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導讀

Facebook於近期推出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隨即遭到美國國會和各國監管 機構、央行的猛烈炮轟。在7月16日、17日舉行的兩院聽證會上,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迴應了議員們對Libra的種種疑問,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後監管者仍一 致認為由Facebook主導的Libra計劃風險極高,不值得信任。 毫無疑問,目前Libra計劃已經成為數字貨幣領域的焦點議題,我們將在本文中討論 市場對於Libra的幾個主要疑問:

◼Libra是什麼?

◼為什麼要推出Libra?

◼相比其他加密貨幣,Libra有何特點?

◼Libra對法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影響?

2、Libra 概述

2.1 What:Libra是什麼?

根據Facebook披露的Libra白皮書,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 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其核心組成部分有三:

1)安全、可擴展、可靠的區塊鏈。Libra貨幣的技術基礎是“Libra區塊鏈”。考慮到Libra旨在面向全球用戶,Facebook選擇開源軟件來實現Libra區塊鏈,以便所有人都 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從而滿全球性的多元金融需求。在區塊鏈的初始構建上,Facebook優先考慮了可擴展性、安全性、存儲效率和處理量以及對未來的適應性。

2)真實的資產儲備後盾。與多數加密貨幣不同,Libra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對 於每個新創建的Libra加密貨幣,在Libra儲備中都有相對應價值的一籃子銀行存款和 短期政府債券,從而增強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同時,Libra儲備也能維持Libra加密貨幣的價值穩定,確保其不會隨著時間劇烈波動。

3)獨立治理的Libra協會。Libra協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 瑞士日內瓦,旨在協調和提供網絡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當前協會“創始人”的首 批成員已經達到28個,包含了來自支付、互聯網平臺、電信等各領域的機構。Libra正式發佈時,預計最終創始人數量將擴展至100個左右,Facebook將和其他創始人享 有相同的權利及義務。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導讀

Facebook於近期推出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隨即遭到美國國會和各國監管 機構、央行的猛烈炮轟。在7月16日、17日舉行的兩院聽證會上,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迴應了議員們對Libra的種種疑問,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後監管者仍一 致認為由Facebook主導的Libra計劃風險極高,不值得信任。 毫無疑問,目前Libra計劃已經成為數字貨幣領域的焦點議題,我們將在本文中討論 市場對於Libra的幾個主要疑問:

◼Libra是什麼?

◼為什麼要推出Libra?

◼相比其他加密貨幣,Libra有何特點?

◼Libra對法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影響?

2、Libra 概述

2.1 What:Libra是什麼?

根據Facebook披露的Libra白皮書,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 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其核心組成部分有三:

1)安全、可擴展、可靠的區塊鏈。Libra貨幣的技術基礎是“Libra區塊鏈”。考慮到Libra旨在面向全球用戶,Facebook選擇開源軟件來實現Libra區塊鏈,以便所有人都 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從而滿全球性的多元金融需求。在區塊鏈的初始構建上,Facebook優先考慮了可擴展性、安全性、存儲效率和處理量以及對未來的適應性。

2)真實的資產儲備後盾。與多數加密貨幣不同,Libra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對 於每個新創建的Libra加密貨幣,在Libra儲備中都有相對應價值的一籃子銀行存款和 短期政府債券,從而增強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同時,Libra儲備也能維持Libra加密貨幣的價值穩定,確保其不會隨著時間劇烈波動。

3)獨立治理的Libra協會。Libra協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 瑞士日內瓦,旨在協調和提供網絡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當前協會“創始人”的首 批成員已經達到28個,包含了來自支付、互聯網平臺、電信等各領域的機構。Libra正式發佈時,預計最終創始人數量將擴展至100個左右,Facebook將和其他創始人享 有相同的權利及義務。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導讀

Facebook於近期推出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隨即遭到美國國會和各國監管 機構、央行的猛烈炮轟。在7月16日、17日舉行的兩院聽證會上,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迴應了議員們對Libra的種種疑問,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後監管者仍一 致認為由Facebook主導的Libra計劃風險極高,不值得信任。 毫無疑問,目前Libra計劃已經成為數字貨幣領域的焦點議題,我們將在本文中討論 市場對於Libra的幾個主要疑問:

◼Libra是什麼?

◼為什麼要推出Libra?

◼相比其他加密貨幣,Libra有何特點?

◼Libra對法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影響?

2、Libra 概述

2.1 What:Libra是什麼?

根據Facebook披露的Libra白皮書,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 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其核心組成部分有三:

1)安全、可擴展、可靠的區塊鏈。Libra貨幣的技術基礎是“Libra區塊鏈”。考慮到Libra旨在面向全球用戶,Facebook選擇開源軟件來實現Libra區塊鏈,以便所有人都 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從而滿全球性的多元金融需求。在區塊鏈的初始構建上,Facebook優先考慮了可擴展性、安全性、存儲效率和處理量以及對未來的適應性。

2)真實的資產儲備後盾。與多數加密貨幣不同,Libra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對 於每個新創建的Libra加密貨幣,在Libra儲備中都有相對應價值的一籃子銀行存款和 短期政府債券,從而增強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同時,Libra儲備也能維持Libra加密貨幣的價值穩定,確保其不會隨著時間劇烈波動。

3)獨立治理的Libra協會。Libra協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 瑞士日內瓦,旨在協調和提供網絡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當前協會“創始人”的首 批成員已經達到28個,包含了來自支付、互聯網平臺、電信等各領域的機構。Libra正式發佈時,預計最終創始人數量將擴展至100個左右,Facebook將和其他創始人享 有相同的權利及義務。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基於三個核心組成,結合Libra白皮書的細節披露,我們判斷Libra的本質是符合美國 利益的超主權穩定幣雛形,其主要特徵有以下四方面:

1)以KYC許可鏈起步。Libra的運行將基於開源性區塊鏈,但同時Libra白皮書也顯示 該區塊鏈在初始階段仍將偏向保守。不同於比特幣“許可型區塊鏈”的特性(即符合 技術要求的任何實體都可以運行驗證者節點),Libra目前採用了“非許可型區塊鏈”(即實體通過權限授予方式運行驗證者節點),用戶將在進行KYC(Know-Your- Customer)認證後才能使用。但這一運行規則本質上和傳統金融機構相一致,並不能 體現Libra區塊鏈的開放性與普惠性。Libra白皮書也提到其最終目標是轉向“非許可 型區塊鏈”,但基於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等監管要求,仍將以KYC許可鏈的形式起步。

2)向超主權穩定幣發展。Libra完全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儲備資產的保管在地 理上分散,由受監管的託管機構進行保管,這些類構具備高信用評級,確保儲備資產 的透明、安全及分散。就錨定資產而言,Libra選擇了一籃子法定貨幣而非單一美元, 在保有穩定幣特徵的情況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主權界限,不受任何主權國家的獨 立監管,並對用戶保持無差別對待,已經具有了超主權貨幣的基本特徵。

3)進行中心分散化運營。不同於比特幣工作量證明(POW)的決策機制,Libra並未採 取完全去中心化的機制,而是由每個成員支付1000萬美元以獲得在協會內的投票權 用於決定Libra的底層儲備資產組合及Libra的匯率。所有決策由協會理事會做出,重 要決策或技術性決策需要超過2/3的成員投票同意才能通過。由此可見該決策機制的 實質是中心分散化而非去中心化。

4)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Libra雖然設置較為民主的投票機制,但目前Libra協會的 第一批28家創始人基本都是美國公司,預計全部100家創始人中至少三分之一將是美 國公司。換而言之,對於非美國企業組織,即使加入Libra也將面臨投票權被壟斷的 情況。所以在完全轉向“非許可型區塊鏈”之前,Libra依舊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 其決策及發展路徑也將符合美國利益。

2.2 Why:何為推出動機?

從定義來看,貨幣的三個基本功能分別是支付、儲值和記賬,而Libra作為新興數字 貨幣也不例外。但就主導方Facebook的情況而言,我們相信推出Libra計劃的主要動 機就是發揮其支付功能,構建自身跨境支付生態。 早在本計劃之前,Facebook就曾多次嘗試切入支付業務。2011年Facebook首次推出Credits產品,旨在簡化平臺上虛擬商品的支付交易,每筆交易收取30%的費用,但僅 兩年時間就因為監管問題被叫停,同時其匯兌問題也遭到諸多負面評價。類似的情況 還發生在2012年推出的Facebook Gifts項目上。而在2015年,Facebook旗下通訊應用 程序Messenger上開通“支付轉賬”功能,需要綁定銀行卡上的“支付轉賬”功能, 但該業務由於缺乏必要性及創新性,未能被消費者廣泛認可。2018年WhatApp也試圖 打通支付業務,並在印度開展試點,也遭到當地央行的直接禁止。 儘管不斷受阻,Facebook卻屢敗屢戰,其對支付業務的追求可見一斑。究其原因,主 要有以下幾點:

1)收入結構單一,新盈利模式急待拓展。作為全球社交巨頭,Facebook的營收仍高 度依賴廣告費。2015年至今公司廣告業務收入佔比超過95%,且維持提升趨勢,2018 年和2019Q1的廣告費收入佔比已經分別升至98.52和98.91%。儘管Facebook在廣告領 域的創收能力毋庸置疑,但如此高的收入佔比仍映射出兩方面的隱患。 一方面,部分社交競爭對手已經形成豐富的業務體系,在變現渠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以騰訊為例,2015年至今廣告收入佔營收比例始終在20%以下,而包含網絡遊戲、數 字內容在內的增值服務貢獻更為主要的收入,2019Q1佔比已經達到57.30%。不僅如此,2019Q1開始金融服務收入從其他收入口徑中劃出,已經能獨立貢獻15.65%的收入,顯 示騰訊在收入結構上的不斷多元化,相較而言Facebook在變現渠道方面始終未能進行 有效開拓。另一方面,趨嚴的隱私監管下,Facebook廣告費收入存在下滑風險。過去Facebook主要通過分析海量用戶數據來描繪用戶畫像,從而實現精準的廣告推送,並 賺取廣告費。但隨著人們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監管法規的完善,Facebook必須經 過用戶授權、支付對價之後才能使用數據,這將大幅提高廣告業務的不確定性,其營 收也存在下滑風險。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導讀

Facebook於近期推出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隨即遭到美國國會和各國監管 機構、央行的猛烈炮轟。在7月16日、17日舉行的兩院聽證會上,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迴應了議員們對Libra的種種疑問,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後監管者仍一 致認為由Facebook主導的Libra計劃風險極高,不值得信任。 毫無疑問,目前Libra計劃已經成為數字貨幣領域的焦點議題,我們將在本文中討論 市場對於Libra的幾個主要疑問:

◼Libra是什麼?

◼為什麼要推出Libra?

◼相比其他加密貨幣,Libra有何特點?

◼Libra對法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影響?

2、Libra 概述

2.1 What:Libra是什麼?

根據Facebook披露的Libra白皮書,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 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其核心組成部分有三:

1)安全、可擴展、可靠的區塊鏈。Libra貨幣的技術基礎是“Libra區塊鏈”。考慮到Libra旨在面向全球用戶,Facebook選擇開源軟件來實現Libra區塊鏈,以便所有人都 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從而滿全球性的多元金融需求。在區塊鏈的初始構建上,Facebook優先考慮了可擴展性、安全性、存儲效率和處理量以及對未來的適應性。

2)真實的資產儲備後盾。與多數加密貨幣不同,Libra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對 於每個新創建的Libra加密貨幣,在Libra儲備中都有相對應價值的一籃子銀行存款和 短期政府債券,從而增強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同時,Libra儲備也能維持Libra加密貨幣的價值穩定,確保其不會隨著時間劇烈波動。

3)獨立治理的Libra協會。Libra協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 瑞士日內瓦,旨在協調和提供網絡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當前協會“創始人”的首 批成員已經達到28個,包含了來自支付、互聯網平臺、電信等各領域的機構。Libra正式發佈時,預計最終創始人數量將擴展至100個左右,Facebook將和其他創始人享 有相同的權利及義務。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基於三個核心組成,結合Libra白皮書的細節披露,我們判斷Libra的本質是符合美國 利益的超主權穩定幣雛形,其主要特徵有以下四方面:

1)以KYC許可鏈起步。Libra的運行將基於開源性區塊鏈,但同時Libra白皮書也顯示 該區塊鏈在初始階段仍將偏向保守。不同於比特幣“許可型區塊鏈”的特性(即符合 技術要求的任何實體都可以運行驗證者節點),Libra目前採用了“非許可型區塊鏈”(即實體通過權限授予方式運行驗證者節點),用戶將在進行KYC(Know-Your- Customer)認證後才能使用。但這一運行規則本質上和傳統金融機構相一致,並不能 體現Libra區塊鏈的開放性與普惠性。Libra白皮書也提到其最終目標是轉向“非許可 型區塊鏈”,但基於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等監管要求,仍將以KYC許可鏈的形式起步。

2)向超主權穩定幣發展。Libra完全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儲備資產的保管在地 理上分散,由受監管的託管機構進行保管,這些類構具備高信用評級,確保儲備資產 的透明、安全及分散。就錨定資產而言,Libra選擇了一籃子法定貨幣而非單一美元, 在保有穩定幣特徵的情況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主權界限,不受任何主權國家的獨 立監管,並對用戶保持無差別對待,已經具有了超主權貨幣的基本特徵。

3)進行中心分散化運營。不同於比特幣工作量證明(POW)的決策機制,Libra並未採 取完全去中心化的機制,而是由每個成員支付1000萬美元以獲得在協會內的投票權 用於決定Libra的底層儲備資產組合及Libra的匯率。所有決策由協會理事會做出,重 要決策或技術性決策需要超過2/3的成員投票同意才能通過。由此可見該決策機制的 實質是中心分散化而非去中心化。

4)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Libra雖然設置較為民主的投票機制,但目前Libra協會的 第一批28家創始人基本都是美國公司,預計全部100家創始人中至少三分之一將是美 國公司。換而言之,對於非美國企業組織,即使加入Libra也將面臨投票權被壟斷的 情況。所以在完全轉向“非許可型區塊鏈”之前,Libra依舊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 其決策及發展路徑也將符合美國利益。

2.2 Why:何為推出動機?

從定義來看,貨幣的三個基本功能分別是支付、儲值和記賬,而Libra作為新興數字 貨幣也不例外。但就主導方Facebook的情況而言,我們相信推出Libra計劃的主要動 機就是發揮其支付功能,構建自身跨境支付生態。 早在本計劃之前,Facebook就曾多次嘗試切入支付業務。2011年Facebook首次推出Credits產品,旨在簡化平臺上虛擬商品的支付交易,每筆交易收取30%的費用,但僅 兩年時間就因為監管問題被叫停,同時其匯兌問題也遭到諸多負面評價。類似的情況 還發生在2012年推出的Facebook Gifts項目上。而在2015年,Facebook旗下通訊應用 程序Messenger上開通“支付轉賬”功能,需要綁定銀行卡上的“支付轉賬”功能, 但該業務由於缺乏必要性及創新性,未能被消費者廣泛認可。2018年WhatApp也試圖 打通支付業務,並在印度開展試點,也遭到當地央行的直接禁止。 儘管不斷受阻,Facebook卻屢敗屢戰,其對支付業務的追求可見一斑。究其原因,主 要有以下幾點:

1)收入結構單一,新盈利模式急待拓展。作為全球社交巨頭,Facebook的營收仍高 度依賴廣告費。2015年至今公司廣告業務收入佔比超過95%,且維持提升趨勢,2018 年和2019Q1的廣告費收入佔比已經分別升至98.52和98.91%。儘管Facebook在廣告領 域的創收能力毋庸置疑,但如此高的收入佔比仍映射出兩方面的隱患。 一方面,部分社交競爭對手已經形成豐富的業務體系,在變現渠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以騰訊為例,2015年至今廣告收入佔營收比例始終在20%以下,而包含網絡遊戲、數 字內容在內的增值服務貢獻更為主要的收入,2019Q1佔比已經達到57.30%。不僅如此,2019Q1開始金融服務收入從其他收入口徑中劃出,已經能獨立貢獻15.65%的收入,顯 示騰訊在收入結構上的不斷多元化,相較而言Facebook在變現渠道方面始終未能進行 有效開拓。另一方面,趨嚴的隱私監管下,Facebook廣告費收入存在下滑風險。過去Facebook主要通過分析海量用戶數據來描繪用戶畫像,從而實現精準的廣告推送,並 賺取廣告費。但隨著人們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監管法規的完善,Facebook必須經 過用戶授權、支付對價之後才能使用數據,這將大幅提高廣告業務的不確定性,其營 收也存在下滑風險。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導讀

Facebook於近期推出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隨即遭到美國國會和各國監管 機構、央行的猛烈炮轟。在7月16日、17日舉行的兩院聽證會上,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迴應了議員們對Libra的種種疑問,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後監管者仍一 致認為由Facebook主導的Libra計劃風險極高,不值得信任。 毫無疑問,目前Libra計劃已經成為數字貨幣領域的焦點議題,我們將在本文中討論 市場對於Libra的幾個主要疑問:

◼Libra是什麼?

◼為什麼要推出Libra?

◼相比其他加密貨幣,Libra有何特點?

◼Libra對法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影響?

2、Libra 概述

2.1 What:Libra是什麼?

根據Facebook披露的Libra白皮書,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 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其核心組成部分有三:

1)安全、可擴展、可靠的區塊鏈。Libra貨幣的技術基礎是“Libra區塊鏈”。考慮到Libra旨在面向全球用戶,Facebook選擇開源軟件來實現Libra區塊鏈,以便所有人都 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從而滿全球性的多元金融需求。在區塊鏈的初始構建上,Facebook優先考慮了可擴展性、安全性、存儲效率和處理量以及對未來的適應性。

2)真實的資產儲備後盾。與多數加密貨幣不同,Libra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對 於每個新創建的Libra加密貨幣,在Libra儲備中都有相對應價值的一籃子銀行存款和 短期政府債券,從而增強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同時,Libra儲備也能維持Libra加密貨幣的價值穩定,確保其不會隨著時間劇烈波動。

3)獨立治理的Libra協會。Libra協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 瑞士日內瓦,旨在協調和提供網絡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當前協會“創始人”的首 批成員已經達到28個,包含了來自支付、互聯網平臺、電信等各領域的機構。Libra正式發佈時,預計最終創始人數量將擴展至100個左右,Facebook將和其他創始人享 有相同的權利及義務。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基於三個核心組成,結合Libra白皮書的細節披露,我們判斷Libra的本質是符合美國 利益的超主權穩定幣雛形,其主要特徵有以下四方面:

1)以KYC許可鏈起步。Libra的運行將基於開源性區塊鏈,但同時Libra白皮書也顯示 該區塊鏈在初始階段仍將偏向保守。不同於比特幣“許可型區塊鏈”的特性(即符合 技術要求的任何實體都可以運行驗證者節點),Libra目前採用了“非許可型區塊鏈”(即實體通過權限授予方式運行驗證者節點),用戶將在進行KYC(Know-Your- Customer)認證後才能使用。但這一運行規則本質上和傳統金融機構相一致,並不能 體現Libra區塊鏈的開放性與普惠性。Libra白皮書也提到其最終目標是轉向“非許可 型區塊鏈”,但基於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等監管要求,仍將以KYC許可鏈的形式起步。

2)向超主權穩定幣發展。Libra完全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儲備資產的保管在地 理上分散,由受監管的託管機構進行保管,這些類構具備高信用評級,確保儲備資產 的透明、安全及分散。就錨定資產而言,Libra選擇了一籃子法定貨幣而非單一美元, 在保有穩定幣特徵的情況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主權界限,不受任何主權國家的獨 立監管,並對用戶保持無差別對待,已經具有了超主權貨幣的基本特徵。

3)進行中心分散化運營。不同於比特幣工作量證明(POW)的決策機制,Libra並未採 取完全去中心化的機制,而是由每個成員支付1000萬美元以獲得在協會內的投票權 用於決定Libra的底層儲備資產組合及Libra的匯率。所有決策由協會理事會做出,重 要決策或技術性決策需要超過2/3的成員投票同意才能通過。由此可見該決策機制的 實質是中心分散化而非去中心化。

4)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Libra雖然設置較為民主的投票機制,但目前Libra協會的 第一批28家創始人基本都是美國公司,預計全部100家創始人中至少三分之一將是美 國公司。換而言之,對於非美國企業組織,即使加入Libra也將面臨投票權被壟斷的 情況。所以在完全轉向“非許可型區塊鏈”之前,Libra依舊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 其決策及發展路徑也將符合美國利益。

2.2 Why:何為推出動機?

從定義來看,貨幣的三個基本功能分別是支付、儲值和記賬,而Libra作為新興數字 貨幣也不例外。但就主導方Facebook的情況而言,我們相信推出Libra計劃的主要動 機就是發揮其支付功能,構建自身跨境支付生態。 早在本計劃之前,Facebook就曾多次嘗試切入支付業務。2011年Facebook首次推出Credits產品,旨在簡化平臺上虛擬商品的支付交易,每筆交易收取30%的費用,但僅 兩年時間就因為監管問題被叫停,同時其匯兌問題也遭到諸多負面評價。類似的情況 還發生在2012年推出的Facebook Gifts項目上。而在2015年,Facebook旗下通訊應用 程序Messenger上開通“支付轉賬”功能,需要綁定銀行卡上的“支付轉賬”功能, 但該業務由於缺乏必要性及創新性,未能被消費者廣泛認可。2018年WhatApp也試圖 打通支付業務,並在印度開展試點,也遭到當地央行的直接禁止。 儘管不斷受阻,Facebook卻屢敗屢戰,其對支付業務的追求可見一斑。究其原因,主 要有以下幾點:

1)收入結構單一,新盈利模式急待拓展。作為全球社交巨頭,Facebook的營收仍高 度依賴廣告費。2015年至今公司廣告業務收入佔比超過95%,且維持提升趨勢,2018 年和2019Q1的廣告費收入佔比已經分別升至98.52和98.91%。儘管Facebook在廣告領 域的創收能力毋庸置疑,但如此高的收入佔比仍映射出兩方面的隱患。 一方面,部分社交競爭對手已經形成豐富的業務體系,在變現渠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以騰訊為例,2015年至今廣告收入佔營收比例始終在20%以下,而包含網絡遊戲、數 字內容在內的增值服務貢獻更為主要的收入,2019Q1佔比已經達到57.30%。不僅如此,2019Q1開始金融服務收入從其他收入口徑中劃出,已經能獨立貢獻15.65%的收入,顯 示騰訊在收入結構上的不斷多元化,相較而言Facebook在變現渠道方面始終未能進行 有效開拓。另一方面,趨嚴的隱私監管下,Facebook廣告費收入存在下滑風險。過去Facebook主要通過分析海量用戶數據來描繪用戶畫像,從而實現精準的廣告推送,並 賺取廣告費。但隨著人們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監管法規的完善,Facebook必須經 過用戶授權、支付對價之後才能使用數據,這將大幅提高廣告業務的不確定性,其營 收也存在下滑風險。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2)用戶全球化分佈,跨境交易可謂突破口。就2019Q1數據來看,北美地區的用戶佔 比為44.95%,而亞太和歐洲地區的用戶佔比也分別達到24.04%和22.13%,用戶結構具有明顯的全球化特徵。結合變化趨勢來看,2015-2019Q1年間北美客戶增速已經放緩, 主要增量來自於亞太地區和其他地區,預計客戶全球分散化特徵將會愈發鮮明。 在此情況下,針對全球化客戶開展跨境交易與支付,建立普惠金融生態成為較為明確 的突破口。根據世界銀行Findex報告,全球仍有17億人沒有銀行賬戶,理由包括沒有 足夠資金、高昂且難以預測的費用、缺乏必要手續材料等。而當前所有的傳統金融服 務中,跨境交易無疑是費率高、效率低的典型。以手續費率為例,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跨境支付的資金總規模高達6130億美元,平均一筆是7%的手續費,僅手續 費就超過400億美金。而Libra由於使用基於區塊鏈的算法型賬本,只含單一賬本,就 免去了子賬本之間勾稽關係的管理,因而有望大幅提升跨境匯款的清/結算效率,為 廣大客戶提供低價服務。同時從效率來看,相比SWIFT系統動輒隔天到賬的效率,Libra 即時到賬的特點無疑更具吸引力。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導讀

Facebook於近期推出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隨即遭到美國國會和各國監管 機構、央行的猛烈炮轟。在7月16日、17日舉行的兩院聽證會上,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迴應了議員們對Libra的種種疑問,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後監管者仍一 致認為由Facebook主導的Libra計劃風險極高,不值得信任。 毫無疑問,目前Libra計劃已經成為數字貨幣領域的焦點議題,我們將在本文中討論 市場對於Libra的幾個主要疑問:

◼Libra是什麼?

◼為什麼要推出Libra?

◼相比其他加密貨幣,Libra有何特點?

◼Libra對法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影響?

2、Libra 概述

2.1 What:Libra是什麼?

根據Facebook披露的Libra白皮書,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 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其核心組成部分有三:

1)安全、可擴展、可靠的區塊鏈。Libra貨幣的技術基礎是“Libra區塊鏈”。考慮到Libra旨在面向全球用戶,Facebook選擇開源軟件來實現Libra區塊鏈,以便所有人都 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從而滿全球性的多元金融需求。在區塊鏈的初始構建上,Facebook優先考慮了可擴展性、安全性、存儲效率和處理量以及對未來的適應性。

2)真實的資產儲備後盾。與多數加密貨幣不同,Libra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對 於每個新創建的Libra加密貨幣,在Libra儲備中都有相對應價值的一籃子銀行存款和 短期政府債券,從而增強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同時,Libra儲備也能維持Libra加密貨幣的價值穩定,確保其不會隨著時間劇烈波動。

3)獨立治理的Libra協會。Libra協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 瑞士日內瓦,旨在協調和提供網絡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當前協會“創始人”的首 批成員已經達到28個,包含了來自支付、互聯網平臺、電信等各領域的機構。Libra正式發佈時,預計最終創始人數量將擴展至100個左右,Facebook將和其他創始人享 有相同的權利及義務。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基於三個核心組成,結合Libra白皮書的細節披露,我們判斷Libra的本質是符合美國 利益的超主權穩定幣雛形,其主要特徵有以下四方面:

1)以KYC許可鏈起步。Libra的運行將基於開源性區塊鏈,但同時Libra白皮書也顯示 該區塊鏈在初始階段仍將偏向保守。不同於比特幣“許可型區塊鏈”的特性(即符合 技術要求的任何實體都可以運行驗證者節點),Libra目前採用了“非許可型區塊鏈”(即實體通過權限授予方式運行驗證者節點),用戶將在進行KYC(Know-Your- Customer)認證後才能使用。但這一運行規則本質上和傳統金融機構相一致,並不能 體現Libra區塊鏈的開放性與普惠性。Libra白皮書也提到其最終目標是轉向“非許可 型區塊鏈”,但基於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等監管要求,仍將以KYC許可鏈的形式起步。

2)向超主權穩定幣發展。Libra完全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儲備資產的保管在地 理上分散,由受監管的託管機構進行保管,這些類構具備高信用評級,確保儲備資產 的透明、安全及分散。就錨定資產而言,Libra選擇了一籃子法定貨幣而非單一美元, 在保有穩定幣特徵的情況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主權界限,不受任何主權國家的獨 立監管,並對用戶保持無差別對待,已經具有了超主權貨幣的基本特徵。

3)進行中心分散化運營。不同於比特幣工作量證明(POW)的決策機制,Libra並未採 取完全去中心化的機制,而是由每個成員支付1000萬美元以獲得在協會內的投票權 用於決定Libra的底層儲備資產組合及Libra的匯率。所有決策由協會理事會做出,重 要決策或技術性決策需要超過2/3的成員投票同意才能通過。由此可見該決策機制的 實質是中心分散化而非去中心化。

4)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Libra雖然設置較為民主的投票機制,但目前Libra協會的 第一批28家創始人基本都是美國公司,預計全部100家創始人中至少三分之一將是美 國公司。換而言之,對於非美國企業組織,即使加入Libra也將面臨投票權被壟斷的 情況。所以在完全轉向“非許可型區塊鏈”之前,Libra依舊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 其決策及發展路徑也將符合美國利益。

2.2 Why:何為推出動機?

從定義來看,貨幣的三個基本功能分別是支付、儲值和記賬,而Libra作為新興數字 貨幣也不例外。但就主導方Facebook的情況而言,我們相信推出Libra計劃的主要動 機就是發揮其支付功能,構建自身跨境支付生態。 早在本計劃之前,Facebook就曾多次嘗試切入支付業務。2011年Facebook首次推出Credits產品,旨在簡化平臺上虛擬商品的支付交易,每筆交易收取30%的費用,但僅 兩年時間就因為監管問題被叫停,同時其匯兌問題也遭到諸多負面評價。類似的情況 還發生在2012年推出的Facebook Gifts項目上。而在2015年,Facebook旗下通訊應用 程序Messenger上開通“支付轉賬”功能,需要綁定銀行卡上的“支付轉賬”功能, 但該業務由於缺乏必要性及創新性,未能被消費者廣泛認可。2018年WhatApp也試圖 打通支付業務,並在印度開展試點,也遭到當地央行的直接禁止。 儘管不斷受阻,Facebook卻屢敗屢戰,其對支付業務的追求可見一斑。究其原因,主 要有以下幾點:

1)收入結構單一,新盈利模式急待拓展。作為全球社交巨頭,Facebook的營收仍高 度依賴廣告費。2015年至今公司廣告業務收入佔比超過95%,且維持提升趨勢,2018 年和2019Q1的廣告費收入佔比已經分別升至98.52和98.91%。儘管Facebook在廣告領 域的創收能力毋庸置疑,但如此高的收入佔比仍映射出兩方面的隱患。 一方面,部分社交競爭對手已經形成豐富的業務體系,在變現渠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以騰訊為例,2015年至今廣告收入佔營收比例始終在20%以下,而包含網絡遊戲、數 字內容在內的增值服務貢獻更為主要的收入,2019Q1佔比已經達到57.30%。不僅如此,2019Q1開始金融服務收入從其他收入口徑中劃出,已經能獨立貢獻15.65%的收入,顯 示騰訊在收入結構上的不斷多元化,相較而言Facebook在變現渠道方面始終未能進行 有效開拓。另一方面,趨嚴的隱私監管下,Facebook廣告費收入存在下滑風險。過去Facebook主要通過分析海量用戶數據來描繪用戶畫像,從而實現精準的廣告推送,並 賺取廣告費。但隨著人們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監管法規的完善,Facebook必須經 過用戶授權、支付對價之後才能使用數據,這將大幅提高廣告業務的不確定性,其營 收也存在下滑風險。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2)用戶全球化分佈,跨境交易可謂突破口。就2019Q1數據來看,北美地區的用戶佔 比為44.95%,而亞太和歐洲地區的用戶佔比也分別達到24.04%和22.13%,用戶結構具有明顯的全球化特徵。結合變化趨勢來看,2015-2019Q1年間北美客戶增速已經放緩, 主要增量來自於亞太地區和其他地區,預計客戶全球分散化特徵將會愈發鮮明。 在此情況下,針對全球化客戶開展跨境交易與支付,建立普惠金融生態成為較為明確 的突破口。根據世界銀行Findex報告,全球仍有17億人沒有銀行賬戶,理由包括沒有 足夠資金、高昂且難以預測的費用、缺乏必要手續材料等。而當前所有的傳統金融服 務中,跨境交易無疑是費率高、效率低的典型。以手續費率為例,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跨境支付的資金總規模高達6130億美元,平均一筆是7%的手續費,僅手續 費就超過400億美金。而Libra由於使用基於區塊鏈的算法型賬本,只含單一賬本,就 免去了子賬本之間勾稽關係的管理,因而有望大幅提升跨境匯款的清/結算效率,為 廣大客戶提供低價服務。同時從效率來看,相比SWIFT系統動輒隔天到賬的效率,Libra 即時到賬的特點無疑更具吸引力。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導讀

Facebook於近期推出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隨即遭到美國國會和各國監管 機構、央行的猛烈炮轟。在7月16日、17日舉行的兩院聽證會上,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迴應了議員們對Libra的種種疑問,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後監管者仍一 致認為由Facebook主導的Libra計劃風險極高,不值得信任。 毫無疑問,目前Libra計劃已經成為數字貨幣領域的焦點議題,我們將在本文中討論 市場對於Libra的幾個主要疑問:

◼Libra是什麼?

◼為什麼要推出Libra?

◼相比其他加密貨幣,Libra有何特點?

◼Libra對法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影響?

2、Libra 概述

2.1 What:Libra是什麼?

根據Facebook披露的Libra白皮書,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 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其核心組成部分有三:

1)安全、可擴展、可靠的區塊鏈。Libra貨幣的技術基礎是“Libra區塊鏈”。考慮到Libra旨在面向全球用戶,Facebook選擇開源軟件來實現Libra區塊鏈,以便所有人都 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從而滿全球性的多元金融需求。在區塊鏈的初始構建上,Facebook優先考慮了可擴展性、安全性、存儲效率和處理量以及對未來的適應性。

2)真實的資產儲備後盾。與多數加密貨幣不同,Libra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對 於每個新創建的Libra加密貨幣,在Libra儲備中都有相對應價值的一籃子銀行存款和 短期政府債券,從而增強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同時,Libra儲備也能維持Libra加密貨幣的價值穩定,確保其不會隨著時間劇烈波動。

3)獨立治理的Libra協會。Libra協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 瑞士日內瓦,旨在協調和提供網絡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當前協會“創始人”的首 批成員已經達到28個,包含了來自支付、互聯網平臺、電信等各領域的機構。Libra正式發佈時,預計最終創始人數量將擴展至100個左右,Facebook將和其他創始人享 有相同的權利及義務。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基於三個核心組成,結合Libra白皮書的細節披露,我們判斷Libra的本質是符合美國 利益的超主權穩定幣雛形,其主要特徵有以下四方面:

1)以KYC許可鏈起步。Libra的運行將基於開源性區塊鏈,但同時Libra白皮書也顯示 該區塊鏈在初始階段仍將偏向保守。不同於比特幣“許可型區塊鏈”的特性(即符合 技術要求的任何實體都可以運行驗證者節點),Libra目前採用了“非許可型區塊鏈”(即實體通過權限授予方式運行驗證者節點),用戶將在進行KYC(Know-Your- Customer)認證後才能使用。但這一運行規則本質上和傳統金融機構相一致,並不能 體現Libra區塊鏈的開放性與普惠性。Libra白皮書也提到其最終目標是轉向“非許可 型區塊鏈”,但基於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等監管要求,仍將以KYC許可鏈的形式起步。

2)向超主權穩定幣發展。Libra完全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儲備資產的保管在地 理上分散,由受監管的託管機構進行保管,這些類構具備高信用評級,確保儲備資產 的透明、安全及分散。就錨定資產而言,Libra選擇了一籃子法定貨幣而非單一美元, 在保有穩定幣特徵的情況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主權界限,不受任何主權國家的獨 立監管,並對用戶保持無差別對待,已經具有了超主權貨幣的基本特徵。

3)進行中心分散化運營。不同於比特幣工作量證明(POW)的決策機制,Libra並未採 取完全去中心化的機制,而是由每個成員支付1000萬美元以獲得在協會內的投票權 用於決定Libra的底層儲備資產組合及Libra的匯率。所有決策由協會理事會做出,重 要決策或技術性決策需要超過2/3的成員投票同意才能通過。由此可見該決策機制的 實質是中心分散化而非去中心化。

4)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Libra雖然設置較為民主的投票機制,但目前Libra協會的 第一批28家創始人基本都是美國公司,預計全部100家創始人中至少三分之一將是美 國公司。換而言之,對於非美國企業組織,即使加入Libra也將面臨投票權被壟斷的 情況。所以在完全轉向“非許可型區塊鏈”之前,Libra依舊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 其決策及發展路徑也將符合美國利益。

2.2 Why:何為推出動機?

從定義來看,貨幣的三個基本功能分別是支付、儲值和記賬,而Libra作為新興數字 貨幣也不例外。但就主導方Facebook的情況而言,我們相信推出Libra計劃的主要動 機就是發揮其支付功能,構建自身跨境支付生態。 早在本計劃之前,Facebook就曾多次嘗試切入支付業務。2011年Facebook首次推出Credits產品,旨在簡化平臺上虛擬商品的支付交易,每筆交易收取30%的費用,但僅 兩年時間就因為監管問題被叫停,同時其匯兌問題也遭到諸多負面評價。類似的情況 還發生在2012年推出的Facebook Gifts項目上。而在2015年,Facebook旗下通訊應用 程序Messenger上開通“支付轉賬”功能,需要綁定銀行卡上的“支付轉賬”功能, 但該業務由於缺乏必要性及創新性,未能被消費者廣泛認可。2018年WhatApp也試圖 打通支付業務,並在印度開展試點,也遭到當地央行的直接禁止。 儘管不斷受阻,Facebook卻屢敗屢戰,其對支付業務的追求可見一斑。究其原因,主 要有以下幾點:

1)收入結構單一,新盈利模式急待拓展。作為全球社交巨頭,Facebook的營收仍高 度依賴廣告費。2015年至今公司廣告業務收入佔比超過95%,且維持提升趨勢,2018 年和2019Q1的廣告費收入佔比已經分別升至98.52和98.91%。儘管Facebook在廣告領 域的創收能力毋庸置疑,但如此高的收入佔比仍映射出兩方面的隱患。 一方面,部分社交競爭對手已經形成豐富的業務體系,在變現渠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以騰訊為例,2015年至今廣告收入佔營收比例始終在20%以下,而包含網絡遊戲、數 字內容在內的增值服務貢獻更為主要的收入,2019Q1佔比已經達到57.30%。不僅如此,2019Q1開始金融服務收入從其他收入口徑中劃出,已經能獨立貢獻15.65%的收入,顯 示騰訊在收入結構上的不斷多元化,相較而言Facebook在變現渠道方面始終未能進行 有效開拓。另一方面,趨嚴的隱私監管下,Facebook廣告費收入存在下滑風險。過去Facebook主要通過分析海量用戶數據來描繪用戶畫像,從而實現精準的廣告推送,並 賺取廣告費。但隨著人們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監管法規的完善,Facebook必須經 過用戶授權、支付對價之後才能使用數據,這將大幅提高廣告業務的不確定性,其營 收也存在下滑風險。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2)用戶全球化分佈,跨境交易可謂突破口。就2019Q1數據來看,北美地區的用戶佔 比為44.95%,而亞太和歐洲地區的用戶佔比也分別達到24.04%和22.13%,用戶結構具有明顯的全球化特徵。結合變化趨勢來看,2015-2019Q1年間北美客戶增速已經放緩, 主要增量來自於亞太地區和其他地區,預計客戶全球分散化特徵將會愈發鮮明。 在此情況下,針對全球化客戶開展跨境交易與支付,建立普惠金融生態成為較為明確 的突破口。根據世界銀行Findex報告,全球仍有17億人沒有銀行賬戶,理由包括沒有 足夠資金、高昂且難以預測的費用、缺乏必要手續材料等。而當前所有的傳統金融服 務中,跨境交易無疑是費率高、效率低的典型。以手續費率為例,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跨境支付的資金總規模高達6130億美元,平均一筆是7%的手續費,僅手續 費就超過400億美金。而Libra由於使用基於區塊鏈的算法型賬本,只含單一賬本,就 免去了子賬本之間勾稽關係的管理,因而有望大幅提升跨境匯款的清/結算效率,為 廣大客戶提供低價服務。同時從效率來看,相比SWIFT系統動輒隔天到賬的效率,Libra 即時到賬的特點無疑更具吸引力。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3)月活優勢明顯,網絡規模效應可期。數字化經濟的大背景下,互聯網平臺公司能 夠憑藉龐大的網絡和場景應用,帶來規模效應。即某項產品/服務的用戶數量越多 → 邊際成本越低 → 用戶數量更多,存在正循環機制。而在貨幣的推行方面,網絡規模 效應也將推波助瀾。隨著貨幣使用者的增加,交易邊際成本逐漸降低,從而吸引更多 使用者,貨幣性不斷強化,這一優勢是傳統金融機構無法比擬的。Facebook是當前所有互聯網平臺中的流量龍頭,截至2019年7月末公司月活數已經高達23.8億,但公司 一直無法將其進行有效變現,而Libra及其配套支付工具(Calibra錢包)將幫助Facebook平臺上9000萬中小企業客戶更便捷地與海量活躍用戶直接進行交易,構建包 含電商、遊戲等場景在內的完整閉環生態。

在Libra實現支付功能的基礎上,我們認為Facebook將構建包含四方面應用場景的支 付生態。1跨境匯款:目前跨境匯款存在費率高、效率低的問題,而Libra作為基於 區塊鏈的無國界貨幣,能夠大幅提高跨境交易的效率,為Facebook用戶提供低價、便 捷的跨境匯款服務;2線上支付:Facebook擁有豐富的用戶體驗場景,海量用戶可使 用Libra購買會員服務、遊戲、視頻、音樂等數字產品,完善生態閉環;3線下支付: Libra協會的其他成員(尤其Mastercard、Visa等支付公司)有望協助拓展Libra的線 下應用渠道,促進線上線下支付一體化;4代幣投資:一方面,當Libra的使用達到 一定規模後,其自身將作為流動性保守資產將獲得部分資產配置需求,另一方面Libra 計劃中也存在另一種代幣LIT(Libra Investment Token),LIT目前只有Libra協會成 員才能通過投資換取,主要權益包括了投票權和部分Libra經營的收益分紅權,因而 具有更強的代幣投資屬性。目前關於LIT的披露較為有限,在此不做討論。

2.3 How:推進受阻,未來何如?

在Libra項目發佈後,美國最高立法機構國會下設的參與院、眾議院分別在7月16日、17日接連召開聽證會,就Libra及其對消費者、投資者和金融系統的影響發出提問。

議員的質疑與批判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運行機制:Libra能否有效保證與法幣之 間的實時兌換?如果能,那相應的反洗錢舉措是什麼?2管理架構:Libra協會的非 盈利屬性是否與Facebook的公司性質相矛盾,而當Libra脫離Facebook的控制後,其 風險問題將如何問責?3貨幣屬性:Libra的金融屬性有待明確,由於兼具貨幣屬性 和類ETF(一籃子貨幣)運作模式,對於Libra的監管具有相當的複雜性。 儘管Facebook方面的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作出一一回應,但其回答並未令 議員滿意,諸如反洗錢措施、問責機制、監管歸屬等問題依舊是批判的焦點,同時Facebook自身濫用隱私數據的“黑歷史”也屢遭提及。整體來看Libra項目的推進受 到國會兩院的極大阻力,短期內難有改善跡象。不僅如此,其他國內外監管機構和央 行也在同一時間對Libra項目發表評論,普遍較為負面。

綜合來看,鑑於Facebook具有侵犯用戶隱私的先例,監管層對於Libra項目的信任堪 憂。Libra要想成為白皮書中所描述的“無國界貨幣”,還需要進一步像監管層證明Libra的必要性和合規性,同時還需要確保自身適應不同國家間的法律差異。 儘管短期受阻嚴重,但我們認為,長週期來看對待Libra及類似項目不必過度悲觀。 加密貨幣監管本身就是一個倒逼過程,Libra的進展受阻也在意料之中。包括Libra在 內的數字貨幣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嘗試應用,其實質就是在倒逼各地區監管機構表態。 如果允許使用,那麼監管機構必須明確相應法律框架;如果反對使用,也需要給出指 導意見,闡明改進方向,無論何種結果都將推動加密貨幣行業發展。退而言之,即便 此次Libra項目以失敗告終,類似的項目也會再次出現,最終逐漸步入合法合規的運 行狀態。 近年來各類主流機構紛紛入局,擁抱加密貨幣已經是大勢所趨。早在2017年就出現了 第一波ICO的發行高峰,發行方主要集中在區塊鏈領域的初創公司。而進入2018年, 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頭部公司、央行也加快了數字貨幣的研究,2018年7月ICE公司 與微軟、波士頓諮詢、星巴克合作,成立加密數字資產服務機構Bakkt;同月IBM公司 推出穩定幣計劃,成為被美國政府FDIC所支持的穩定幣;2019年2月摩根大通發佈用 於機構間清算的摩根幣;2019年6月多家銀行聯合推出用於結算的穩定幣USC;同月Visa宣佈推出跨境支付區塊鏈網絡B2B Connect。可以說,對於數字貨幣的推進是大 勢所趨,既反映了商業巨頭對新技術、新模式的追求,也體現了他們和政府機構之間 的利益博弈狀態。

展望後續發展,在市場倒逼、機構逐利的背景下,事態終將逐步轉向樂觀。比較可能 的情況是,部分資本管制較為嚴格的國家會限制Libra或類似項目在當地的使用,而 其他國家則可能陸續開啟試點。但隨著數字貨幣趨勢愈發明朗,受到內部民眾要求和 外部跨境支付需求的雙重壓力,嚴監管國家也將逐漸放開。

3、關於Libra 的幾個討論

3.1 Libra vs 其他加密貨幣

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作為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經過近年的快速發展, 已經可以在諸多領域用作支付手段,也可以進行轉移、存儲或交易。 回溯發展歷程,比特幣的推出無疑是數字貨幣崛起的重要標誌。作為自由流通的點對 點電子現金,比特幣具有分佈式賬本、交易即結算、匿名交易等法幣無法滿足的功能, 對現有貨幣支付體系構成衝擊。但與此同時,比特幣也因其價格波動劇烈,不具有價 值尺度與價值貯藏功能而被詬病。 此後,數字貨幣的發展逐漸向兩方面延伸,分別是法定數字貨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一 方面,在比特幣的概念性衝擊下,儘管大多數國家都對數字貨幣採取防禦性姿態,但 也不乏一些國家的央行正在積極討論引入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能性,從而構建法定數 字貨幣領域的先發優勢。另一方面,在比特幣的基礎上,各類新興貨幣層出不窮,在 技術細節上不斷進行局部創新。目前加密貨幣的範疇內,大致可分為普通加密貨幣和 穩定幣兩類。普通加密貨幣普遍以商品貨幣的形式存在,和比特幣大同小異;而穩定 幣則在保有部分加密貨幣優點的同時解決了價格波動問題,保證了幣值的相對穩定。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導讀

Facebook於近期推出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隨即遭到美國國會和各國監管 機構、央行的猛烈炮轟。在7月16日、17日舉行的兩院聽證會上,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迴應了議員們對Libra的種種疑問,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後監管者仍一 致認為由Facebook主導的Libra計劃風險極高,不值得信任。 毫無疑問,目前Libra計劃已經成為數字貨幣領域的焦點議題,我們將在本文中討論 市場對於Libra的幾個主要疑問:

◼Libra是什麼?

◼為什麼要推出Libra?

◼相比其他加密貨幣,Libra有何特點?

◼Libra對法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影響?

2、Libra 概述

2.1 What:Libra是什麼?

根據Facebook披露的Libra白皮書,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 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其核心組成部分有三:

1)安全、可擴展、可靠的區塊鏈。Libra貨幣的技術基礎是“Libra區塊鏈”。考慮到Libra旨在面向全球用戶,Facebook選擇開源軟件來實現Libra區塊鏈,以便所有人都 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從而滿全球性的多元金融需求。在區塊鏈的初始構建上,Facebook優先考慮了可擴展性、安全性、存儲效率和處理量以及對未來的適應性。

2)真實的資產儲備後盾。與多數加密貨幣不同,Libra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對 於每個新創建的Libra加密貨幣,在Libra儲備中都有相對應價值的一籃子銀行存款和 短期政府債券,從而增強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同時,Libra儲備也能維持Libra加密貨幣的價值穩定,確保其不會隨著時間劇烈波動。

3)獨立治理的Libra協會。Libra協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 瑞士日內瓦,旨在協調和提供網絡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當前協會“創始人”的首 批成員已經達到28個,包含了來自支付、互聯網平臺、電信等各領域的機構。Libra正式發佈時,預計最終創始人數量將擴展至100個左右,Facebook將和其他創始人享 有相同的權利及義務。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基於三個核心組成,結合Libra白皮書的細節披露,我們判斷Libra的本質是符合美國 利益的超主權穩定幣雛形,其主要特徵有以下四方面:

1)以KYC許可鏈起步。Libra的運行將基於開源性區塊鏈,但同時Libra白皮書也顯示 該區塊鏈在初始階段仍將偏向保守。不同於比特幣“許可型區塊鏈”的特性(即符合 技術要求的任何實體都可以運行驗證者節點),Libra目前採用了“非許可型區塊鏈”(即實體通過權限授予方式運行驗證者節點),用戶將在進行KYC(Know-Your- Customer)認證後才能使用。但這一運行規則本質上和傳統金融機構相一致,並不能 體現Libra區塊鏈的開放性與普惠性。Libra白皮書也提到其最終目標是轉向“非許可 型區塊鏈”,但基於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等監管要求,仍將以KYC許可鏈的形式起步。

2)向超主權穩定幣發展。Libra完全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儲備資產的保管在地 理上分散,由受監管的託管機構進行保管,這些類構具備高信用評級,確保儲備資產 的透明、安全及分散。就錨定資產而言,Libra選擇了一籃子法定貨幣而非單一美元, 在保有穩定幣特徵的情況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主權界限,不受任何主權國家的獨 立監管,並對用戶保持無差別對待,已經具有了超主權貨幣的基本特徵。

3)進行中心分散化運營。不同於比特幣工作量證明(POW)的決策機制,Libra並未採 取完全去中心化的機制,而是由每個成員支付1000萬美元以獲得在協會內的投票權 用於決定Libra的底層儲備資產組合及Libra的匯率。所有決策由協會理事會做出,重 要決策或技術性決策需要超過2/3的成員投票同意才能通過。由此可見該決策機制的 實質是中心分散化而非去中心化。

4)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Libra雖然設置較為民主的投票機制,但目前Libra協會的 第一批28家創始人基本都是美國公司,預計全部100家創始人中至少三分之一將是美 國公司。換而言之,對於非美國企業組織,即使加入Libra也將面臨投票權被壟斷的 情況。所以在完全轉向“非許可型區塊鏈”之前,Libra依舊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 其決策及發展路徑也將符合美國利益。

2.2 Why:何為推出動機?

從定義來看,貨幣的三個基本功能分別是支付、儲值和記賬,而Libra作為新興數字 貨幣也不例外。但就主導方Facebook的情況而言,我們相信推出Libra計劃的主要動 機就是發揮其支付功能,構建自身跨境支付生態。 早在本計劃之前,Facebook就曾多次嘗試切入支付業務。2011年Facebook首次推出Credits產品,旨在簡化平臺上虛擬商品的支付交易,每筆交易收取30%的費用,但僅 兩年時間就因為監管問題被叫停,同時其匯兌問題也遭到諸多負面評價。類似的情況 還發生在2012年推出的Facebook Gifts項目上。而在2015年,Facebook旗下通訊應用 程序Messenger上開通“支付轉賬”功能,需要綁定銀行卡上的“支付轉賬”功能, 但該業務由於缺乏必要性及創新性,未能被消費者廣泛認可。2018年WhatApp也試圖 打通支付業務,並在印度開展試點,也遭到當地央行的直接禁止。 儘管不斷受阻,Facebook卻屢敗屢戰,其對支付業務的追求可見一斑。究其原因,主 要有以下幾點:

1)收入結構單一,新盈利模式急待拓展。作為全球社交巨頭,Facebook的營收仍高 度依賴廣告費。2015年至今公司廣告業務收入佔比超過95%,且維持提升趨勢,2018 年和2019Q1的廣告費收入佔比已經分別升至98.52和98.91%。儘管Facebook在廣告領 域的創收能力毋庸置疑,但如此高的收入佔比仍映射出兩方面的隱患。 一方面,部分社交競爭對手已經形成豐富的業務體系,在變現渠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以騰訊為例,2015年至今廣告收入佔營收比例始終在20%以下,而包含網絡遊戲、數 字內容在內的增值服務貢獻更為主要的收入,2019Q1佔比已經達到57.30%。不僅如此,2019Q1開始金融服務收入從其他收入口徑中劃出,已經能獨立貢獻15.65%的收入,顯 示騰訊在收入結構上的不斷多元化,相較而言Facebook在變現渠道方面始終未能進行 有效開拓。另一方面,趨嚴的隱私監管下,Facebook廣告費收入存在下滑風險。過去Facebook主要通過分析海量用戶數據來描繪用戶畫像,從而實現精準的廣告推送,並 賺取廣告費。但隨著人們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監管法規的完善,Facebook必須經 過用戶授權、支付對價之後才能使用數據,這將大幅提高廣告業務的不確定性,其營 收也存在下滑風險。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2)用戶全球化分佈,跨境交易可謂突破口。就2019Q1數據來看,北美地區的用戶佔 比為44.95%,而亞太和歐洲地區的用戶佔比也分別達到24.04%和22.13%,用戶結構具有明顯的全球化特徵。結合變化趨勢來看,2015-2019Q1年間北美客戶增速已經放緩, 主要增量來自於亞太地區和其他地區,預計客戶全球分散化特徵將會愈發鮮明。 在此情況下,針對全球化客戶開展跨境交易與支付,建立普惠金融生態成為較為明確 的突破口。根據世界銀行Findex報告,全球仍有17億人沒有銀行賬戶,理由包括沒有 足夠資金、高昂且難以預測的費用、缺乏必要手續材料等。而當前所有的傳統金融服 務中,跨境交易無疑是費率高、效率低的典型。以手續費率為例,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跨境支付的資金總規模高達6130億美元,平均一筆是7%的手續費,僅手續 費就超過400億美金。而Libra由於使用基於區塊鏈的算法型賬本,只含單一賬本,就 免去了子賬本之間勾稽關係的管理,因而有望大幅提升跨境匯款的清/結算效率,為 廣大客戶提供低價服務。同時從效率來看,相比SWIFT系統動輒隔天到賬的效率,Libra 即時到賬的特點無疑更具吸引力。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3)月活優勢明顯,網絡規模效應可期。數字化經濟的大背景下,互聯網平臺公司能 夠憑藉龐大的網絡和場景應用,帶來規模效應。即某項產品/服務的用戶數量越多 → 邊際成本越低 → 用戶數量更多,存在正循環機制。而在貨幣的推行方面,網絡規模 效應也將推波助瀾。隨著貨幣使用者的增加,交易邊際成本逐漸降低,從而吸引更多 使用者,貨幣性不斷強化,這一優勢是傳統金融機構無法比擬的。Facebook是當前所有互聯網平臺中的流量龍頭,截至2019年7月末公司月活數已經高達23.8億,但公司 一直無法將其進行有效變現,而Libra及其配套支付工具(Calibra錢包)將幫助Facebook平臺上9000萬中小企業客戶更便捷地與海量活躍用戶直接進行交易,構建包 含電商、遊戲等場景在內的完整閉環生態。

在Libra實現支付功能的基礎上,我們認為Facebook將構建包含四方面應用場景的支 付生態。1跨境匯款:目前跨境匯款存在費率高、效率低的問題,而Libra作為基於 區塊鏈的無國界貨幣,能夠大幅提高跨境交易的效率,為Facebook用戶提供低價、便 捷的跨境匯款服務;2線上支付:Facebook擁有豐富的用戶體驗場景,海量用戶可使 用Libra購買會員服務、遊戲、視頻、音樂等數字產品,完善生態閉環;3線下支付: Libra協會的其他成員(尤其Mastercard、Visa等支付公司)有望協助拓展Libra的線 下應用渠道,促進線上線下支付一體化;4代幣投資:一方面,當Libra的使用達到 一定規模後,其自身將作為流動性保守資產將獲得部分資產配置需求,另一方面Libra 計劃中也存在另一種代幣LIT(Libra Investment Token),LIT目前只有Libra協會成 員才能通過投資換取,主要權益包括了投票權和部分Libra經營的收益分紅權,因而 具有更強的代幣投資屬性。目前關於LIT的披露較為有限,在此不做討論。

2.3 How:推進受阻,未來何如?

在Libra項目發佈後,美國最高立法機構國會下設的參與院、眾議院分別在7月16日、17日接連召開聽證會,就Libra及其對消費者、投資者和金融系統的影響發出提問。

議員的質疑與批判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運行機制:Libra能否有效保證與法幣之 間的實時兌換?如果能,那相應的反洗錢舉措是什麼?2管理架構:Libra協會的非 盈利屬性是否與Facebook的公司性質相矛盾,而當Libra脫離Facebook的控制後,其 風險問題將如何問責?3貨幣屬性:Libra的金融屬性有待明確,由於兼具貨幣屬性 和類ETF(一籃子貨幣)運作模式,對於Libra的監管具有相當的複雜性。 儘管Facebook方面的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作出一一回應,但其回答並未令 議員滿意,諸如反洗錢措施、問責機制、監管歸屬等問題依舊是批判的焦點,同時Facebook自身濫用隱私數據的“黑歷史”也屢遭提及。整體來看Libra項目的推進受 到國會兩院的極大阻力,短期內難有改善跡象。不僅如此,其他國內外監管機構和央 行也在同一時間對Libra項目發表評論,普遍較為負面。

綜合來看,鑑於Facebook具有侵犯用戶隱私的先例,監管層對於Libra項目的信任堪 憂。Libra要想成為白皮書中所描述的“無國界貨幣”,還需要進一步像監管層證明Libra的必要性和合規性,同時還需要確保自身適應不同國家間的法律差異。 儘管短期受阻嚴重,但我們認為,長週期來看對待Libra及類似項目不必過度悲觀。 加密貨幣監管本身就是一個倒逼過程,Libra的進展受阻也在意料之中。包括Libra在 內的數字貨幣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嘗試應用,其實質就是在倒逼各地區監管機構表態。 如果允許使用,那麼監管機構必須明確相應法律框架;如果反對使用,也需要給出指 導意見,闡明改進方向,無論何種結果都將推動加密貨幣行業發展。退而言之,即便 此次Libra項目以失敗告終,類似的項目也會再次出現,最終逐漸步入合法合規的運 行狀態。 近年來各類主流機構紛紛入局,擁抱加密貨幣已經是大勢所趨。早在2017年就出現了 第一波ICO的發行高峰,發行方主要集中在區塊鏈領域的初創公司。而進入2018年, 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頭部公司、央行也加快了數字貨幣的研究,2018年7月ICE公司 與微軟、波士頓諮詢、星巴克合作,成立加密數字資產服務機構Bakkt;同月IBM公司 推出穩定幣計劃,成為被美國政府FDIC所支持的穩定幣;2019年2月摩根大通發佈用 於機構間清算的摩根幣;2019年6月多家銀行聯合推出用於結算的穩定幣USC;同月Visa宣佈推出跨境支付區塊鏈網絡B2B Connect。可以說,對於數字貨幣的推進是大 勢所趨,既反映了商業巨頭對新技術、新模式的追求,也體現了他們和政府機構之間 的利益博弈狀態。

展望後續發展,在市場倒逼、機構逐利的背景下,事態終將逐步轉向樂觀。比較可能 的情況是,部分資本管制較為嚴格的國家會限制Libra或類似項目在當地的使用,而 其他國家則可能陸續開啟試點。但隨著數字貨幣趨勢愈發明朗,受到內部民眾要求和 外部跨境支付需求的雙重壓力,嚴監管國家也將逐漸放開。

3、關於Libra 的幾個討論

3.1 Libra vs 其他加密貨幣

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作為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經過近年的快速發展, 已經可以在諸多領域用作支付手段,也可以進行轉移、存儲或交易。 回溯發展歷程,比特幣的推出無疑是數字貨幣崛起的重要標誌。作為自由流通的點對 點電子現金,比特幣具有分佈式賬本、交易即結算、匿名交易等法幣無法滿足的功能, 對現有貨幣支付體系構成衝擊。但與此同時,比特幣也因其價格波動劇烈,不具有價 值尺度與價值貯藏功能而被詬病。 此後,數字貨幣的發展逐漸向兩方面延伸,分別是法定數字貨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一 方面,在比特幣的概念性衝擊下,儘管大多數國家都對數字貨幣採取防禦性姿態,但 也不乏一些國家的央行正在積極討論引入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能性,從而構建法定數 字貨幣領域的先發優勢。另一方面,在比特幣的基礎上,各類新興貨幣層出不窮,在 技術細節上不斷進行局部創新。目前加密貨幣的範疇內,大致可分為普通加密貨幣和 穩定幣兩類。普通加密貨幣普遍以商品貨幣的形式存在,和比特幣大同小異;而穩定 幣則在保有部分加密貨幣優點的同時解決了價格波動問題,保證了幣值的相對穩定。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

(溫馨提示:文末有下載方式)

1、導讀

Facebook於近期推出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隨即遭到美國國會和各國監管 機構、央行的猛烈炮轟。在7月16日、17日舉行的兩院聽證會上,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迴應了議員們對Libra的種種疑問,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後監管者仍一 致認為由Facebook主導的Libra計劃風險極高,不值得信任。 毫無疑問,目前Libra計劃已經成為數字貨幣領域的焦點議題,我們將在本文中討論 市場對於Libra的幾個主要疑問:

◼Libra是什麼?

◼為什麼要推出Libra?

◼相比其他加密貨幣,Libra有何特點?

◼Libra對法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影響?

2、Libra 概述

2.1 What:Libra是什麼?

根據Facebook披露的Libra白皮書,數字貨幣Libra(天秤幣)計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 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其核心組成部分有三:

1)安全、可擴展、可靠的區塊鏈。Libra貨幣的技術基礎是“Libra區塊鏈”。考慮到Libra旨在面向全球用戶,Facebook選擇開源軟件來實現Libra區塊鏈,以便所有人都 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開發,從而滿全球性的多元金融需求。在區塊鏈的初始構建上,Facebook優先考慮了可擴展性、安全性、存儲效率和處理量以及對未來的適應性。

2)真實的資產儲備後盾。與多數加密貨幣不同,Libra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對 於每個新創建的Libra加密貨幣,在Libra儲備中都有相對應價值的一籃子銀行存款和 短期政府債券,從而增強人們對其內在價值的信任。同時,Libra儲備也能維持Libra加密貨幣的價值穩定,確保其不會隨著時間劇烈波動。

3)獨立治理的Libra協會。Libra協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成員制組織,總部設在 瑞士日內瓦,旨在協調和提供網絡與資產儲備的管理框架。當前協會“創始人”的首 批成員已經達到28個,包含了來自支付、互聯網平臺、電信等各領域的機構。Libra正式發佈時,預計最終創始人數量將擴展至100個左右,Facebook將和其他創始人享 有相同的權利及義務。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基於三個核心組成,結合Libra白皮書的細節披露,我們判斷Libra的本質是符合美國 利益的超主權穩定幣雛形,其主要特徵有以下四方面:

1)以KYC許可鏈起步。Libra的運行將基於開源性區塊鏈,但同時Libra白皮書也顯示 該區塊鏈在初始階段仍將偏向保守。不同於比特幣“許可型區塊鏈”的特性(即符合 技術要求的任何實體都可以運行驗證者節點),Libra目前採用了“非許可型區塊鏈”(即實體通過權限授予方式運行驗證者節點),用戶將在進行KYC(Know-Your- Customer)認證後才能使用。但這一運行規則本質上和傳統金融機構相一致,並不能 體現Libra區塊鏈的開放性與普惠性。Libra白皮書也提到其最終目標是轉向“非許可 型區塊鏈”,但基於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等監管要求,仍將以KYC許可鏈的形式起步。

2)向超主權穩定幣發展。Libra完全由真實資產儲備提供支持。儲備資產的保管在地 理上分散,由受監管的託管機構進行保管,這些類構具備高信用評級,確保儲備資產 的透明、安全及分散。就錨定資產而言,Libra選擇了一籃子法定貨幣而非單一美元, 在保有穩定幣特徵的情況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主權界限,不受任何主權國家的獨 立監管,並對用戶保持無差別對待,已經具有了超主權貨幣的基本特徵。

3)進行中心分散化運營。不同於比特幣工作量證明(POW)的決策機制,Libra並未採 取完全去中心化的機制,而是由每個成員支付1000萬美元以獲得在協會內的投票權 用於決定Libra的底層儲備資產組合及Libra的匯率。所有決策由協會理事會做出,重 要決策或技術性決策需要超過2/3的成員投票同意才能通過。由此可見該決策機制的 實質是中心分散化而非去中心化。

4)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Libra雖然設置較為民主的投票機制,但目前Libra協會的 第一批28家創始人基本都是美國公司,預計全部100家創始人中至少三分之一將是美 國公司。換而言之,對於非美國企業組織,即使加入Libra也將面臨投票權被壟斷的 情況。所以在完全轉向“非許可型區塊鏈”之前,Libra依舊具有鮮明的美國底色, 其決策及發展路徑也將符合美國利益。

2.2 Why:何為推出動機?

從定義來看,貨幣的三個基本功能分別是支付、儲值和記賬,而Libra作為新興數字 貨幣也不例外。但就主導方Facebook的情況而言,我們相信推出Libra計劃的主要動 機就是發揮其支付功能,構建自身跨境支付生態。 早在本計劃之前,Facebook就曾多次嘗試切入支付業務。2011年Facebook首次推出Credits產品,旨在簡化平臺上虛擬商品的支付交易,每筆交易收取30%的費用,但僅 兩年時間就因為監管問題被叫停,同時其匯兌問題也遭到諸多負面評價。類似的情況 還發生在2012年推出的Facebook Gifts項目上。而在2015年,Facebook旗下通訊應用 程序Messenger上開通“支付轉賬”功能,需要綁定銀行卡上的“支付轉賬”功能, 但該業務由於缺乏必要性及創新性,未能被消費者廣泛認可。2018年WhatApp也試圖 打通支付業務,並在印度開展試點,也遭到當地央行的直接禁止。 儘管不斷受阻,Facebook卻屢敗屢戰,其對支付業務的追求可見一斑。究其原因,主 要有以下幾點:

1)收入結構單一,新盈利模式急待拓展。作為全球社交巨頭,Facebook的營收仍高 度依賴廣告費。2015年至今公司廣告業務收入佔比超過95%,且維持提升趨勢,2018 年和2019Q1的廣告費收入佔比已經分別升至98.52和98.91%。儘管Facebook在廣告領 域的創收能力毋庸置疑,但如此高的收入佔比仍映射出兩方面的隱患。 一方面,部分社交競爭對手已經形成豐富的業務體系,在變現渠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以騰訊為例,2015年至今廣告收入佔營收比例始終在20%以下,而包含網絡遊戲、數 字內容在內的增值服務貢獻更為主要的收入,2019Q1佔比已經達到57.30%。不僅如此,2019Q1開始金融服務收入從其他收入口徑中劃出,已經能獨立貢獻15.65%的收入,顯 示騰訊在收入結構上的不斷多元化,相較而言Facebook在變現渠道方面始終未能進行 有效開拓。另一方面,趨嚴的隱私監管下,Facebook廣告費收入存在下滑風險。過去Facebook主要通過分析海量用戶數據來描繪用戶畫像,從而實現精準的廣告推送,並 賺取廣告費。但隨著人們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監管法規的完善,Facebook必須經 過用戶授權、支付對價之後才能使用數據,這將大幅提高廣告業務的不確定性,其營 收也存在下滑風險。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2)用戶全球化分佈,跨境交易可謂突破口。就2019Q1數據來看,北美地區的用戶佔 比為44.95%,而亞太和歐洲地區的用戶佔比也分別達到24.04%和22.13%,用戶結構具有明顯的全球化特徵。結合變化趨勢來看,2015-2019Q1年間北美客戶增速已經放緩, 主要增量來自於亞太地區和其他地區,預計客戶全球分散化特徵將會愈發鮮明。 在此情況下,針對全球化客戶開展跨境交易與支付,建立普惠金融生態成為較為明確 的突破口。根據世界銀行Findex報告,全球仍有17億人沒有銀行賬戶,理由包括沒有 足夠資金、高昂且難以預測的費用、缺乏必要手續材料等。而當前所有的傳統金融服 務中,跨境交易無疑是費率高、效率低的典型。以手續費率為例,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跨境支付的資金總規模高達6130億美元,平均一筆是7%的手續費,僅手續 費就超過400億美金。而Libra由於使用基於區塊鏈的算法型賬本,只含單一賬本,就 免去了子賬本之間勾稽關係的管理,因而有望大幅提升跨境匯款的清/結算效率,為 廣大客戶提供低價服務。同時從效率來看,相比SWIFT系統動輒隔天到賬的效率,Libra 即時到賬的特點無疑更具吸引力。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3)月活優勢明顯,網絡規模效應可期。數字化經濟的大背景下,互聯網平臺公司能 夠憑藉龐大的網絡和場景應用,帶來規模效應。即某項產品/服務的用戶數量越多 → 邊際成本越低 → 用戶數量更多,存在正循環機制。而在貨幣的推行方面,網絡規模 效應也將推波助瀾。隨著貨幣使用者的增加,交易邊際成本逐漸降低,從而吸引更多 使用者,貨幣性不斷強化,這一優勢是傳統金融機構無法比擬的。Facebook是當前所有互聯網平臺中的流量龍頭,截至2019年7月末公司月活數已經高達23.8億,但公司 一直無法將其進行有效變現,而Libra及其配套支付工具(Calibra錢包)將幫助Facebook平臺上9000萬中小企業客戶更便捷地與海量活躍用戶直接進行交易,構建包 含電商、遊戲等場景在內的完整閉環生態。

在Libra實現支付功能的基礎上,我們認為Facebook將構建包含四方面應用場景的支 付生態。1跨境匯款:目前跨境匯款存在費率高、效率低的問題,而Libra作為基於 區塊鏈的無國界貨幣,能夠大幅提高跨境交易的效率,為Facebook用戶提供低價、便 捷的跨境匯款服務;2線上支付:Facebook擁有豐富的用戶體驗場景,海量用戶可使 用Libra購買會員服務、遊戲、視頻、音樂等數字產品,完善生態閉環;3線下支付: Libra協會的其他成員(尤其Mastercard、Visa等支付公司)有望協助拓展Libra的線 下應用渠道,促進線上線下支付一體化;4代幣投資:一方面,當Libra的使用達到 一定規模後,其自身將作為流動性保守資產將獲得部分資產配置需求,另一方面Libra 計劃中也存在另一種代幣LIT(Libra Investment Token),LIT目前只有Libra協會成 員才能通過投資換取,主要權益包括了投票權和部分Libra經營的收益分紅權,因而 具有更強的代幣投資屬性。目前關於LIT的披露較為有限,在此不做討論。

2.3 How:推進受阻,未來何如?

在Libra項目發佈後,美國最高立法機構國會下設的參與院、眾議院分別在7月16日、17日接連召開聽證會,就Libra及其對消費者、投資者和金融系統的影響發出提問。

議員的質疑與批判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運行機制:Libra能否有效保證與法幣之 間的實時兌換?如果能,那相應的反洗錢舉措是什麼?2管理架構:Libra協會的非 盈利屬性是否與Facebook的公司性質相矛盾,而當Libra脫離Facebook的控制後,其 風險問題將如何問責?3貨幣屬性:Libra的金融屬性有待明確,由於兼具貨幣屬性 和類ETF(一籃子貨幣)運作模式,對於Libra的監管具有相當的複雜性。 儘管Facebook方面的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作出一一回應,但其回答並未令 議員滿意,諸如反洗錢措施、問責機制、監管歸屬等問題依舊是批判的焦點,同時Facebook自身濫用隱私數據的“黑歷史”也屢遭提及。整體來看Libra項目的推進受 到國會兩院的極大阻力,短期內難有改善跡象。不僅如此,其他國內外監管機構和央 行也在同一時間對Libra項目發表評論,普遍較為負面。

綜合來看,鑑於Facebook具有侵犯用戶隱私的先例,監管層對於Libra項目的信任堪 憂。Libra要想成為白皮書中所描述的“無國界貨幣”,還需要進一步像監管層證明Libra的必要性和合規性,同時還需要確保自身適應不同國家間的法律差異。 儘管短期受阻嚴重,但我們認為,長週期來看對待Libra及類似項目不必過度悲觀。 加密貨幣監管本身就是一個倒逼過程,Libra的進展受阻也在意料之中。包括Libra在 內的數字貨幣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嘗試應用,其實質就是在倒逼各地區監管機構表態。 如果允許使用,那麼監管機構必須明確相應法律框架;如果反對使用,也需要給出指 導意見,闡明改進方向,無論何種結果都將推動加密貨幣行業發展。退而言之,即便 此次Libra項目以失敗告終,類似的項目也會再次出現,最終逐漸步入合法合規的運 行狀態。 近年來各類主流機構紛紛入局,擁抱加密貨幣已經是大勢所趨。早在2017年就出現了 第一波ICO的發行高峰,發行方主要集中在區塊鏈領域的初創公司。而進入2018年, 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頭部公司、央行也加快了數字貨幣的研究,2018年7月ICE公司 與微軟、波士頓諮詢、星巴克合作,成立加密數字資產服務機構Bakkt;同月IBM公司 推出穩定幣計劃,成為被美國政府FDIC所支持的穩定幣;2019年2月摩根大通發佈用 於機構間清算的摩根幣;2019年6月多家銀行聯合推出用於結算的穩定幣USC;同月Visa宣佈推出跨境支付區塊鏈網絡B2B Connect。可以說,對於數字貨幣的推進是大 勢所趨,既反映了商業巨頭對新技術、新模式的追求,也體現了他們和政府機構之間 的利益博弈狀態。

展望後續發展,在市場倒逼、機構逐利的背景下,事態終將逐步轉向樂觀。比較可能 的情況是,部分資本管制較為嚴格的國家會限制Libra或類似項目在當地的使用,而 其他國家則可能陸續開啟試點。但隨著數字貨幣趨勢愈發明朗,受到內部民眾要求和 外部跨境支付需求的雙重壓力,嚴監管國家也將逐漸放開。

3、關於Libra 的幾個討論

3.1 Libra vs 其他加密貨幣

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作為電子貨幣形式的替代貨幣,經過近年的快速發展, 已經可以在諸多領域用作支付手段,也可以進行轉移、存儲或交易。 回溯發展歷程,比特幣的推出無疑是數字貨幣崛起的重要標誌。作為自由流通的點對 點電子現金,比特幣具有分佈式賬本、交易即結算、匿名交易等法幣無法滿足的功能, 對現有貨幣支付體系構成衝擊。但與此同時,比特幣也因其價格波動劇烈,不具有價 值尺度與價值貯藏功能而被詬病。 此後,數字貨幣的發展逐漸向兩方面延伸,分別是法定數字貨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一 方面,在比特幣的概念性衝擊下,儘管大多數國家都對數字貨幣採取防禦性姿態,但 也不乏一些國家的央行正在積極討論引入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能性,從而構建法定數 字貨幣領域的先發優勢。另一方面,在比特幣的基礎上,各類新興貨幣層出不窮,在 技術細節上不斷進行局部創新。目前加密貨幣的範疇內,大致可分為普通加密貨幣和 穩定幣兩類。普通加密貨幣普遍以商品貨幣的形式存在,和比特幣大同小異;而穩定 幣則在保有部分加密貨幣優點的同時解決了價格波動問題,保證了幣值的相對穩定。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金融科技行業專題報告:區塊鏈之Libra影響幾何

當前加密數字貨幣領域有幾大主流貨幣:

1)BTC(比特幣):由中本聰在2008年發明,加密貨幣的鼻祖。比特幣採用完全去中 心化的P2P架構,約每10分鐘會產生一個新的區塊,總計2100萬枚可供挖掘。但由於 存在每個區塊1M的大小限制,比特幣區塊鏈每秒最多處理7筆交易,在吞吐量方面具 有明顯劣勢。

2)BCH(比特幣現金):為了解決比特幣交易速度慢、效率低的問題,2017年比特幣 經過硬分叉形成了比特幣現金。在分叉點前兩者所有數據全部兼容,而分叉之後比特 幣現金在鏈條上將區塊容量由1M提高到了8M,將每秒處理交易量的上限提升到56筆。

3)ETH(以太幣):由Vitalik Buterin在2013年發明,特點是通過以太坊網絡改善了 比特幣拓展空間不足、不支持智能合約等問題。對比比特幣,以太坊網絡支持更為強 大的腳本語言,允許應用開發,同時也沒有總量上限。

4)EOS(EOS幣):由Block.One公司在2018年開發,是一個共識區塊鏈操作系統。與 以太坊網絡的中立性不同,EOS為開發者提供了數據庫、賬戶權限、調度、身份認證 和互聯網通訊等工具,幫助開發者專注於應用程序中的業務邏輯。其共識機制為委託 股權證明(DPoS),每年增發5%貨幣量,每秒有望達到數百萬次交易處理。

5)USDT(泰達幣):由Tether公司在2014年底推出,是穩定幣的代表。Tether公司遵 守1:1的準備金保證,即每發行1個USDT代幣,其銀行賬戶增加1美元的資金保障。由 於泰達幣與法幣高度掛鉤,自推出就逐漸成為連接法幣與其他加密貨幣的主要工具。

6)Libra(天秤幣):由Facebook牽頭推出的Libra同樣具有穩定幣屬性,同時也兼具 部分已有加密貨幣的技術優勢。整體來看,Libra在技術層面和概念層面均有創新。

從技術層面來看,Libra借鑑了多種已有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通過綜合運用來平衡 貨幣的公平性和效率性。Libra白皮書重點區塊鏈決策有以下三項:1Move編程語言: Facebook設計了一種新的編程語言Move語言用於在Libra區塊鏈中實現自定義交易邏 輯和“智能合約”。Move從設計上可防止數字資產被複制,每個資源只有唯一的所有 者,資源只能花費一次,並限制創建新資源。而通過減輕關鍵交易代碼的開發難度,Move可以高效執行Libra生態系統的管理政策,並支持創新擴展。2拜占庭容錯(BFT) 共識機制:Libra區塊鏈採用了基於Libra BFT共識協議的BFT機制來實現所有驗證者 節點就將要執行的交易及其執行順序達成一致。即使某些驗證者節點最多三分之一 的網絡被破壞或發生故障,BFT共識協議的設計也能夠確保網絡正常運行。相比工作 量證明(PoW),這類共識協議是可以實現高交易處理量、低延遲的共識方法。3迭代 改善區塊鏈數據結構:Libra區塊鏈中的數據受梅克爾樹的保護可以偵測到現有數據 的任何變化。同時Libra區塊鏈未採用交易區塊集合的結構,而是採用單一的數據結 構,可長期記錄交易歷史和狀態,允許從任何時間點讀取任何數據,並使用統一框架驗證該數據的完整性。 一直以來,去中心化、吞吐量、安全性三者始終不可兼得,構成了數字加密貨幣領域 的“不可能三角”悖論。舉例而言,比特幣網絡的最大問題是其低吞吐量帶來的低可 擴展性,比特幣網絡目前每秒最多隻能處理7筆交易,極大限制了比特幣作為交易手 段的應用場景,其他比特幣分叉在此基礎上各有改進,但受限依舊明顯;以太坊追求 可擴展性和中心化,但犧牲了安全性,此前的“The DAO”事件(黑客利用智能合約 漏洞轉移資金)就是例證;EOS則採用超級節點的模式,以部分犧牲去中心化特點為 代價,實現了每秒百萬筆的吞吐量。 相較而言,Libra和EOS的選擇較為相似,著重強調安全性和可擴張性而犧牲部分去中 心化屬性。Move語言的創新性使用、梅克爾樹保護的沿用以及單一數據結構的採用能 夠效保障Libra區塊鏈的安全性,同時拜占庭容錯(BFT)機制對比工作量證明(PoW) 機制,在處理效率方面優勢明顯,也極大地保證了其可擴展性。但另一方面,技術平 衡和監管要求迫使Libra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節點的自由進出屬性,其去中心化程度 相對落後。

從概念層面來看,Libra是穩定幣的優化品種,通過一籃子貨幣+類貨幣局制度最大限 度地保障了幣值穩定。 自推出以來,比特幣和其衍生加密貨幣始終呈現劇烈的價格波動,其支付功能極不穩 定,同時部分國家對數字貨幣的監管不斷趨嚴,導致數字貨幣市場的法幣流入渠道壓 縮,在此情況下穩定幣應運而生。 目前穩定幣的發行模式大致可分為三類:1法幣型,即通過抵押法幣,發行與法幣價 值錨定的穩定幣;2算法型(“鑄幣權”型),即無需抵押物,通過事先設定的算法機 制進行類公開市場操作的穩定幣,可調節貨幣供給量以保持幣值與法幣的關聯性。3 資產抵押型,即通過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上質押數字資產,從而發行錨定法幣價格的 穩定幣。一般需要通過超額質押以及強制清算等風控機制來保證足額抵押物。 目前的穩定幣市場以法幣型模式為主,而Libra則選擇資產抵押型模式,主要有兩方 面概念創新:

1)Libra錨定的是一籃子貨幣而非單一法幣。Libra的目標是成為無國界的全球貨幣, 所以它沒有像USDT一樣直接錨定美元,而是選擇一籃子貨幣作為錨定基準。一方面, 對於美元的完全掛鉤將導致Libra未來發展極大受制於美國政府及美聯儲,這不利於Facebook和其他協會成員對於Libra的管理;另一方面即便美元是目前最強勢的主權貨幣,其價格也具有相當的波動性,而與一籃子貨幣掛鉤則可以通過貨幣間匯率的對 衝關係,減少單類貨幣價格波動對Libra的影響。從運作形式上來看,Libra的錨定方 式比較接近IMF(幣貨幣基金組織)的SDR(特別提款權)。SDR通過“一籃子貨幣”方式, 將各類貨幣按一定方法組合而形成新的合成貨幣單位,並通過各種貨幣之間的匯率 關維持相對穩定。與SDR類似的是,Libra協會也將會根據市場形勢相機改變籃子的構 成,從而長期維持“一籃子貨幣”的穩定。

2)運作模式類似貨幣局制度,由真實資產支撐。貨幣局制度是一種匯率制度與貨幣 發行制度合二為一的制度。該制度下,本幣與錨定貨幣始終保持固定匯率,且可完全 兌換,同時要求貨幣發行必須有外匯儲備或硬通貨的全額支持。貨幣局制度與央行制 度最大的差異在於貨幣發行方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不能控制貨幣發行量,在金融市 場上的操作完全被動。Libra的運作方式與貨幣局制度類似,即每一個Libra幣的發行 都需要有真實的足額資產儲備支撐。這些儲備目前包括穩定且信譽良好的中央銀行 提供的現金和政府貨幣證券等一系列低波動性資產。當用戶需要“創造”新的Libra 幣時,必須使用法定貨幣按1:1比例向授權經銷商購買Libra,並存入儲存,而用戶 要“銷燬”Libra時也由經銷商代為賣出,取回相應法幣。總而言之,Libra協會在當 前運作模式下無法主動制定貨幣政策,Libra的“創造”與“銷燬”全憑用戶的供需 關係,由此也消除了增發和惡性通脹的風險。綜上所述,Libra採用“一籃子貨幣+類貨幣局”制度來保持貨幣穩定可信。一籃子貨 幣錨可以確保Libra幣值穩定,而足額儲備能維持其真實價值,同時類貨幣局制度下 的被動性貨幣政策則可以消除用戶對於增發和通脹的擔憂。

3.2 Libra 帶來的幾方面影響

3.2.1 對於美元的影響:邁向超主權,影響美元霸權地位?

當前世界貨幣體系中,美元無疑居於霸權地位。在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後,美國與OPEC成員國簽訂了必須接受美元作為石油出口唯一的計價和結算貨幣協議,自此“石 油美元”體系建立,美元也藉助石油這一硬通貨成為外匯交易結算過程中唯一不可替 代貨幣,並逐步發展為全球最普遍接受的交易、結算貨幣。但在2009年,中本聰創造 了的第一枚比特幣,從此開啟了“貨幣非國家化”理論(最早由哈耶克提出)的實踐, 對現有美元體系構成了一定概念性衝擊。此後各類加密貨幣不斷湧現,Libra的推出 也是對於這一浪潮的順應。我們認為,Libra在保有穩定幣特徵的情況下打破了傳統 意義上的主權界限,不受任何主權國家的獨立監管,並對用戶保持無差別對待,具有 超主權貨幣的基本特徵。

Libra邁向超主權貨幣之路道阻且長。儘管Libra計劃極具理想主義色彩,但其在現實 中恐將遭遇巨大阻力。在全球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各經濟體之間利益矛盾突 出的情況下,超主權貨幣的建立無疑將面臨眾多政治和利益分配方面的阻力,當前美 國國內及海外的集中反對聲便是真實寫照。就前例來看,雖然也出現了像歐元這樣的 局域超主權貨幣,但只能侷限在政治經濟環境相似度較高的部分歐洲地區,無法進行 進一步推行;而SDR(特別提款權)也可看作超主權貨幣資產,其應用侷限於IMF(國 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間的收支結算,規模較小且缺乏影響力。由此可見,超主權貨 幣往往因受制於多方角力而難以大範圍推廣,Libra本次邁向超主權貨幣也必然經受 較大阻力與較長週期。 美元霸權成熟,Libra難以進行實質顛覆。根據Libra白皮書披露,Libra的目標是建 立一種全球性的數字原生貨幣,它能夠集世界上最佳貨幣的特徵於一體:穩定性、低 通貨膨脹率、全球普遍接受和可互換性。但事實上,當前美元已經基本實現了這些最 佳貨幣的特徵。普遍接受性和可互換性無需多言,二戰以來美元始終主導著國際貨幣體系,是當前最廣為接受的主權貨幣,不僅如此美元還始終維持著強勢貨幣地位,最 大限度保障了自身穩定性,同時其長週期通脹水平也一直保持在合理範圍內。單就貨 幣特徵而言,在目前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之下,如果Libra想要實現穩定性、 低通貨膨脹率、全球普遍接受和可互換性,那麼不二選擇就是長期且大量地持有美元 資產作為準備金。但如此一來Libra就不可能對美元形成實質顛覆,甚至將轉而變成 美元在數字貨幣領域的延伸。 衝擊效應和強化效應兼而有之。其實,關於Libra將顛覆還是鞏固美元霸權的討論一 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再深入一步討論,我們認為Libra對於美元既有衝擊效應,又 有強化效用。一方面,Libra會在一定程度上衝擊傳統交易結算貨幣,美元也將受到 波及。Facebook不僅自帶大規模流量客群,還有其他協會成員的渠道加持,預計Libra 在落地後將對現有跨境支付體系(尤其是SWIFT)構成較大沖擊。而隨著Libra在國際 間的交易和結算領域的應用逐漸深化,勢必會削弱美元作為國際外匯交易結算主要 貨幣的話語權。從這一角度來說,Libra將對美元構成一定負面衝擊。另一方面,Libra 的儲備機制對於美元有強化效用。Libra使用真實資產儲備作為擔保,執行100%比例 的準備金制度。在資產的選擇方面,無論是基於美國的監管要求還是基於對最佳貨幣 特徵的追求,預計Libra都將把美元(乃至美國美債)作為主要的配置對象。因此從 真實資產儲備角度來說,Libra將對美元形成支持,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美聯儲貨幣 政策的影響範圍。而以上這兩種影響究竟孰強孰弱,還需要等待Libra落地後做作進 一步觀察。

3.2.2 對小國主權貨幣的影響:重演“美元化”,或受牴觸

Libra白皮書披露,Libra的目標是服務於17億沒有銀行賬戶的人,使他們在沒有銀行 賬戶的情況下也能通過智能手機享受Libra的貨幣服務。但考慮到這17億人中必然有 相當比例來自小國家或者弱勢貨幣國家,Libra是否會對當地貨幣體系乃至金融系統 造成衝擊?

從貨幣數量論基礎MV=PQ 來考慮:當居民大量轉向Libra而非本國貨幣的情況下,本 國貨幣的流通速度V將被改變,在假定商品總量Q和物價P短期不變的情況下,供應量M必然發生改變。換而言之,居民對於Libra的選擇將間接導致當地貨幣數量改變,從 而影響當局的貨幣政策操作。 對於大國而言,由於自身強勢貨幣的信度較高,居民大規模轉向Libra或類似新興貨 幣的概率較小,更可能的做法是同時持有Libra和本國法定貨幣。但對於部分小國或 者高通脹國家而言,超主權穩定幣的吸引力要遠大於本國法幣,居民對於Libra的大 規模持有可能極大衝擊當地貨幣政策體系,甚至不排除Libra完全取代當地貨幣的可 能性。 事實上,強勢貨幣對於弱勢貨幣的取代效應早已有之,所謂“美元化”即使一個典型 現象。1997年柬埔寨發生政變後,當地人民對由於經歷非貨幣經濟時代(政府隨意增 發貨幣)而對本國貨幣失去信任,轉而相信美元。此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柬埔寨都在 執行“雙幣制”,美元的運行能有效穩定當地物價,避免惡性通脹發生,同時在一定 程度上遏制政府的超發,為柬埔寨日後的政治和社會穩定打下基礎。 然而,對於多數小國政府或者非民選政府而言,“美元化”雖然對長期經濟發展有益, 但其削弱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力、減少政府鑄幣稅的事實也不容忽視,因而大多會選擇 進行抵制。而Libra作為基於網絡的超主權穩定幣,其可得性優於美元,對於小國或 者高通脹國家居民而言極具吸引力,考慮到其“類美元化”的滲透作用,當期政府可 能也會有較強的牴觸情緒。

3.2.3 對加密貨幣的影響:衝擊穩定幣,短期利好比特幣

1)由於功能重疊,其他穩定幣如USDT將受到衝擊。目前USDT佔據穩定幣市場70%以上 的份額,始終處於龍頭位置。但同時,USDT卻又因為不受監管約束而屢次出現審計不 透明、隨意增發、挪用資金、價格操縱等問題,飽受投資者詬病。目前USDT主要在二 級市場、投機市場充當穩定中介,作用類似避險資產,而Libra發行後同樣可以發揮 這一功能,並在流動性和穩定性方面做到更佳。當然USDT也具備一定差異性,考慮到USDT的匿名化程度更高,且不要求KYC,對於部分特別關注隱私的客戶而言仍有價值。 但毫無疑問Libra由於在穩定幣功能上對於USDT高度覆蓋,將對其份額構成較大沖擊。

2)無法取代比特幣等去中心化加密貨幣。相較而言,普通加密貨幣由於較高的去中 心化程度,與Libra的功能重疊較為有限,受到的衝擊反而較小。以比特幣為例,中 本聰設計的去中心化框架,其簡潔、無關個人偏好的PoW機制最大限度地抽象掉了可 能影響貨幣運行的各種社會關係,避免了各方的博弈及約束,已經成為當前自由交易 的典範。反觀Libra,在通過藉助法幣系統提升穩定性的同時,也部分犧牲了去中心 化特性(至少在初始階段),因為很難取代普通加密貨幣的存在。

3)短期內Libra的推進將影響加密貨幣價格走勢。不僅如此,Libra還可能在短期內 影響比特幣等去中心化加密貨幣的價格漲跌。事實上,Libra白皮書發佈後的一週內, 比特幣價格就大幅上漲29.43%,而在兩院聽證會期間則下跌10.61%。我們認為,Libra 項目進展與比特幣價格走勢呈正相關的原因有二:1Libra在Facebook的背書下具有 其他加密貨幣無法比擬的知名度,因而給整個數字貨幣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 不僅如此,Facebook與諸多商業巨頭(協會初始成員)的介入直接體現了行業巨大的 發展前景,示範效應之下數字加密貨幣將獲得更多正面關注;2Libra自身將攜帶海 量新用戶,而其中也將存在相當比例的客戶對去中心化貨幣具有投資偏好,這部分投 資需求的釋放將會大幅度推高比特幣等數字貨幣資產的價格。

3.2.4 對於中國互聯網支付的影響:錯位競爭,影響有限

值得關注的是,在7月17日聽證會的尾聲,當被問及Libra是否打算與支付寶和微信支 付競爭時,David Marcus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表示Libra不會和法幣競爭,中國的 支付寶和微信才是“假想敵”。 我們認為短期內Libra不會對支付寶和微信產生直接影響,因為Facebook在中國市場 的開拓極為有限,而阿里、騰訊則高度依賴本國客戶,支付競爭在本質上是錯位的。 由於監管等原因,Facebook及其旗下的社交軟件一直以來都未能進入中國市場,而Libra所嫁接的產品應用市場、線上或線下場景等也遠未在我國鋪開,支付基礎設施並不完備。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和騰訊的(C端)客戶群體卻高度集中於本國,旗下 支付寶和微信分別基於電商渠道和社交渠道形成了完整的虛擬支付生態。就Statista 發佈的《2019中國科技巨頭調查報告》來看,支付寶和微信在中國數字支付市場佔據 前二,分別有87%和76%的受訪者表示每天使用這兩款支付工具,其後分別是QQ錢包、 度小滿支付和Apple Pay,但距離前兩位差距明顯。整體來看,國外服務大型科技公 司如蘋果、谷歌和亞馬遜提供的支付服務都未能打開中國市場,監管態度仍是重要影 響因素。因此在解決監管許可問題之前,Libra和支付寶、微信在中國的支付競爭就 無從談起。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Libra的國際化優勢也異常強大,支付寶和微信受制於極低國 際客戶佔比,在短期內很難在中國以外的地區與Libra抗衡。因此整體來看客戶群體 的區域差異導致這場外界普遍關注的支付之爭難以發生。 當然長期來看,阿里、騰訊的國際化和我國的金融對外開放都是必然趨勢,後續競爭 格局仍待觀望。目前支付寶和微信已經依靠人民幣的大一統市場形成了成熟的支付 生態,而其國際化程度也將以來人民幣國際化進度。而Libra則將自身定義為無國界 貨幣,其未來的發展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監管機構如何看待對其傳統金融系統 以及美元貨幣體系的影響。

溫馨提示:如需原文檔,可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搜索下載本報告。

關注公眾號“未來智庫”,及時獲取最新內容。

(報告來源:萬聯證券;分析師:繳文超/張譯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