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發展的產品思維:職業產品架構圖(1)'

人生第一份工作 產品經理 小提琴 程序員 讀書 長板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19-09-15
"

職業的選擇至關重要,用產品思維來思考這個問題,筆者給出了架構參考圖,藉此來不斷髮問、不斷覆盤,看看你的職業怎麼樣?

"

職業的選擇至關重要,用產品思維來思考這個問題,筆者給出了架構參考圖,藉此來不斷髮問、不斷覆盤,看看你的職業怎麼樣?

職業發展的產品思維:職業產品架構圖(1)

職場中都會遇到這樣的經歷:加班多、工資低、上升通道窄、上班提不起勁,經常有換工作的衝動,又不知道去哪裡會更好。尤其遇到行業持續走低,進入新行業又沒經驗,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缺乏一個對職業發展清晰的思考框架,無法系統地判斷一份工作到底是不是適合自己。尤其是隨著年齡增長,社會角色變化,思考問題的維度也越來越多。

對30歲左右的職場人來說,收入重要,但也得關注成長;興趣重要,但賺不到錢也不行。這些問題想來想去,躊躇猶豫,一晃2年過去了。還有人喜歡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無力,讓自己沉浸在忙碌但低效的工作節奏裡,以緩解在職業方向上的迷茫。等到不得不清醒時,年近40,人生進入下半場,鬥志銳減 。

所以,對於職業發展的通盤思考,越早越好。這樣才能在機會出現的時候及時抓住或者在遭遇發展瓶頸的時候及時轉向。

職業發展就像產品經理研發的產品,人人都是自己的產品經理,用產品經理的邏輯思維來思考職業發展,能更清晰地看見職業全貌,進而全面掌控職業。

職業的產品架構圖是由熱情、優勢、價值、趨勢、風險組成。

優勢=天賦(潛能)+努力

對於優勢,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優勢是我們擅長的事情。”這個定義並沒有錯,但還遠遠不夠。

首先,需要來認清優勢,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 表現:一個人的優勢要通過實際行動來定義,是否擅長做這件事,並且總是有穩定的正向表現。比如在激烈的銷售競爭中能夠達成交易、創造績效。
  • 能量:當做這件事的時候,是否感覺良好,是不是很享受,會不會有幸福的感覺。比如很多人小時候被家長督促拉小提琴,可以考到十級,但是他們把這段經歷看成童年的一段陰影。拉小提琴是被逼迫的,這個過程中是在消耗能量,而不是被賦能。
  • 頻率:我們會不會經常運用這個方面,是有意識運用還是無意識運用。比如你愛唱歌,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堅持下去,那麼唱歌只能算是一種潛能,無法成為優勢。

有些人覺得自己根本沒什麼優勢,到處都是短板;有些人覺得,自己應該有優勢呀,但是一直不明確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有些人總算找到了自己的優勢,但是不知道然後該怎麼落地,怎麼發揮。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多數人都以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其實不然,更多情況是,人們只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即便在這一點上,也往往認識不清。”

大多數人,都是表面在談發揮優勢,實際卻在執行一套“劣勢策略”。他們並沒有花足夠多的時間,去發掘自己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相反的,中國的教育是一套滅除優勢而鼓勵平均的模式,很早我們就學會了木桶理論的補短板,但那是適合高考的特定場景的理論,進入職場這個特定場景後,就需要發揚長板優勢了。

然而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擅長做很多事,但是對於一個已經有了一定人生閱歷、需要對人生進行重新梳理的人來說,僅僅依靠擅長的事不能成為我們區別於其他人,或者比他人更有優勢的全部要素。

著名優勢理論專家馬庫斯•白金漢說:“優勢應該是讓你感到強大的東西。當你在一件事上或某一方面:有近乎完美的表現、感覺很好且被賦能、有機會不斷重複和實踐,那麼它就是你的核心優勢。”

熱情:投入更多熱情和精力,提高要求

一份喜歡乾的工作才會讓你投入更多熱情和精力,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很多人,入行前都有一些直觀的喜好:“我感覺挺喜歡”,“我挺喜歡程序員的工作”,“我感覺我喜歡設計師的工作”。

入行後,卻發現基礎工作單調枯燥,短時間內又很難獲得成就感,就開始覺得我不喜歡這個行業了。

真正的“喜歡幹、有熱情”:

  • 接觸到這個職業的本質後,仍然覺得有趣,工作之餘還有意願閱讀這個領域的專業書籍,提升自己;
  • 在你的生活中,一些讓你恨不得馬上立刻去做的事,總想多花時間去做的事;
  • 每當做這些事的時候,你會全神貫注、充滿活力、自然而然,充滿成就感和喜悅。

簡言之,熱情是能夠讓我們持續熱愛、為之投入、驅動引領人生和事業方向的。

價值:定義“誰需要我”

如果優勢和熱情定義了“你是誰”,價值則定義了“誰需要我”,就是我們商場和熱愛的事情能夠解決一個實際的問題,並且能夠找到“客戶”。

尋找價值有這樣幾個重要原則:

1. 真正的價值需要符合時代的趨勢

《深度微信》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同是在傳統媒體的兩位主編,一位選擇堅持紙媒,一位選擇了新媒體編輯;幾年後,隨著新媒體的崛起,紙媒的日子越發艱難;而選擇新媒體的那一位幾年時間下來,已經成為新媒體運營領域的資深專家,兩人的差距越來越大。這樣真實的故事就在告訴我們,個人的發展定位一定要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

2. 價值的實現需要積極主動地創造需求,找到合適的土壤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比如沒有找到合適的土壤,沒有伯樂賞識。但懷才不遇的這個“遇”是需要自己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才能讓自己的優勢和熱情得以發揮。

3. 真正的價值需要經過時間的驗證和內心的堅守

前面兩個原則說,要實現價值,需要符合時代的趨勢、找到合適的土壤,積極創造需求。但有時候即使付出了很多努力,調研了時代趨勢,但還是無法找到合適的土壤,更無法創造出理想的需求。這個時候就需要內心的堅守,需要為了價值的實現做紮實的積累。每一次你的價值被認可多一點,都會給你繼續前行的信心又多一點點。

趨勢:給行業打分

在趨勢這個問題上,可以問自己:你所在的行業未來5年會越來越好嗎?你給你的行業趨勢打幾分?

一個人的一次職業選擇只是一個單點,必須看這個點附著在一個什麼樣的面上,也就是什麼公司平臺上,這個平臺又附著在怎樣的行業趨勢上。幸福的職場人,一定是在一個上升的行業趨勢裡,找到了自己能做,又愛做的事。

個人的能力,要依靠社會趨勢來放大。

越是大的成功,趨勢的影響就越大。比如,過去十年裡選擇了互聯網、房地產、金融這些行業的人,平均收入都比其他行業高一些;同樣做媒體,一個堅持在傳統媒體,一個選擇新媒體,幾年後新媒體順應趨勢晉升資深專家;而傳統媒體逐漸落寞。這就是社會趨勢的力量。

在職業價值的的選擇上,那些有上升趨勢、市場空間更大、行業更規範的工作更值得幹。

風險:行業的變化

向自己發問:如果當前這個工種消失了,你有能力和資源應對變化嗎?你為自己抗風險的能力打幾分?

人工智能技術現在已經開始設計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而隨著人工智能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超過人類,很多人會面臨更多的失業。如果現在的工種消失了,你是否具備可遷移能力應對風險?是否能夠在第一職業曲線到了衰退期之前,能有第二職業曲線進入繁盛期?

對於大部分能力和積累都依附於組織的人,一旦離開組織,舉步維艱,沒有抗風險能力。比如很多傳統行業、事業單位裡發展到職業中期的員工,一旦遭遇組織重大變故,可能完全無力招架。

所以,在鞏固第一曲線的同時,用第一曲線孵化第二曲線,逐漸累積自己在新曲線的能力、資源,不斷提高在這個新曲線的變現能力,是提高抗風險能力的不錯選擇。

"

職業的選擇至關重要,用產品思維來思考這個問題,筆者給出了架構參考圖,藉此來不斷髮問、不斷覆盤,看看你的職業怎麼樣?

職業發展的產品思維:職業產品架構圖(1)

職場中都會遇到這樣的經歷:加班多、工資低、上升通道窄、上班提不起勁,經常有換工作的衝動,又不知道去哪裡會更好。尤其遇到行業持續走低,進入新行業又沒經驗,完全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

缺乏一個對職業發展清晰的思考框架,無法系統地判斷一份工作到底是不是適合自己。尤其是隨著年齡增長,社會角色變化,思考問題的維度也越來越多。

對30歲左右的職場人來說,收入重要,但也得關注成長;興趣重要,但賺不到錢也不行。這些問題想來想去,躊躇猶豫,一晃2年過去了。還有人喜歡用戰術上的勤奮,掩飾戰略上的無力,讓自己沉浸在忙碌但低效的工作節奏裡,以緩解在職業方向上的迷茫。等到不得不清醒時,年近40,人生進入下半場,鬥志銳減 。

所以,對於職業發展的通盤思考,越早越好。這樣才能在機會出現的時候及時抓住或者在遭遇發展瓶頸的時候及時轉向。

職業發展就像產品經理研發的產品,人人都是自己的產品經理,用產品經理的邏輯思維來思考職業發展,能更清晰地看見職業全貌,進而全面掌控職業。

職業的產品架構圖是由熱情、優勢、價值、趨勢、風險組成。

優勢=天賦(潛能)+努力

對於優勢,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優勢是我們擅長的事情。”這個定義並沒有錯,但還遠遠不夠。

首先,需要來認清優勢,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 表現:一個人的優勢要通過實際行動來定義,是否擅長做這件事,並且總是有穩定的正向表現。比如在激烈的銷售競爭中能夠達成交易、創造績效。
  • 能量:當做這件事的時候,是否感覺良好,是不是很享受,會不會有幸福的感覺。比如很多人小時候被家長督促拉小提琴,可以考到十級,但是他們把這段經歷看成童年的一段陰影。拉小提琴是被逼迫的,這個過程中是在消耗能量,而不是被賦能。
  • 頻率:我們會不會經常運用這個方面,是有意識運用還是無意識運用。比如你愛唱歌,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堅持下去,那麼唱歌只能算是一種潛能,無法成為優勢。

有些人覺得自己根本沒什麼優勢,到處都是短板;有些人覺得,自己應該有優勢呀,但是一直不明確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有些人總算找到了自己的優勢,但是不知道然後該怎麼落地,怎麼發揮。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多數人都以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其實不然,更多情況是,人們只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即便在這一點上,也往往認識不清。”

大多數人,都是表面在談發揮優勢,實際卻在執行一套“劣勢策略”。他們並沒有花足夠多的時間,去發掘自己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相反的,中國的教育是一套滅除優勢而鼓勵平均的模式,很早我們就學會了木桶理論的補短板,但那是適合高考的特定場景的理論,進入職場這個特定場景後,就需要發揚長板優勢了。

然而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擅長做很多事,但是對於一個已經有了一定人生閱歷、需要對人生進行重新梳理的人來說,僅僅依靠擅長的事不能成為我們區別於其他人,或者比他人更有優勢的全部要素。

著名優勢理論專家馬庫斯•白金漢說:“優勢應該是讓你感到強大的東西。當你在一件事上或某一方面:有近乎完美的表現、感覺很好且被賦能、有機會不斷重複和實踐,那麼它就是你的核心優勢。”

熱情:投入更多熱情和精力,提高要求

一份喜歡乾的工作才會讓你投入更多熱情和精力,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很多人,入行前都有一些直觀的喜好:“我感覺挺喜歡”,“我挺喜歡程序員的工作”,“我感覺我喜歡設計師的工作”。

入行後,卻發現基礎工作單調枯燥,短時間內又很難獲得成就感,就開始覺得我不喜歡這個行業了。

真正的“喜歡幹、有熱情”:

  • 接觸到這個職業的本質後,仍然覺得有趣,工作之餘還有意願閱讀這個領域的專業書籍,提升自己;
  • 在你的生活中,一些讓你恨不得馬上立刻去做的事,總想多花時間去做的事;
  • 每當做這些事的時候,你會全神貫注、充滿活力、自然而然,充滿成就感和喜悅。

簡言之,熱情是能夠讓我們持續熱愛、為之投入、驅動引領人生和事業方向的。

價值:定義“誰需要我”

如果優勢和熱情定義了“你是誰”,價值則定義了“誰需要我”,就是我們商場和熱愛的事情能夠解決一個實際的問題,並且能夠找到“客戶”。

尋找價值有這樣幾個重要原則:

1. 真正的價值需要符合時代的趨勢

《深度微信》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同是在傳統媒體的兩位主編,一位選擇堅持紙媒,一位選擇了新媒體編輯;幾年後,隨著新媒體的崛起,紙媒的日子越發艱難;而選擇新媒體的那一位幾年時間下來,已經成為新媒體運營領域的資深專家,兩人的差距越來越大。這樣真實的故事就在告訴我們,個人的發展定位一定要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

2. 價值的實現需要積極主動地創造需求,找到合適的土壤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比如沒有找到合適的土壤,沒有伯樂賞識。但懷才不遇的這個“遇”是需要自己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才能讓自己的優勢和熱情得以發揮。

3. 真正的價值需要經過時間的驗證和內心的堅守

前面兩個原則說,要實現價值,需要符合時代的趨勢、找到合適的土壤,積極創造需求。但有時候即使付出了很多努力,調研了時代趨勢,但還是無法找到合適的土壤,更無法創造出理想的需求。這個時候就需要內心的堅守,需要為了價值的實現做紮實的積累。每一次你的價值被認可多一點,都會給你繼續前行的信心又多一點點。

趨勢:給行業打分

在趨勢這個問題上,可以問自己:你所在的行業未來5年會越來越好嗎?你給你的行業趨勢打幾分?

一個人的一次職業選擇只是一個單點,必須看這個點附著在一個什麼樣的面上,也就是什麼公司平臺上,這個平臺又附著在怎樣的行業趨勢上。幸福的職場人,一定是在一個上升的行業趨勢裡,找到了自己能做,又愛做的事。

個人的能力,要依靠社會趨勢來放大。

越是大的成功,趨勢的影響就越大。比如,過去十年裡選擇了互聯網、房地產、金融這些行業的人,平均收入都比其他行業高一些;同樣做媒體,一個堅持在傳統媒體,一個選擇新媒體,幾年後新媒體順應趨勢晉升資深專家;而傳統媒體逐漸落寞。這就是社會趨勢的力量。

在職業價值的的選擇上,那些有上升趨勢、市場空間更大、行業更規範的工作更值得幹。

風險:行業的變化

向自己發問:如果當前這個工種消失了,你有能力和資源應對變化嗎?你為自己抗風險的能力打幾分?

人工智能技術現在已經開始設計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而隨著人工智能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超過人類,很多人會面臨更多的失業。如果現在的工種消失了,你是否具備可遷移能力應對風險?是否能夠在第一職業曲線到了衰退期之前,能有第二職業曲線進入繁盛期?

對於大部分能力和積累都依附於組織的人,一旦離開組織,舉步維艱,沒有抗風險能力。比如很多傳統行業、事業單位裡發展到職業中期的員工,一旦遭遇組織重大變故,可能完全無力招架。

所以,在鞏固第一曲線的同時,用第一曲線孵化第二曲線,逐漸累積自己在新曲線的能力、資源,不斷提高在這個新曲線的變現能力,是提高抗風險能力的不錯選擇。

職業發展的產品思維:職業產品架構圖(1)

面對行業的起落、公司的興衰、技術的變革,有沒有足夠的能力、資源應對變化,抗風險至關重要。

總結

前三個要素,看的是個人職業發展的小環境,且這三點之間會產生聯動:“喜歡幹”的工作讓你主動投入時間;“擅長幹”給你提供競爭力和成就感,“值得幹”確保你有不錯的收益和生活,進一步激勵你更加“喜歡幹”。這三個要素值很高的人,職業發展將會變成一個飛輪,帶你快速成長。

後兩個要素,看的是職業的長遠規劃,有句話說:前十年拼的是努力,後十年拼的是職業願景。所以從符合時代趨勢的職業中早做準備是一個聰明選擇。這兩個要素考慮周全的人,職業安全感會很高。

喜歡幹、擅長幹、值得幹、趨勢和抗風險,把這5個問題製成一張圖片,保存下來——在每年年初、或者遇到職業困惑,或者有新職業機會的時候,重新回到這5個問題上來,問一問自己,覆盤一下自己的產品架構是否“科學、合理”。

產品架構圖應時時回顧覆盤,這是每個人思考職業發展的底層模型。

本文由 @跳出樹洞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