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

作者丨木沐

01

閒時翻看朋友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方寸之間,便可目睹人生百態。

有人為成功投資一家風頭正勁的初創企業而舉杯相慶(投資人);有人一直奔波出差在路上卻絲毫不覺得疲憊,痛並快樂著(企業高管);有人剛從田間地頭回來,完成了扶貧攻堅戰(公務員);有人則穿梭於各種學術研討會,樂此不疲(學者,教師)......

每個人都忙忙碌碌地在做著一件任何成年人都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工作。

一份穩定,高薪和光鮮的工作似乎是很多人的夢想,尤其穩定二字,所佔比重更大。

那麼,到底什麼是穩定?為什麼要追求穩定?

人們口中的穩定就是:

  • 不用擔心所在單(公)位(司)解體/倒閉
  • 每個月準時領取固定薪水,旱澇保收,絕無拖欠
  • 不會被開除/裁員,不會下崗

究其內涵,不過是說即便人們工作乾得很糟糕,都不會被追究和懲罰,更不會失去這份既得工作和收入來源。

這才是人們追求穩定的本質。

"

作者丨木沐

01

閒時翻看朋友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方寸之間,便可目睹人生百態。

有人為成功投資一家風頭正勁的初創企業而舉杯相慶(投資人);有人一直奔波出差在路上卻絲毫不覺得疲憊,痛並快樂著(企業高管);有人剛從田間地頭回來,完成了扶貧攻堅戰(公務員);有人則穿梭於各種學術研討會,樂此不疲(學者,教師)......

每個人都忙忙碌碌地在做著一件任何成年人都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工作。

一份穩定,高薪和光鮮的工作似乎是很多人的夢想,尤其穩定二字,所佔比重更大。

那麼,到底什麼是穩定?為什麼要追求穩定?

人們口中的穩定就是:

  • 不用擔心所在單(公)位(司)解體/倒閉
  • 每個月準時領取固定薪水,旱澇保收,絕無拖欠
  • 不會被開除/裁員,不會下崗

究其內涵,不過是說即便人們工作乾得很糟糕,都不會被追究和懲罰,更不會失去這份既得工作和收入來源。

這才是人們追求穩定的本質。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2

所謂穩定,只是相對而言,世上並沒有絕對穩定的工作,世上也絕沒有免費的午餐。

我們都說體制內工作有如“鐵飯碗”,拿上了就是一輩子的事,其實不然。

就好像公務員,並非永遠都不下崗,年底考核,述職沒有達到要求還是要下的,公務員改革,未來聘任制將逐漸取代終身制;

而在國企,和員工也是籤勞動合同的,在合同期內,如果工作表現不佳,無法令公司滿意,合同到期不再和你續簽,其實也是一種變相解僱。

可能現在在體制內工作,只要不犯什麼錯誤,按時上下班,不得罪領導,哪怕是在混日子,都不至於炒掉你,但是不久的將來,這日子是否還能繼續“混”下去,還真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穩定”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在大型民營企業或外企,有時也給人錯覺,像是進入了“保險櫃”,因為只要續簽兩次,第三次就可以籤“無固定期限合同”,公司就不能隨便解僱你。

注意,“不能隨便解僱”不是“不能解僱”,而是“不能無償解僱”的意思。也就是說,公司當然可以因故解僱你,只是需要根據勞動法,支付相應的賠償,就此結束雙方勞動關係。

如此看來,世上並不存在“一勞永逸”的工作,正如魯迅先生所說:

“一勞永逸”的話有是有的,而“一勞永逸”的事卻極少。

"

作者丨木沐

01

閒時翻看朋友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方寸之間,便可目睹人生百態。

有人為成功投資一家風頭正勁的初創企業而舉杯相慶(投資人);有人一直奔波出差在路上卻絲毫不覺得疲憊,痛並快樂著(企業高管);有人剛從田間地頭回來,完成了扶貧攻堅戰(公務員);有人則穿梭於各種學術研討會,樂此不疲(學者,教師)......

每個人都忙忙碌碌地在做著一件任何成年人都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工作。

一份穩定,高薪和光鮮的工作似乎是很多人的夢想,尤其穩定二字,所佔比重更大。

那麼,到底什麼是穩定?為什麼要追求穩定?

人們口中的穩定就是:

  • 不用擔心所在單(公)位(司)解體/倒閉
  • 每個月準時領取固定薪水,旱澇保收,絕無拖欠
  • 不會被開除/裁員,不會下崗

究其內涵,不過是說即便人們工作乾得很糟糕,都不會被追究和懲罰,更不會失去這份既得工作和收入來源。

這才是人們追求穩定的本質。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2

所謂穩定,只是相對而言,世上並沒有絕對穩定的工作,世上也絕沒有免費的午餐。

我們都說體制內工作有如“鐵飯碗”,拿上了就是一輩子的事,其實不然。

就好像公務員,並非永遠都不下崗,年底考核,述職沒有達到要求還是要下的,公務員改革,未來聘任制將逐漸取代終身制;

而在國企,和員工也是籤勞動合同的,在合同期內,如果工作表現不佳,無法令公司滿意,合同到期不再和你續簽,其實也是一種變相解僱。

可能現在在體制內工作,只要不犯什麼錯誤,按時上下班,不得罪領導,哪怕是在混日子,都不至於炒掉你,但是不久的將來,這日子是否還能繼續“混”下去,還真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穩定”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在大型民營企業或外企,有時也給人錯覺,像是進入了“保險櫃”,因為只要續簽兩次,第三次就可以籤“無固定期限合同”,公司就不能隨便解僱你。

注意,“不能隨便解僱”不是“不能解僱”,而是“不能無償解僱”的意思。也就是說,公司當然可以因故解僱你,只是需要根據勞動法,支付相應的賠償,就此結束雙方勞動關係。

如此看來,世上並不存在“一勞永逸”的工作,正如魯迅先生所說:

“一勞永逸”的話有是有的,而“一勞永逸”的事卻極少。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3

追求穩定其實也是一種僥倖和投機心理在作祟,即不管自己幹得咋樣,都不用擔心丟了工作。

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自己的單(公)位(司)不會關門;另一方面是自己不會沒地兒/被開。

作為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當然不會無緣無故解散或消失,但是近年卻屢見通知發佈,國務院裁撤合併職能部門;黨的工作機關可與職責相近的國家機關合並或合署辦公等。

接下來就可想而知,那些被裁撤或合併的部門人都去哪了,尤其那些終日無所事事,瞎混日子的人。

再說說大企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業績下滑,雖不至於立馬倒閉,發不出工資,但是解散或出售虧損業務單元,卻再正常不過,甚至整個公司被兼併收購,都越來越屢見不鮮。

如果你不幸淪落至此,作為被處理業務一方的員工,將面臨著“被裁決”的命運,基本沒什麼好去處和下家。

這讓我想起去年的一條新聞:河北唐山取消路橋收費站,其中一位收費大姐說:“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簡單一句話道出無盡心酸。

不管哪種情況,就算你拿到了一定的賠償金,和你本打算頤養天年,幹到退休的理想相比,這賠償都太過敷衍和輕薄。

人過中年,真到了這個時候,一無所長,習慣舒適安逸的你,突然發現當時追求的“穩定”才真的害了你,到頭來不過是一場幻象。

"

作者丨木沐

01

閒時翻看朋友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方寸之間,便可目睹人生百態。

有人為成功投資一家風頭正勁的初創企業而舉杯相慶(投資人);有人一直奔波出差在路上卻絲毫不覺得疲憊,痛並快樂著(企業高管);有人剛從田間地頭回來,完成了扶貧攻堅戰(公務員);有人則穿梭於各種學術研討會,樂此不疲(學者,教師)......

每個人都忙忙碌碌地在做著一件任何成年人都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工作。

一份穩定,高薪和光鮮的工作似乎是很多人的夢想,尤其穩定二字,所佔比重更大。

那麼,到底什麼是穩定?為什麼要追求穩定?

人們口中的穩定就是:

  • 不用擔心所在單(公)位(司)解體/倒閉
  • 每個月準時領取固定薪水,旱澇保收,絕無拖欠
  • 不會被開除/裁員,不會下崗

究其內涵,不過是說即便人們工作乾得很糟糕,都不會被追究和懲罰,更不會失去這份既得工作和收入來源。

這才是人們追求穩定的本質。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2

所謂穩定,只是相對而言,世上並沒有絕對穩定的工作,世上也絕沒有免費的午餐。

我們都說體制內工作有如“鐵飯碗”,拿上了就是一輩子的事,其實不然。

就好像公務員,並非永遠都不下崗,年底考核,述職沒有達到要求還是要下的,公務員改革,未來聘任制將逐漸取代終身制;

而在國企,和員工也是籤勞動合同的,在合同期內,如果工作表現不佳,無法令公司滿意,合同到期不再和你續簽,其實也是一種變相解僱。

可能現在在體制內工作,只要不犯什麼錯誤,按時上下班,不得罪領導,哪怕是在混日子,都不至於炒掉你,但是不久的將來,這日子是否還能繼續“混”下去,還真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穩定”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在大型民營企業或外企,有時也給人錯覺,像是進入了“保險櫃”,因為只要續簽兩次,第三次就可以籤“無固定期限合同”,公司就不能隨便解僱你。

注意,“不能隨便解僱”不是“不能解僱”,而是“不能無償解僱”的意思。也就是說,公司當然可以因故解僱你,只是需要根據勞動法,支付相應的賠償,就此結束雙方勞動關係。

如此看來,世上並不存在“一勞永逸”的工作,正如魯迅先生所說:

“一勞永逸”的話有是有的,而“一勞永逸”的事卻極少。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3

追求穩定其實也是一種僥倖和投機心理在作祟,即不管自己幹得咋樣,都不用擔心丟了工作。

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自己的單(公)位(司)不會關門;另一方面是自己不會沒地兒/被開。

作為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當然不會無緣無故解散或消失,但是近年卻屢見通知發佈,國務院裁撤合併職能部門;黨的工作機關可與職責相近的國家機關合並或合署辦公等。

接下來就可想而知,那些被裁撤或合併的部門人都去哪了,尤其那些終日無所事事,瞎混日子的人。

再說說大企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業績下滑,雖不至於立馬倒閉,發不出工資,但是解散或出售虧損業務單元,卻再正常不過,甚至整個公司被兼併收購,都越來越屢見不鮮。

如果你不幸淪落至此,作為被處理業務一方的員工,將面臨著“被裁決”的命運,基本沒什麼好去處和下家。

這讓我想起去年的一條新聞:河北唐山取消路橋收費站,其中一位收費大姐說:“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簡單一句話道出無盡心酸。

不管哪種情況,就算你拿到了一定的賠償金,和你本打算頤養天年,幹到退休的理想相比,這賠償都太過敷衍和輕薄。

人過中年,真到了這個時候,一無所長,習慣舒適安逸的你,突然發現當時追求的“穩定”才真的害了你,到頭來不過是一場幻象。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4

在知乎上,有人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

我目前一線城市央企技術崗位,按照長輩看來是穩定的工作了。工作強度不算大,相應的,掙得也不算多。但是總是有一種對未來的不安感。

現在的變化那麼快,我覺得已經沒有所謂的“穩定的工作”了,什麼樣的工作也撐不起那份安全感。

技術一日一新,政策瞬息萬變,都沒法保證絕對穩定。我個人還是覺得掌握某種能力或者技能,當目前的工作不穩定的時候,還有能力再找一份工作或者有其他途徑保證優品質生活,才是最有安全感的。

這話說的實在,看的通透。

在風險和機遇並存的今天,與其費盡心思成天想著如何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還不如珍惜當下,腳踏實地將手頭的工作幹好。

始終保持對週遭事物的敏感和好奇,不斷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讓自己總處於學習和吸收的狀態,善於經營人脈網絡,懂得規劃自己的個人發展。

假以時日,不管出於主動和被動,當你離開現有平臺,需要重新求職甚至創業時,你都沒有一絲驚慌,無力和憤怒。

你早就為這一天的到來做好準備,停車到站的一刻,你轉身輕鬆踏上一班剛飛駛過來的高速列車,載你奔向下一段更精彩的旅程。

沒錯,只有穩定的提高職業技能和個人能力,才能最終給你帶來安全感,而不是工作本身。

"

作者丨木沐

01

閒時翻看朋友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方寸之間,便可目睹人生百態。

有人為成功投資一家風頭正勁的初創企業而舉杯相慶(投資人);有人一直奔波出差在路上卻絲毫不覺得疲憊,痛並快樂著(企業高管);有人剛從田間地頭回來,完成了扶貧攻堅戰(公務員);有人則穿梭於各種學術研討會,樂此不疲(學者,教師)......

每個人都忙忙碌碌地在做著一件任何成年人都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工作。

一份穩定,高薪和光鮮的工作似乎是很多人的夢想,尤其穩定二字,所佔比重更大。

那麼,到底什麼是穩定?為什麼要追求穩定?

人們口中的穩定就是:

  • 不用擔心所在單(公)位(司)解體/倒閉
  • 每個月準時領取固定薪水,旱澇保收,絕無拖欠
  • 不會被開除/裁員,不會下崗

究其內涵,不過是說即便人們工作乾得很糟糕,都不會被追究和懲罰,更不會失去這份既得工作和收入來源。

這才是人們追求穩定的本質。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2

所謂穩定,只是相對而言,世上並沒有絕對穩定的工作,世上也絕沒有免費的午餐。

我們都說體制內工作有如“鐵飯碗”,拿上了就是一輩子的事,其實不然。

就好像公務員,並非永遠都不下崗,年底考核,述職沒有達到要求還是要下的,公務員改革,未來聘任制將逐漸取代終身制;

而在國企,和員工也是籤勞動合同的,在合同期內,如果工作表現不佳,無法令公司滿意,合同到期不再和你續簽,其實也是一種變相解僱。

可能現在在體制內工作,只要不犯什麼錯誤,按時上下班,不得罪領導,哪怕是在混日子,都不至於炒掉你,但是不久的將來,這日子是否還能繼續“混”下去,還真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穩定”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在大型民營企業或外企,有時也給人錯覺,像是進入了“保險櫃”,因為只要續簽兩次,第三次就可以籤“無固定期限合同”,公司就不能隨便解僱你。

注意,“不能隨便解僱”不是“不能解僱”,而是“不能無償解僱”的意思。也就是說,公司當然可以因故解僱你,只是需要根據勞動法,支付相應的賠償,就此結束雙方勞動關係。

如此看來,世上並不存在“一勞永逸”的工作,正如魯迅先生所說:

“一勞永逸”的話有是有的,而“一勞永逸”的事卻極少。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3

追求穩定其實也是一種僥倖和投機心理在作祟,即不管自己幹得咋樣,都不用擔心丟了工作。

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自己的單(公)位(司)不會關門;另一方面是自己不會沒地兒/被開。

作為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當然不會無緣無故解散或消失,但是近年卻屢見通知發佈,國務院裁撤合併職能部門;黨的工作機關可與職責相近的國家機關合並或合署辦公等。

接下來就可想而知,那些被裁撤或合併的部門人都去哪了,尤其那些終日無所事事,瞎混日子的人。

再說說大企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業績下滑,雖不至於立馬倒閉,發不出工資,但是解散或出售虧損業務單元,卻再正常不過,甚至整個公司被兼併收購,都越來越屢見不鮮。

如果你不幸淪落至此,作為被處理業務一方的員工,將面臨著“被裁決”的命運,基本沒什麼好去處和下家。

這讓我想起去年的一條新聞:河北唐山取消路橋收費站,其中一位收費大姐說:“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簡單一句話道出無盡心酸。

不管哪種情況,就算你拿到了一定的賠償金,和你本打算頤養天年,幹到退休的理想相比,這賠償都太過敷衍和輕薄。

人過中年,真到了這個時候,一無所長,習慣舒適安逸的你,突然發現當時追求的“穩定”才真的害了你,到頭來不過是一場幻象。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4

在知乎上,有人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

我目前一線城市央企技術崗位,按照長輩看來是穩定的工作了。工作強度不算大,相應的,掙得也不算多。但是總是有一種對未來的不安感。

現在的變化那麼快,我覺得已經沒有所謂的“穩定的工作”了,什麼樣的工作也撐不起那份安全感。

技術一日一新,政策瞬息萬變,都沒法保證絕對穩定。我個人還是覺得掌握某種能力或者技能,當目前的工作不穩定的時候,還有能力再找一份工作或者有其他途徑保證優品質生活,才是最有安全感的。

這話說的實在,看的通透。

在風險和機遇並存的今天,與其費盡心思成天想著如何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還不如珍惜當下,腳踏實地將手頭的工作幹好。

始終保持對週遭事物的敏感和好奇,不斷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讓自己總處於學習和吸收的狀態,善於經營人脈網絡,懂得規劃自己的個人發展。

假以時日,不管出於主動和被動,當你離開現有平臺,需要重新求職甚至創業時,你都沒有一絲驚慌,無力和憤怒。

你早就為這一天的到來做好準備,停車到站的一刻,你轉身輕鬆踏上一班剛飛駛過來的高速列車,載你奔向下一段更精彩的旅程。

沒錯,只有穩定的提高職業技能和個人能力,才能最終給你帶來安全感,而不是工作本身。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5

我有個在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就職的朋友,工作穩定,收入可觀,但她內心仍然覺得不夠踏實。

她跟我說,在人工智能對金融業的強烈衝擊下,說不定哪天被人工智能取代,時刻都得居安思危。

她現在已經開始研究學習金融和人工智能如何融合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我為她的高瞻遠矚和超強行動力而深深觸動。

體制內,那些有能力,有眼光,有格局,會辦事的人獲得的升遷機會仍然比那些態度消極,能力平庸,得過且過的人要多太多;體制內一樣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鍛鍊和大展拳腳。

體制外,人才競爭以市場驅動,憑本事吃飯跳槽,靠業績升職加薪,拼的就是能力,玩的就是心跳。

體制內外,最要不得的就是甘於現狀,長眠於“舒適區”,因為睡著睡著,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睡死了。

李彥宏說,百度距離破產只有30天;馬化騰說,騰訊距離破產只有半年。連互聯網巨頭都有如此深刻的危機感,你卻還在求所謂“穩定”嗎?

放棄“穩定的工作”這個職場最大的謊言,聚焦在探索和打磨自己的能力及優勢,讓你的能力撐得起你的野心。

這才是人生最大的穩定。

"

作者丨木沐

01

閒時翻看朋友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方寸之間,便可目睹人生百態。

有人為成功投資一家風頭正勁的初創企業而舉杯相慶(投資人);有人一直奔波出差在路上卻絲毫不覺得疲憊,痛並快樂著(企業高管);有人剛從田間地頭回來,完成了扶貧攻堅戰(公務員);有人則穿梭於各種學術研討會,樂此不疲(學者,教師)......

每個人都忙忙碌碌地在做著一件任何成年人都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工作。

一份穩定,高薪和光鮮的工作似乎是很多人的夢想,尤其穩定二字,所佔比重更大。

那麼,到底什麼是穩定?為什麼要追求穩定?

人們口中的穩定就是:

  • 不用擔心所在單(公)位(司)解體/倒閉
  • 每個月準時領取固定薪水,旱澇保收,絕無拖欠
  • 不會被開除/裁員,不會下崗

究其內涵,不過是說即便人們工作乾得很糟糕,都不會被追究和懲罰,更不會失去這份既得工作和收入來源。

這才是人們追求穩定的本質。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2

所謂穩定,只是相對而言,世上並沒有絕對穩定的工作,世上也絕沒有免費的午餐。

我們都說體制內工作有如“鐵飯碗”,拿上了就是一輩子的事,其實不然。

就好像公務員,並非永遠都不下崗,年底考核,述職沒有達到要求還是要下的,公務員改革,未來聘任制將逐漸取代終身制;

而在國企,和員工也是籤勞動合同的,在合同期內,如果工作表現不佳,無法令公司滿意,合同到期不再和你續簽,其實也是一種變相解僱。

可能現在在體制內工作,只要不犯什麼錯誤,按時上下班,不得罪領導,哪怕是在混日子,都不至於炒掉你,但是不久的將來,這日子是否還能繼續“混”下去,還真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穩定”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在大型民營企業或外企,有時也給人錯覺,像是進入了“保險櫃”,因為只要續簽兩次,第三次就可以籤“無固定期限合同”,公司就不能隨便解僱你。

注意,“不能隨便解僱”不是“不能解僱”,而是“不能無償解僱”的意思。也就是說,公司當然可以因故解僱你,只是需要根據勞動法,支付相應的賠償,就此結束雙方勞動關係。

如此看來,世上並不存在“一勞永逸”的工作,正如魯迅先生所說:

“一勞永逸”的話有是有的,而“一勞永逸”的事卻極少。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3

追求穩定其實也是一種僥倖和投機心理在作祟,即不管自己幹得咋樣,都不用擔心丟了工作。

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自己的單(公)位(司)不會關門;另一方面是自己不會沒地兒/被開。

作為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當然不會無緣無故解散或消失,但是近年卻屢見通知發佈,國務院裁撤合併職能部門;黨的工作機關可與職責相近的國家機關合並或合署辦公等。

接下來就可想而知,那些被裁撤或合併的部門人都去哪了,尤其那些終日無所事事,瞎混日子的人。

再說說大企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業績下滑,雖不至於立馬倒閉,發不出工資,但是解散或出售虧損業務單元,卻再正常不過,甚至整個公司被兼併收購,都越來越屢見不鮮。

如果你不幸淪落至此,作為被處理業務一方的員工,將面臨著“被裁決”的命運,基本沒什麼好去處和下家。

這讓我想起去年的一條新聞:河北唐山取消路橋收費站,其中一位收費大姐說:“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簡單一句話道出無盡心酸。

不管哪種情況,就算你拿到了一定的賠償金,和你本打算頤養天年,幹到退休的理想相比,這賠償都太過敷衍和輕薄。

人過中年,真到了這個時候,一無所長,習慣舒適安逸的你,突然發現當時追求的“穩定”才真的害了你,到頭來不過是一場幻象。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4

在知乎上,有人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

我目前一線城市央企技術崗位,按照長輩看來是穩定的工作了。工作強度不算大,相應的,掙得也不算多。但是總是有一種對未來的不安感。

現在的變化那麼快,我覺得已經沒有所謂的“穩定的工作”了,什麼樣的工作也撐不起那份安全感。

技術一日一新,政策瞬息萬變,都沒法保證絕對穩定。我個人還是覺得掌握某種能力或者技能,當目前的工作不穩定的時候,還有能力再找一份工作或者有其他途徑保證優品質生活,才是最有安全感的。

這話說的實在,看的通透。

在風險和機遇並存的今天,與其費盡心思成天想著如何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還不如珍惜當下,腳踏實地將手頭的工作幹好。

始終保持對週遭事物的敏感和好奇,不斷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讓自己總處於學習和吸收的狀態,善於經營人脈網絡,懂得規劃自己的個人發展。

假以時日,不管出於主動和被動,當你離開現有平臺,需要重新求職甚至創業時,你都沒有一絲驚慌,無力和憤怒。

你早就為這一天的到來做好準備,停車到站的一刻,你轉身輕鬆踏上一班剛飛駛過來的高速列車,載你奔向下一段更精彩的旅程。

沒錯,只有穩定的提高職業技能和個人能力,才能最終給你帶來安全感,而不是工作本身。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05

我有個在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就職的朋友,工作穩定,收入可觀,但她內心仍然覺得不夠踏實。

她跟我說,在人工智能對金融業的強烈衝擊下,說不定哪天被人工智能取代,時刻都得居安思危。

她現在已經開始研究學習金融和人工智能如何融合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我為她的高瞻遠矚和超強行動力而深深觸動。

體制內,那些有能力,有眼光,有格局,會辦事的人獲得的升遷機會仍然比那些態度消極,能力平庸,得過且過的人要多太多;體制內一樣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鍛鍊和大展拳腳。

體制外,人才競爭以市場驅動,憑本事吃飯跳槽,靠業績升職加薪,拼的就是能力,玩的就是心跳。

體制內外,最要不得的就是甘於現狀,長眠於“舒適區”,因為睡著睡著,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睡死了。

李彥宏說,百度距離破產只有30天;馬化騰說,騰訊距離破產只有半年。連互聯網巨頭都有如此深刻的危機感,你卻還在求所謂“穩定”嗎?

放棄“穩定的工作”這個職場最大的謊言,聚焦在探索和打磨自己的能力及優勢,讓你的能力撐得起你的野心。

這才是人生最大的穩定。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


作者:木沐,清華大學MBA,500強高管,專注於個人成長和職場領域,帶你輕鬆玩轉職場,一起精進。公號:職場木沐說(ID:mumushuo2017),後臺對話框回覆:情商,送你一本高情商祕籍。歡迎添加我的個人號:mumushuo1904,圍觀朋友圈更多幹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