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監管的公鏈才是未來方向

昨晚,火幣集團CEO李林在他的公眾號中揭曉了火幣的公鏈計劃,其中披露了一些技術特點和核心定位,是很值得解讀的。

與此前的大多數人的設想不同,火幣的公鏈並非是單一為承載火幣交易和DEX業務而生的公鏈,而頗有對標Libra的意味,因為它是一條面向整個金融行業的開放的公有鏈。

有趣得是,這條公鏈似乎還沒有確定就叫做“火幣公鏈”,或許是因為太明顯的火幣痕跡會限制未來的新加入者。Facebook主導的Libra也是一樣,Libra不會叫“Facebook鏈”,因為Libra希望能儘可能地開放,讓更多的節點加入進來。

為什麼金融行業需要一條開放的公鏈?

面向金融行業的公鏈並不少,因為區塊鏈和金融商業有天生的契合點:

舉個例子,傳統的合同都是紙質版的,它依靠的是法律效力。但是如果一方合同違約,另一方有時會需要繁瑣的訴訟環節,並且要等待漫長的執行週期。

但是藉助區塊鏈,在部分涉及到數字資產的場景下,雙方就可以採用智能合約,其違約金可以直接鎖在智能合約裡。 而智能合約一旦上鍊,不經過雙方同意就不能篡改。當觸發特定條件後,區塊鏈會(其實是礦工)會強制執行寫好的合約內容。這樣一來,觸發違約——判斷違約——執行觸發——補償一方的整個過程,只需幾秒鐘就完成了。

擁抱監管的公鏈才是未來方向


智能合約原理圖示

而且,如果採用智能合約,同時再簽署一份紙質合同,該合約同樣是法律有效的。甚至在某些地區,區塊鏈上的數據已經可以直接作為證據使用,並且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不強制需求紙質材料。可以預見得是,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將會得到越來越多金融企業的使用和認可。

但是目前現存的金融公鏈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合規性不足。為什麼說合規是一道阻礙呢,這要從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理念之爭開始講起。

合規or反審查 區塊鏈發展理念之爭

區塊鏈技術脫胎於比特幣,而比特幣又脫胎於加密朋克社區。在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剛剛興起,網絡上的數據全部是明文傳輸的,毫無隱私可言。當時,美國就嘗試去監聽互聯網以獲得更多的情報,而密碼學和加密手段卻阻礙了這個監聽計劃的實行。

因為信息加密之後,沒有私鑰的人就無法監聽。從這個角度來看,密碼學像是一種“管制武器”。事實上,美國也一度禁止密碼學技術的出口。

擁抱監管的公鏈才是未來方向


PGP加密技術

為了能讓隱私和密碼學更為普及,加密朋克社區就建立了。在這樣的背景下,這個社區天生就有一種抵抗監管,反對審查的意識,所以成形於加密朋克社區的比特幣,自然也是同樣具備這樣的願景。

而區塊鏈技術早期的參與者,大多數都是比特幣社區的忠實成員,比如著名的“奧派”比特幣支持者。逆監管、逆審查的區塊鏈理念自然大行其道。

但是,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我們看到了區塊鏈行業的很多亂象,操縱市場、內幕消息、價值觀扭曲的現象層出不窮。這些在過去的合規市場,比如證券、外匯、金屬等市場發生的概率很低,究其原因還是區塊鏈行業缺乏合規。

因此,目前的區塊鏈世界存在兩種理念——

1.仍然保持比特幣的抗監管、反審查的機制;

2.擁抱監管,合理監督,讓區塊鏈走入主流世界。

目前大多數金融公鏈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實際上就是它們仍然停留在1思路中。但是金融行業,恰恰是最需要監管的一個行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金融市場如果脫離監管,就會變成黑暗的叢林。而這,是大多數金融界人士不願看到的。

也許在某些場景下確實需要去中心化(比如比特幣本身),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更多的場景中,有監管絕對是正確選擇。

區塊鏈進入主流世界“只欠東風”

所以,火幣的嗅覺還是相當靈敏的,李林在他的個人公眾號李林Leon中寫到,火幣公鏈的核心定位就是“提供鏈上的合規及監管框架,全面深度支持合規及監管”。


擁抱監管的公鏈才是未來方向

李林Leon公眾號 部分原文

這看似簡單的一次很小的嘗試,甚至有可能,會演變成整個區塊鏈行業的一次不小的發展。

區塊鏈,尤其是公有鏈目前有一些風險,一些跨國公司、政務機構以及科研單位是沒法嘗試的。其實,現有的區塊鏈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很多應用逐漸落地,可以說是萬事具備,唯差監管合規的“東風“。 但是如果火幣的公鏈能將監管納入到其體系中(其他公鏈無法提供這樣的接口),那麼這些公司和機構就可以進行嘗試了。

區塊鏈的落地必須依靠主流機構、公司的進入。畢竟,檢驗一項技術的有用與否,商業落地和市場檢驗才是第一位的。

而假如火幣的公鏈真的實現瞭如李林所設想的規劃,那麼它面對的市場將會是覆蓋全球的5億-10億的用戶,其體量超過目前虛擬貨幣行業人數的近百倍。 雖然道阻且長,但是火幣公鏈,確實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而一旦成功,對HT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哪怕HT可能只能作為這條公鏈上的一個側鏈資產,那麼HT也可能將成為主流機構們是繼比特幣之後,第二個認識的Token。

我們其實能看得到火幣在合規方面做出的努力,它先後拿下了美日等地區的合規牌照,同時在最近的V20峰會上,我們也能看到,火幣參與日本當地加密貨幣監管政策探討的身影。對合規的長期追求,驅使著火幣設計了這樣的公鏈,正如李林在公眾號中所說,“火幣公鏈不僅符合火幣集團的戰略,更是完成火幣人的使命。”

總結

正所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當走入主流視野之後,火幣與Nervos聯合研發的這條公鏈,或將發現一片嶄新的天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