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痛苦的事,是守著謊言過一生

齊宣王 孔子 耿直 論語 不完美媽媽 黎明 齊湣王 屯元國學文化 2019-04-13
世上最痛苦的事,是守著謊言過一生

一個謊言的開始,意味著要用無數的謊言去"彌合"。

在生活中,你可能遇到過這種人:明明過的很狼狽,卻一定要利用各種手段營造假象,從吃穿用度,到話裡話外,都無一例外地向旁人展示一個信息:我很成功。然而,這樣的偽裝通常不會長久。

時間久了,人們相見時礙於面子不忍戳破,私下卻難免以其為笑柄。而這種人卻還要無止境地為自己的謊言買單,一邊擔驚受怕,一邊強撐場面。直到某天窗戶紙被捅破,他卻再也沒有了面對的勇氣,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這類事情通常很普遍,有時我們也稱之為"死要面子活受罪"。這些人在通過欺騙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之時,卻不曾想到自己才是真正被生活欺騙的人。

謊言只能遮住一時的醜陋,想要靠守住謊言來度過人生歲月,終究只會痛苦一生。

世上最痛苦的事,是守著謊言過一生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能撒謊。

在《論語》中,也有這樣一個人,他叫微生高。當有人向他借醋的時候,他沒有,卻並沒有拒絕,而是向鄰居借來醋,再借給別人。人人都贊其高尚耿直,唯有孔子認為,這並非正途。

每個人都應該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能為了沽名釣譽就誇大自身,這是虛偽的做法。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若提倡,便可能引導錯誤的風氣。

因此孔子並不讚賞,他說"孰謂微生高直?",對這種"用別人的東西做人情"的行為是加以批判的。

而另一位南郭先生的故事也正應此理。齊宣王時期,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矇混在喜愛聽合奏的樂師隊伍中,騙取了錢財與賞識。可好景不長,齊宣王駕崩,齊閔王繼位。 在喜愛聽獨奏的閔王面前,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原形畢露,醜態百出。最後為了躲避懲罰,他只好落荒而逃,此後再不敢在齊國露面,最終只得客死他鄉。如果他能早一點懸崖勒馬,興許還能在故鄉安然終老。

濫竽充數只能自作自受。這樣的結局無疑是可悲的,他的故事也總是被老師或家長當作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家長們害怕孩子成為了滿嘴謊言的南郭先生,言行不端而自食惡果。

但事實卻是,在成人的世界裡,卻真實的存在著很多南郭先生。這些人的謊言難以識破,造成的惡劣影響也更大。

這一點在很多公眾人物的身上已經得到應驗。或是表面正人君子,背後卻雞鳴狗盜,背叛家庭;或是打著學霸人設,實則沒有任何能證明學術能力的成果;亦或是陰陽合同,逃稅漏稅,卻還充當著"良好公民"、"慈善模範"的角色……

他們的軀體站在陽光下,甚至是公眾面前,靈魂卻只能卑微而膽怯的躲在黑暗裡,暗自窺伺,惶惶不可終日。

光明正大做人,無愧陽光。因為沒有一片烏雲能遮蔽所有晴空,亦沒有人能永遠躲在虛偽的面具之下。真相的揭開和雨水洗落塵埃,陽光驅逐黑夜一樣,是自然而然,不可阻擋的事。

只有問心無愧的人,可以坦然地迎接黎明,也能鎮定地度過黑夜。他們可以投入地享受人生,不用成日裡戰戰兢兢地去編織謊言,維護假象,能活成自己真實的樣子,就是人生在世的一大幸福。

世上最痛苦的事,是守著謊言過一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