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制內待了10年,轉行之路怎麼這麼難?'

"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閱世事,明人性,盡在語華思享

作者:王語華

來源:女神30(ID:ns30riji)

【 01】

讀者來信:

語姐您好,我有個困惑,想聽聽您的看法。

我一直以來都喜歡一個人做事,不太喜歡團隊作戰,雖然知道在任何地方都脫離不了團隊。

比如在公司裡,我對做團隊負責人或者管理方面的工作完全沒興趣;

就喜歡一個人做自己該做的工作,什麼經理老總的頭銜對我都沒啥吸引力。

而且我也覺得我沒有管理的天賦和興趣。

我也做過相關方面的測試,結果說明我屬於沉浸型的人,更看重內心的滿足。

就是屬於那種適合一個人完成一件事,不需要團隊協助的職業,比如藝術創作,設計之類的。

但我完全沒有從事這些類型的職業。我做的是外貿銷售。

一直以來我對於做外貿經理啊這種的都不感興趣,我只想專心做銷售,就當一名銷售人員,喜歡個人業績帶來的成就感。

對我來說,團隊取得的成績根本觸動不了我,完全不能讓我有滿足感。

經常和很多人聊起這種價值觀的時候,他們都搖頭。說我沒有野心。都說崗位級別不同頭銜不同,所得到的待遇就不同。

我承認這些客觀事實。但那些在我看來感覺也都不那麼重要。

如果我銷售業績很好,我就能多拿提成,根本就不在乎這些外在的待遇。

一直以來我也是堅持我的想法。我很不在乎外在形式的那些東西。

比如很多人喜歡在大公司啊國企啊外企上班,感覺更體面待遇更好。

我一直就更喜歡小一點的公司,沒那麼多規章制度,做事相對更方便更高效,精神更自在。

而且自己有能力掙更多的錢,要那些並不怎麼值錢的福利待遇有什麼用。

只是偶爾想起的時候會覺得,我是不是真的很沒有野心(雖然我自己的野心就是想多做銷售業績多掙錢);

我熱愛的都不是世俗意義上體面的東西。我不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也很堅定我自己的想法。

就是好想聽聽語姐您這樣有獨到見解的人,對這些有什麼看法?

語姐姐說:

你最難得的是對自己的認識如此清晰。單這一條就勝過了90%的人。

堅持自己所熱愛的,並做到最好。這本身就是最大的野心了。

既然有自己的堅持,那麼關於“野心”的定義,也是因人而異的。

比如銷售領域裡的喬吉拉德,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就是一個人呀。一樣可以做到令人矚目。

自己瞭解自己的特點,明白自己的方向,堅定了,就沒必要總和別人聊這個話題。你可以暗自論證,沒必要主動“求打擊”。

畢竟,各自有各自的選擇,愛勸別人,也是別人的一種愛好。

如果你不想給自己造成“困擾”,就不用把內心篤定的事,提出來挑戰別人的“愛好”。

只要做出來,做到了,你的堅持就是真理。

"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閱世事,明人性,盡在語華思享

作者:王語華

來源:女神30(ID:ns30riji)

【 01】

讀者來信:

語姐您好,我有個困惑,想聽聽您的看法。

我一直以來都喜歡一個人做事,不太喜歡團隊作戰,雖然知道在任何地方都脫離不了團隊。

比如在公司裡,我對做團隊負責人或者管理方面的工作完全沒興趣;

就喜歡一個人做自己該做的工作,什麼經理老總的頭銜對我都沒啥吸引力。

而且我也覺得我沒有管理的天賦和興趣。

我也做過相關方面的測試,結果說明我屬於沉浸型的人,更看重內心的滿足。

就是屬於那種適合一個人完成一件事,不需要團隊協助的職業,比如藝術創作,設計之類的。

但我完全沒有從事這些類型的職業。我做的是外貿銷售。

一直以來我對於做外貿經理啊這種的都不感興趣,我只想專心做銷售,就當一名銷售人員,喜歡個人業績帶來的成就感。

對我來說,團隊取得的成績根本觸動不了我,完全不能讓我有滿足感。

經常和很多人聊起這種價值觀的時候,他們都搖頭。說我沒有野心。都說崗位級別不同頭銜不同,所得到的待遇就不同。

我承認這些客觀事實。但那些在我看來感覺也都不那麼重要。

如果我銷售業績很好,我就能多拿提成,根本就不在乎這些外在的待遇。

一直以來我也是堅持我的想法。我很不在乎外在形式的那些東西。

比如很多人喜歡在大公司啊國企啊外企上班,感覺更體面待遇更好。

我一直就更喜歡小一點的公司,沒那麼多規章制度,做事相對更方便更高效,精神更自在。

而且自己有能力掙更多的錢,要那些並不怎麼值錢的福利待遇有什麼用。

只是偶爾想起的時候會覺得,我是不是真的很沒有野心(雖然我自己的野心就是想多做銷售業績多掙錢);

我熱愛的都不是世俗意義上體面的東西。我不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也很堅定我自己的想法。

就是好想聽聽語姐您這樣有獨到見解的人,對這些有什麼看法?

語姐姐說:

你最難得的是對自己的認識如此清晰。單這一條就勝過了90%的人。

堅持自己所熱愛的,並做到最好。這本身就是最大的野心了。

既然有自己的堅持,那麼關於“野心”的定義,也是因人而異的。

比如銷售領域裡的喬吉拉德,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就是一個人呀。一樣可以做到令人矚目。

自己瞭解自己的特點,明白自己的方向,堅定了,就沒必要總和別人聊這個話題。你可以暗自論證,沒必要主動“求打擊”。

畢竟,各自有各自的選擇,愛勸別人,也是別人的一種愛好。

如果你不想給自己造成“困擾”,就不用把內心篤定的事,提出來挑戰別人的“愛好”。

只要做出來,做到了,你的堅持就是真理。

在體制內待了10年,轉行之路怎麼這麼難?

【02】

讀者來信:

我學的是工程專業,但這個專業我不是很喜歡。

還有三個多月就去實習了,發現不知道學到了什麼,不知道要去實習什麼。

老師說女生一般幹資料員,但我感覺這個工作太安逸了,想幹比較辛苦的工作,比如測量

還有升大專,不知道要不要選回這個專業,畢竟已經學了這麼久了,不選這個專業又感覺學不了什麼,有點不甘心。但我又想學自己喜歡的專業。

請問語姐姐,可以給一些建議給我嗎?

語姐姐說:

你先把自己內心的矛盾理順了:

●學的工程專業,但不喜歡,那麼就要明確自己喜歡什麼?

●不知道學了什麼,為何又擔心“畢竟已經學了這麼久了,不選這個專業又感覺學不了什麼”?這個矛盾點,也要想想。

●既然學不了什麼,那麼換你喜歡的專業去學就是了。還有什麼顧慮呢?

●還有,多問問自己升大專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為了學歷,那麼怎麼容易讀就怎麼選。

然後讀的時候,看看有沒有跨專業的選修課,選自己喜歡的專業一起讀。

這樣既不浪費拿學歷的事兒,也為自己的喜歡專業做了積累。

除此之外,如果老師說“女生一般幹資料員”,那麼你可以做“不一般”的選擇去實習。如果想幹測量,就主動去爭取吧。

還有,幹資料員是否都很安逸?你自己可以帶著疑問去觀察驗證一下。

我唯一的建議便是,趁你現在年紀還不大,對於認真思考這件事,從一點一滴做起來,訓練起來,對你以後的人生會獲益無窮。

"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閱世事,明人性,盡在語華思享

作者:王語華

來源:女神30(ID:ns30riji)

【 01】

讀者來信:

語姐您好,我有個困惑,想聽聽您的看法。

我一直以來都喜歡一個人做事,不太喜歡團隊作戰,雖然知道在任何地方都脫離不了團隊。

比如在公司裡,我對做團隊負責人或者管理方面的工作完全沒興趣;

就喜歡一個人做自己該做的工作,什麼經理老總的頭銜對我都沒啥吸引力。

而且我也覺得我沒有管理的天賦和興趣。

我也做過相關方面的測試,結果說明我屬於沉浸型的人,更看重內心的滿足。

就是屬於那種適合一個人完成一件事,不需要團隊協助的職業,比如藝術創作,設計之類的。

但我完全沒有從事這些類型的職業。我做的是外貿銷售。

一直以來我對於做外貿經理啊這種的都不感興趣,我只想專心做銷售,就當一名銷售人員,喜歡個人業績帶來的成就感。

對我來說,團隊取得的成績根本觸動不了我,完全不能讓我有滿足感。

經常和很多人聊起這種價值觀的時候,他們都搖頭。說我沒有野心。都說崗位級別不同頭銜不同,所得到的待遇就不同。

我承認這些客觀事實。但那些在我看來感覺也都不那麼重要。

如果我銷售業績很好,我就能多拿提成,根本就不在乎這些外在的待遇。

一直以來我也是堅持我的想法。我很不在乎外在形式的那些東西。

比如很多人喜歡在大公司啊國企啊外企上班,感覺更體面待遇更好。

我一直就更喜歡小一點的公司,沒那麼多規章制度,做事相對更方便更高效,精神更自在。

而且自己有能力掙更多的錢,要那些並不怎麼值錢的福利待遇有什麼用。

只是偶爾想起的時候會覺得,我是不是真的很沒有野心(雖然我自己的野心就是想多做銷售業績多掙錢);

我熱愛的都不是世俗意義上體面的東西。我不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也很堅定我自己的想法。

就是好想聽聽語姐您這樣有獨到見解的人,對這些有什麼看法?

語姐姐說:

你最難得的是對自己的認識如此清晰。單這一條就勝過了90%的人。

堅持自己所熱愛的,並做到最好。這本身就是最大的野心了。

既然有自己的堅持,那麼關於“野心”的定義,也是因人而異的。

比如銷售領域裡的喬吉拉德,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就是一個人呀。一樣可以做到令人矚目。

自己瞭解自己的特點,明白自己的方向,堅定了,就沒必要總和別人聊這個話題。你可以暗自論證,沒必要主動“求打擊”。

畢竟,各自有各自的選擇,愛勸別人,也是別人的一種愛好。

如果你不想給自己造成“困擾”,就不用把內心篤定的事,提出來挑戰別人的“愛好”。

只要做出來,做到了,你的堅持就是真理。

在體制內待了10年,轉行之路怎麼這麼難?

【02】

讀者來信:

我學的是工程專業,但這個專業我不是很喜歡。

還有三個多月就去實習了,發現不知道學到了什麼,不知道要去實習什麼。

老師說女生一般幹資料員,但我感覺這個工作太安逸了,想幹比較辛苦的工作,比如測量

還有升大專,不知道要不要選回這個專業,畢竟已經學了這麼久了,不選這個專業又感覺學不了什麼,有點不甘心。但我又想學自己喜歡的專業。

請問語姐姐,可以給一些建議給我嗎?

語姐姐說:

你先把自己內心的矛盾理順了:

●學的工程專業,但不喜歡,那麼就要明確自己喜歡什麼?

●不知道學了什麼,為何又擔心“畢竟已經學了這麼久了,不選這個專業又感覺學不了什麼”?這個矛盾點,也要想想。

●既然學不了什麼,那麼換你喜歡的專業去學就是了。還有什麼顧慮呢?

●還有,多問問自己升大專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為了學歷,那麼怎麼容易讀就怎麼選。

然後讀的時候,看看有沒有跨專業的選修課,選自己喜歡的專業一起讀。

這樣既不浪費拿學歷的事兒,也為自己的喜歡專業做了積累。

除此之外,如果老師說“女生一般幹資料員”,那麼你可以做“不一般”的選擇去實習。如果想幹測量,就主動去爭取吧。

還有,幹資料員是否都很安逸?你自己可以帶著疑問去觀察驗證一下。

我唯一的建議便是,趁你現在年紀還不大,對於認真思考這件事,從一點一滴做起來,訓練起來,對你以後的人生會獲益無窮。

在體制內待了10年,轉行之路怎麼這麼難?

【03】

讀者來信:

語姐,我是體制內的一名護士。最近,遇到了一些與工作相關問題。

事情是這樣的:

在體制內幹了十年護士,考慮到將來職業發展受限,慢慢地開始準備轉行做會計。

因為單位裡會計明年六月份退休,想著到時候可以接下這個位置。還可以做些兼職。

現在簡單的做帳都會,也拿到了初級會計證書。

今年年初,為了照顧小孩不上夜班,預防接種科室的護士生二胎,缺人,我被調去打預防針。現在她馬上要回來上班了。

院長的想法是忙的那一天(大約一個月忙十天)就幫忙打針,其它時間去另外一個科室。

可是,我不想這樣。我的目標是:做會計。但是這個目標是個不確定因素。

我想當下只去一個科室做。和領導溝通了也沒有用。又不能和領導碰硬的。語姐,我該怎麼辦?

語姐姐說:

若想滿足自己的願望,先要滿足別人的願望。是這個世界運作的規則之一。

就好比,我想讓更多的人喜歡看我的文章,我就必須多寫大家愛看的文章,解答大家提的問題。其中穿插著我自己喜歡寫的(但傳播量不高)一些內容。

不過寫到最後,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二合一了自己喜歡的和大家需要的趨於一致。

所以,只要“你想做的會計”能做到,偶爾去幫忙打打針,也不是絕對不可以。

無論如何,自己想要的,能夠開始。至於後面的調整,一步步來吧。

通往目標的路,從來都不是直線。

"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閱世事,明人性,盡在語華思享

作者:王語華

來源:女神30(ID:ns30riji)

【 01】

讀者來信:

語姐您好,我有個困惑,想聽聽您的看法。

我一直以來都喜歡一個人做事,不太喜歡團隊作戰,雖然知道在任何地方都脫離不了團隊。

比如在公司裡,我對做團隊負責人或者管理方面的工作完全沒興趣;

就喜歡一個人做自己該做的工作,什麼經理老總的頭銜對我都沒啥吸引力。

而且我也覺得我沒有管理的天賦和興趣。

我也做過相關方面的測試,結果說明我屬於沉浸型的人,更看重內心的滿足。

就是屬於那種適合一個人完成一件事,不需要團隊協助的職業,比如藝術創作,設計之類的。

但我完全沒有從事這些類型的職業。我做的是外貿銷售。

一直以來我對於做外貿經理啊這種的都不感興趣,我只想專心做銷售,就當一名銷售人員,喜歡個人業績帶來的成就感。

對我來說,團隊取得的成績根本觸動不了我,完全不能讓我有滿足感。

經常和很多人聊起這種價值觀的時候,他們都搖頭。說我沒有野心。都說崗位級別不同頭銜不同,所得到的待遇就不同。

我承認這些客觀事實。但那些在我看來感覺也都不那麼重要。

如果我銷售業績很好,我就能多拿提成,根本就不在乎這些外在的待遇。

一直以來我也是堅持我的想法。我很不在乎外在形式的那些東西。

比如很多人喜歡在大公司啊國企啊外企上班,感覺更體面待遇更好。

我一直就更喜歡小一點的公司,沒那麼多規章制度,做事相對更方便更高效,精神更自在。

而且自己有能力掙更多的錢,要那些並不怎麼值錢的福利待遇有什麼用。

只是偶爾想起的時候會覺得,我是不是真的很沒有野心(雖然我自己的野心就是想多做銷售業績多掙錢);

我熱愛的都不是世俗意義上體面的東西。我不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也很堅定我自己的想法。

就是好想聽聽語姐您這樣有獨到見解的人,對這些有什麼看法?

語姐姐說:

你最難得的是對自己的認識如此清晰。單這一條就勝過了90%的人。

堅持自己所熱愛的,並做到最好。這本身就是最大的野心了。

既然有自己的堅持,那麼關於“野心”的定義,也是因人而異的。

比如銷售領域裡的喬吉拉德,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就是一個人呀。一樣可以做到令人矚目。

自己瞭解自己的特點,明白自己的方向,堅定了,就沒必要總和別人聊這個話題。你可以暗自論證,沒必要主動“求打擊”。

畢竟,各自有各自的選擇,愛勸別人,也是別人的一種愛好。

如果你不想給自己造成“困擾”,就不用把內心篤定的事,提出來挑戰別人的“愛好”。

只要做出來,做到了,你的堅持就是真理。

在體制內待了10年,轉行之路怎麼這麼難?

【02】

讀者來信:

我學的是工程專業,但這個專業我不是很喜歡。

還有三個多月就去實習了,發現不知道學到了什麼,不知道要去實習什麼。

老師說女生一般幹資料員,但我感覺這個工作太安逸了,想幹比較辛苦的工作,比如測量

還有升大專,不知道要不要選回這個專業,畢竟已經學了這麼久了,不選這個專業又感覺學不了什麼,有點不甘心。但我又想學自己喜歡的專業。

請問語姐姐,可以給一些建議給我嗎?

語姐姐說:

你先把自己內心的矛盾理順了:

●學的工程專業,但不喜歡,那麼就要明確自己喜歡什麼?

●不知道學了什麼,為何又擔心“畢竟已經學了這麼久了,不選這個專業又感覺學不了什麼”?這個矛盾點,也要想想。

●既然學不了什麼,那麼換你喜歡的專業去學就是了。還有什麼顧慮呢?

●還有,多問問自己升大專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為了學歷,那麼怎麼容易讀就怎麼選。

然後讀的時候,看看有沒有跨專業的選修課,選自己喜歡的專業一起讀。

這樣既不浪費拿學歷的事兒,也為自己的喜歡專業做了積累。

除此之外,如果老師說“女生一般幹資料員”,那麼你可以做“不一般”的選擇去實習。如果想幹測量,就主動去爭取吧。

還有,幹資料員是否都很安逸?你自己可以帶著疑問去觀察驗證一下。

我唯一的建議便是,趁你現在年紀還不大,對於認真思考這件事,從一點一滴做起來,訓練起來,對你以後的人生會獲益無窮。

在體制內待了10年,轉行之路怎麼這麼難?

【03】

讀者來信:

語姐,我是體制內的一名護士。最近,遇到了一些與工作相關問題。

事情是這樣的:

在體制內幹了十年護士,考慮到將來職業發展受限,慢慢地開始準備轉行做會計。

因為單位裡會計明年六月份退休,想著到時候可以接下這個位置。還可以做些兼職。

現在簡單的做帳都會,也拿到了初級會計證書。

今年年初,為了照顧小孩不上夜班,預防接種科室的護士生二胎,缺人,我被調去打預防針。現在她馬上要回來上班了。

院長的想法是忙的那一天(大約一個月忙十天)就幫忙打針,其它時間去另外一個科室。

可是,我不想這樣。我的目標是:做會計。但是這個目標是個不確定因素。

我想當下只去一個科室做。和領導溝通了也沒有用。又不能和領導碰硬的。語姐,我該怎麼辦?

語姐姐說:

若想滿足自己的願望,先要滿足別人的願望。是這個世界運作的規則之一。

就好比,我想讓更多的人喜歡看我的文章,我就必須多寫大家愛看的文章,解答大家提的問題。其中穿插著我自己喜歡寫的(但傳播量不高)一些內容。

不過寫到最後,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二合一了自己喜歡的和大家需要的趨於一致。

所以,只要“你想做的會計”能做到,偶爾去幫忙打打針,也不是絕對不可以。

無論如何,自己想要的,能夠開始。至於後面的調整,一步步來吧。

通往目標的路,從來都不是直線。

在體制內待了10年,轉行之路怎麼這麼難?

作者王語華:自媒體【女神30】原創作者。

思維訓練研究者、8年企業諮詢經驗、心理諮詢師。

喜歡我的文章原創文章,請點擊關注我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