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全職媽媽 聰明孩子養成記 情感 育兒 遊戲力工作室 2019-02-22

早晨去上班,一開門就聽見哭聲。隔壁奶奶抱著小孫女豆豆站在門口,豆豆嚎啕大哭,奶奶手足無措。

我正想開口問,豆豆媽媽匆匆忙忙跑上樓來,一邊接過孩子,一邊跟我訴苦:“你看看,我就下樓倒個垃圾,這個孩子就哭成這樣。最近也不知道為啥,特別黏人,恨不得長在我身上……”

類似的煩惱十分常見。孩子們似乎無法接受與爸爸媽媽(尤其是媽媽)哪怕一瞬間的分離。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媽媽們說:

  • “我去洗手間孩子都不讓我關門,我要是洗澡,她就在門口守著。”
  • “晚上單位有點急事要處理,我在書房打電話的時間長了點兒,兒子就在外面大哭。”
  • “每天早上我出門去上班都特別困難,後來發展到頭天晚上看到我收拾包,女兒就開始哼哼唧唧,不停唸叨‘我不要媽媽去上班’。

……

特別黏人的孩子,除了給日常生活增加了更多的疲勞和麻煩,也容易讓父母產生焦慮——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媽媽們說:

  • 我是全職媽媽,平常都是我一個人帶孩子,是不是見的人少,所以孩子總黏著我?
  • 我在孩子6個月的時候就結束產假去上班了,是不是陪孩子的時間不夠,導致孩子現在那麼黏人?
  • 是不是我們對孩子的“鍛鍊”不夠?
  • 是不是孩子的安全感不夠?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總之,父母們最大的擔心是——

孩子黏人,是不是因為我們的養育方式有問題?

“黏人”是分離焦慮的表現。心理學家告訴我們——

因為與親密的人分開而感到難過,產生焦慮,是人類的一種生存本能。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與親密的人分離的時候,我們就會本能地感到難過,甚至產生哭的衝動,這一系列反應和行為,是大腦當中的一套原始的、本能的生存機制,美國神經生物學家亞克·潘克賽普,把這套機制稱為“悲傷機制”。

“悲傷機制”的功能,就是讓我們本能地不要跟重要的親密他人分離。因為從原始生存的角度看,與親密他人在一起,更有利於自己的生存。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研究發現,悲傷的神經機制在人的童年階段非常活躍。這是因為孩子離開了成人是無法自己生存的。

因此,孩子大腦中先天設置的本能,會把成人照料者視為第一生存前提,會讓孩子傾盡全力、甚至犧牲一切其他,來避免與成人照料者分離。

而“悲傷機制”啟動時,我們最直接的行為反應,就是哭,甚至是長時間的大哭。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疑問1:可是有些時候我並沒有真的離開呀,只是去隔壁房間接個電話。

年齡較小的孩子,還不太明白“物體恆常性”(即:一個物體即使不能被我們的五官感覺到,但仍然是存在的。)的道理,所以,當看不到爸爸媽媽,就會認為爸爸媽媽不在。

疑問2:我偶爾離開一下,奶奶都會告訴孩子“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孩子為什麼還是哭個不停?

孩子大腦的理智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很難理解“一會兒就回來”的概念。同時,當孩子已經沉浸在“媽媽不在”的悲傷中時,是無法聽進去別人講的道理的。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劃重點

分離焦慮來源人類的生存本能。與親密的人分開就會悲傷哭泣,這是絕大部分孩子都會有的反應,與我們的養育方式,與孩子的性格沒有直接關係。

不過,現實情況是,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成長需要孩子不斷探索新的環境,我們也要學會放手,把孩子交給我們信任的人。

那麼,當孩子總是黏著我們不放,或者因為分離而悲傷哭泣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首先,調整我們的期望值。

能與主要看護人暫時分離,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父母們都期望自己暫時離開時,去上班時,或者以後送孩子去幼兒園時,孩子能與自己順利地說再見,不哭不鬧。

可是,正如我們前面解釋的,在分離時感到悲傷,是我們的生存本能。孩子的確需要適應分離,但我們不能期待這個過程是輕鬆順利的。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同時,分離,以及分離時孩子的負情緒對父母也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很可能會內疚,會煩躁,甚至會發脾氣,這就進一步加重了孩子的分離焦慮。

因此,我們要對孩子和自己面對分離時的情緒狀態有正確的預期,先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充分接納孩子的情緒和淚水。

以前的文章中工作室的海霞老師分享過她上班前和女兒告別的故事——

媽媽要去上班了

每天上班時我出門,都要上演一次苦情戲。悅悅會一遍遍的問:“今天還要上班嗎?”“你為什麼上班呢?”“我會想你的,你再陪我一會兒好嗎?”

我儘量滿足她的要求,擁抱、重複早去早回的承諾,不過,到真正分別的時候她依然還是會哭一下。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因此,上班的日子,我會盡量早點起床,這樣自己就可以從容一些,有充足的時間陪悅悅一會兒,但她有小情緒時,我也不會因為要趕時間出門而焦慮。

這段時間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變化,悅悅可以愉快地跟我再見,但是前提是我要答應她走到樓下時,在陽臺下面再跟她告別一次。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這就意味著我要再耽誤幾分鐘,繞路到有陽臺的那邊樓下,把兩手放在嘴邊,衝著陽臺上的悅悅大聲說:“再見,我會早點回來的!”悅悅也會站在玻璃窗前大聲的說:“媽媽,早去早回,我會想你的!”然後彼此揮揮手,完成了上班前的第二次告別。

我能接受孩子不願分離的心情,根據她的願望,把分離分成了幾步,雖然有一點麻煩,但是能明顯看出來,悅悅越來越適應跟我的這種小別離。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接納孩子對分離的情緒,我們就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幫孩子緩解壓力。

類似上班這樣的分離,我們可以像海霞這樣,提早一些起床,讓早晨的時間更加寬裕。這樣大人不會因為著急上班而焦慮,也有時間配合孩子的一些需求。

比如,耐心地,溫和地擁抱孩子。孩子有再和媽媽抱抱,送媽媽到門口之類的需求,條件允許的話,就滿足孩子。甚至,可以跟孩子有一套告別的儀式,就像海霞和女兒的“二次告別”。

我女兒小時候,我在上班前會跟她跳一個“拜拜舞”,就是抱抱-拍拍手-頂一下屁股,孩子覺得很好玩,情緒也容易放鬆。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另一個重點是,不要阻止孩子的淚水。

哭,是孩子在分離焦慮時常見的行為,而大人最常見的應對方式是想各種方法讓孩子不哭。這種“堵截眼淚”的做法,往往不但不能達到安慰的效果,還會讓孩子的情緒更糟糕。

李巖老師在“天天遊戲力”系列育兒課中解釋過:從生物功能的角度,哭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緩解情緒,讓大腦化學環境更快地恢復平衡。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因此,安慰孩子情緒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不哭、不是讓他儘快停下來。相反,我們要做的是陪伴在孩子身邊,讓他痛痛快快地哭夠,因為哭,是人類最天然、也最健康的緩解情緒的方式。

分離時孩子大哭,如果我們有時間,就陪在孩子身邊,以關切的態度,讓孩子充分地宣洩淚水。如果要離開,就在跟孩子告別後果斷離開,信任孩子以及替你照看他的人。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親密和歡樂的重逢,對“分離”也很重要

討論“分離焦慮”,我們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分離”上,其實,分離只是事情的前一半,而後一半是“重逢”。

要想幫孩子適應分離,就必須讓孩子不但體驗了分離的難過,也要感受到重逢的歡樂。這就要求我們要花一些心思和精力,來與孩子歡樂重逢。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很短暫的分離,比如出去買個東西這類,回家後跟孩子開心地擁抱,親親小臉蛋,告訴他“媽媽想你嘍!”就很好。

下班回家,抱著孩子來個舉高高,轉圈圈,或者玩一些其他的歡樂小遊戲,會讓孩子十分開心。也可以有個相對固定的“重逢儀式”。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前兩天陪女兒看的電影,就描述了這樣的場景——

聽到爸爸下班回家停車的聲音,小女孩興奮地跑到窗口,把鼻子貼在窗玻璃上,爸爸回來,先隔著玻璃“撓撓”壓扁的鼻子,嘴裡發出“咯嘰咯嘰”的怪聲。這就是父女二人每天固定的見面儀式。

在我們的“入園適應工作坊”中,還建議大家可以在接園時帶給小禮物(最好不要是糖果玩具一類,而是親手畫的小笑臉,下班路上摘的小花,或者專門給孩子折的紙飛機……),來表達“我好想你,見到你非常開心”的感受。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總之,要讓孩子明白,有分離就有重逢,重逢的快樂讓分離變的可以忍受。與其一味刻意淡化分離“沒關係”,不如去強化重逢更快樂。

最後,還想說,適應分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有可能,孩子接受某種分離(比如媽媽去上班),卻又在另一種分離(比如被送去上舞蹈課)時表示抗拒。

也有可能,因為情緒狀態或周遭環境的變化,本來已經可以順利分離的場景,又會重新充滿淚水。

媽媽,我不要你去上班!

不管怎樣,我們要了解:對親密家人的依戀,是每個孩子的本能,而離開爸爸媽媽走入新環境,也是成長的必須。

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不停為孩子補充親密和安全的感覺,讓孩子既對自己足夠的信心,可以去探索世界,也對爸爸媽媽有足夠的信任,相信他們的愛與支持會始終相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