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有鏈不是區塊鏈的未來?

區塊鏈 操作系統 比特幣 技術 設計 經濟 高博士區塊鏈觀察 2019-06-20

2018年被稱為區塊鏈元年,很多區塊鏈項目應運而生。這些新的區塊鏈項目受比特幣,尤其是以太坊影響,大部分是公有鏈項目。業內很多專家和機構也認為公有鏈是區塊鏈的未來發展方向,是未來區塊鏈的底層操作系統。但無論從技術架構,還是應用落地,抑或是發展方向,我們並不認可這種判斷。

為什麼公有鏈不是區塊鏈的未來?

一、什麼是區塊鏈的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

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主要是從系統面向的用戶對象類型來區分的。公有鏈又被稱為非准許鏈,系統具有最強的開放性和最大程度的去中心化,。公有鏈系統不需要任何人批准,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加入,也可以隨時退出,就類似於用電驢下載電影,只要找到種子就可以下載,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或同意,任何時候想退出就可以退出,同樣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或同意。

聯盟鏈和私有鏈是准許鏈,是需要批准和同意才能夠進入和退出的,因此其中心化程度要高一些。聯盟鏈面對的是多主體用戶,更多用於有業務關聯關係的企業或機構。私有鏈面對的是單一主體用戶,更多用於企業或組織機構內部。

比特幣、以太坊系統,以及其他很多發幣的項目都是公有鏈。超級賬本和R3是聯盟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基本都沒有發幣。但發幣與否,並不是區分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的標準。實際上,公有鏈也可以不發幣,聯盟鏈和私有鏈也可以發幣。但公有鏈面向的是非特定人群,其系統要求較強的可擴展性和穩定性,更多資源來自於用戶的貢獻和分享,如果不以幣來激勵,如何維護系統的運行,始終是公有鏈在經濟模型上很難解決的問題。在聯盟鏈和私有鏈方面,比如前一段JPM發行的JPM Coin,就是基於企業內部的私有鏈系統發行的,應用範圍也僅侷限在JPM自身體系內的機構客戶,是標準的私有鏈的概念。

二、為什麼說公有鏈系統不是未來的區塊鏈操作系統?

很多專家和機構認為公有鏈是未來區塊鏈的操作系統。他們認為,在公有鏈的底層技術架構之上,可以構建起未來區塊鏈的大部分應用。基於以上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的定義,我們並不認為公有鏈可以承擔區塊鏈未來操作系統的重任。

因為公有鏈是完全的開放系統,所以在公有鏈的系統架構設計上就需要假設系統中存在壞分子搗亂,就要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規避壞分子上面。因此,公有鏈的共識機制,就建立在系統中有壞分子存在,如何通過集體的力量,規避掉壞分子的影響。

而聯盟鏈和私有鏈並不是開放系統,所以在聯盟鏈和私有鏈的系統架構設計上,也就不需要假設系統中存在壞分子。在聯盟鏈和私有鏈的系統架構上,需要考慮的,是系統中的節點性能不穩定,甚至有宕機可能的情況下,如何維護系統穩定高效運行。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公有鏈與聯盟鏈和私有鏈的共識機制完全不同。公有鏈的共識機制也不可能經過升級改造,就變為聯盟鏈或私有鏈的共識機制。包括智能合約的開發環境,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不可能由公有鏈的智能合約開發環境,升級改造為聯盟鏈或私有鏈的智能合約開發環境。

三、公有鏈也不可能是未來區塊鏈應用的主流

公有鏈的完全開放性,使得公有鏈系統中不同用戶之間的信任關係也極弱,甚至沒有信任關係,因此需要依靠更多的規則、協議和代碼實現來建立最基本的信任關係,以維護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很多需要強信任關係的業務合作,在公有鏈上很難開展。

聯盟鏈和私有鏈系統是准許鏈,在具有較強的中心化管制同時,用戶之間也具有更強大的信任關係保證。這種前提就使得一些需要較強信任關係才能開展的業務得以在聯盟鏈或私有鏈上進行。

正是由於公有鏈和聯盟鏈及私有鏈在面向應用對象方面的差異,使得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在底層技術架構、共識機制設計、智能合約開發環境等方面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邏輯。我們不可能在完全開放的系統架構上,通過協議和機制實現陌生甚至匿名用戶之間的強信任關係,進而開展相關的業務操作。在公有鏈系統上開展的業務,一定是業務體量相對較輕、信任程度要求較低的業務。業務體量很重且要求強信任關係的業務,比如銀行之間的清算,放在公有鏈上進行,是不可想像的。

公有鏈是完全的開放性系統,因此公有鏈適用於應用對象不確定的一些應用。比如酒店、景區、飯店、理髮店等。這類機構沒有固定的服務對象,任何人都是他的服務對象,相對業務體量也較輕,因此適合於公有鏈系統。但這類業務在整個人類社會生活中並不是主體業務,儘管重要,但對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用還不是那麼大。

從公有鏈系統承載的業務應用來看,公有鏈也不可能成為未來區塊鏈業務應用的主流。

四、聯盟鏈將成為未來區塊鏈業務應用的主導

區塊鏈最基本的技術特點,是通過數據的全網一致性冗餘分發和存儲,實現了數據在全網範圍內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可溯源、可追蹤,進而實現了不同節點之間在數據佔有上的平等地位,在系統架構上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在節點關係之間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去第三方信任。這種技術上的特性,賦予了所有節點平等地位,進而使得系統結構有可能從傳統意義上的他組織,變為更大程度的自組織,激發每個個體的活力,發揮每個個體的才能。在這個意義上,才更有可能實現馬克思所說的自由人的自由聯合。

但在公有鏈系統上,大家進入或退出系統無須任何審批,所有人都有極大的自由,但不承擔任何責任。在任何正常運轉的系統中,自由、權力、責任,永遠是相匹配的。完全自由、不承擔任何責任,在這樣的系統中不同用戶之間是否有可能建立起強大的信任關係?因此,在公有鏈上必然只能運行輕量級的任務,比如遊戲,比如信息分享。很重的業務不可能在公有鏈上運行,這類業務必然要運行在聯盟鏈或私有鏈之上。

私有鏈面向的主體是單一主體,因此其任務屬性也必然是單一的。儘管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對組織或機構內部的業務流程進行重構,以減少推諉扯皮現象發生,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工作效率,但私有鏈的業務範圍,決定了這種改革的影響力畢竟相對有限。

只有聯盟鏈,通過審批以建立強信任關係,再通過線上數據共享,生成更多的憑證數據和對等信息,在此基礎上精簡業務流程,減少中間環節,真正改變經濟流程和社會治理的業務邏輯和底層架構,以推動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率提升和社會治理結構改變。這也是世界上一些大公司或大公司聯盟從一開始就主推聯盟,包括超級賬本和R3的原因所在。

五、為什麼要構建統一的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

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不同的系統,面向不同類型的客戶,達成不同的共識機制,分享不同的智能合約開發環境。但在實際應用中,也確有必要在技術底層上架構出區塊鏈共同的基礎設施。

區塊鏈的每條鏈,從應用層面來看,都是一個獨特的業務場景。不同的業務場景,可能會共享同一條區塊鏈,也有可能分享不同的區塊鏈。作為一個實際的應用系統,可能會同時建設幾條區塊鏈。比如旅遊景區,對遊客層面,可能會有一條公有鏈。在資金結算環節,可能涉及到與工商、稅務、銀行等業務對接,應該會是另外一條聯盟鏈。在景區內部人員管理和景區內部工作安排上,應該會是一條私有鏈。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可能把這三個系統割裂開,但又不能完全把這三類應用整合在一條區塊鏈上。因此,建設跨越不同類型但又在業務流程上統一的區塊鏈系統就成為必然。

六、如何構建統一的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

我們將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的公共屬性和功能模塊抽取出來,生成最底層的區塊鏈基礎設施,裡面包括了非對稱密碼、哈希函數、對等網,以及其他共性的API或SDK,共同為上層提供服務。在此基礎上,是公有鏈的服務平臺、聯盟鏈的服務平臺和私有鏈的服務平臺。

在不同的服務平臺層,就需要針對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的不同應用場景,設計不同的共識機制、智能合約開發環境。在各類服務平臺基礎上還會有基於公有鏈的應用系統、基於聯盟鏈的應用系統和基於私有鏈的應用系統。當然也會有各種輔助功能模塊,為各類服務平臺和應用系統提供支撐和服務。

為什麼公有鏈不是區塊鏈的未來?

當然,根據不同的業務需要,既可以在基礎設施層,也可以在服務平臺上,還可以在最上面的應用層,實現不同的跨鏈功能,進而實現跨越不同域、功能交互的區塊鏈業務流程和豐富的企業生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