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無人超市真成“無人”超市,為何低調進軍,又低調關店?

泉州 大眾汽車 智能手機 安溪 技術 泉州直通車 2019-07-08
泉州無人超市真成“無人”超市,為何低調進軍,又低調關店?

2017年8月,泉州首家無人超市在安溪寶龍廣場附近開業。2個月後,泉州市區的首家無人超市也低調開業。無人超市引來眾多市民好奇,紛紛前往“嚐鮮”,但這種新奇卻並沒有持續多久。

據瞭解,位於市區浦西萬達廣場內的無人超市在2個多月前已經關門了。

商場工作人員介紹:剛開業的時候,每天都有不少市民進店,但後來顧客越來越少了。

泉州無人超市真成“無人”超市,為何低調進軍,又低調關店?

去年年初,市區蘭臺路出現一家十幾平方米的無人超市,如今早已換成了別的商店。在該店面隔壁開店的黃女士說,去年5月份,這家無人超市就貼出“吉店轉讓”的字條。

市區美食街一家正常營業的無人超市,記者進店發現商品擺放整齊,購買商品後可正常掃碼付款。隨後,記者在外守候多時,也沒等到一位顧客。

來自泉州客戶端的記者走訪市區中駿世界城、東海泰禾廣場等地多家無人超市,發現原先的無人超市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便利站和自動售貨機。

泉州無人超市真成“無人”超市,為何低調進軍,又低調關店?

那麼?為何風風火火出現在民眾視角的無人智能超市如今門可羅雀甚至走向了沒落的邊緣?

少了人工成本,商品價格反而更貴

“在深夜想買東西時,很多店都關門了,但無人超市隨時都能買東西。”市民羅先生對無人超市24小時營業這一點予以了肯定。

有人和無人沒有多大區別,有人的店現在掃碼支付也很方便,有問題還可以直接問。不少人光顧無人超市更多是出於好奇,無人店的購物方式比較新潮,容易被年輕人接受。

每次進店還需要掃碼開門,並沒有比有人便利店方便太多。尤其對於一些老年人而言,這種需要智能手機操作的購物方式,略顯麻煩也不方便。

泉州無人超市真成“無人”超市,為何低調進軍,又低調關店?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大多數消費者看來,與便捷性相比,店內商品的價格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認為,無人超市無人值守,直接節約了一大筆人工成本,商品價格會更有優勢。但現實卻是,部分無人店內的商品價格,並不比普通超市的商品便宜。甚至有市民放映,有的商品比人工超市還貴,偶爾還會出現供貨不足和不及時的情況。

如此本末倒置,無人超市走向沒落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缺乏人情味,不符合大眾習慣

如今網購、自動售賣機盛行的情況下,為何傳統超市行業依然屹立不倒,必然是有其原因的。其原因在於傳統面對面購物對於老百姓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社交方式、生活習慣。

人們到超市購物,更講究人情溫暖,更在乎店員的服務是否到位,但這種服務在無人超市體驗不到。體驗不到服務,相應而言,這種無人值守的無人超市就無消費者買單。無人超市進入泉州遇冷,與大眾的日常消費習慣緊密相關。

泉州無人超市真成“無人”超市,為何低調進軍,又低調關店?

泉州身為海上絲綢之路之路起點,城市文化底蘊渾厚,相對於一些快節奏、高智能的城市來說,生活節奏較慢,泉州人民更樂意為傳統人工超市買單。

泉州無人超市真成“無人”超市,為何低調進軍,又低調關店?

但是,無人零售仍處於探索早期,人們的消費習慣需要時間來養成。雖然支付可以使用支付寶和微信,但推出的太早了,一切還沒有到了可適應的水平階段。在傳統社區便利店中,用戶會因為高頻率的購買商品而與售貨員產生類似熟人社交的情感聯繫,這種溫度感,是無人超市永遠無法帶來的。

同時,與大眾想象中不同的是,無人零售雖然省略了收銀員這一人力成本,但是營銷、補貨、整理貨架、清潔等工作仍需要人工操作,再加上無人店技術成本高昂,使得無人超市的運營成本並不比普通的零售店低。

泉州無人超市真成“無人”超市,為何低調進軍,又低調關店?

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用戶習慣的成熟,相信無人零售肯定會有前景的。假以時日,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或許能看到一個全新的無人超市,真正實現規模化、大眾化,被老百姓所認可的。


今日話題:你更傾向於傳統超市還是無人超市?


新聞來源:泉州通客戶端、網絡資訊

圖片來源:網絡及新聞客戶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