個讓中國人一覽眾多大師原作,堪稱千載難逢的特展,對日本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常設展。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富士美術館官網上的信息顯示,“西方繪畫500年”展將從2019年1月5日起在該館常設展廳重新開展。

那日本人的“特展”又什麼樣?我們可以參考在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進行的維米爾展。迄今為止,荷蘭繪畫大師維米爾能夠確認的真跡一共35幅,散落於全球各地,能借出一件都不容易,日本人此次一口氣集齊了其中九幅一起展出,其中包括那張享譽美術史的《倒牛奶的女傭》,這個展覽何等珍貴,大家可以自行體會一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上野公園內的巨幅維米爾展海報,日本人自豪地打出了9/35這個數字

又如在東京都美術館舉行的挪威畫家蒙克作品展,展出了油畫、版畫在內的100多件蒙克的原作,其中包括經典之作《吶喊》。

"

文 / 漁父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類似的場面,讓我想到北京廟會。而這裡是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一般工作日的場面。在北京798藝術區,工作日的美術館是怎樣的呢?正常情況下,遊客寥寥無幾。

光是人多,可能還不值得大驚小怪。真正令人受到震動的是,這張照片其實是館內商店的場景,而且沒有拍全,出口處還有一條目測100米左右的隊伍在等待結賬,由於太長,拐了兩個彎。

作為一個藝術從業者,我深知讓一個觀眾從免費觀看到付費觀看,再到願意購買藝術衍生品,有著一段多麼艱難的培育歷程。現在,中國很多美術館的主要課題還是如何讓更多的人走進來,因此他們往往還在糾結該不該收門票。至於用藝術衍生品賺大錢?那是故宮這種“超級IP”才有資格想的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日本街頭的井蓋藝術

與北京的798不同,東京畫廊最為集中的地區,居然是人稱“全亞洲最貴的地方”的銀座。而且,有些畫廊並不在一樓臨街的位置,接待的也主要是造訪的客人,而非自然客流。我們很難想象在北京三里屯或者國貿,集中這麼多藝術機構該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原來,藝術家並不是與偏遠的宋莊最配哦。

這些事實清晰地顯示著,日本畫廊的背後有一個多麼紮實、穩定的藏家群體,他們給日本藝術業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日本人為什麼對藝術如此熱情?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回答,可能要講講戰後日本經濟恢復,池田勇人內閣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一億總中流”概念的產生(即九成左右的國民都自認為中產階級),泡沫經濟時期的企業收藏熱潮等。

如果從教育的角度,可能要講講明治維新後的教育改革,當代日本中小學對美育的重視等。

反觀中國,常見的觀點認為,中國人剛解決溫飽問題,因此對美育還不夠重視,藝術尚屬於小眾。

這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些事並不見得必須兜裡有了錢,肚子裡有了知識才能做。

往遠了說,一個有價值的案例是1982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哈默藏畫——500年名作原件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外國名畫原作展,展品包括從文藝復興至近現代各時期代表畫家作品。當時人多到什麼程度?有美院學生過去臨摹,因為人太多,要站在凳子上,拿著望遠鏡看。

那時的中國人還沒有完全解決吃飯問題,但他們依然對藝術如飢似渴。

往近了說,有一次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閉幕“西方繪畫500年”特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下圖的壯觀場面: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與其說“中國人不喜歡藝術”,倒不如說,中國人平日裡看到以上這般優質藝術內容的機會太少了。

光拿展覽這一項來講,對比一下就知道,日本跟中國的藝術展覽幾乎不是同一個物種。舉個例子,在中國火爆異常的“西方繪畫500年”特展,全部展品來自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的館藏,如果你登陸該美術館官網,就會發現它們平時都安置在常設展廳——是的,這個讓中國人一覽眾多大師原作,堪稱千載難逢的特展,對日本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常設展。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富士美術館官網上的信息顯示,“西方繪畫500年”展將從2019年1月5日起在該館常設展廳重新開展。

那日本人的“特展”又什麼樣?我們可以參考在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進行的維米爾展。迄今為止,荷蘭繪畫大師維米爾能夠確認的真跡一共35幅,散落於全球各地,能借出一件都不容易,日本人此次一口氣集齊了其中九幅一起展出,其中包括那張享譽美術史的《倒牛奶的女傭》,這個展覽何等珍貴,大家可以自行體會一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上野公園內的巨幅維米爾展海報,日本人自豪地打出了9/35這個數字

又如在東京都美術館舉行的挪威畫家蒙克作品展,展出了油畫、版畫在內的100多件蒙克的原作,其中包括經典之作《吶喊》。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蒙克展覽海報

對,中國人在書本上才能看到的很多大師之作,日本人常年可以在家門口的美術館裡看到。

與此同時在中國,某些所謂“致敬”西方藝術大師的網紅展,門票動輒100元以上,卻居然一張原作沒有,全部是複製品和影像資料,有些複製品更是連偏色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就以大師為招牌,堂而皇之地拿來展出了。

"

文 / 漁父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類似的場面,讓我想到北京廟會。而這裡是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一般工作日的場面。在北京798藝術區,工作日的美術館是怎樣的呢?正常情況下,遊客寥寥無幾。

光是人多,可能還不值得大驚小怪。真正令人受到震動的是,這張照片其實是館內商店的場景,而且沒有拍全,出口處還有一條目測100米左右的隊伍在等待結賬,由於太長,拐了兩個彎。

作為一個藝術從業者,我深知讓一個觀眾從免費觀看到付費觀看,再到願意購買藝術衍生品,有著一段多麼艱難的培育歷程。現在,中國很多美術館的主要課題還是如何讓更多的人走進來,因此他們往往還在糾結該不該收門票。至於用藝術衍生品賺大錢?那是故宮這種“超級IP”才有資格想的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日本街頭的井蓋藝術

與北京的798不同,東京畫廊最為集中的地區,居然是人稱“全亞洲最貴的地方”的銀座。而且,有些畫廊並不在一樓臨街的位置,接待的也主要是造訪的客人,而非自然客流。我們很難想象在北京三里屯或者國貿,集中這麼多藝術機構該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原來,藝術家並不是與偏遠的宋莊最配哦。

這些事實清晰地顯示著,日本畫廊的背後有一個多麼紮實、穩定的藏家群體,他們給日本藝術業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日本人為什麼對藝術如此熱情?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回答,可能要講講戰後日本經濟恢復,池田勇人內閣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一億總中流”概念的產生(即九成左右的國民都自認為中產階級),泡沫經濟時期的企業收藏熱潮等。

如果從教育的角度,可能要講講明治維新後的教育改革,當代日本中小學對美育的重視等。

反觀中國,常見的觀點認為,中國人剛解決溫飽問題,因此對美育還不夠重視,藝術尚屬於小眾。

這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些事並不見得必須兜裡有了錢,肚子裡有了知識才能做。

往遠了說,一個有價值的案例是1982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哈默藏畫——500年名作原件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外國名畫原作展,展品包括從文藝復興至近現代各時期代表畫家作品。當時人多到什麼程度?有美院學生過去臨摹,因為人太多,要站在凳子上,拿著望遠鏡看。

那時的中國人還沒有完全解決吃飯問題,但他們依然對藝術如飢似渴。

往近了說,有一次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閉幕“西方繪畫500年”特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下圖的壯觀場面: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與其說“中國人不喜歡藝術”,倒不如說,中國人平日裡看到以上這般優質藝術內容的機會太少了。

光拿展覽這一項來講,對比一下就知道,日本跟中國的藝術展覽幾乎不是同一個物種。舉個例子,在中國火爆異常的“西方繪畫500年”特展,全部展品來自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的館藏,如果你登陸該美術館官網,就會發現它們平時都安置在常設展廳——是的,這個讓中國人一覽眾多大師原作,堪稱千載難逢的特展,對日本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常設展。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富士美術館官網上的信息顯示,“西方繪畫500年”展將從2019年1月5日起在該館常設展廳重新開展。

那日本人的“特展”又什麼樣?我們可以參考在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進行的維米爾展。迄今為止,荷蘭繪畫大師維米爾能夠確認的真跡一共35幅,散落於全球各地,能借出一件都不容易,日本人此次一口氣集齊了其中九幅一起展出,其中包括那張享譽美術史的《倒牛奶的女傭》,這個展覽何等珍貴,大家可以自行體會一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上野公園內的巨幅維米爾展海報,日本人自豪地打出了9/35這個數字

又如在東京都美術館舉行的挪威畫家蒙克作品展,展出了油畫、版畫在內的100多件蒙克的原作,其中包括經典之作《吶喊》。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蒙克展覽海報

對,中國人在書本上才能看到的很多大師之作,日本人常年可以在家門口的美術館裡看到。

與此同時在中國,某些所謂“致敬”西方藝術大師的網紅展,門票動輒100元以上,卻居然一張原作沒有,全部是複製品和影像資料,有些複製品更是連偏色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就以大師為招牌,堂而皇之地拿來展出了。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更有甚者,一些商家不通過正規渠道取得藝術家授權,直接辦假展。比如中國多地出現的所謂“草間彌生與村上隆聯展”,被爆出無一真品,兩位日本藝術家均氣憤地表示要訴諸法律途徑解決,這事登上了日本的新聞,鬧的沸沸揚揚。

"

文 / 漁父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類似的場面,讓我想到北京廟會。而這裡是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一般工作日的場面。在北京798藝術區,工作日的美術館是怎樣的呢?正常情況下,遊客寥寥無幾。

光是人多,可能還不值得大驚小怪。真正令人受到震動的是,這張照片其實是館內商店的場景,而且沒有拍全,出口處還有一條目測100米左右的隊伍在等待結賬,由於太長,拐了兩個彎。

作為一個藝術從業者,我深知讓一個觀眾從免費觀看到付費觀看,再到願意購買藝術衍生品,有著一段多麼艱難的培育歷程。現在,中國很多美術館的主要課題還是如何讓更多的人走進來,因此他們往往還在糾結該不該收門票。至於用藝術衍生品賺大錢?那是故宮這種“超級IP”才有資格想的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日本街頭的井蓋藝術

與北京的798不同,東京畫廊最為集中的地區,居然是人稱“全亞洲最貴的地方”的銀座。而且,有些畫廊並不在一樓臨街的位置,接待的也主要是造訪的客人,而非自然客流。我們很難想象在北京三里屯或者國貿,集中這麼多藝術機構該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原來,藝術家並不是與偏遠的宋莊最配哦。

這些事實清晰地顯示著,日本畫廊的背後有一個多麼紮實、穩定的藏家群體,他們給日本藝術業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日本人為什麼對藝術如此熱情?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回答,可能要講講戰後日本經濟恢復,池田勇人內閣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一億總中流”概念的產生(即九成左右的國民都自認為中產階級),泡沫經濟時期的企業收藏熱潮等。

如果從教育的角度,可能要講講明治維新後的教育改革,當代日本中小學對美育的重視等。

反觀中國,常見的觀點認為,中國人剛解決溫飽問題,因此對美育還不夠重視,藝術尚屬於小眾。

這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些事並不見得必須兜裡有了錢,肚子裡有了知識才能做。

往遠了說,一個有價值的案例是1982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哈默藏畫——500年名作原件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外國名畫原作展,展品包括從文藝復興至近現代各時期代表畫家作品。當時人多到什麼程度?有美院學生過去臨摹,因為人太多,要站在凳子上,拿著望遠鏡看。

那時的中國人還沒有完全解決吃飯問題,但他們依然對藝術如飢似渴。

往近了說,有一次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閉幕“西方繪畫500年”特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下圖的壯觀場面: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與其說“中國人不喜歡藝術”,倒不如說,中國人平日裡看到以上這般優質藝術內容的機會太少了。

光拿展覽這一項來講,對比一下就知道,日本跟中國的藝術展覽幾乎不是同一個物種。舉個例子,在中國火爆異常的“西方繪畫500年”特展,全部展品來自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的館藏,如果你登陸該美術館官網,就會發現它們平時都安置在常設展廳——是的,這個讓中國人一覽眾多大師原作,堪稱千載難逢的特展,對日本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常設展。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富士美術館官網上的信息顯示,“西方繪畫500年”展將從2019年1月5日起在該館常設展廳重新開展。

那日本人的“特展”又什麼樣?我們可以參考在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進行的維米爾展。迄今為止,荷蘭繪畫大師維米爾能夠確認的真跡一共35幅,散落於全球各地,能借出一件都不容易,日本人此次一口氣集齊了其中九幅一起展出,其中包括那張享譽美術史的《倒牛奶的女傭》,這個展覽何等珍貴,大家可以自行體會一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上野公園內的巨幅維米爾展海報,日本人自豪地打出了9/35這個數字

又如在東京都美術館舉行的挪威畫家蒙克作品展,展出了油畫、版畫在內的100多件蒙克的原作,其中包括經典之作《吶喊》。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蒙克展覽海報

對,中國人在書本上才能看到的很多大師之作,日本人常年可以在家門口的美術館裡看到。

與此同時在中國,某些所謂“致敬”西方藝術大師的網紅展,門票動輒100元以上,卻居然一張原作沒有,全部是複製品和影像資料,有些複製品更是連偏色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就以大師為招牌,堂而皇之地拿來展出了。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更有甚者,一些商家不通過正規渠道取得藝術家授權,直接辦假展。比如中國多地出現的所謂“草間彌生與村上隆聯展”,被爆出無一真品,兩位日本藝術家均氣憤地表示要訴諸法律途徑解決,這事登上了日本的新聞,鬧的沸沸揚揚。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日本新聞中有關中國假展的報道

說白了,這就是割韭菜,賺快錢,最終打擊的只能是中國人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藝術熱情。


光有重量級展品還不夠,諸多細節也可以看到日本人的用心。

一些大展,他們會細緻到會準備中、英、韓三種語言,內容均由專業公司製作,側重於創作背景和藝術家生平的介紹,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告訴你“這張作品表達了什麼”,讓觀者既看得明白,又留下了自己解讀的空間,就連我這個不懂日語的外國人,也能看得懂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藝術展的日語講解經常是由著名演員、聲優擔綱錄製的。還有很多類似貼心的細節,比如,自由閱覽美術圖書、展覽會圖錄、美術雜誌等供來客查閱,桌椅、兒童設施等相關環境設施舒適,還有些美術館會提供配套班車和餐飲。

很多事情日本人都在下慢功夫。很難想象打磨一個像維米爾這樣的重磅展覽,前期準備工作該有多麼艱鉅和瑣碎。

"

文 / 漁父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類似的場面,讓我想到北京廟會。而這裡是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一般工作日的場面。在北京798藝術區,工作日的美術館是怎樣的呢?正常情況下,遊客寥寥無幾。

光是人多,可能還不值得大驚小怪。真正令人受到震動的是,這張照片其實是館內商店的場景,而且沒有拍全,出口處還有一條目測100米左右的隊伍在等待結賬,由於太長,拐了兩個彎。

作為一個藝術從業者,我深知讓一個觀眾從免費觀看到付費觀看,再到願意購買藝術衍生品,有著一段多麼艱難的培育歷程。現在,中國很多美術館的主要課題還是如何讓更多的人走進來,因此他們往往還在糾結該不該收門票。至於用藝術衍生品賺大錢?那是故宮這種“超級IP”才有資格想的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日本街頭的井蓋藝術

與北京的798不同,東京畫廊最為集中的地區,居然是人稱“全亞洲最貴的地方”的銀座。而且,有些畫廊並不在一樓臨街的位置,接待的也主要是造訪的客人,而非自然客流。我們很難想象在北京三里屯或者國貿,集中這麼多藝術機構該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原來,藝術家並不是與偏遠的宋莊最配哦。

這些事實清晰地顯示著,日本畫廊的背後有一個多麼紮實、穩定的藏家群體,他們給日本藝術業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日本人為什麼對藝術如此熱情?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回答,可能要講講戰後日本經濟恢復,池田勇人內閣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一億總中流”概念的產生(即九成左右的國民都自認為中產階級),泡沫經濟時期的企業收藏熱潮等。

如果從教育的角度,可能要講講明治維新後的教育改革,當代日本中小學對美育的重視等。

反觀中國,常見的觀點認為,中國人剛解決溫飽問題,因此對美育還不夠重視,藝術尚屬於小眾。

這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些事並不見得必須兜裡有了錢,肚子裡有了知識才能做。

往遠了說,一個有價值的案例是1982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哈默藏畫——500年名作原件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外國名畫原作展,展品包括從文藝復興至近現代各時期代表畫家作品。當時人多到什麼程度?有美院學生過去臨摹,因為人太多,要站在凳子上,拿著望遠鏡看。

那時的中國人還沒有完全解決吃飯問題,但他們依然對藝術如飢似渴。

往近了說,有一次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閉幕“西方繪畫500年”特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下圖的壯觀場面: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與其說“中國人不喜歡藝術”,倒不如說,中國人平日裡看到以上這般優質藝術內容的機會太少了。

光拿展覽這一項來講,對比一下就知道,日本跟中國的藝術展覽幾乎不是同一個物種。舉個例子,在中國火爆異常的“西方繪畫500年”特展,全部展品來自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的館藏,如果你登陸該美術館官網,就會發現它們平時都安置在常設展廳——是的,這個讓中國人一覽眾多大師原作,堪稱千載難逢的特展,對日本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常設展。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富士美術館官網上的信息顯示,“西方繪畫500年”展將從2019年1月5日起在該館常設展廳重新開展。

那日本人的“特展”又什麼樣?我們可以參考在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進行的維米爾展。迄今為止,荷蘭繪畫大師維米爾能夠確認的真跡一共35幅,散落於全球各地,能借出一件都不容易,日本人此次一口氣集齊了其中九幅一起展出,其中包括那張享譽美術史的《倒牛奶的女傭》,這個展覽何等珍貴,大家可以自行體會一下。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上野公園內的巨幅維米爾展海報,日本人自豪地打出了9/35這個數字

又如在東京都美術館舉行的挪威畫家蒙克作品展,展出了油畫、版畫在內的100多件蒙克的原作,其中包括經典之作《吶喊》。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蒙克展覽海報

對,中國人在書本上才能看到的很多大師之作,日本人常年可以在家門口的美術館裡看到。

與此同時在中國,某些所謂“致敬”西方藝術大師的網紅展,門票動輒100元以上,卻居然一張原作沒有,全部是複製品和影像資料,有些複製品更是連偏色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就以大師為招牌,堂而皇之地拿來展出了。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更有甚者,一些商家不通過正規渠道取得藝術家授權,直接辦假展。比如中國多地出現的所謂“草間彌生與村上隆聯展”,被爆出無一真品,兩位日本藝術家均氣憤地表示要訴諸法律途徑解決,這事登上了日本的新聞,鬧的沸沸揚揚。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日本新聞中有關中國假展的報道

說白了,這就是割韭菜,賺快錢,最終打擊的只能是中國人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藝術熱情。


光有重量級展品還不夠,諸多細節也可以看到日本人的用心。

一些大展,他們會細緻到會準備中、英、韓三種語言,內容均由專業公司製作,側重於創作背景和藝術家生平的介紹,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告訴你“這張作品表達了什麼”,讓觀者既看得明白,又留下了自己解讀的空間,就連我這個不懂日語的外國人,也能看得懂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藝術展的日語講解經常是由著名演員、聲優擔綱錄製的。還有很多類似貼心的細節,比如,自由閱覽美術圖書、展覽會圖錄、美術雜誌等供來客查閱,桌椅、兒童設施等相關環境設施舒適,還有些美術館會提供配套班車和餐飲。

很多事情日本人都在下慢功夫。很難想象打磨一個像維米爾這樣的重磅展覽,前期準備工作該有多麼艱鉅和瑣碎。

對比日本,我們的藝術展就是在割韭菜

東京都美術館

飯田美術的創始人飯田功先生,現在還會打電話給20年前在自己這裡購買過作品的藏家,告訴對方這張作品如今的價值;銀座柳畫廊的副社長野呂洋子女士常常去小學講課,帶領小學生參觀當地的畫廊,這也不是能夠迅速帶來經濟收益的行為。

但是我們又能清晰地看到慢功夫帶來的成果:儘管日本大多數美術館不讓拍照,不可能成為自拍秀場,可日本人依然會美術館門前排起長龍,參觀結束後爭相購買藝術衍生品,態度近乎虔誠。

讓藝術親近大眾,他們是從一個個小目標做起的。

說起小目標,想起一個調查。2018年1月,日本第一生命保險公司公佈了2017年該國兒童長大後想從事職業的調查結果。日本男孩的理想大多是學者、足球運動員、棒球運動員等,女孩的理想則是西點師、護士、幼兒園教師等,全是小目標。可如果拿這個問題問中國孩子,得到的答案通常是當老闆、做官。

說實話,我確實體會不到當大老闆是什麼感覺,太過遙遠。但是我知道麵包房的樣子,我家樓下就有一個,每回夜歸時一進門,香氣撲鼻,會有一點小小的幸福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