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技巧、找簡歷模板,沒有搞清楚求職的底層思維,這些都無用

面試技巧、找簡歷模板,沒有搞清楚求職的底層思維,這些都無用

01.求職年年難,難的原因不是大學生太多

6月是考試季,同時也是畢業季。根據教育部最新的數據顯示,2019高校畢業生總和預計將會達到834萬人,跟去年2018年同期相比,今年足足增加了14萬人。

求職一年要比一年難,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第一份工作如何選擇成為當前最關注的事情。

第一份工作找的好,可以幫助我們樹立良好的職場能力,能從學生蛻變到職場人;沒有找到好的,浪費時間不說,也許未來的職業道路會不順,越來越往下坡路發展。

求職難,其實難的不是大學生太多,而是我們對職場世界不瞭解,對自己不瞭解,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能力與職位有效地匹配,所以才會難。我們對職業缺少認知,才會導致整個社會對職業認知和自我認知的普遍失衡。

面試技巧、找簡歷模板,沒有搞清楚求職的底層思維,這些都無用

02.求職的思路是“先認知、再選擇”

先問一個問題:你是如何求職的?

是不是寫好簡歷,然後刷招聘網站,漫無邊際地看招聘崗位,刷到一個看起來有興趣的崗位,就按下投簡歷的按鈕,投個5、6家,然後美滋滋地想著:投了這麼多家,總會有一家要我的吧。等了3天、1星期沒有一個電話打來,於是又開始刷網站,投簡歷,周而復始。

這樣求職也許可以找到工作,但能不能找到心儀的工作就不一定了。

其實“求職”的過程就是做決策的過程,想一下我們買哪一件衣服的時候,是怎麼做選擇的?是不是先貨比三家,儘可能蒐集每一家的衣服款式,還有價格和打折力度,然後將信息歸類、分析,最後選定買哪一家的衣服。

我們買衣服的過程就是求職的過程,也就是“先認知、再選擇”,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總是“先選擇、後認知”。也就是盲目的選擇一個崗位,抱著先幹了再說,不合適再接著找,求職的過程堪比盲人摸象,毫無章法又非常被動。

而“先認知、再選擇”是指先對自我有一個瞭解,很多人依靠性格測試來選定職業之外,覺得性格外向適合做公關、銷售;性格內向適合做財務。性格測試只是參考作用,關鍵是你自己對自己的瞭解程度,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劣勢什麼?當下的職業目標是什麼?等等這一系列問題不說100%想清楚,但至少有70%-80%有了解,這樣在求職的時候才有目的性,才能尋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選擇一份職業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不同的職業,必然會帶來不同的生命體驗,如果我們對職場認知模糊,這體驗感也一定很差,上班也就如同上墳了。

面試技巧、找簡歷模板,沒有搞清楚求職的底層思維,這些都無用

03.利用底層思維打造求職系統,找到心儀的公司

這個世界上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有底層思維,理解了底層思維才能夠舉一反三,同樣求職也有底層思維,他的底層思維是理性認知職場,也就是我們要摒棄感性的色彩和情感的參與,用理性替代經驗和直覺,更加客觀地看待求職這件事情。

求職的底層思維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說明:求職的底層思維=事實+批判思維。

底層思維第一步:分清楚事實和觀點。

在求職過程中,我們很難分辨出“事實”,因為它有一個兄弟叫做“觀點”,我們經常把“事實”與“觀點”搞混。

比如:千萬不要做會計,掙得少又非常累。

這句話是事實還是觀點?這是觀點。

事實,是通過證據可以證明的事物。比如地球是圓的,太陽東昇西落,這些都被驗證過。

觀點是:個人見解。像上面說的不要做會計,掙得少,多少算“少”?2千,4千?比最低工資還少嗎?比清潔工還少嗎?

而“非常累”又有多累呢?怎麼判斷“非常累”,誰能代表所有人的感受給“累”下一個標準定義呢?“非常累”是每天都很累,還是有一段時間很累?

你看,這句話可能是某個經驗豐富的財務人員經驗之談。而這位財務人員如果做過多份職業,也做過大量的薪酬福利數據調研,橫向對比了所有職業的薪酬待遇,然後告訴你當會計要比其他職業掙得少。然後還調研了每個工作的加班頻率、工作時長、出差頻率、壓力指數等各種指標,在配上大量的樣本還有真人訪談,支撐“非常累”這個言論,那我們可以認為這個觀點合理,符合事實依據,否則簡單的一句“ 千萬不要做會計,掙得少又非常累。”只是個人觀點而已。

為什麼要區分這兩者的關係呢?因為在求職過程中,我們經常把“觀點”誤認為“事實”,然後對某個職業產生主觀性的判斷,甚至一頭熱的扎進這個行業,最後發現與說的不一樣,又懊悔。

在求職的路上,我們習慣性會詢問親戚朋友,尤其是過來人,他們出於好意,會總結出一些建議避免你走彎路,其實這個時候他們在扮演“專家的角色”,我們聽他們的發言,就默認為是權威,是事實了,就覺得:既然專家親戚都這麼說了,一定不會錯。可我們要搞清楚這專家說的是“事實”還是“觀點”才行。

求職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然後分清楚哪些信息是觀點,哪些是客觀存在事實,有了大量的客觀事實之後,再進行第二步批判性思維。

第二步:學會批判性思維,對抗情緒化

我們分清楚“事實”與“觀點”的區別,還有一個原因,“事實”是冷酷無情,理性,沒有色彩,而“觀點”是有色彩,容易使人產生情緒。

比如我做貨代的時候,天天吐槽壓力真大,每天都是船什麼時候開,報關什麼時候報,對著單據看數據對不對,英文單詞有沒有拼錯,空格有沒有空,雙休日也不能好好休息,節假日都忙成狗······這些話是我對貨代的想法,我覺得做貨代是這個世界上最苦逼的事情。

但我的好朋友就不覺得,她每天上班開開心心,有耐心核對單據,還會有EXCEL表格將報關、開船情況全部都記錄下來,用不同的顏色標誌出來,每逢過節要加班很晚,給她一杯星巴克咖啡,她就能元氣滿滿,樂呵呵的。她覺得自己適合做貨代,也喜歡做。

相反,現在我從事寫文行業,忙的時候週末要趕稿子,還要去參加活動寫報道,但我不感覺累,不覺得苦,可朋友就覺得寧願做100票單據也不要寫文章。

你看,同樣一份工作,不同人的眼裡是不一樣想法,我覺得寫文要比做貨代有趣,而朋友認為貨代要比寫文更有意思。

每個職業都有自己辛苦和光鮮的一面,天下沒有完美的職業,完全是看你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是否願意承受這份職業的付出和成本。

所以,我們聽了過來人的說法,不要急著做決定,而是要辨別自己的情緒,學會對抗情緒化一面。

對抗情緒的關鍵就是:對於他人的評價,你要把關注點從信息內容本身轉移到自己對於信息所產生的反應。也就是聽到某個人說的內容,你的情緒是什麼。

接著無論這個情緒是好還是壞,都不要在當下做決定,這個時候的決定不是理性的,有90%的概率以後你會後悔,而是到第二天醒來回憶前一天的情緒,去辨別、分析、記錄它,這個時候才能做出一個理性的決定。

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獲得事實的前提,更關鍵的是,要將自己從情緒化中剝離,從第三者角度評估對方說的話。

我們在做職業選擇的時候,情緒參與越少,理性求職的價值就越高,越能找到心儀的工作。

求職的過程就是在有限時間內得到最高質量的信息,使自己在職業的任何階段都能撥得頭籌。網上有很多的求職技巧,教我們如果寫簡歷,面試的模板都有,但是我們沒有搞清楚求職的底層思維,沒有全面的分析評估自己想要進的行業、崗位,這些模板背熟了也沒有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