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賣武器又加合作兵工廠,一心想吞併中國的日本為何熱衷對華軍售

自明治維新以來,中日兩國的關係始終劍拔弩張。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心想吞併中國的日本竟然是對華軍售第二多的國家,日本如此熱衷於讓中國軍隊裝備日式武器,背後究竟打的什麼算盤呢?

中日兩國的軍事合作肇始於晚清洋務運動,張之洞聘請日本軍事顧問,並向日本派遣大量留學生。日俄之後,日本國內的許多軍政大員們都認為有必要與清國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

既賣武器又加合作兵工廠,一心想吞併中國的日本為何熱衷對華軍售

​日本“皇軍之父”山縣有朋就明確指出:“戰後之急務在於擴張軍備並維持和強化同清國的合作”。陸軍大臣寺內正毅更是說道:“清國畢竟沒有逆歷史潮流而動,對比二十七八年戰爭就可看出這一點,如今伴隨其回收利權運動,清國產生排外思想且民心漸次統一,未來決不可輕視”。

除了山縣有朋和寺內正毅這樣的軍界大佬外,日軍的中上級軍官也認為:“為戰後擴張軍備,必須保持兵工廠規模,為維持兵工廠之生存,除向海外出口武器外,別無他途可走”。

日軍想要同大清國加量聯繫,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軍火貿易,而且軍事滲透也是最能夠培養親日勢力的方式。1907年,日本陸軍省聯合多家商社成立了專門從事對華軍火貿易的組織。

既賣武器又加合作兵工廠,一心想吞併中國的日本為何熱衷對華軍售

​日俄戰爭讓清政府再一次切身地感受到了新技術、新武器對戰爭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與日軍的差距,因而抓緊編練新軍,努力追趕世界的腳步。

大清國每省都計劃至少編練一鎮(師)新軍,存在巨大的軍火市場,然而日本武器雖然從未出現過質量問題,但因德國軍火商的打壓和清政府的不信任,日軍對華軍售最開始並不成功。

德國武器性能優異、質量可靠深得清軍各級軍官的親來,而且德國軍火商在中國耕耘多年,深知大清對新技術的渴望,所以不僅出口武器,還幫助建造兵工廠。在商務談判上,德國軍火商還把“回扣”這一東方商業特色拿捏得恰到好處。

既賣武器又加合作兵工廠,一心想吞併中國的日本為何熱衷對華軍售

​​辛亥革命的爆發是日本對華軍售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日本名義上表示保持中立,但卻始終試圖通過軍售分裂中國。他們一方面向清政府大量出售軍火,另一方面又祕密援助南方革命黨。然後伺機出面調停內戰,將中國分為滿漢兩國。

清政府為了鎮壓起義向日軍購買了大量軍火,合作範圍卻僅限於火炮。一戰之前,步槍是戰場的絕對主力,清政府害怕受制於日本,所以拒絕採購日本步槍。日軍在清政府那裡吃了閉門羹,但卻得到了南方革命黨的熱烈歡迎。一船又一船的日本步槍、彈藥、火炮被運進珠江口和長江口。

一戰爆發後,歐洲各國都忙於內戰,對華出口規模幾乎是斷崖式下跌,這無疑又給日軍創造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日軍不僅加大對北洋政府的軍售,同時還向其施壓,要求合建兵工廠,比如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的就有專門條款要求中日合辦兵工廠。

既賣武器又加合作兵工廠,一心想吞併中國的日本為何熱衷對華軍售

​袁世凱去世後,北洋政府立刻分崩離析。1917年段祺瑞再次上臺後,為了結束國內混亂地局面,決定以中國的鐵礦做抵押同日本簽訂了一筆1809萬日軍的軍火合同,第二年又追加了2243萬。受段祺瑞的影響,地方軍閥也紛紛購買日本軍火。這使得日本一舉超越德國,成功控制了中國的軍火供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