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


"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文/楊潔 何星瑩 編輯/單一

怎樣讓科技手段更好地融入地產行業,成為了地產商們的全新挑戰。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賴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進入到拼產品的階段。”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實地多年佈局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也終於見到了成效。

中國地產,喧囂不再。在高速增長之後,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近身肉搏的“白銀時代”悄然而至。

眼下的房地產行業,正從“拿地-開發-銷售”的被動售賣模式,轉變為“運營管理”的主動拉客模式。留在戰場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轉型分化。在這輪變革中,問題與機遇一併展露出來。

在傳統地產圈,2006年才進軍地產並不算老兵;但從成立就把科技融入地產的實地,卻成了當下火熱的“智慧社區”概念之下經驗豐富的老炮。

不同於“2-3-4”G時代的過渡,悄然而至的5G時代下,各個領域都將迎來一次“技術+場景”的鉅變。事關“衣食住行”民生根本的房地產領域,或許也不再需要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的角色。

而“白銀時代”所考驗的,正是各家開發商在前十年的“黃金年代”除了賣房,還做了哪些功課。“居住場景+技術”是趨勢必然,但各家在前十年積累的底子有多少,或許將在這場肉搏戰中顯露出來。

全智能場景

地產行業發展速度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87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4%,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文/楊潔 何星瑩 編輯/單一

怎樣讓科技手段更好地融入地產行業,成為了地產商們的全新挑戰。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賴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進入到拼產品的階段。”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實地多年佈局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也終於見到了成效。

中國地產,喧囂不再。在高速增長之後,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近身肉搏的“白銀時代”悄然而至。

眼下的房地產行業,正從“拿地-開發-銷售”的被動售賣模式,轉變為“運營管理”的主動拉客模式。留在戰場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轉型分化。在這輪變革中,問題與機遇一併展露出來。

在傳統地產圈,2006年才進軍地產並不算老兵;但從成立就把科技融入地產的實地,卻成了當下火熱的“智慧社區”概念之下經驗豐富的老炮。

不同於“2-3-4”G時代的過渡,悄然而至的5G時代下,各個領域都將迎來一次“技術+場景”的鉅變。事關“衣食住行”民生根本的房地產領域,或許也不再需要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的角色。

而“白銀時代”所考驗的,正是各家開發商在前十年的“黃金年代”除了賣房,還做了哪些功課。“居住場景+技術”是趨勢必然,但各家在前十年積累的底子有多少,或許將在這場肉搏戰中顯露出來。

全智能場景

地產行業發展速度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87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4%,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實地集團卻逆勢而上,在近三年保持了135%以上的增速。這個地產界的“異類”,正在把戰線從原來的住宅領域,延伸向了非住宅領域。

數據,是有力的證明。

實地集團也早已先行,正在摸索出一條獨特的“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

從最初的廣州常春藤項目落地,至8月8日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率先落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正在清晰。這是“地產+科技+商業”的場景落地。

實地的發展邏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找準定位,基於房子,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是技術佈局,做匹配的智能生活解決方案。

在地產爭奪戰中,“智慧人居+地產”或許是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文/楊潔 何星瑩 編輯/單一

怎樣讓科技手段更好地融入地產行業,成為了地產商們的全新挑戰。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賴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進入到拼產品的階段。”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實地多年佈局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也終於見到了成效。

中國地產,喧囂不再。在高速增長之後,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近身肉搏的“白銀時代”悄然而至。

眼下的房地產行業,正從“拿地-開發-銷售”的被動售賣模式,轉變為“運營管理”的主動拉客模式。留在戰場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轉型分化。在這輪變革中,問題與機遇一併展露出來。

在傳統地產圈,2006年才進軍地產並不算老兵;但從成立就把科技融入地產的實地,卻成了當下火熱的“智慧社區”概念之下經驗豐富的老炮。

不同於“2-3-4”G時代的過渡,悄然而至的5G時代下,各個領域都將迎來一次“技術+場景”的鉅變。事關“衣食住行”民生根本的房地產領域,或許也不再需要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的角色。

而“白銀時代”所考驗的,正是各家開發商在前十年的“黃金年代”除了賣房,還做了哪些功課。“居住場景+技術”是趨勢必然,但各家在前十年積累的底子有多少,或許將在這場肉搏戰中顯露出來。

全智能場景

地產行業發展速度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87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4%,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實地集團卻逆勢而上,在近三年保持了135%以上的增速。這個地產界的“異類”,正在把戰線從原來的住宅領域,延伸向了非住宅領域。

數據,是有力的證明。

實地集團也早已先行,正在摸索出一條獨特的“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

從最初的廣州常春藤項目落地,至8月8日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率先落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正在清晰。這是“地產+科技+商業”的場景落地。

實地的發展邏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找準定位,基於房子,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是技術佈局,做匹配的智能生活解決方案。

在地產爭奪戰中,“智慧人居+地產”或許是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實地·廣州常春藤

新技術與地產行業的交匯,也在改變著房企的底層思路和價值判斷。

隨著中國住房市場的飽和以及新中產的崛起,消費者已經從單純的住房需求演變為從設計、配置到場景的一體化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產企業都在科技加持下,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從2017年開始,萬科、綠地、碧桂園、保利等開發商,都主動使用了智能家居,開始了智慧化的探索。

但在房子中放進智能家居,或許只是最簡單、最表面的方案。


"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文/楊潔 何星瑩 編輯/單一

怎樣讓科技手段更好地融入地產行業,成為了地產商們的全新挑戰。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賴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進入到拼產品的階段。”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實地多年佈局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也終於見到了成效。

中國地產,喧囂不再。在高速增長之後,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近身肉搏的“白銀時代”悄然而至。

眼下的房地產行業,正從“拿地-開發-銷售”的被動售賣模式,轉變為“運營管理”的主動拉客模式。留在戰場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轉型分化。在這輪變革中,問題與機遇一併展露出來。

在傳統地產圈,2006年才進軍地產並不算老兵;但從成立就把科技融入地產的實地,卻成了當下火熱的“智慧社區”概念之下經驗豐富的老炮。

不同於“2-3-4”G時代的過渡,悄然而至的5G時代下,各個領域都將迎來一次“技術+場景”的鉅變。事關“衣食住行”民生根本的房地產領域,或許也不再需要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的角色。

而“白銀時代”所考驗的,正是各家開發商在前十年的“黃金年代”除了賣房,還做了哪些功課。“居住場景+技術”是趨勢必然,但各家在前十年積累的底子有多少,或許將在這場肉搏戰中顯露出來。

全智能場景

地產行業發展速度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87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4%,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實地集團卻逆勢而上,在近三年保持了135%以上的增速。這個地產界的“異類”,正在把戰線從原來的住宅領域,延伸向了非住宅領域。

數據,是有力的證明。

實地集團也早已先行,正在摸索出一條獨特的“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

從最初的廣州常春藤項目落地,至8月8日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率先落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正在清晰。這是“地產+科技+商業”的場景落地。

實地的發展邏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找準定位,基於房子,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是技術佈局,做匹配的智能生活解決方案。

在地產爭奪戰中,“智慧人居+地產”或許是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實地·廣州常春藤

新技術與地產行業的交匯,也在改變著房企的底層思路和價值判斷。

隨著中國住房市場的飽和以及新中產的崛起,消費者已經從單純的住房需求演變為從設計、配置到場景的一體化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產企業都在科技加持下,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從2017年開始,萬科、綠地、碧桂園、保利等開發商,都主動使用了智能家居,開始了智慧化的探索。

但在房子中放進智能家居,或許只是最簡單、最表面的方案。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採訪中,實地集團副董事長馬立強向鋅財經潘越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房子是冰冷的,但是基於房子,結合不同人的生活形態,可以提供智能的產品,整套的生活服務 。”

實地集團提出的智慧人居系統,能夠對客廳、房間、廚衛到小區、車庫、樓內、安保、物業等多維空間進行全覆蓋。

當然,實地集團並沒有停留在賣概念的階段。

8月8日,實地集團在山城重慶永川薔薇國際社區落地了全國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鋅財經也進行了實地探訪。

對新一代“買房人”來說,開發商售賣一套房子僅僅解決了最基礎的需求。買下一套房之後,能夠有哪些額外的體驗,這或許是傳統房地產商走向差異化的十字路口。

比如,在物流最後100米的配送環節,現在的小區快遞櫃也只不過是妥協的產物。用戶不在家,快遞員無法配送,無奈之下產生了快遞櫃、代收點之類的中和產物。即便是快遞員願意在晚間配送,對女性戶主來說,安全就存在了一定的隱患。

送完最後100米的需求依然沒有解決。


"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文/楊潔 何星瑩 編輯/單一

怎樣讓科技手段更好地融入地產行業,成為了地產商們的全新挑戰。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賴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進入到拼產品的階段。”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實地多年佈局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也終於見到了成效。

中國地產,喧囂不再。在高速增長之後,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近身肉搏的“白銀時代”悄然而至。

眼下的房地產行業,正從“拿地-開發-銷售”的被動售賣模式,轉變為“運營管理”的主動拉客模式。留在戰場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轉型分化。在這輪變革中,問題與機遇一併展露出來。

在傳統地產圈,2006年才進軍地產並不算老兵;但從成立就把科技融入地產的實地,卻成了當下火熱的“智慧社區”概念之下經驗豐富的老炮。

不同於“2-3-4”G時代的過渡,悄然而至的5G時代下,各個領域都將迎來一次“技術+場景”的鉅變。事關“衣食住行”民生根本的房地產領域,或許也不再需要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的角色。

而“白銀時代”所考驗的,正是各家開發商在前十年的“黃金年代”除了賣房,還做了哪些功課。“居住場景+技術”是趨勢必然,但各家在前十年積累的底子有多少,或許將在這場肉搏戰中顯露出來。

全智能場景

地產行業發展速度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87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4%,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實地集團卻逆勢而上,在近三年保持了135%以上的增速。這個地產界的“異類”,正在把戰線從原來的住宅領域,延伸向了非住宅領域。

數據,是有力的證明。

實地集團也早已先行,正在摸索出一條獨特的“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

從最初的廣州常春藤項目落地,至8月8日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率先落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正在清晰。這是“地產+科技+商業”的場景落地。

實地的發展邏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找準定位,基於房子,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是技術佈局,做匹配的智能生活解決方案。

在地產爭奪戰中,“智慧人居+地產”或許是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實地·廣州常春藤

新技術與地產行業的交匯,也在改變著房企的底層思路和價值判斷。

隨著中國住房市場的飽和以及新中產的崛起,消費者已經從單純的住房需求演變為從設計、配置到場景的一體化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產企業都在科技加持下,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從2017年開始,萬科、綠地、碧桂園、保利等開發商,都主動使用了智能家居,開始了智慧化的探索。

但在房子中放進智能家居,或許只是最簡單、最表面的方案。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採訪中,實地集團副董事長馬立強向鋅財經潘越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房子是冰冷的,但是基於房子,結合不同人的生活形態,可以提供智能的產品,整套的生活服務 。”

實地集團提出的智慧人居系統,能夠對客廳、房間、廚衛到小區、車庫、樓內、安保、物業等多維空間進行全覆蓋。

當然,實地集團並沒有停留在賣概念的階段。

8月8日,實地集團在山城重慶永川薔薇國際社區落地了全國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鋅財經也進行了實地探訪。

對新一代“買房人”來說,開發商售賣一套房子僅僅解決了最基礎的需求。買下一套房之後,能夠有哪些額外的體驗,這或許是傳統房地產商走向差異化的十字路口。

比如,在物流最後100米的配送環節,現在的小區快遞櫃也只不過是妥協的產物。用戶不在家,快遞員無法配送,無奈之下產生了快遞櫃、代收點之類的中和產物。即便是快遞員願意在晚間配送,對女性戶主來說,安全就存在了一定的隱患。

送完最後100米的需求依然沒有解決。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小區快遞櫃

在實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中,一款叫作“Delight”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就解決物流配送“最後100米”的問題。這也是全國首款室內室外智能物流機器人。

只要拿起手機在線上下單購物,錄入訂單信息後,就能在預定的時間送到戶主家門口為止,並且完全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Delight智能物流機器人可以解決戶外社區的配送問題,而機器人Bingo和微診室可以解決家用健康服務的痛點。

通過家用健康服務機器人Bingo,可以實時監測到用戶的血壓、心率、體溫等數據,此外,Bingo還自帶電子藥盒,可以提供定時服藥提醒、呼叫社區醫療門診等服務。

以主動用藥提醒為例,機器人通過自帶的12格段電子藥盒進行裝藥,設置提醒之後,機器人會在規定時間語音提醒吃藥,並在吃藥格段進行亮燈提醒。

通過智能機器人將家庭生活場景與戶外社區智慧生活場景打通,在全房地產業還是首次。


"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文/楊潔 何星瑩 編輯/單一

怎樣讓科技手段更好地融入地產行業,成為了地產商們的全新挑戰。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賴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進入到拼產品的階段。”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實地多年佈局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也終於見到了成效。

中國地產,喧囂不再。在高速增長之後,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近身肉搏的“白銀時代”悄然而至。

眼下的房地產行業,正從“拿地-開發-銷售”的被動售賣模式,轉變為“運營管理”的主動拉客模式。留在戰場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轉型分化。在這輪變革中,問題與機遇一併展露出來。

在傳統地產圈,2006年才進軍地產並不算老兵;但從成立就把科技融入地產的實地,卻成了當下火熱的“智慧社區”概念之下經驗豐富的老炮。

不同於“2-3-4”G時代的過渡,悄然而至的5G時代下,各個領域都將迎來一次“技術+場景”的鉅變。事關“衣食住行”民生根本的房地產領域,或許也不再需要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的角色。

而“白銀時代”所考驗的,正是各家開發商在前十年的“黃金年代”除了賣房,還做了哪些功課。“居住場景+技術”是趨勢必然,但各家在前十年積累的底子有多少,或許將在這場肉搏戰中顯露出來。

全智能場景

地產行業發展速度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87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4%,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實地集團卻逆勢而上,在近三年保持了135%以上的增速。這個地產界的“異類”,正在把戰線從原來的住宅領域,延伸向了非住宅領域。

數據,是有力的證明。

實地集團也早已先行,正在摸索出一條獨特的“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

從最初的廣州常春藤項目落地,至8月8日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率先落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正在清晰。這是“地產+科技+商業”的場景落地。

實地的發展邏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找準定位,基於房子,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是技術佈局,做匹配的智能生活解決方案。

在地產爭奪戰中,“智慧人居+地產”或許是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實地·廣州常春藤

新技術與地產行業的交匯,也在改變著房企的底層思路和價值判斷。

隨著中國住房市場的飽和以及新中產的崛起,消費者已經從單純的住房需求演變為從設計、配置到場景的一體化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產企業都在科技加持下,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從2017年開始,萬科、綠地、碧桂園、保利等開發商,都主動使用了智能家居,開始了智慧化的探索。

但在房子中放進智能家居,或許只是最簡單、最表面的方案。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採訪中,實地集團副董事長馬立強向鋅財經潘越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房子是冰冷的,但是基於房子,結合不同人的生活形態,可以提供智能的產品,整套的生活服務 。”

實地集團提出的智慧人居系統,能夠對客廳、房間、廚衛到小區、車庫、樓內、安保、物業等多維空間進行全覆蓋。

當然,實地集團並沒有停留在賣概念的階段。

8月8日,實地集團在山城重慶永川薔薇國際社區落地了全國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鋅財經也進行了實地探訪。

對新一代“買房人”來說,開發商售賣一套房子僅僅解決了最基礎的需求。買下一套房之後,能夠有哪些額外的體驗,這或許是傳統房地產商走向差異化的十字路口。

比如,在物流最後100米的配送環節,現在的小區快遞櫃也只不過是妥協的產物。用戶不在家,快遞員無法配送,無奈之下產生了快遞櫃、代收點之類的中和產物。即便是快遞員願意在晚間配送,對女性戶主來說,安全就存在了一定的隱患。

送完最後100米的需求依然沒有解決。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小區快遞櫃

在實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中,一款叫作“Delight”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就解決物流配送“最後100米”的問題。這也是全國首款室內室外智能物流機器人。

只要拿起手機在線上下單購物,錄入訂單信息後,就能在預定的時間送到戶主家門口為止,並且完全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Delight智能物流機器人可以解決戶外社區的配送問題,而機器人Bingo和微診室可以解決家用健康服務的痛點。

通過家用健康服務機器人Bingo,可以實時監測到用戶的血壓、心率、體溫等數據,此外,Bingo還自帶電子藥盒,可以提供定時服藥提醒、呼叫社區醫療門診等服務。

以主動用藥提醒為例,機器人通過自帶的12格段電子藥盒進行裝藥,設置提醒之後,機器人會在規定時間語音提醒吃藥,並在吃藥格段進行亮燈提醒。

通過智能機器人將家庭生活場景與戶外社區智慧生活場景打通,在全房地產業還是首次。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Bingo 圖片來源受訪者

在室內場景中,已經有多款智能家居產品標配入戶,譬如在客廳,鋅財經看到,實地的移動式集控面板——智控Mini,可控制家中所有電器,包括燈光、空調、窗簾等,配置在屋內的“致鏡”令用戶在洗漱的同時可聽音樂、觀看新聞、查詢室外空氣狀況。

除了室內場景,在社區內,也有比較全面的智慧商業配套服務,包括社區O2O醫療服務機構、社區影院、智能社區安全解決方案等。

全場景智慧社區的背後,是對技術反覆考量後的應用。

其實早在項目規劃之初,實地就將所有智能技術提前置入,將智能化產品和技術與項目前期融合。

“就像嬰兒誕生一樣,最初我們也無法想象到未來全場景社區是什麼形態,但最開始,我們就有意識地置入智能產品,這些產品也會更新迭代。”馬立強對鋅財經表示。

從屋內拓展到屋內屋外全場景,實地的每一個服務模塊或者產品,都可以在不同的應用場景裡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地產駛進 “白銀時代”

“白銀時代”,全軍肉搏。但在博弈中勝出的籌碼,早在入局的那一刻就開始積累。

對實地來說,不管產業時代變遷,有兩個出發點是不變的:一是跟著房地產發展進程走,二是基於用戶的需求做延伸。

實地的棋局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佈陣。

或許與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對科技的濃厚興趣有關,在2006年實地創立之初,更多的是用互聯網的思維來做地產,在這個古老的行業裡,“新”得像個異類

時光倒溯十年,是傳統地產的“黃金時代”。

彼時,大型地產公司依然遵循著“建房——賣房——囤地”的固有模式,以此來滿足消費者的“居住”訴求。實際上,早在實地入局的2年前,政府就開始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以此來遏制過於火熱的房地產項目。2004年開始,各項金融優惠取消、連續加息、貸款利率上浮等一系列政策出臺。

但即便如此,也阻擋不了購房者的熱情。在瘋狂背景之下,眾多房企的年銷售動輒千億。對2006年下海的實地來說,同行的擴張速度也讓其面臨著不小的競爭壓力和挑戰。

在張量看來,他要做的是地產界的蘋果。


"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文/楊潔 何星瑩 編輯/單一

怎樣讓科技手段更好地融入地產行業,成為了地產商們的全新挑戰。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賴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進入到拼產品的階段。”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實地多年佈局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也終於見到了成效。

中國地產,喧囂不再。在高速增長之後,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近身肉搏的“白銀時代”悄然而至。

眼下的房地產行業,正從“拿地-開發-銷售”的被動售賣模式,轉變為“運營管理”的主動拉客模式。留在戰場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轉型分化。在這輪變革中,問題與機遇一併展露出來。

在傳統地產圈,2006年才進軍地產並不算老兵;但從成立就把科技融入地產的實地,卻成了當下火熱的“智慧社區”概念之下經驗豐富的老炮。

不同於“2-3-4”G時代的過渡,悄然而至的5G時代下,各個領域都將迎來一次“技術+場景”的鉅變。事關“衣食住行”民生根本的房地產領域,或許也不再需要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的角色。

而“白銀時代”所考驗的,正是各家開發商在前十年的“黃金年代”除了賣房,還做了哪些功課。“居住場景+技術”是趨勢必然,但各家在前十年積累的底子有多少,或許將在這場肉搏戰中顯露出來。

全智能場景

地產行業發展速度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87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4%,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實地集團卻逆勢而上,在近三年保持了135%以上的增速。這個地產界的“異類”,正在把戰線從原來的住宅領域,延伸向了非住宅領域。

數據,是有力的證明。

實地集團也早已先行,正在摸索出一條獨特的“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

從最初的廣州常春藤項目落地,至8月8日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率先落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正在清晰。這是“地產+科技+商業”的場景落地。

實地的發展邏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找準定位,基於房子,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是技術佈局,做匹配的智能生活解決方案。

在地產爭奪戰中,“智慧人居+地產”或許是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實地·廣州常春藤

新技術與地產行業的交匯,也在改變著房企的底層思路和價值判斷。

隨著中國住房市場的飽和以及新中產的崛起,消費者已經從單純的住房需求演變為從設計、配置到場景的一體化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產企業都在科技加持下,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從2017年開始,萬科、綠地、碧桂園、保利等開發商,都主動使用了智能家居,開始了智慧化的探索。

但在房子中放進智能家居,或許只是最簡單、最表面的方案。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採訪中,實地集團副董事長馬立強向鋅財經潘越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房子是冰冷的,但是基於房子,結合不同人的生活形態,可以提供智能的產品,整套的生活服務 。”

實地集團提出的智慧人居系統,能夠對客廳、房間、廚衛到小區、車庫、樓內、安保、物業等多維空間進行全覆蓋。

當然,實地集團並沒有停留在賣概念的階段。

8月8日,實地集團在山城重慶永川薔薇國際社區落地了全國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鋅財經也進行了實地探訪。

對新一代“買房人”來說,開發商售賣一套房子僅僅解決了最基礎的需求。買下一套房之後,能夠有哪些額外的體驗,這或許是傳統房地產商走向差異化的十字路口。

比如,在物流最後100米的配送環節,現在的小區快遞櫃也只不過是妥協的產物。用戶不在家,快遞員無法配送,無奈之下產生了快遞櫃、代收點之類的中和產物。即便是快遞員願意在晚間配送,對女性戶主來說,安全就存在了一定的隱患。

送完最後100米的需求依然沒有解決。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小區快遞櫃

在實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中,一款叫作“Delight”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就解決物流配送“最後100米”的問題。這也是全國首款室內室外智能物流機器人。

只要拿起手機在線上下單購物,錄入訂單信息後,就能在預定的時間送到戶主家門口為止,並且完全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Delight智能物流機器人可以解決戶外社區的配送問題,而機器人Bingo和微診室可以解決家用健康服務的痛點。

通過家用健康服務機器人Bingo,可以實時監測到用戶的血壓、心率、體溫等數據,此外,Bingo還自帶電子藥盒,可以提供定時服藥提醒、呼叫社區醫療門診等服務。

以主動用藥提醒為例,機器人通過自帶的12格段電子藥盒進行裝藥,設置提醒之後,機器人會在規定時間語音提醒吃藥,並在吃藥格段進行亮燈提醒。

通過智能機器人將家庭生活場景與戶外社區智慧生活場景打通,在全房地產業還是首次。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Bingo 圖片來源受訪者

在室內場景中,已經有多款智能家居產品標配入戶,譬如在客廳,鋅財經看到,實地的移動式集控面板——智控Mini,可控制家中所有電器,包括燈光、空調、窗簾等,配置在屋內的“致鏡”令用戶在洗漱的同時可聽音樂、觀看新聞、查詢室外空氣狀況。

除了室內場景,在社區內,也有比較全面的智慧商業配套服務,包括社區O2O醫療服務機構、社區影院、智能社區安全解決方案等。

全場景智慧社區的背後,是對技術反覆考量後的應用。

其實早在項目規劃之初,實地就將所有智能技術提前置入,將智能化產品和技術與項目前期融合。

“就像嬰兒誕生一樣,最初我們也無法想象到未來全場景社區是什麼形態,但最開始,我們就有意識地置入智能產品,這些產品也會更新迭代。”馬立強對鋅財經表示。

從屋內拓展到屋內屋外全場景,實地的每一個服務模塊或者產品,都可以在不同的應用場景裡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地產駛進 “白銀時代”

“白銀時代”,全軍肉搏。但在博弈中勝出的籌碼,早在入局的那一刻就開始積累。

對實地來說,不管產業時代變遷,有兩個出發點是不變的:一是跟著房地產發展進程走,二是基於用戶的需求做延伸。

實地的棋局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佈陣。

或許與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對科技的濃厚興趣有關,在2006年實地創立之初,更多的是用互聯網的思維來做地產,在這個古老的行業裡,“新”得像個異類

時光倒溯十年,是傳統地產的“黃金時代”。

彼時,大型地產公司依然遵循著“建房——賣房——囤地”的固有模式,以此來滿足消費者的“居住”訴求。實際上,早在實地入局的2年前,政府就開始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以此來遏制過於火熱的房地產項目。2004年開始,各項金融優惠取消、連續加息、貸款利率上浮等一系列政策出臺。

但即便如此,也阻擋不了購房者的熱情。在瘋狂背景之下,眾多房企的年銷售動輒千億。對2006年下海的實地來說,同行的擴張速度也讓其面臨著不小的競爭壓力和挑戰。

在張量看來,他要做的是地產界的蘋果。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張量的觀念裡,實地和其它玩家不算是同緯度的競爭。

想跑出不同的模式,迅速做大規模,實地在成立之初,便開始搭建匹配大型公司的架構與團隊。

實地集團成立的第一年,便在廣東中山市打造第一個大型綜合社區項目實地璟湖城。但中山項目之後,實地集團進入很長的沉寂時間。

“壓力巨大。”

在採訪中,馬立強用4個字總結了那段時期,當同行瞬間做成百億千億的生意時,實地確實面臨著無形的壓力。有壓力,但實地一直沒有懷疑過既定的方向。

當其他房企忙著掙錢高週轉的時候,實地忙著在研發上進行投入。

在一定程度上,研發與高週轉、規模增長相悖。“在前期的十年,實地的聲譽並不大,那個時候我們像一個初創企業一樣,不斷地在探索生意模式和定位。”馬立強說,前期,實地處於只有一兩個盤的狀態。在2015年,營收收入只有15個億。

轉變發生在2015年9月,實地在廣州長嶺居板塊連奪4宗地,引起市場關注。

之後,實地的模式也逐漸清晰,開發的首個項目實地常春藤,在設計上,則重視引入科技化元素,並致力打造“智慧社區”。

與此同時,地產公司的黃金時代,在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正在慢慢過去。房企的銷售增速放緩,陷入了低迷狀態,部分過千億企業慢慢走向下坡路,也有部分百億企業停滯不前,甚至消失。


"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文/楊潔 何星瑩 編輯/單一

怎樣讓科技手段更好地融入地產行業,成為了地產商們的全新挑戰。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賴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進入到拼產品的階段。”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實地多年佈局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也終於見到了成效。

中國地產,喧囂不再。在高速增長之後,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近身肉搏的“白銀時代”悄然而至。

眼下的房地產行業,正從“拿地-開發-銷售”的被動售賣模式,轉變為“運營管理”的主動拉客模式。留在戰場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轉型分化。在這輪變革中,問題與機遇一併展露出來。

在傳統地產圈,2006年才進軍地產並不算老兵;但從成立就把科技融入地產的實地,卻成了當下火熱的“智慧社區”概念之下經驗豐富的老炮。

不同於“2-3-4”G時代的過渡,悄然而至的5G時代下,各個領域都將迎來一次“技術+場景”的鉅變。事關“衣食住行”民生根本的房地產領域,或許也不再需要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的角色。

而“白銀時代”所考驗的,正是各家開發商在前十年的“黃金年代”除了賣房,還做了哪些功課。“居住場景+技術”是趨勢必然,但各家在前十年積累的底子有多少,或許將在這場肉搏戰中顯露出來。

全智能場景

地產行業發展速度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87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4%,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實地集團卻逆勢而上,在近三年保持了135%以上的增速。這個地產界的“異類”,正在把戰線從原來的住宅領域,延伸向了非住宅領域。

數據,是有力的證明。

實地集團也早已先行,正在摸索出一條獨特的“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

從最初的廣州常春藤項目落地,至8月8日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率先落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正在清晰。這是“地產+科技+商業”的場景落地。

實地的發展邏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找準定位,基於房子,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是技術佈局,做匹配的智能生活解決方案。

在地產爭奪戰中,“智慧人居+地產”或許是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實地·廣州常春藤

新技術與地產行業的交匯,也在改變著房企的底層思路和價值判斷。

隨著中國住房市場的飽和以及新中產的崛起,消費者已經從單純的住房需求演變為從設計、配置到場景的一體化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產企業都在科技加持下,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從2017年開始,萬科、綠地、碧桂園、保利等開發商,都主動使用了智能家居,開始了智慧化的探索。

但在房子中放進智能家居,或許只是最簡單、最表面的方案。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採訪中,實地集團副董事長馬立強向鋅財經潘越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房子是冰冷的,但是基於房子,結合不同人的生活形態,可以提供智能的產品,整套的生活服務 。”

實地集團提出的智慧人居系統,能夠對客廳、房間、廚衛到小區、車庫、樓內、安保、物業等多維空間進行全覆蓋。

當然,實地集團並沒有停留在賣概念的階段。

8月8日,實地集團在山城重慶永川薔薇國際社區落地了全國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鋅財經也進行了實地探訪。

對新一代“買房人”來說,開發商售賣一套房子僅僅解決了最基礎的需求。買下一套房之後,能夠有哪些額外的體驗,這或許是傳統房地產商走向差異化的十字路口。

比如,在物流最後100米的配送環節,現在的小區快遞櫃也只不過是妥協的產物。用戶不在家,快遞員無法配送,無奈之下產生了快遞櫃、代收點之類的中和產物。即便是快遞員願意在晚間配送,對女性戶主來說,安全就存在了一定的隱患。

送完最後100米的需求依然沒有解決。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小區快遞櫃

在實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中,一款叫作“Delight”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就解決物流配送“最後100米”的問題。這也是全國首款室內室外智能物流機器人。

只要拿起手機在線上下單購物,錄入訂單信息後,就能在預定的時間送到戶主家門口為止,並且完全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Delight智能物流機器人可以解決戶外社區的配送問題,而機器人Bingo和微診室可以解決家用健康服務的痛點。

通過家用健康服務機器人Bingo,可以實時監測到用戶的血壓、心率、體溫等數據,此外,Bingo還自帶電子藥盒,可以提供定時服藥提醒、呼叫社區醫療門診等服務。

以主動用藥提醒為例,機器人通過自帶的12格段電子藥盒進行裝藥,設置提醒之後,機器人會在規定時間語音提醒吃藥,並在吃藥格段進行亮燈提醒。

通過智能機器人將家庭生活場景與戶外社區智慧生活場景打通,在全房地產業還是首次。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Bingo 圖片來源受訪者

在室內場景中,已經有多款智能家居產品標配入戶,譬如在客廳,鋅財經看到,實地的移動式集控面板——智控Mini,可控制家中所有電器,包括燈光、空調、窗簾等,配置在屋內的“致鏡”令用戶在洗漱的同時可聽音樂、觀看新聞、查詢室外空氣狀況。

除了室內場景,在社區內,也有比較全面的智慧商業配套服務,包括社區O2O醫療服務機構、社區影院、智能社區安全解決方案等。

全場景智慧社區的背後,是對技術反覆考量後的應用。

其實早在項目規劃之初,實地就將所有智能技術提前置入,將智能化產品和技術與項目前期融合。

“就像嬰兒誕生一樣,最初我們也無法想象到未來全場景社區是什麼形態,但最開始,我們就有意識地置入智能產品,這些產品也會更新迭代。”馬立強對鋅財經表示。

從屋內拓展到屋內屋外全場景,實地的每一個服務模塊或者產品,都可以在不同的應用場景裡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地產駛進 “白銀時代”

“白銀時代”,全軍肉搏。但在博弈中勝出的籌碼,早在入局的那一刻就開始積累。

對實地來說,不管產業時代變遷,有兩個出發點是不變的:一是跟著房地產發展進程走,二是基於用戶的需求做延伸。

實地的棋局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佈陣。

或許與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對科技的濃厚興趣有關,在2006年實地創立之初,更多的是用互聯網的思維來做地產,在這個古老的行業裡,“新”得像個異類

時光倒溯十年,是傳統地產的“黃金時代”。

彼時,大型地產公司依然遵循著“建房——賣房——囤地”的固有模式,以此來滿足消費者的“居住”訴求。實際上,早在實地入局的2年前,政府就開始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以此來遏制過於火熱的房地產項目。2004年開始,各項金融優惠取消、連續加息、貸款利率上浮等一系列政策出臺。

但即便如此,也阻擋不了購房者的熱情。在瘋狂背景之下,眾多房企的年銷售動輒千億。對2006年下海的實地來說,同行的擴張速度也讓其面臨著不小的競爭壓力和挑戰。

在張量看來,他要做的是地產界的蘋果。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張量的觀念裡,實地和其它玩家不算是同緯度的競爭。

想跑出不同的模式,迅速做大規模,實地在成立之初,便開始搭建匹配大型公司的架構與團隊。

實地集團成立的第一年,便在廣東中山市打造第一個大型綜合社區項目實地璟湖城。但中山項目之後,實地集團進入很長的沉寂時間。

“壓力巨大。”

在採訪中,馬立強用4個字總結了那段時期,當同行瞬間做成百億千億的生意時,實地確實面臨著無形的壓力。有壓力,但實地一直沒有懷疑過既定的方向。

當其他房企忙著掙錢高週轉的時候,實地忙著在研發上進行投入。

在一定程度上,研發與高週轉、規模增長相悖。“在前期的十年,實地的聲譽並不大,那個時候我們像一個初創企業一樣,不斷地在探索生意模式和定位。”馬立強說,前期,實地處於只有一兩個盤的狀態。在2015年,營收收入只有15個億。

轉變發生在2015年9月,實地在廣州長嶺居板塊連奪4宗地,引起市場關注。

之後,實地的模式也逐漸清晰,開發的首個項目實地常春藤,在設計上,則重視引入科技化元素,並致力打造“智慧社區”。

與此同時,地產公司的黃金時代,在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正在慢慢過去。房企的銷售增速放緩,陷入了低迷狀態,部分過千億企業慢慢走向下坡路,也有部分百億企業停滯不前,甚至消失。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大家心裡都明白,住宅總有一天要飽和的。”馬立強告訴鋅財經潘越飛。

原先野蠻、粗獷的買地蓋樓的路徑已經越來越難走,焦慮開始生長。加之政府的幾次調控,開發商開始思考轉型:未來是“房地產+”,還是產業地產,或者是其他?

2015年到2018年,與其他開發商對白銀時代到來的不安不同,實地的營收反而進入了快速增長期:2016年實地銷售額首次突破百億元。2018年銷售額達275.19億元,在2018年摘得13個地塊,開發項目現已覆蓋全國26城,近三年每年複合增長率平均到達135%以上。

實地在穩定中展現出來的發展潛力,也讓市場重新審視著它的重要性。

“破局”之路

於實地來說,在當時被認為“過於超前”的佈局,在現階段也終於成果初現。

“所有的房地產最初是為了解決居住的問題,對很多開發商來說,只需要做夠容居率賣出錢。競爭多了以後,客戶的生活形態不僅僅是滿足這種初級的需要,開始關注景觀、裝修、周邊配套設施。”馬立強說。

在地產企業陷入低迷之時,開發商們紛紛開始轉型分化,隨著AI、物聯網的浪潮襲來,不少房地產公司都打出了科技牌,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

目前,大多數房產企業走進了一個誤區:智慧的概念變成了各種智能產品和設備的疊加,用戶體驗卻是被割裂的。

在實地的理解中,智慧社區的構建,是圍繞用戶居住的核心訴求,用科技手段作為驅動,實現從“功能”到“智能”。

房子是硬件,而服務是軟件,兩者結合之後,才是真正的房地產產品,如果單單作為地產供應商,那麼它提供的服務就會陷入同質化。


"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文/楊潔 何星瑩 編輯/單一

怎樣讓科技手段更好地融入地產行業,成為了地產商們的全新挑戰。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賴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進入到拼產品的階段。”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實地多年佈局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也終於見到了成效。

中國地產,喧囂不再。在高速增長之後,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近身肉搏的“白銀時代”悄然而至。

眼下的房地產行業,正從“拿地-開發-銷售”的被動售賣模式,轉變為“運營管理”的主動拉客模式。留在戰場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轉型分化。在這輪變革中,問題與機遇一併展露出來。

在傳統地產圈,2006年才進軍地產並不算老兵;但從成立就把科技融入地產的實地,卻成了當下火熱的“智慧社區”概念之下經驗豐富的老炮。

不同於“2-3-4”G時代的過渡,悄然而至的5G時代下,各個領域都將迎來一次“技術+場景”的鉅變。事關“衣食住行”民生根本的房地產領域,或許也不再需要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的角色。

而“白銀時代”所考驗的,正是各家開發商在前十年的“黃金年代”除了賣房,還做了哪些功課。“居住場景+技術”是趨勢必然,但各家在前十年積累的底子有多少,或許將在這場肉搏戰中顯露出來。

全智能場景

地產行業發展速度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87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4%,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實地集團卻逆勢而上,在近三年保持了135%以上的增速。這個地產界的“異類”,正在把戰線從原來的住宅領域,延伸向了非住宅領域。

數據,是有力的證明。

實地集團也早已先行,正在摸索出一條獨特的“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

從最初的廣州常春藤項目落地,至8月8日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率先落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正在清晰。這是“地產+科技+商業”的場景落地。

實地的發展邏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找準定位,基於房子,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是技術佈局,做匹配的智能生活解決方案。

在地產爭奪戰中,“智慧人居+地產”或許是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實地·廣州常春藤

新技術與地產行業的交匯,也在改變著房企的底層思路和價值判斷。

隨著中國住房市場的飽和以及新中產的崛起,消費者已經從單純的住房需求演變為從設計、配置到場景的一體化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產企業都在科技加持下,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從2017年開始,萬科、綠地、碧桂園、保利等開發商,都主動使用了智能家居,開始了智慧化的探索。

但在房子中放進智能家居,或許只是最簡單、最表面的方案。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採訪中,實地集團副董事長馬立強向鋅財經潘越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房子是冰冷的,但是基於房子,結合不同人的生活形態,可以提供智能的產品,整套的生活服務 。”

實地集團提出的智慧人居系統,能夠對客廳、房間、廚衛到小區、車庫、樓內、安保、物業等多維空間進行全覆蓋。

當然,實地集團並沒有停留在賣概念的階段。

8月8日,實地集團在山城重慶永川薔薇國際社區落地了全國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鋅財經也進行了實地探訪。

對新一代“買房人”來說,開發商售賣一套房子僅僅解決了最基礎的需求。買下一套房之後,能夠有哪些額外的體驗,這或許是傳統房地產商走向差異化的十字路口。

比如,在物流最後100米的配送環節,現在的小區快遞櫃也只不過是妥協的產物。用戶不在家,快遞員無法配送,無奈之下產生了快遞櫃、代收點之類的中和產物。即便是快遞員願意在晚間配送,對女性戶主來說,安全就存在了一定的隱患。

送完最後100米的需求依然沒有解決。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小區快遞櫃

在實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中,一款叫作“Delight”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就解決物流配送“最後100米”的問題。這也是全國首款室內室外智能物流機器人。

只要拿起手機在線上下單購物,錄入訂單信息後,就能在預定的時間送到戶主家門口為止,並且完全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Delight智能物流機器人可以解決戶外社區的配送問題,而機器人Bingo和微診室可以解決家用健康服務的痛點。

通過家用健康服務機器人Bingo,可以實時監測到用戶的血壓、心率、體溫等數據,此外,Bingo還自帶電子藥盒,可以提供定時服藥提醒、呼叫社區醫療門診等服務。

以主動用藥提醒為例,機器人通過自帶的12格段電子藥盒進行裝藥,設置提醒之後,機器人會在規定時間語音提醒吃藥,並在吃藥格段進行亮燈提醒。

通過智能機器人將家庭生活場景與戶外社區智慧生活場景打通,在全房地產業還是首次。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Bingo 圖片來源受訪者

在室內場景中,已經有多款智能家居產品標配入戶,譬如在客廳,鋅財經看到,實地的移動式集控面板——智控Mini,可控制家中所有電器,包括燈光、空調、窗簾等,配置在屋內的“致鏡”令用戶在洗漱的同時可聽音樂、觀看新聞、查詢室外空氣狀況。

除了室內場景,在社區內,也有比較全面的智慧商業配套服務,包括社區O2O醫療服務機構、社區影院、智能社區安全解決方案等。

全場景智慧社區的背後,是對技術反覆考量後的應用。

其實早在項目規劃之初,實地就將所有智能技術提前置入,將智能化產品和技術與項目前期融合。

“就像嬰兒誕生一樣,最初我們也無法想象到未來全場景社區是什麼形態,但最開始,我們就有意識地置入智能產品,這些產品也會更新迭代。”馬立強對鋅財經表示。

從屋內拓展到屋內屋外全場景,實地的每一個服務模塊或者產品,都可以在不同的應用場景裡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地產駛進 “白銀時代”

“白銀時代”,全軍肉搏。但在博弈中勝出的籌碼,早在入局的那一刻就開始積累。

對實地來說,不管產業時代變遷,有兩個出發點是不變的:一是跟著房地產發展進程走,二是基於用戶的需求做延伸。

實地的棋局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佈陣。

或許與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對科技的濃厚興趣有關,在2006年實地創立之初,更多的是用互聯網的思維來做地產,在這個古老的行業裡,“新”得像個異類

時光倒溯十年,是傳統地產的“黃金時代”。

彼時,大型地產公司依然遵循著“建房——賣房——囤地”的固有模式,以此來滿足消費者的“居住”訴求。實際上,早在實地入局的2年前,政府就開始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以此來遏制過於火熱的房地產項目。2004年開始,各項金融優惠取消、連續加息、貸款利率上浮等一系列政策出臺。

但即便如此,也阻擋不了購房者的熱情。在瘋狂背景之下,眾多房企的年銷售動輒千億。對2006年下海的實地來說,同行的擴張速度也讓其面臨著不小的競爭壓力和挑戰。

在張量看來,他要做的是地產界的蘋果。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張量的觀念裡,實地和其它玩家不算是同緯度的競爭。

想跑出不同的模式,迅速做大規模,實地在成立之初,便開始搭建匹配大型公司的架構與團隊。

實地集團成立的第一年,便在廣東中山市打造第一個大型綜合社區項目實地璟湖城。但中山項目之後,實地集團進入很長的沉寂時間。

“壓力巨大。”

在採訪中,馬立強用4個字總結了那段時期,當同行瞬間做成百億千億的生意時,實地確實面臨著無形的壓力。有壓力,但實地一直沒有懷疑過既定的方向。

當其他房企忙著掙錢高週轉的時候,實地忙著在研發上進行投入。

在一定程度上,研發與高週轉、規模增長相悖。“在前期的十年,實地的聲譽並不大,那個時候我們像一個初創企業一樣,不斷地在探索生意模式和定位。”馬立強說,前期,實地處於只有一兩個盤的狀態。在2015年,營收收入只有15個億。

轉變發生在2015年9月,實地在廣州長嶺居板塊連奪4宗地,引起市場關注。

之後,實地的模式也逐漸清晰,開發的首個項目實地常春藤,在設計上,則重視引入科技化元素,並致力打造“智慧社區”。

與此同時,地產公司的黃金時代,在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正在慢慢過去。房企的銷售增速放緩,陷入了低迷狀態,部分過千億企業慢慢走向下坡路,也有部分百億企業停滯不前,甚至消失。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大家心裡都明白,住宅總有一天要飽和的。”馬立強告訴鋅財經潘越飛。

原先野蠻、粗獷的買地蓋樓的路徑已經越來越難走,焦慮開始生長。加之政府的幾次調控,開發商開始思考轉型:未來是“房地產+”,還是產業地產,或者是其他?

2015年到2018年,與其他開發商對白銀時代到來的不安不同,實地的營收反而進入了快速增長期:2016年實地銷售額首次突破百億元。2018年銷售額達275.19億元,在2018年摘得13個地塊,開發項目現已覆蓋全國26城,近三年每年複合增長率平均到達135%以上。

實地在穩定中展現出來的發展潛力,也讓市場重新審視著它的重要性。

“破局”之路

於實地來說,在當時被認為“過於超前”的佈局,在現階段也終於成果初現。

“所有的房地產最初是為了解決居住的問題,對很多開發商來說,只需要做夠容居率賣出錢。競爭多了以後,客戶的生活形態不僅僅是滿足這種初級的需要,開始關注景觀、裝修、周邊配套設施。”馬立強說。

在地產企業陷入低迷之時,開發商們紛紛開始轉型分化,隨著AI、物聯網的浪潮襲來,不少房地產公司都打出了科技牌,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

目前,大多數房產企業走進了一個誤區:智慧的概念變成了各種智能產品和設備的疊加,用戶體驗卻是被割裂的。

在實地的理解中,智慧社區的構建,是圍繞用戶居住的核心訴求,用科技手段作為驅動,實現從“功能”到“智能”。

房子是硬件,而服務是軟件,兩者結合之後,才是真正的房地產產品,如果單單作為地產供應商,那麼它提供的服務就會陷入同質化。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敬畏傳統行業的基礎上,充分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才能更具競爭力。

在這個過程中,一是洞察用戶的真實需求,另一個是結合科技的水平,生產出更多引領性的產品,這是實地的核心壁壘所在。

在“智慧社區”這條道路上,無前車可鑑,但面向用戶,並且對技術進行提前投入的企業,能佔據先發優勢。

在洞察用戶的真實需求上,實地集團根據已經交付的大量的業主數據,通過物業的服務、調研、瞭解他們的生活痛點,來獲得第一手的信息反饋。其次,基於訴求去提供智能家居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實地也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去做產品的研發。

例如實地針對新一線城市的智能化家居問卷調查中,發現180個意向客戶從自身使用需求來說,對廚房智能家居意向較高的前五位是:一體式收納硬件、智能控制面板、 食物保溫解凍及發酵、紫外線消毒、超聲波清洗盤。

這些需求在優化之後,都被應用到了實地的智能廚房之中。

據介紹,根據用戶的核心訴求,實地不是簡單的甩手第三方的科研公司,而是通過自有的科技團隊,去做相應的研發,這也是實地區別於其他的開發商最大的不同。

從兩個維度來看,跟房地產開發商相比,實地擁有強大的自研團隊,並且在通過併購,投資不斷增強技術壁壘;而中途入局的互聯網巨頭,擁有巨大的流量與用戶,卻缺少場景,缺乏開發商支持經營、銷售和後期的物業服務。


"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文/楊潔 何星瑩 編輯/單一

怎樣讓科技手段更好地融入地產行業,成為了地產商們的全新挑戰。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賴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進入到拼產品的階段。”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實地多年佈局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也終於見到了成效。

中國地產,喧囂不再。在高速增長之後,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近身肉搏的“白銀時代”悄然而至。

眼下的房地產行業,正從“拿地-開發-銷售”的被動售賣模式,轉變為“運營管理”的主動拉客模式。留在戰場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轉型分化。在這輪變革中,問題與機遇一併展露出來。

在傳統地產圈,2006年才進軍地產並不算老兵;但從成立就把科技融入地產的實地,卻成了當下火熱的“智慧社區”概念之下經驗豐富的老炮。

不同於“2-3-4”G時代的過渡,悄然而至的5G時代下,各個領域都將迎來一次“技術+場景”的鉅變。事關“衣食住行”民生根本的房地產領域,或許也不再需要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的角色。

而“白銀時代”所考驗的,正是各家開發商在前十年的“黃金年代”除了賣房,還做了哪些功課。“居住場景+技術”是趨勢必然,但各家在前十年積累的底子有多少,或許將在這場肉搏戰中顯露出來。

全智能場景

地產行業發展速度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87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4%,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實地集團卻逆勢而上,在近三年保持了135%以上的增速。這個地產界的“異類”,正在把戰線從原來的住宅領域,延伸向了非住宅領域。

數據,是有力的證明。

實地集團也早已先行,正在摸索出一條獨特的“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

從最初的廣州常春藤項目落地,至8月8日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率先落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正在清晰。這是“地產+科技+商業”的場景落地。

實地的發展邏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找準定位,基於房子,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是技術佈局,做匹配的智能生活解決方案。

在地產爭奪戰中,“智慧人居+地產”或許是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實地·廣州常春藤

新技術與地產行業的交匯,也在改變著房企的底層思路和價值判斷。

隨著中國住房市場的飽和以及新中產的崛起,消費者已經從單純的住房需求演變為從設計、配置到場景的一體化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產企業都在科技加持下,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從2017年開始,萬科、綠地、碧桂園、保利等開發商,都主動使用了智能家居,開始了智慧化的探索。

但在房子中放進智能家居,或許只是最簡單、最表面的方案。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採訪中,實地集團副董事長馬立強向鋅財經潘越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房子是冰冷的,但是基於房子,結合不同人的生活形態,可以提供智能的產品,整套的生活服務 。”

實地集團提出的智慧人居系統,能夠對客廳、房間、廚衛到小區、車庫、樓內、安保、物業等多維空間進行全覆蓋。

當然,實地集團並沒有停留在賣概念的階段。

8月8日,實地集團在山城重慶永川薔薇國際社區落地了全國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鋅財經也進行了實地探訪。

對新一代“買房人”來說,開發商售賣一套房子僅僅解決了最基礎的需求。買下一套房之後,能夠有哪些額外的體驗,這或許是傳統房地產商走向差異化的十字路口。

比如,在物流最後100米的配送環節,現在的小區快遞櫃也只不過是妥協的產物。用戶不在家,快遞員無法配送,無奈之下產生了快遞櫃、代收點之類的中和產物。即便是快遞員願意在晚間配送,對女性戶主來說,安全就存在了一定的隱患。

送完最後100米的需求依然沒有解決。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小區快遞櫃

在實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中,一款叫作“Delight”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就解決物流配送“最後100米”的問題。這也是全國首款室內室外智能物流機器人。

只要拿起手機在線上下單購物,錄入訂單信息後,就能在預定的時間送到戶主家門口為止,並且完全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Delight智能物流機器人可以解決戶外社區的配送問題,而機器人Bingo和微診室可以解決家用健康服務的痛點。

通過家用健康服務機器人Bingo,可以實時監測到用戶的血壓、心率、體溫等數據,此外,Bingo還自帶電子藥盒,可以提供定時服藥提醒、呼叫社區醫療門診等服務。

以主動用藥提醒為例,機器人通過自帶的12格段電子藥盒進行裝藥,設置提醒之後,機器人會在規定時間語音提醒吃藥,並在吃藥格段進行亮燈提醒。

通過智能機器人將家庭生活場景與戶外社區智慧生活場景打通,在全房地產業還是首次。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Bingo 圖片來源受訪者

在室內場景中,已經有多款智能家居產品標配入戶,譬如在客廳,鋅財經看到,實地的移動式集控面板——智控Mini,可控制家中所有電器,包括燈光、空調、窗簾等,配置在屋內的“致鏡”令用戶在洗漱的同時可聽音樂、觀看新聞、查詢室外空氣狀況。

除了室內場景,在社區內,也有比較全面的智慧商業配套服務,包括社區O2O醫療服務機構、社區影院、智能社區安全解決方案等。

全場景智慧社區的背後,是對技術反覆考量後的應用。

其實早在項目規劃之初,實地就將所有智能技術提前置入,將智能化產品和技術與項目前期融合。

“就像嬰兒誕生一樣,最初我們也無法想象到未來全場景社區是什麼形態,但最開始,我們就有意識地置入智能產品,這些產品也會更新迭代。”馬立強對鋅財經表示。

從屋內拓展到屋內屋外全場景,實地的每一個服務模塊或者產品,都可以在不同的應用場景裡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地產駛進 “白銀時代”

“白銀時代”,全軍肉搏。但在博弈中勝出的籌碼,早在入局的那一刻就開始積累。

對實地來說,不管產業時代變遷,有兩個出發點是不變的:一是跟著房地產發展進程走,二是基於用戶的需求做延伸。

實地的棋局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佈陣。

或許與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對科技的濃厚興趣有關,在2006年實地創立之初,更多的是用互聯網的思維來做地產,在這個古老的行業裡,“新”得像個異類

時光倒溯十年,是傳統地產的“黃金時代”。

彼時,大型地產公司依然遵循著“建房——賣房——囤地”的固有模式,以此來滿足消費者的“居住”訴求。實際上,早在實地入局的2年前,政府就開始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以此來遏制過於火熱的房地產項目。2004年開始,各項金融優惠取消、連續加息、貸款利率上浮等一系列政策出臺。

但即便如此,也阻擋不了購房者的熱情。在瘋狂背景之下,眾多房企的年銷售動輒千億。對2006年下海的實地來說,同行的擴張速度也讓其面臨著不小的競爭壓力和挑戰。

在張量看來,他要做的是地產界的蘋果。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張量的觀念裡,實地和其它玩家不算是同緯度的競爭。

想跑出不同的模式,迅速做大規模,實地在成立之初,便開始搭建匹配大型公司的架構與團隊。

實地集團成立的第一年,便在廣東中山市打造第一個大型綜合社區項目實地璟湖城。但中山項目之後,實地集團進入很長的沉寂時間。

“壓力巨大。”

在採訪中,馬立強用4個字總結了那段時期,當同行瞬間做成百億千億的生意時,實地確實面臨著無形的壓力。有壓力,但實地一直沒有懷疑過既定的方向。

當其他房企忙著掙錢高週轉的時候,實地忙著在研發上進行投入。

在一定程度上,研發與高週轉、規模增長相悖。“在前期的十年,實地的聲譽並不大,那個時候我們像一個初創企業一樣,不斷地在探索生意模式和定位。”馬立強說,前期,實地處於只有一兩個盤的狀態。在2015年,營收收入只有15個億。

轉變發生在2015年9月,實地在廣州長嶺居板塊連奪4宗地,引起市場關注。

之後,實地的模式也逐漸清晰,開發的首個項目實地常春藤,在設計上,則重視引入科技化元素,並致力打造“智慧社區”。

與此同時,地產公司的黃金時代,在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正在慢慢過去。房企的銷售增速放緩,陷入了低迷狀態,部分過千億企業慢慢走向下坡路,也有部分百億企業停滯不前,甚至消失。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大家心裡都明白,住宅總有一天要飽和的。”馬立強告訴鋅財經潘越飛。

原先野蠻、粗獷的買地蓋樓的路徑已經越來越難走,焦慮開始生長。加之政府的幾次調控,開發商開始思考轉型:未來是“房地產+”,還是產業地產,或者是其他?

2015年到2018年,與其他開發商對白銀時代到來的不安不同,實地的營收反而進入了快速增長期:2016年實地銷售額首次突破百億元。2018年銷售額達275.19億元,在2018年摘得13個地塊,開發項目現已覆蓋全國26城,近三年每年複合增長率平均到達135%以上。

實地在穩定中展現出來的發展潛力,也讓市場重新審視著它的重要性。

“破局”之路

於實地來說,在當時被認為“過於超前”的佈局,在現階段也終於成果初現。

“所有的房地產最初是為了解決居住的問題,對很多開發商來說,只需要做夠容居率賣出錢。競爭多了以後,客戶的生活形態不僅僅是滿足這種初級的需要,開始關注景觀、裝修、周邊配套設施。”馬立強說。

在地產企業陷入低迷之時,開發商們紛紛開始轉型分化,隨著AI、物聯網的浪潮襲來,不少房地產公司都打出了科技牌,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

目前,大多數房產企業走進了一個誤區:智慧的概念變成了各種智能產品和設備的疊加,用戶體驗卻是被割裂的。

在實地的理解中,智慧社區的構建,是圍繞用戶居住的核心訴求,用科技手段作為驅動,實現從“功能”到“智能”。

房子是硬件,而服務是軟件,兩者結合之後,才是真正的房地產產品,如果單單作為地產供應商,那麼它提供的服務就會陷入同質化。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敬畏傳統行業的基礎上,充分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才能更具競爭力。

在這個過程中,一是洞察用戶的真實需求,另一個是結合科技的水平,生產出更多引領性的產品,這是實地的核心壁壘所在。

在“智慧社區”這條道路上,無前車可鑑,但面向用戶,並且對技術進行提前投入的企業,能佔據先發優勢。

在洞察用戶的真實需求上,實地集團根據已經交付的大量的業主數據,通過物業的服務、調研、瞭解他們的生活痛點,來獲得第一手的信息反饋。其次,基於訴求去提供智能家居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實地也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去做產品的研發。

例如實地針對新一線城市的智能化家居問卷調查中,發現180個意向客戶從自身使用需求來說,對廚房智能家居意向較高的前五位是:一體式收納硬件、智能控制面板、 食物保溫解凍及發酵、紫外線消毒、超聲波清洗盤。

這些需求在優化之後,都被應用到了實地的智能廚房之中。

據介紹,根據用戶的核心訴求,實地不是簡單的甩手第三方的科研公司,而是通過自有的科技團隊,去做相應的研發,這也是實地區別於其他的開發商最大的不同。

從兩個維度來看,跟房地產開發商相比,實地擁有強大的自研團隊,並且在通過併購,投資不斷增強技術壁壘;而中途入局的互聯網巨頭,擁有巨大的流量與用戶,卻缺少場景,缺乏開發商支持經營、銷售和後期的物業服務。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智能家居”拓荒的路上,實地逐漸完成了原始積累:技術,資源,生態,這個過程並不輕鬆,也不偶然。

一家靠科技驅動的房地產企業,如何保持創意和競爭力?

實地董事長張量圍繞著智慧社區概念,佈局前沿科技。除此之外,實地在全球範圍內舉行的全球首個智慧生活創想者大獎——SEED AWARD 2019也成為創意的渠道來源。

“年輕人知道自己的生活想要怎樣的改變,SEED AWARD會湧現一些新的、兼具原創性和落地性的概念。”馬立強說。


"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文/楊潔 何星瑩 編輯/單一

怎樣讓科技手段更好地融入地產行業,成為了地產商們的全新挑戰。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依賴土地增值的日子已經結束了,進入到拼產品的階段。”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實地多年佈局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也終於見到了成效。

中國地產,喧囂不再。在高速增長之後,地產“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近身肉搏的“白銀時代”悄然而至。

眼下的房地產行業,正從“拿地-開發-銷售”的被動售賣模式,轉變為“運營管理”的主動拉客模式。留在戰場上的企業們,已經開始轉型分化。在這輪變革中,問題與機遇一併展露出來。

在傳統地產圈,2006年才進軍地產並不算老兵;但從成立就把科技融入地產的實地,卻成了當下火熱的“智慧社區”概念之下經驗豐富的老炮。

不同於“2-3-4”G時代的過渡,悄然而至的5G時代下,各個領域都將迎來一次“技術+場景”的鉅變。事關“衣食住行”民生根本的房地產領域,或許也不再需要一個單純的“住宅開發商”的角色。

而“白銀時代”所考驗的,正是各家開發商在前十年的“黃金年代”除了賣房,還做了哪些功課。“居住場景+技術”是趨勢必然,但各家在前十年積累的底子有多少,或許將在這場肉搏戰中顯露出來。

全智能場景

地產行業發展速度放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878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4%,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0.8%,商業營業房銷售面積下降13.1%。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實地集團卻逆勢而上,在近三年保持了135%以上的增速。這個地產界的“異類”,正在把戰線從原來的住宅領域,延伸向了非住宅領域。

數據,是有力的證明。

實地集團也早已先行,正在摸索出一條獨特的“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

從最初的廣州常春藤項目落地,至8月8日實地·永川薔薇國際項目率先落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智慧人居+地產”的模式正在清晰。這是“地產+科技+商業”的場景落地。

實地的發展邏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找準定位,基於房子,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是技術佈局,做匹配的智能生活解決方案。

在地產爭奪戰中,“智慧人居+地產”或許是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實地·廣州常春藤

新技術與地產行業的交匯,也在改變著房企的底層思路和價值判斷。

隨著中國住房市場的飽和以及新中產的崛起,消費者已經從單純的住房需求演變為從設計、配置到場景的一體化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產企業都在科技加持下,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從2017年開始,萬科、綠地、碧桂園、保利等開發商,都主動使用了智能家居,開始了智慧化的探索。

但在房子中放進智能家居,或許只是最簡單、最表面的方案。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採訪中,實地集團副董事長馬立強向鋅財經潘越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房子是冰冷的,但是基於房子,結合不同人的生活形態,可以提供智能的產品,整套的生活服務 。”

實地集團提出的智慧人居系統,能夠對客廳、房間、廚衛到小區、車庫、樓內、安保、物業等多維空間進行全覆蓋。

當然,實地集團並沒有停留在賣概念的階段。

8月8日,實地集團在山城重慶永川薔薇國際社區落地了全國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鋅財經也進行了實地探訪。

對新一代“買房人”來說,開發商售賣一套房子僅僅解決了最基礎的需求。買下一套房之後,能夠有哪些額外的體驗,這或許是傳統房地產商走向差異化的十字路口。

比如,在物流最後100米的配送環節,現在的小區快遞櫃也只不過是妥協的產物。用戶不在家,快遞員無法配送,無奈之下產生了快遞櫃、代收點之類的中和產物。即便是快遞員願意在晚間配送,對女性戶主來說,安全就存在了一定的隱患。

送完最後100米的需求依然沒有解決。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小區快遞櫃

在實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中,一款叫作“Delight”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就解決物流配送“最後100米”的問題。這也是全國首款室內室外智能物流機器人。

只要拿起手機在線上下單購物,錄入訂單信息後,就能在預定的時間送到戶主家門口為止,並且完全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

Delight智能物流機器人可以解決戶外社區的配送問題,而機器人Bingo和微診室可以解決家用健康服務的痛點。

通過家用健康服務機器人Bingo,可以實時監測到用戶的血壓、心率、體溫等數據,此外,Bingo還自帶電子藥盒,可以提供定時服藥提醒、呼叫社區醫療門診等服務。

以主動用藥提醒為例,機器人通過自帶的12格段電子藥盒進行裝藥,設置提醒之後,機器人會在規定時間語音提醒吃藥,並在吃藥格段進行亮燈提醒。

通過智能機器人將家庭生活場景與戶外社區智慧生活場景打通,在全房地產業還是首次。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Bingo 圖片來源受訪者

在室內場景中,已經有多款智能家居產品標配入戶,譬如在客廳,鋅財經看到,實地的移動式集控面板——智控Mini,可控制家中所有電器,包括燈光、空調、窗簾等,配置在屋內的“致鏡”令用戶在洗漱的同時可聽音樂、觀看新聞、查詢室外空氣狀況。

除了室內場景,在社區內,也有比較全面的智慧商業配套服務,包括社區O2O醫療服務機構、社區影院、智能社區安全解決方案等。

全場景智慧社區的背後,是對技術反覆考量後的應用。

其實早在項目規劃之初,實地就將所有智能技術提前置入,將智能化產品和技術與項目前期融合。

“就像嬰兒誕生一樣,最初我們也無法想象到未來全場景社區是什麼形態,但最開始,我們就有意識地置入智能產品,這些產品也會更新迭代。”馬立強對鋅財經表示。

從屋內拓展到屋內屋外全場景,實地的每一個服務模塊或者產品,都可以在不同的應用場景裡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地產駛進 “白銀時代”

“白銀時代”,全軍肉搏。但在博弈中勝出的籌碼,早在入局的那一刻就開始積累。

對實地來說,不管產業時代變遷,有兩個出發點是不變的:一是跟著房地產發展進程走,二是基於用戶的需求做延伸。

實地的棋局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佈陣。

或許與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對科技的濃厚興趣有關,在2006年實地創立之初,更多的是用互聯網的思維來做地產,在這個古老的行業裡,“新”得像個異類

時光倒溯十年,是傳統地產的“黃金時代”。

彼時,大型地產公司依然遵循著“建房——賣房——囤地”的固有模式,以此來滿足消費者的“居住”訴求。實際上,早在實地入局的2年前,政府就開始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以此來遏制過於火熱的房地產項目。2004年開始,各項金融優惠取消、連續加息、貸款利率上浮等一系列政策出臺。

但即便如此,也阻擋不了購房者的熱情。在瘋狂背景之下,眾多房企的年銷售動輒千億。對2006年下海的實地來說,同行的擴張速度也讓其面臨著不小的競爭壓力和挑戰。

在張量看來,他要做的是地產界的蘋果。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張量的觀念裡,實地和其它玩家不算是同緯度的競爭。

想跑出不同的模式,迅速做大規模,實地在成立之初,便開始搭建匹配大型公司的架構與團隊。

實地集團成立的第一年,便在廣東中山市打造第一個大型綜合社區項目實地璟湖城。但中山項目之後,實地集團進入很長的沉寂時間。

“壓力巨大。”

在採訪中,馬立強用4個字總結了那段時期,當同行瞬間做成百億千億的生意時,實地確實面臨著無形的壓力。有壓力,但實地一直沒有懷疑過既定的方向。

當其他房企忙著掙錢高週轉的時候,實地忙著在研發上進行投入。

在一定程度上,研發與高週轉、規模增長相悖。“在前期的十年,實地的聲譽並不大,那個時候我們像一個初創企業一樣,不斷地在探索生意模式和定位。”馬立強說,前期,實地處於只有一兩個盤的狀態。在2015年,營收收入只有15個億。

轉變發生在2015年9月,實地在廣州長嶺居板塊連奪4宗地,引起市場關注。

之後,實地的模式也逐漸清晰,開發的首個項目實地常春藤,在設計上,則重視引入科技化元素,並致力打造“智慧社區”。

與此同時,地產公司的黃金時代,在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正在慢慢過去。房企的銷售增速放緩,陷入了低迷狀態,部分過千億企業慢慢走向下坡路,也有部分百億企業停滯不前,甚至消失。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大家心裡都明白,住宅總有一天要飽和的。”馬立強告訴鋅財經潘越飛。

原先野蠻、粗獷的買地蓋樓的路徑已經越來越難走,焦慮開始生長。加之政府的幾次調控,開發商開始思考轉型:未來是“房地產+”,還是產業地產,或者是其他?

2015年到2018年,與其他開發商對白銀時代到來的不安不同,實地的營收反而進入了快速增長期:2016年實地銷售額首次突破百億元。2018年銷售額達275.19億元,在2018年摘得13個地塊,開發項目現已覆蓋全國26城,近三年每年複合增長率平均到達135%以上。

實地在穩定中展現出來的發展潛力,也讓市場重新審視著它的重要性。

“破局”之路

於實地來說,在當時被認為“過於超前”的佈局,在現階段也終於成果初現。

“所有的房地產最初是為了解決居住的問題,對很多開發商來說,只需要做夠容居率賣出錢。競爭多了以後,客戶的生活形態不僅僅是滿足這種初級的需要,開始關注景觀、裝修、周邊配套設施。”馬立強說。

在地產企業陷入低迷之時,開發商們紛紛開始轉型分化,隨著AI、物聯網的浪潮襲來,不少房地產公司都打出了科技牌,開始以智能的標籤吸引消費者。

目前,大多數房產企業走進了一個誤區:智慧的概念變成了各種智能產品和設備的疊加,用戶體驗卻是被割裂的。

在實地的理解中,智慧社區的構建,是圍繞用戶居住的核心訴求,用科技手段作為驅動,實現從“功能”到“智能”。

房子是硬件,而服務是軟件,兩者結合之後,才是真正的房地產產品,如果單單作為地產供應商,那麼它提供的服務就會陷入同質化。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敬畏傳統行業的基礎上,充分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才能更具競爭力。

在這個過程中,一是洞察用戶的真實需求,另一個是結合科技的水平,生產出更多引領性的產品,這是實地的核心壁壘所在。

在“智慧社區”這條道路上,無前車可鑑,但面向用戶,並且對技術進行提前投入的企業,能佔據先發優勢。

在洞察用戶的真實需求上,實地集團根據已經交付的大量的業主數據,通過物業的服務、調研、瞭解他們的生活痛點,來獲得第一手的信息反饋。其次,基於訴求去提供智能家居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實地也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去做產品的研發。

例如實地針對新一線城市的智能化家居問卷調查中,發現180個意向客戶從自身使用需求來說,對廚房智能家居意向較高的前五位是:一體式收納硬件、智能控制面板、 食物保溫解凍及發酵、紫外線消毒、超聲波清洗盤。

這些需求在優化之後,都被應用到了實地的智能廚房之中。

據介紹,根據用戶的核心訴求,實地不是簡單的甩手第三方的科研公司,而是通過自有的科技團隊,去做相應的研發,這也是實地區別於其他的開發商最大的不同。

從兩個維度來看,跟房地產開發商相比,實地擁有強大的自研團隊,並且在通過併購,投資不斷增強技術壁壘;而中途入局的互聯網巨頭,擁有巨大的流量與用戶,卻缺少場景,缺乏開發商支持經營、銷售和後期的物業服務。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在“智能家居”拓荒的路上,實地逐漸完成了原始積累:技術,資源,生態,這個過程並不輕鬆,也不偶然。

一家靠科技驅動的房地產企業,如何保持創意和競爭力?

實地董事長張量圍繞著智慧社區概念,佈局前沿科技。除此之外,實地在全球範圍內舉行的全球首個智慧生活創想者大獎——SEED AWARD 2019也成為創意的渠道來源。

“年輕人知道自己的生活想要怎樣的改變,SEED AWARD會湧現一些新的、兼具原創性和落地性的概念。”馬立強說。


中國地產後“白銀時代”,全場景智慧社區破局進行時


回過頭去看2016年的初代產品,馬立強用“非常初級”來形容。在近三年裡,實地的產品不斷迭代,部分樓盤還在建設中,尚未落地。馬立強表示,不同城市氣候條件、生活起居習慣不同,未來的產品會按照不同地區客戶的個性化定製的方向走,注入人工智能的賦能,把新產品進行研發調整,在不同的小區裡落地。

“簡單的一、二、三線城市的概念已經太粗放了,我們更多地強調自己的產品是誰能接受的,去尋找目標客群。”馬立強認為。

隨著房地產進入分水嶺時間,智慧社區的理念也逐漸進入完善期,服務市場體量足夠大,也會有更大的機會。

在新技術的賦能下,實地集團的“智慧人居+地產”已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實地要打造的終局,則是構建以社區為載體、以智能化技術為手段、實現社區萬物互聯的服務生態系統。

十年一變,開發商正在尋找下一個價值增長點,實地的“全場景智慧社區”模式或將引領行業的蛻變與升維。

鋅財經

作為一家充滿了科技屬性的地產公司,實地在科研上的投入情況是怎樣的?

馬立強

在公司早期,我們已經開始一些科技類的投資,這裡面涉及了很多的方向,基本是圍繞著我們智慧社區概念的一些產品,實地花了很多的精力不斷去關注這種前沿科技,也花了很多精力做研發。我們通過投資合作,把一些比較前沿的想法變成產品,保持產品的原創性。地產不僅僅是傳統的製造業,而是巨大的平臺,這個平臺包括很多場景,科技要是基於各種生活場景來為人服。

實地在研發,但這種研發不是簡單的閉門造車,我們同時在整個全球視野裡去找一些最領先、最優秀的東西,然後跟我們的產品結合研發,所以它是一個更加開放的生態。

鋅財經

實地也設立了商業地產,這一塊具體怎麼做,會跟住宅一樣,走一條區別於主流的路徑嗎?

馬立強

過去幾年,有些企業的商業地產做得非常好,但是在這一兩年,大家潛意識都在迴避這個商業,因為被電商衝擊了,商業很難做,商鋪裡很難經營,甚至很多開發商主動地把這個商業放棄了。

但是對於實地來說,是要對我們客戶的生活服務的,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社區的商業配套全部散售掉,我們有的社區並不大,在社區裡,最基本的一些商業配套是應該有的,那我們需要的是做mini MALL,這些mini MALL裡,它就會植入一些我們自身做的一些題材,比如幼兒教育,無人超市,家有健康,或者是客戶剛需的一些東西,我們希望把這塊也做的更加有科技感,品質感,目前也在逐步努力。

鋅財經

大量的其他的企業目前也在做智慧人居這件事情,這一行業接下去的發展會是什麼樣子?

馬立強

在這一兩年,尤其地產行業的白銀時代,很多開發商受到巨大的壓力,大家都在考慮轉型,“房地產+”,智能這塊也有人在做,接下來會有有更多的同行會走到這個軌道。

對實地來說,壓力很大,挑戰更多,但對於地產行業,這是良性的生態,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加有前瞻性,貼近客戶,不斷地往前衝,用產品來說話,

無論是傳統的地產公司在轉型,或者包括互聯網的一些大公司,其實各家都有各家的優勢,對於一些家居品牌,更多的都在自己的慣有路徑上跑,開發商某種意義其實是資源整合商,我們應該有開放的心態,在這個維度上,把我們的產品的特徵強化得更加地極致,把這種產品服務做到更加地極致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講,其實缺乏了一個場景,場景就是這些房子,社區,硬件的房子和社區是由開發商來支持經營、銷售和後期的物業服務的,這是傳統地產的一個獨有優勢。

鋅財經

實地所理解的智慧人居的終極的場景是長什麼樣子?

馬立強

從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可能也沒有理解得那麼深。就像像一個嬰兒誕生的時候,你們想象不到他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剛開始只是覺得我們要做一些智能的一些東西,比如說一些控制面板集成、窗簾可以自動控制、空調可以控制、電視機可以控制等,當時的這些想法是比較低端。

不斷地在跟客戶的生活接觸過程中,我們才理解客戶有很多的痛點和一些他們關注的東西,在把這些東西不斷地梳理和綜合後,形成的東西不像當時簡單的是一個智能的面板。

現在我們理解的“智慧人居”,是更多地結合不同人的生活形態,去提供一套解決方案,比如按最新的統計來說,中國60歲以上的人已經將近有2.4個億,意味著2.4個億的老人需要照顧,因為現在這種社會形態下,很多的孩子和父母親不在一起住的。

空巢老人的生活形態有很多危險的地方,比如說接電話時忘記在燒飯,最後發現那個鍋燒了,甚至會引起火災。於是我們有了這套監控那個爐溫的設施。老人上歲數了容易摔著,我們有了一套系統的監控,如果是進去很長時間有異常,會向老人和他的子女的手機、物業報警。包括老人晚上起床的時候,直接踩在這個地毯上夜燈就會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