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人群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乾貨,陪你成長哦。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作者|楊小米 編輯|君君

來源:遇見小mi(ID: yujianxiaomi2015)

1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們公司給上海一家高端月子會所提供諮詢服務。為了更清楚地瞭解內部情況,我大概在這家會所待了2個月。這期間,他們給嘉興一家月子會所提供技術支持,嘉興會所的工作人員來上海進行理論和操作培訓。

在這些參加培訓的工作人員中,有一個人是護士出身,之前在當地月子會所工作過,非常狂傲。

她對我們的規定熟視無睹,比如不允許在嬰兒室玩手機,她不聽,就在裡面大聲打電話。還有出門要穿外出專門的衣服,不能穿嬰兒室的衣服,她也不聽。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我問她:“上班時間,你有什麼事情需要外出呢?”

“要去下面(一樓大廳)上廁所。”

其她的護理人員就問她上面的休息室有廁所,幹嘛要去下面。她回答:“下面的馬桶能夠沖洗屁股。”的確,一樓大廳的馬桶和客房一樣,是全自動衛洗麗。但她這樣的行為是違反上班規定的。

大家一起吃午飯的時候,她會對我們培訓的老師講:“我回去要做護理長(護理部負責人)的。這裡教的東西太簡單了,我都會的。”

我們會所的醫生問她:“這麼簡單,你幹嘛還要來學呢?”

“老闆讓我來的,總要走走形式。”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她不在的時候,其她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她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

我覺得她可能能力真的很高,但她的問題是對別人不夠尊重,不夠職業。有的學員就很謙虛,一點點跟著學,拿本子記錄。畢竟,上海這家會所有一流的團隊,每個工作人員都很專業,很多護士都是醫學院本科畢業,從事這個行業七八年了。

此外,她們老闆付給我們這邊技術支持的費用,不把她們培訓到位,我們違反合同呀。所以只要學員想學,這邊的工作人員肯定樂意教。

2

嘉興會所的老闆也不傻,他經常打電話詢問學員的情況,誰比較有天賦,誰態度好。

結果問到我剛才提到的那個人,這邊接洽的人回答的很藝術:她能力很強,但我覺得和寶寶少一點緣分。哈哈,這話意思就是對寶寶不夠耐心,不怎麼喜歡寶寶等等。

這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深思,因為有時候我也會如此,覺得自己很厲害,而缺少了對別人的尊重。雖然不至於像這個員工這麼離譜,但偶爾的輕慢心還是有的。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我記得第一次和一個學習交流群裡認識的朋友約見面時,他說特意來上海拜訪我,恰好那段時間自己也不忙,就答應見面了。

結果他遲到了,我見面就訓他沒時間觀念,還好接下來的聊天,我一切表現正常,耐心交流。後來,他調侃我太犀利了,再次見面時,不敢遲到啦,都提前到了。

現在,我經常反省自己,如果我把輕慢貫徹到底,不搭理人,大概就失去他這麼一位好朋友了。只有在人群中,把各種關係當成鏡子,才能認識到自己,我們要對人保持平常心。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就像我在這家月子會所內部瞭解情況,作為外來人,大家之所以願意教我,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特別謙虛,虛心求教,和她們耐心聊天。大多數人要的是尊重,我也不例外。

沒有人會拒絕一個笑臉,也沒有人會拒絕你真誠的友好。

3

我最開始學寫文案時,一篇報價300塊錢,現在是這個好幾倍了,我還挑三揀四的。當時有一件事情,我接的第一個寫文案的活,挺觸動我。

這是一個熟人介紹給我的活,當時我寫了三個版本,她建議我融合成一個,我按她的要求做了,就是這一個,我也給了她兩種形式。結果過了幾天,她告訴我這篇文案,客戶還是不滿意。她現在時間很緊,只能另找別人了。

我聽了真的有點生氣,我已經花費了這麼久時間,也一遍遍再改。她告訴我:“這一篇錢不多,就300塊錢,客戶給錢後,我再付給你。”因為是朋友關係,我就同意了。現在一句不滿意,就不付我錢了。我當時甚至懷疑,客戶很滿意我的作品,但是她故意說不滿意。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我一肚子的抱怨,很不高興。但當時我沒有選擇沉默,繼續追問她:“不好意思,耽誤你時間了。那你能說說我哪地方不好嗎?以後也能進步。”

“客戶想要搞笑的風格,你寫的不夠搞笑。”

確實,我寫的是走心的風格。“你能幫我推薦一些書和課程嗎?”她幫我推薦不知道的書籍和課程。我還提了一個要求,如果定稿之後,把滿意的作品發給我看看。

過了沒多久,她發我定稿的作品,非常不錯,和我風格不一樣,人家還配了有趣的漫畫。我又學習到一種寫作風格,自己還挺開心的。又過了兩天,她一個朋友加我好友,說請我吃飯,想問我一些問題。她朋友說她特意推薦的我。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這件事情,我怎麼看呢?我還是不贊成她當初的做法,這樣的話,沒有誰願意和她合作,一句不滿意就是不付錢的理由,不合規矩。我以後,在這方面不會和她有合作了,但沒必要把路堵死,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

4

從這件事情上,我反思自己,我請別人幫忙,別人盡力了,但沒有達到我要求。我不能因此而磨滅別人的努力,初心很重要。我會給別人一個反饋,至少知道哪地方不好,以後會進步,並且會表示感謝。

還有別人要求我做事情,我一定要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既然答應了,就不要應付,免得一件好事變壞事。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其實都是一面面的鏡子,幫我們更好的發現我們自己。

人人都功利,只是有的人看得遠,有的人看得近。有的人懂得投資,明白時間是最好的檢驗標準,有的人就會急著套現。我當初之所以不抱怨,因為我自己也有問題,一開始我完全可以談,先付定金再寫。如果她覺得我不符合她的規矩可以不用我。況且為了300塊錢和別人翻臉也不至於。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有一次,公司組織員工坐遊輪去日本,我就做了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在日本,我買了很多東西,但我只顧著和領隊聊天了,所有東西都讓設計師拿著。她身體還有點不舒服,累得到大巴車上休息了好大一會才好。

還有,她經常去日本,那次她整個購物行程都顧著幫我找東西了。我真把她氣到了,我道歉。她回答我:“人總是自私的,總想顧著自己。”我本來想辯解,但我就是錯了,在當時的情境下,我就是想了解更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獲得寫作素材。

只有在人群中,才能真正認識自己

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我就特別注意這一點,回程的當天,我早起,幫著整理東西。她行李箱小,我主動幫她背東西,彌補我的愧疚之情。

經歷越多,越覺得處理好一件件小事,並不容易,度的把握尤其重要。

在人群中,我發現自己也功利,也自私,認識到自己,才能更好的做自己,更好的處理與其他人的關係,讓別人舒服,同時也不觸犯自己的邊界。

楊小米: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心理學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東人,3年從普通職員到市場總監,並創業,分享職場經驗和成長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