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碰壁幾次,我怎麼能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

"

在做職業發展規劃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年輕人A。

A剛剛成功跳槽到一家投資銀行工作。聊起他的跳槽經歷,他有些興奮。

“面試太嚴苛了,前前後後共5個流程。

有幾次,差點就放棄了。”

他原來在一家信託公司工作,日常從事的是傳統金融業務。

1年前突然決定轉型,A心裡慌得一批,畢竟在傳統金融行業裡深耕多年,對別的業務不太熟悉,擔心自己轉型幅度太大,不一定能取得成功。

果不其然,面試了幾家公司,A都被毫不留情地淘汰了。

湊巧的是,原來一位上司知道了A的事情,幫助他制定了轉型策略,總結了前幾次失敗經驗,並在業務上進行了系統指導。

那段日子就像打仗。A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夜以繼日地翻閱資料,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業務探索和經驗梳理上。

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去一家投資銀行面試,終於勝利過關。

現在A入職新單位已經有一段時間,各方面都已經適應。談及過往感受,他告訴我:“不碰壁幾次,甚至經歷過難以言說的失敗,我真不知道自己還有這樣的潛力。”

"

在做職業發展規劃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年輕人A。

A剛剛成功跳槽到一家投資銀行工作。聊起他的跳槽經歷,他有些興奮。

“面試太嚴苛了,前前後後共5個流程。

有幾次,差點就放棄了。”

他原來在一家信託公司工作,日常從事的是傳統金融業務。

1年前突然決定轉型,A心裡慌得一批,畢竟在傳統金融行業裡深耕多年,對別的業務不太熟悉,擔心自己轉型幅度太大,不一定能取得成功。

果不其然,面試了幾家公司,A都被毫不留情地淘汰了。

湊巧的是,原來一位上司知道了A的事情,幫助他制定了轉型策略,總結了前幾次失敗經驗,並在業務上進行了系統指導。

那段日子就像打仗。A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夜以繼日地翻閱資料,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業務探索和經驗梳理上。

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去一家投資銀行面試,終於勝利過關。

現在A入職新單位已經有一段時間,各方面都已經適應。談及過往感受,他告訴我:“不碰壁幾次,甚至經歷過難以言說的失敗,我真不知道自己還有這樣的潛力。”

“不碰壁幾次,我怎麼能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


1、職場裡,關於“失敗”的畫像

職場裡,每個人都會經歷挫折。小到碰壁,大到失敗,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很多次。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對失敗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職場中的失敗,籠統地說,應該分為以下3類:

第一類是低級失敗。即由個人低級錯誤造成的失敗,比如在統計財務報表時算錯數據;在參加會議時記錯時間......這些都屬於低級錯誤和失敗。

這種錯誤在一個人身上不可能經常發生,也不會給你帶來有益的經驗,只會留下教訓。

我們很難從這種失敗中學習到什麼。這種失敗,只能單純地證明我們做錯了。

對待這樣的失敗,最正確的方式就是直接承認,進行簡短反省後,繼續大踏步前進,並確保今後不再發生同樣事情。

第二類是由於自身缺陷導致的重複性失敗。我們非常瞭解失敗或錯誤產生的原因,但仍舊會重複犯錯。

比如由於色盲不能考取駕駛執照;因為暈血不能成為一個好的外科醫生等等。

雖然已經認識到錯誤,並付出了很大努力去改進和提升,甚至想盡了一切辦法去改變,但仍然挽救不了失敗的結局。

對於這類失敗,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以後的職場中,儘可能繞開類似的事情和問題,而不是耗費大量的精力去尋找改正和解決辦法。

第三類是蘊含成長機會的失敗。這是職場中最常見的一種失敗,這種失敗原本可以避免。

或者經過歷練和總結,在今後的工作或生活中可以避免。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辨認這種失敗,可以尋找到解決或補救的措施和辦法,而且能通過努力,在未來能將同樣失敗過的問題處理得更好。

我在以前的面試工作中,不止一次地聽過這樣的話:“我希望找到一個容許試錯的工作,只有試錯,才能最快速度成長。”

這裡所謂的試錯,就是蘊含成長機會的失敗。

"

在做職業發展規劃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年輕人A。

A剛剛成功跳槽到一家投資銀行工作。聊起他的跳槽經歷,他有些興奮。

“面試太嚴苛了,前前後後共5個流程。

有幾次,差點就放棄了。”

他原來在一家信託公司工作,日常從事的是傳統金融業務。

1年前突然決定轉型,A心裡慌得一批,畢竟在傳統金融行業裡深耕多年,對別的業務不太熟悉,擔心自己轉型幅度太大,不一定能取得成功。

果不其然,面試了幾家公司,A都被毫不留情地淘汰了。

湊巧的是,原來一位上司知道了A的事情,幫助他制定了轉型策略,總結了前幾次失敗經驗,並在業務上進行了系統指導。

那段日子就像打仗。A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夜以繼日地翻閱資料,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業務探索和經驗梳理上。

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去一家投資銀行面試,終於勝利過關。

現在A入職新單位已經有一段時間,各方面都已經適應。談及過往感受,他告訴我:“不碰壁幾次,甚至經歷過難以言說的失敗,我真不知道自己還有這樣的潛力。”

“不碰壁幾次,我怎麼能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


1、職場裡,關於“失敗”的畫像

職場裡,每個人都會經歷挫折。小到碰壁,大到失敗,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很多次。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對失敗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職場中的失敗,籠統地說,應該分為以下3類:

第一類是低級失敗。即由個人低級錯誤造成的失敗,比如在統計財務報表時算錯數據;在參加會議時記錯時間......這些都屬於低級錯誤和失敗。

這種錯誤在一個人身上不可能經常發生,也不會給你帶來有益的經驗,只會留下教訓。

我們很難從這種失敗中學習到什麼。這種失敗,只能單純地證明我們做錯了。

對待這樣的失敗,最正確的方式就是直接承認,進行簡短反省後,繼續大踏步前進,並確保今後不再發生同樣事情。

第二類是由於自身缺陷導致的重複性失敗。我們非常瞭解失敗或錯誤產生的原因,但仍舊會重複犯錯。

比如由於色盲不能考取駕駛執照;因為暈血不能成為一個好的外科醫生等等。

雖然已經認識到錯誤,並付出了很大努力去改進和提升,甚至想盡了一切辦法去改變,但仍然挽救不了失敗的結局。

對於這類失敗,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以後的職場中,儘可能繞開類似的事情和問題,而不是耗費大量的精力去尋找改正和解決辦法。

第三類是蘊含成長機會的失敗。這是職場中最常見的一種失敗,這種失敗原本可以避免。

或者經過歷練和總結,在今後的工作或生活中可以避免。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辨認這種失敗,可以尋找到解決或補救的措施和辦法,而且能通過努力,在未來能將同樣失敗過的問題處理得更好。

我在以前的面試工作中,不止一次地聽過這樣的話:“我希望找到一個容許試錯的工作,只有試錯,才能最快速度成長。”

這裡所謂的試錯,就是蘊含成長機會的失敗。

“不碰壁幾次,我怎麼能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


2、我們害怕失敗,但不害怕建設性失敗

在職場中,我們每個人都害怕失敗,因為失敗帶給我們的常常是挫折、失望和痛苦。

愛迪生卻說:“我沒有失敗,我只是發現了一萬條行不通的路。我不會喪氣,因為每次放棄一種錯誤的嘗試方法就是往前邁進了一步”。

發表在《學習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證明,有益性失敗的確可以幫助人們變得更成功。

有益性失敗可以是更深層次學習、創新和跳出框框解決問題的催化劑。

不少職業規劃專家在為年輕的求職人士提供諮詢時,也明確建議年輕人尋找一家能夠包容錯誤、允許試錯的公司進行歷練,他們給出的原因是一家不允許出錯和失敗的公司,只能使大家在職業發展中變得舉步不前、唯唯諾諾,最終喪失創新精神和發展機遇。

所以,我們害怕的不是失敗,而是不能促進成長的低級失敗和重複性失敗。

其實在職場中,對於有益的建設性的失敗,我們並不排斥。

斯坦福大學在講授人生設計課程時,反覆告誡要學會鑑別出蘊含成長機會的建設性失敗。

所以,在職場中,我們面對失敗時,首先要學會失敗重構,通過失敗重構找到有益的建設性失敗。

失敗重構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記錄失敗

以周或月為單位,回顧自己經歷的失敗,並進行記錄。

記錄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失敗的時間、項目名稱、事實陳述、原因分析等。

(2)對失敗進行分類

根據前面所述,對經歷的失敗進行分析歸類。對於納入低級失敗和重複性失敗的經歷,不要花費過多時間。

(3)鑑別出蘊含成長機會的建設性失敗

對於納入此類別的失敗,我們需要認真分析,並總結經驗,比如從中可以學到什麼?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下次遇到此類問題,要採取什麼措施?

一一記錄下來,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

在做職業發展規劃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年輕人A。

A剛剛成功跳槽到一家投資銀行工作。聊起他的跳槽經歷,他有些興奮。

“面試太嚴苛了,前前後後共5個流程。

有幾次,差點就放棄了。”

他原來在一家信託公司工作,日常從事的是傳統金融業務。

1年前突然決定轉型,A心裡慌得一批,畢竟在傳統金融行業裡深耕多年,對別的業務不太熟悉,擔心自己轉型幅度太大,不一定能取得成功。

果不其然,面試了幾家公司,A都被毫不留情地淘汰了。

湊巧的是,原來一位上司知道了A的事情,幫助他制定了轉型策略,總結了前幾次失敗經驗,並在業務上進行了系統指導。

那段日子就像打仗。A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夜以繼日地翻閱資料,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業務探索和經驗梳理上。

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去一家投資銀行面試,終於勝利過關。

現在A入職新單位已經有一段時間,各方面都已經適應。談及過往感受,他告訴我:“不碰壁幾次,甚至經歷過難以言說的失敗,我真不知道自己還有這樣的潛力。”

“不碰壁幾次,我怎麼能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


1、職場裡,關於“失敗”的畫像

職場裡,每個人都會經歷挫折。小到碰壁,大到失敗,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很多次。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對失敗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職場中的失敗,籠統地說,應該分為以下3類:

第一類是低級失敗。即由個人低級錯誤造成的失敗,比如在統計財務報表時算錯數據;在參加會議時記錯時間......這些都屬於低級錯誤和失敗。

這種錯誤在一個人身上不可能經常發生,也不會給你帶來有益的經驗,只會留下教訓。

我們很難從這種失敗中學習到什麼。這種失敗,只能單純地證明我們做錯了。

對待這樣的失敗,最正確的方式就是直接承認,進行簡短反省後,繼續大踏步前進,並確保今後不再發生同樣事情。

第二類是由於自身缺陷導致的重複性失敗。我們非常瞭解失敗或錯誤產生的原因,但仍舊會重複犯錯。

比如由於色盲不能考取駕駛執照;因為暈血不能成為一個好的外科醫生等等。

雖然已經認識到錯誤,並付出了很大努力去改進和提升,甚至想盡了一切辦法去改變,但仍然挽救不了失敗的結局。

對於這類失敗,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以後的職場中,儘可能繞開類似的事情和問題,而不是耗費大量的精力去尋找改正和解決辦法。

第三類是蘊含成長機會的失敗。這是職場中最常見的一種失敗,這種失敗原本可以避免。

或者經過歷練和總結,在今後的工作或生活中可以避免。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辨認這種失敗,可以尋找到解決或補救的措施和辦法,而且能通過努力,在未來能將同樣失敗過的問題處理得更好。

我在以前的面試工作中,不止一次地聽過這樣的話:“我希望找到一個容許試錯的工作,只有試錯,才能最快速度成長。”

這裡所謂的試錯,就是蘊含成長機會的失敗。

“不碰壁幾次,我怎麼能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


2、我們害怕失敗,但不害怕建設性失敗

在職場中,我們每個人都害怕失敗,因為失敗帶給我們的常常是挫折、失望和痛苦。

愛迪生卻說:“我沒有失敗,我只是發現了一萬條行不通的路。我不會喪氣,因為每次放棄一種錯誤的嘗試方法就是往前邁進了一步”。

發表在《學習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證明,有益性失敗的確可以幫助人們變得更成功。

有益性失敗可以是更深層次學習、創新和跳出框框解決問題的催化劑。

不少職業規劃專家在為年輕的求職人士提供諮詢時,也明確建議年輕人尋找一家能夠包容錯誤、允許試錯的公司進行歷練,他們給出的原因是一家不允許出錯和失敗的公司,只能使大家在職業發展中變得舉步不前、唯唯諾諾,最終喪失創新精神和發展機遇。

所以,我們害怕的不是失敗,而是不能促進成長的低級失敗和重複性失敗。

其實在職場中,對於有益的建設性的失敗,我們並不排斥。

斯坦福大學在講授人生設計課程時,反覆告誡要學會鑑別出蘊含成長機會的建設性失敗。

所以,在職場中,我們面對失敗時,首先要學會失敗重構,通過失敗重構找到有益的建設性失敗。

失敗重構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記錄失敗

以周或月為單位,回顧自己經歷的失敗,並進行記錄。

記錄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失敗的時間、項目名稱、事實陳述、原因分析等。

(2)對失敗進行分類

根據前面所述,對經歷的失敗進行分析歸類。對於納入低級失敗和重複性失敗的經歷,不要花費過多時間。

(3)鑑別出蘊含成長機會的建設性失敗

對於納入此類別的失敗,我們需要認真分析,並總結經驗,比如從中可以學到什麼?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下次遇到此類問題,要採取什麼措施?

一一記錄下來,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不碰壁幾次,我怎麼能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


3、失敗不重要,但如何應對失敗很重要

喬治.巴頓將軍說過:“我不以一個人爬得多高來衡量他的成功,而是以他觸底後能反彈多高來衡量。”

所以失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跌入谷底後,如何來應對失敗。

關於應對失敗,建議可以嘗試從以下幾點做起:

(1)接受失敗,並保持常規性樂觀。

人們自然而然喜歡逃避失敗,其主要原因是失敗經常帶來消極負面的東西,能夠打擊人的自信心,甚至導致一蹶不振。

在多數情況下,失敗的後果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

但如果害怕失敗,自身的創造力和冒險精神就會受到限制,就會變得謹小慎微、不敢擔責、無法創新,就會讓失敗帶來的影響變得更加持久。

正確的做法是,坦然接受失敗,養成必勝的樂觀信心。並立即啟動對失敗的評估分析。

通過重新評估,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2)創新性利用失敗。

針對建設性失敗,最重要的莫過於不遺餘力地從中發現潛藏的積極因素,然後創新性地利用這些積極因素,把當前的工作向前推進一步。

我們不妨看看青黴素研發的例子,在多次的失敗之後,科研人員進行研發總結,創新性地推進了相關成果,最終取得了更大的收穫和成功。

失敗不一定是消極的。有時候,失敗只是一種表象,需要更多的時間或洞察力來思考如何以此為基礎來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3)覆盤,繼續快速前進。

覆盤是總結失敗,並從失敗中學習的關鍵動作。覆盤是現代職場中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是有效利用過去來書寫下一篇章的重要工具。

快速尋找到造成失敗的原因和真相,並多問幾個為什麼,比如失敗可以彌補嗎?下次能做的更好嗎?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是否存在其它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通過覆盤。快速反思過去並形成結論,無疑是一種迅速且有效的解決策略。

但我們不能在失敗的事情上糾結太長時間,在評估完失敗並制定了行動計劃後,要學會迅速翻篇,把精力放在今後更加長遠的事情上。

不要浪費時間尋找替罪羊,不要浪費時間企圖把責任推給別人。而是要快速從自己的錯誤中解脫出來,繼續大踏步向前走。

(4)快速取得小成功,避免連鎖失敗。

失敗是會傳染的。一連串的失敗,不但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也會波及到同事和團隊的感受,甚至會帶來一蹶不振的嚴重後果。

我們必須明白失敗應該是有限的,必須限制在有限的機率內。

連續的小失敗,其影響力要遠遠大於取得積極成功的影響力。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人們取得進步時,即使這些進步非常普通,人們也感覺非常美好。

所以,在失敗之後迅速制定計劃,保持開放的心態,認真嘗試並及時取得成功,可以極大地調動自己和周圍人群的積極性。

聰明的人必須學會在失敗之後儘快取得一次成功,以消除失敗帶來的不利因素。

“在失敗之後快速取得成功,這將會大幅度提高你從失敗之中站起來並將之拋在腦後的速度。”

如果你覺得對你有所啟發,請點個贊讓更多的人看到吧~


沒看夠?

查看我的往期精選

北清畢業,工作10年,職場競聘時為何仍被淘汰了?

“在銀行工作了20年,但我還是決定離開了”

我身邊那些年薪7位數的兄弟,為什麼最後都陸續離職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