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重振雄風再出發

優化產業結構 激發動力活力

自上世紀50年代25家大企業北遷和“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中的22項落戶,大慶油田、農墾、森工和四煤城源源不斷貢獻原油、原糧、原木和原煤……黑龍江依託工業和資源,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黑龍江也漸漸顯現出它的問題:“老字號”工業佔比過大且體制機制不活;“原字號”資源深加工程度低;“新字號”新興產業培育慢,對經濟增長支撐不明顯。單一、偏重的產業結構,制約黑龍江在振興發展的路上快步前行。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重振雄風再出發

優化產業結構 激發動力活力

自上世紀50年代25家大企業北遷和“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中的22項落戶,大慶油田、農墾、森工和四煤城源源不斷貢獻原油、原糧、原木和原煤……黑龍江依託工業和資源,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黑龍江也漸漸顯現出它的問題:“老字號”工業佔比過大且體制機制不活;“原字號”資源深加工程度低;“新字號”新興產業培育慢,對經濟增長支撐不明顯。單一、偏重的產業結構,制約黑龍江在振興發展的路上快步前行。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大慶油田油井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視察指導工作,明確要求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為爬坡過坎的黑龍江指明前進方向、帶來巨大動力。

產業結構優起來,“老字號”家底不能丟。黑龍江把改造升級“老字號”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工業強省的重要抓手,出臺相關文件,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技術升級改造等舉措,不斷激發出“老字號”的發展潛能。哈爾濱電氣集團、中鋁東輕公司等“老字號”國企不斷煥發新活力。2018年,全省141戶“老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6%,利潤增長6%。

產業結構優起來,“原字號”產業鏈要拉長。“油城”大慶60年來累計為國家輸送近24億噸石油,但受制於各種因素,本地企業加工量僅為1/5,一直處於“吃不飽”狀態。去年8月,大慶石化公司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開工建設,大大提升本地深加工比重,助力大慶轉型發展。近年來,按照“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實施路徑,黑龍江深度開發“原字號”,去年全省1807戶“原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8%,利潤增長35.7%。

產業結構優起來,“新字號”培育壯大要加快。平均每天誕生3.5戶科技企業!這是哈爾濱近年來交出的成績單。放眼全省,科技創新動能噴湧。“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資金鍊、服務鏈、產業鏈和創新鏈對接,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的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為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黑龍江重點建設11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428億元,其中就涵蓋眾多“老字號”“新字號”“原字號”的大項目。寫好寫實三篇大文章,黑龍江砥礪奮進再攀登!

人民日報記者 吳齊強 柯仲甲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重振雄風再出發

優化產業結構 激發動力活力

自上世紀50年代25家大企業北遷和“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中的22項落戶,大慶油田、農墾、森工和四煤城源源不斷貢獻原油、原糧、原木和原煤……黑龍江依託工業和資源,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黑龍江也漸漸顯現出它的問題:“老字號”工業佔比過大且體制機制不活;“原字號”資源深加工程度低;“新字號”新興產業培育慢,對經濟增長支撐不明顯。單一、偏重的產業結構,制約黑龍江在振興發展的路上快步前行。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大慶油田油井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視察指導工作,明確要求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為爬坡過坎的黑龍江指明前進方向、帶來巨大動力。

產業結構優起來,“老字號”家底不能丟。黑龍江把改造升級“老字號”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工業強省的重要抓手,出臺相關文件,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技術升級改造等舉措,不斷激發出“老字號”的發展潛能。哈爾濱電氣集團、中鋁東輕公司等“老字號”國企不斷煥發新活力。2018年,全省141戶“老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6%,利潤增長6%。

產業結構優起來,“原字號”產業鏈要拉長。“油城”大慶60年來累計為國家輸送近24億噸石油,但受制於各種因素,本地企業加工量僅為1/5,一直處於“吃不飽”狀態。去年8月,大慶石化公司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開工建設,大大提升本地深加工比重,助力大慶轉型發展。近年來,按照“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實施路徑,黑龍江深度開發“原字號”,去年全省1807戶“原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8%,利潤增長35.7%。

產業結構優起來,“新字號”培育壯大要加快。平均每天誕生3.5戶科技企業!這是哈爾濱近年來交出的成績單。放眼全省,科技創新動能噴湧。“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資金鍊、服務鏈、產業鏈和創新鏈對接,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的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為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黑龍江重點建設11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428億元,其中就涵蓋眾多“老字號”“新字號”“原字號”的大項目。寫好寫實三篇大文章,黑龍江砥礪奮進再攀登!

人民日報記者 吳齊強 柯仲甲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齊齊哈爾工業穩步增長苦練內功 煥然一新

鐵路上跑25年的辛苦。

“這可是咱自主研發的!”談起亞洲首個整車疲勞與振動試驗檯,中車齊車公司負責人很自豪,“這臺設備能模擬不同國家的路況,貨車試驗20天就能獲得實際運行25年的數據。產品更可靠,更有競爭力。”

憑藉創新成果,這家位於齊齊哈爾的鐵路貨車製造國企備受市場青睞,僅今年一季度就拿下8700萬美元訂單。

中車齊車公司是老工業基地齊齊哈爾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我們堅持苦練內功、深化改革,對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使產品向產業鏈高端延伸。”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齊齊哈爾市委書記孫珅信心十足,“目前裝備和食品兩大產業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70%以上,老樹已經發新芽!”

苦練內功,強起來。“100萬噸高速線材生產線建成後將填補東北地區空白。”談起這個被列入全省“百千萬工程”的重點項目,建龍北滿特殊鋼公司設備廠長王博抑制不住興奮,“以後咱生產的高品質線材也能走向全國了。”近年來該公司瞄準市場前沿,投入20多億元對設備改造升級,增強了產品競爭力,今年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45.06%。

深化改革,活起來。“原來盯著廠長看,現在瞄準市場幹。”中國一重集團自2016年以來通過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打通體制機制“堵點”,確立以市場為主的管理機制。這一始建於1954年的老國企一舉扭轉連續虧損局面,不僅完成了一批核心產品生產,還有一項重大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數字見證變革。今年上半年,齊齊哈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老工業基地,正煥發無限新生機!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弓起腰桿兒、揮動大鐵杴,攉煤、攉煤、攉煤!1975年,19歲的焦雲成了一名採煤工。原煤從掌子面順著煤溜子升上地面的那一刻,點亮了焦雲生活的希望,也擎起七臺河的一片天。

七臺河因煤而興。1958年七臺河煤田開始大規模開採,鼎盛時1000多個煤礦遍佈全城。從採煤工到開煤礦,再到創辦煤企寶泰隆公司,焦雲搭上七臺河快速發展的列車,事業越做越大。

但哪有挖不完的煤?儲量減少、成本提高、環境壓力……2009年,歷經多年高強度開發的七臺河“上榜”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

“再難也得轉型,必須擺脫對原煤和單一焦炭產品的依賴!” 焦雲坐不住了。一頭,上游廢棄物成了下游原材料,深度開發;另一頭,傳統煤化工產品向附加值更高的現代精細煤化工產品升級。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重振雄風再出發

優化產業結構 激發動力活力

自上世紀50年代25家大企業北遷和“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中的22項落戶,大慶油田、農墾、森工和四煤城源源不斷貢獻原油、原糧、原木和原煤……黑龍江依託工業和資源,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黑龍江也漸漸顯現出它的問題:“老字號”工業佔比過大且體制機制不活;“原字號”資源深加工程度低;“新字號”新興產業培育慢,對經濟增長支撐不明顯。單一、偏重的產業結構,制約黑龍江在振興發展的路上快步前行。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大慶油田油井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視察指導工作,明確要求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為爬坡過坎的黑龍江指明前進方向、帶來巨大動力。

產業結構優起來,“老字號”家底不能丟。黑龍江把改造升級“老字號”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工業強省的重要抓手,出臺相關文件,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技術升級改造等舉措,不斷激發出“老字號”的發展潛能。哈爾濱電氣集團、中鋁東輕公司等“老字號”國企不斷煥發新活力。2018年,全省141戶“老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6%,利潤增長6%。

產業結構優起來,“原字號”產業鏈要拉長。“油城”大慶60年來累計為國家輸送近24億噸石油,但受制於各種因素,本地企業加工量僅為1/5,一直處於“吃不飽”狀態。去年8月,大慶石化公司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開工建設,大大提升本地深加工比重,助力大慶轉型發展。近年來,按照“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實施路徑,黑龍江深度開發“原字號”,去年全省1807戶“原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8%,利潤增長35.7%。

產業結構優起來,“新字號”培育壯大要加快。平均每天誕生3.5戶科技企業!這是哈爾濱近年來交出的成績單。放眼全省,科技創新動能噴湧。“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資金鍊、服務鏈、產業鏈和創新鏈對接,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的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為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黑龍江重點建設11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428億元,其中就涵蓋眾多“老字號”“新字號”“原字號”的大項目。寫好寫實三篇大文章,黑龍江砥礪奮進再攀登!

人民日報記者 吳齊強 柯仲甲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齊齊哈爾工業穩步增長苦練內功 煥然一新

鐵路上跑25年的辛苦。

“這可是咱自主研發的!”談起亞洲首個整車疲勞與振動試驗檯,中車齊車公司負責人很自豪,“這臺設備能模擬不同國家的路況,貨車試驗20天就能獲得實際運行25年的數據。產品更可靠,更有競爭力。”

憑藉創新成果,這家位於齊齊哈爾的鐵路貨車製造國企備受市場青睞,僅今年一季度就拿下8700萬美元訂單。

中車齊車公司是老工業基地齊齊哈爾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我們堅持苦練內功、深化改革,對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使產品向產業鏈高端延伸。”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齊齊哈爾市委書記孫珅信心十足,“目前裝備和食品兩大產業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70%以上,老樹已經發新芽!”

苦練內功,強起來。“100萬噸高速線材生產線建成後將填補東北地區空白。”談起這個被列入全省“百千萬工程”的重點項目,建龍北滿特殊鋼公司設備廠長王博抑制不住興奮,“以後咱生產的高品質線材也能走向全國了。”近年來該公司瞄準市場前沿,投入20多億元對設備改造升級,增強了產品競爭力,今年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45.06%。

深化改革,活起來。“原來盯著廠長看,現在瞄準市場幹。”中國一重集團自2016年以來通過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打通體制機制“堵點”,確立以市場為主的管理機制。這一始建於1954年的老國企一舉扭轉連續虧損局面,不僅完成了一批核心產品生產,還有一項重大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數字見證變革。今年上半年,齊齊哈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老工業基地,正煥發無限新生機!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弓起腰桿兒、揮動大鐵杴,攉煤、攉煤、攉煤!1975年,19歲的焦雲成了一名採煤工。原煤從掌子面順著煤溜子升上地面的那一刻,點亮了焦雲生活的希望,也擎起七臺河的一片天。

七臺河因煤而興。1958年七臺河煤田開始大規模開採,鼎盛時1000多個煤礦遍佈全城。從採煤工到開煤礦,再到創辦煤企寶泰隆公司,焦雲搭上七臺河快速發展的列車,事業越做越大。

但哪有挖不完的煤?儲量減少、成本提高、環境壓力……2009年,歷經多年高強度開發的七臺河“上榜”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

“再難也得轉型,必須擺脫對原煤和單一焦炭產品的依賴!” 焦雲坐不住了。一頭,上游廢棄物成了下游原材料,深度開發;另一頭,傳統煤化工產品向附加值更高的現代精細煤化工產品升級。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

一套組合拳,“原字號”身價倍增。“利潤50%的新產品,就是從原先的廢渣裡提煉的!”焦雲介紹,“我們又向石墨烯這一新材料領域進軍,發展更多元了。”

“既要依託煤、延伸煤,深度開發煤資源。更要做好不唯煤、超越煤的文章。”七臺河市委書記楊廷雙看得長遠,“我們努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投資。按規劃,到2021年,石墨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都將達100億元產值,成為頂樑柱。”

奔著這個目標,七臺河拿出大動作。7月28日,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這裡的資源稟賦和營商環境吸引了我們!”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龍說,“項目投產後預計實現利稅約65億元,安置就業3000人,助力七臺河轉型發展。”

和七臺河一樣,雞西、鶴崗、雙鴨山也在加快轉型。按規劃到2022年,四煤城的“煤頭電尾”“煤頭化尾”及非煤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將達65%以上。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哈爾濱新區成為新增長極百年老城 活力無限

從哈爾濱老城由南向北緩緩駛過鬆花江,新風撲面而來——溼地環繞的大劇院如潔白綢帶,飄逸灑脫;一棟形似鋼琴的紅色建築熱情奔放,這是亞洲最大的室內滑雪場……“隨手一拍都是大片兒!”網友們紛紛為哈爾濱新區的“顏值”點贊。

“這兒不僅面貌新,更新在發展動能、體制機制和規劃理念。”哈爾濱新區區委常委甄長瑜充滿期待,“今年上半年,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3%,正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重振雄風再出發

優化產業結構 激發動力活力

自上世紀50年代25家大企業北遷和“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中的22項落戶,大慶油田、農墾、森工和四煤城源源不斷貢獻原油、原糧、原木和原煤……黑龍江依託工業和資源,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黑龍江也漸漸顯現出它的問題:“老字號”工業佔比過大且體制機制不活;“原字號”資源深加工程度低;“新字號”新興產業培育慢,對經濟增長支撐不明顯。單一、偏重的產業結構,制約黑龍江在振興發展的路上快步前行。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大慶油田油井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視察指導工作,明確要求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為爬坡過坎的黑龍江指明前進方向、帶來巨大動力。

產業結構優起來,“老字號”家底不能丟。黑龍江把改造升級“老字號”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工業強省的重要抓手,出臺相關文件,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技術升級改造等舉措,不斷激發出“老字號”的發展潛能。哈爾濱電氣集團、中鋁東輕公司等“老字號”國企不斷煥發新活力。2018年,全省141戶“老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6%,利潤增長6%。

產業結構優起來,“原字號”產業鏈要拉長。“油城”大慶60年來累計為國家輸送近24億噸石油,但受制於各種因素,本地企業加工量僅為1/5,一直處於“吃不飽”狀態。去年8月,大慶石化公司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開工建設,大大提升本地深加工比重,助力大慶轉型發展。近年來,按照“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實施路徑,黑龍江深度開發“原字號”,去年全省1807戶“原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8%,利潤增長35.7%。

產業結構優起來,“新字號”培育壯大要加快。平均每天誕生3.5戶科技企業!這是哈爾濱近年來交出的成績單。放眼全省,科技創新動能噴湧。“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資金鍊、服務鏈、產業鏈和創新鏈對接,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的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為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黑龍江重點建設11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428億元,其中就涵蓋眾多“老字號”“新字號”“原字號”的大項目。寫好寫實三篇大文章,黑龍江砥礪奮進再攀登!

人民日報記者 吳齊強 柯仲甲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齊齊哈爾工業穩步增長苦練內功 煥然一新

鐵路上跑25年的辛苦。

“這可是咱自主研發的!”談起亞洲首個整車疲勞與振動試驗檯,中車齊車公司負責人很自豪,“這臺設備能模擬不同國家的路況,貨車試驗20天就能獲得實際運行25年的數據。產品更可靠,更有競爭力。”

憑藉創新成果,這家位於齊齊哈爾的鐵路貨車製造國企備受市場青睞,僅今年一季度就拿下8700萬美元訂單。

中車齊車公司是老工業基地齊齊哈爾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我們堅持苦練內功、深化改革,對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使產品向產業鏈高端延伸。”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齊齊哈爾市委書記孫珅信心十足,“目前裝備和食品兩大產業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70%以上,老樹已經發新芽!”

苦練內功,強起來。“100萬噸高速線材生產線建成後將填補東北地區空白。”談起這個被列入全省“百千萬工程”的重點項目,建龍北滿特殊鋼公司設備廠長王博抑制不住興奮,“以後咱生產的高品質線材也能走向全國了。”近年來該公司瞄準市場前沿,投入20多億元對設備改造升級,增強了產品競爭力,今年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45.06%。

深化改革,活起來。“原來盯著廠長看,現在瞄準市場幹。”中國一重集團自2016年以來通過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打通體制機制“堵點”,確立以市場為主的管理機制。這一始建於1954年的老國企一舉扭轉連續虧損局面,不僅完成了一批核心產品生產,還有一項重大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數字見證變革。今年上半年,齊齊哈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老工業基地,正煥發無限新生機!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弓起腰桿兒、揮動大鐵杴,攉煤、攉煤、攉煤!1975年,19歲的焦雲成了一名採煤工。原煤從掌子面順著煤溜子升上地面的那一刻,點亮了焦雲生活的希望,也擎起七臺河的一片天。

七臺河因煤而興。1958年七臺河煤田開始大規模開採,鼎盛時1000多個煤礦遍佈全城。從採煤工到開煤礦,再到創辦煤企寶泰隆公司,焦雲搭上七臺河快速發展的列車,事業越做越大。

但哪有挖不完的煤?儲量減少、成本提高、環境壓力……2009年,歷經多年高強度開發的七臺河“上榜”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

“再難也得轉型,必須擺脫對原煤和單一焦炭產品的依賴!” 焦雲坐不住了。一頭,上游廢棄物成了下游原材料,深度開發;另一頭,傳統煤化工產品向附加值更高的現代精細煤化工產品升級。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

一套組合拳,“原字號”身價倍增。“利潤50%的新產品,就是從原先的廢渣裡提煉的!”焦雲介紹,“我們又向石墨烯這一新材料領域進軍,發展更多元了。”

“既要依託煤、延伸煤,深度開發煤資源。更要做好不唯煤、超越煤的文章。”七臺河市委書記楊廷雙看得長遠,“我們努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投資。按規劃,到2021年,石墨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都將達100億元產值,成為頂樑柱。”

奔著這個目標,七臺河拿出大動作。7月28日,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這裡的資源稟賦和營商環境吸引了我們!”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龍說,“項目投產後預計實現利稅約65億元,安置就業3000人,助力七臺河轉型發展。”

和七臺河一樣,雞西、鶴崗、雙鴨山也在加快轉型。按規劃到2022年,四煤城的“煤頭電尾”“煤頭化尾”及非煤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將達65%以上。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哈爾濱新區成為新增長極百年老城 活力無限

從哈爾濱老城由南向北緩緩駛過鬆花江,新風撲面而來——溼地環繞的大劇院如潔白綢帶,飄逸灑脫;一棟形似鋼琴的紅色建築熱情奔放,這是亞洲最大的室內滑雪場……“隨手一拍都是大片兒!”網友們紛紛為哈爾濱新區的“顏值”點贊。

“這兒不僅面貌新,更新在發展動能、體制機制和規劃理念。”哈爾濱新區區委常委甄長瑜充滿期待,“今年上半年,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3%,正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最北高寒高鐵穿越松花江

發展動能新。模擬太空極端環境的大科學工程、“帶土移植”深圳經驗的哈爾濱深圳產業園……新區瞄準前沿領域,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僅今年就有28個項目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新區有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25戶,佔全市69.2%、全省45.7%。

體制機制新。兩年來,新區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承諾即開工”和“一枚印章管審批”等改革成效顯著。改革釋放活力,新區近兩年新註冊企業12859戶,相當於此前10年的總和。

規劃理念新。“這房子、這環境,槓槓的!走路10分鐘就去上班了。”市民趙先生去年在新區買了房、找了新工作。新區以人為本推動職住平衡和產城融合,同時規劃“五小尺度街區”,讓人來得了、安得下、住得好。

夜幕降臨,松花江上的大橋迎來了忙碌時刻。僅去年一年,就有10萬市民選擇在新區安家。百年老城哈爾濱,一江居中、南北互動,江北風光無限好!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方 圓

快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前沿 振興發展

對於佳木斯人來說,和陽光一樣令人期冀的,是一架橋和一座島。

橋,是位於佳木斯同江與俄羅斯下列寧斯闊耶之間的中俄首座跨界河鐵路大橋。“今年4月已全線合龍,目前正加緊施工,為通車做準備。”同江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橋設計年過貨能力2100萬噸,運量增加、運費降低,還能實現四季通關。”

島,是黑瞎子島。“原始生態是最大的發展優勢,要留好這張白紙!”撫遠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生態保護、口岸通道等定位,努力朝著國際自由島、旅遊島目標邁進。”目前,中俄雙方正加緊推進黑瞎子島跨境合作區建設。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重振雄風再出發

優化產業結構 激發動力活力

自上世紀50年代25家大企業北遷和“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中的22項落戶,大慶油田、農墾、森工和四煤城源源不斷貢獻原油、原糧、原木和原煤……黑龍江依託工業和資源,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黑龍江也漸漸顯現出它的問題:“老字號”工業佔比過大且體制機制不活;“原字號”資源深加工程度低;“新字號”新興產業培育慢,對經濟增長支撐不明顯。單一、偏重的產業結構,制約黑龍江在振興發展的路上快步前行。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大慶油田油井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視察指導工作,明確要求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為爬坡過坎的黑龍江指明前進方向、帶來巨大動力。

產業結構優起來,“老字號”家底不能丟。黑龍江把改造升級“老字號”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工業強省的重要抓手,出臺相關文件,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技術升級改造等舉措,不斷激發出“老字號”的發展潛能。哈爾濱電氣集團、中鋁東輕公司等“老字號”國企不斷煥發新活力。2018年,全省141戶“老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6%,利潤增長6%。

產業結構優起來,“原字號”產業鏈要拉長。“油城”大慶60年來累計為國家輸送近24億噸石油,但受制於各種因素,本地企業加工量僅為1/5,一直處於“吃不飽”狀態。去年8月,大慶石化公司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開工建設,大大提升本地深加工比重,助力大慶轉型發展。近年來,按照“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實施路徑,黑龍江深度開發“原字號”,去年全省1807戶“原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8%,利潤增長35.7%。

產業結構優起來,“新字號”培育壯大要加快。平均每天誕生3.5戶科技企業!這是哈爾濱近年來交出的成績單。放眼全省,科技創新動能噴湧。“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資金鍊、服務鏈、產業鏈和創新鏈對接,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的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為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黑龍江重點建設11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428億元,其中就涵蓋眾多“老字號”“新字號”“原字號”的大項目。寫好寫實三篇大文章,黑龍江砥礪奮進再攀登!

人民日報記者 吳齊強 柯仲甲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齊齊哈爾工業穩步增長苦練內功 煥然一新

鐵路上跑25年的辛苦。

“這可是咱自主研發的!”談起亞洲首個整車疲勞與振動試驗檯,中車齊車公司負責人很自豪,“這臺設備能模擬不同國家的路況,貨車試驗20天就能獲得實際運行25年的數據。產品更可靠,更有競爭力。”

憑藉創新成果,這家位於齊齊哈爾的鐵路貨車製造國企備受市場青睞,僅今年一季度就拿下8700萬美元訂單。

中車齊車公司是老工業基地齊齊哈爾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我們堅持苦練內功、深化改革,對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使產品向產業鏈高端延伸。”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齊齊哈爾市委書記孫珅信心十足,“目前裝備和食品兩大產業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70%以上,老樹已經發新芽!”

苦練內功,強起來。“100萬噸高速線材生產線建成後將填補東北地區空白。”談起這個被列入全省“百千萬工程”的重點項目,建龍北滿特殊鋼公司設備廠長王博抑制不住興奮,“以後咱生產的高品質線材也能走向全國了。”近年來該公司瞄準市場前沿,投入20多億元對設備改造升級,增強了產品競爭力,今年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45.06%。

深化改革,活起來。“原來盯著廠長看,現在瞄準市場幹。”中國一重集團自2016年以來通過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打通體制機制“堵點”,確立以市場為主的管理機制。這一始建於1954年的老國企一舉扭轉連續虧損局面,不僅完成了一批核心產品生產,還有一項重大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數字見證變革。今年上半年,齊齊哈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老工業基地,正煥發無限新生機!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弓起腰桿兒、揮動大鐵杴,攉煤、攉煤、攉煤!1975年,19歲的焦雲成了一名採煤工。原煤從掌子面順著煤溜子升上地面的那一刻,點亮了焦雲生活的希望,也擎起七臺河的一片天。

七臺河因煤而興。1958年七臺河煤田開始大規模開採,鼎盛時1000多個煤礦遍佈全城。從採煤工到開煤礦,再到創辦煤企寶泰隆公司,焦雲搭上七臺河快速發展的列車,事業越做越大。

但哪有挖不完的煤?儲量減少、成本提高、環境壓力……2009年,歷經多年高強度開發的七臺河“上榜”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

“再難也得轉型,必須擺脫對原煤和單一焦炭產品的依賴!” 焦雲坐不住了。一頭,上游廢棄物成了下游原材料,深度開發;另一頭,傳統煤化工產品向附加值更高的現代精細煤化工產品升級。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

一套組合拳,“原字號”身價倍增。“利潤50%的新產品,就是從原先的廢渣裡提煉的!”焦雲介紹,“我們又向石墨烯這一新材料領域進軍,發展更多元了。”

“既要依託煤、延伸煤,深度開發煤資源。更要做好不唯煤、超越煤的文章。”七臺河市委書記楊廷雙看得長遠,“我們努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投資。按規劃,到2021年,石墨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都將達100億元產值,成為頂樑柱。”

奔著這個目標,七臺河拿出大動作。7月28日,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這裡的資源稟賦和營商環境吸引了我們!”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龍說,“項目投產後預計實現利稅約65億元,安置就業3000人,助力七臺河轉型發展。”

和七臺河一樣,雞西、鶴崗、雙鴨山也在加快轉型。按規劃到2022年,四煤城的“煤頭電尾”“煤頭化尾”及非煤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將達65%以上。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哈爾濱新區成為新增長極百年老城 活力無限

從哈爾濱老城由南向北緩緩駛過鬆花江,新風撲面而來——溼地環繞的大劇院如潔白綢帶,飄逸灑脫;一棟形似鋼琴的紅色建築熱情奔放,這是亞洲最大的室內滑雪場……“隨手一拍都是大片兒!”網友們紛紛為哈爾濱新區的“顏值”點贊。

“這兒不僅面貌新,更新在發展動能、體制機制和規劃理念。”哈爾濱新區區委常委甄長瑜充滿期待,“今年上半年,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3%,正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最北高寒高鐵穿越松花江

發展動能新。模擬太空極端環境的大科學工程、“帶土移植”深圳經驗的哈爾濱深圳產業園……新區瞄準前沿領域,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僅今年就有28個項目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新區有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25戶,佔全市69.2%、全省45.7%。

體制機制新。兩年來,新區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承諾即開工”和“一枚印章管審批”等改革成效顯著。改革釋放活力,新區近兩年新註冊企業12859戶,相當於此前10年的總和。

規劃理念新。“這房子、這環境,槓槓的!走路10分鐘就去上班了。”市民趙先生去年在新區買了房、找了新工作。新區以人為本推動職住平衡和產城融合,同時規劃“五小尺度街區”,讓人來得了、安得下、住得好。

夜幕降臨,松花江上的大橋迎來了忙碌時刻。僅去年一年,就有10萬市民選擇在新區安家。百年老城哈爾濱,一江居中、南北互動,江北風光無限好!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方 圓

快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前沿 振興發展

對於佳木斯人來說,和陽光一樣令人期冀的,是一架橋和一座島。

橋,是位於佳木斯同江與俄羅斯下列寧斯闊耶之間的中俄首座跨界河鐵路大橋。“今年4月已全線合龍,目前正加緊施工,為通車做準備。”同江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橋設計年過貨能力2100萬噸,運量增加、運費降低,還能實現四季通關。”

島,是黑瞎子島。“原始生態是最大的發展優勢,要留好這張白紙!”撫遠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生態保護、口岸通道等定位,努力朝著國際自由島、旅遊島目標邁進。”目前,中俄雙方正加緊推進黑瞎子島跨境合作區建設。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中俄首座跨江鐵路大橋

“好風憑藉力,佳木斯趕上了好時候!”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說,“我們正依託‘一橋一島’優勢,加快實施開放興市戰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助推振興發展。”

圍繞橋和島,一批大項目迅速佈局。黑龍江超前區工貿有限公司規劃投資4.7億元人民幣,在俄從事農牧業產品加工;國儲能源佳木斯公司從俄遠東地區進口清潔型資源,助力地方發展。3月13日,同江鐵路客貨運輸口岸、黑瞎子島公路客運口岸對外開放獲批,佳木斯開放興市戰略又邁出一大步。

放眼黑龍江,近年來中俄重要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一條條新的國際大通道正在形成。今年上半年,全省對俄進出口總值增長20.3%,佔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8.9%,中國對北開放的重要窗口正日益活躍。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劉夢丹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轉載自:人民日報

七臺河明日天氣: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重振雄風再出發

優化產業結構 激發動力活力

自上世紀50年代25家大企業北遷和“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中的22項落戶,大慶油田、農墾、森工和四煤城源源不斷貢獻原油、原糧、原木和原煤……黑龍江依託工業和資源,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黑龍江也漸漸顯現出它的問題:“老字號”工業佔比過大且體制機制不活;“原字號”資源深加工程度低;“新字號”新興產業培育慢,對經濟增長支撐不明顯。單一、偏重的產業結構,制約黑龍江在振興發展的路上快步前行。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大慶油田油井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視察指導工作,明確要求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為爬坡過坎的黑龍江指明前進方向、帶來巨大動力。

產業結構優起來,“老字號”家底不能丟。黑龍江把改造升級“老字號”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工業強省的重要抓手,出臺相關文件,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技術升級改造等舉措,不斷激發出“老字號”的發展潛能。哈爾濱電氣集團、中鋁東輕公司等“老字號”國企不斷煥發新活力。2018年,全省141戶“老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6%,利潤增長6%。

產業結構優起來,“原字號”產業鏈要拉長。“油城”大慶60年來累計為國家輸送近24億噸石油,但受制於各種因素,本地企業加工量僅為1/5,一直處於“吃不飽”狀態。去年8月,大慶石化公司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開工建設,大大提升本地深加工比重,助力大慶轉型發展。近年來,按照“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實施路徑,黑龍江深度開發“原字號”,去年全省1807戶“原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8%,利潤增長35.7%。

產業結構優起來,“新字號”培育壯大要加快。平均每天誕生3.5戶科技企業!這是哈爾濱近年來交出的成績單。放眼全省,科技創新動能噴湧。“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資金鍊、服務鏈、產業鏈和創新鏈對接,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的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為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黑龍江重點建設11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428億元,其中就涵蓋眾多“老字號”“新字號”“原字號”的大項目。寫好寫實三篇大文章,黑龍江砥礪奮進再攀登!

人民日報記者 吳齊強 柯仲甲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齊齊哈爾工業穩步增長苦練內功 煥然一新

鐵路上跑25年的辛苦。

“這可是咱自主研發的!”談起亞洲首個整車疲勞與振動試驗檯,中車齊車公司負責人很自豪,“這臺設備能模擬不同國家的路況,貨車試驗20天就能獲得實際運行25年的數據。產品更可靠,更有競爭力。”

憑藉創新成果,這家位於齊齊哈爾的鐵路貨車製造國企備受市場青睞,僅今年一季度就拿下8700萬美元訂單。

中車齊車公司是老工業基地齊齊哈爾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我們堅持苦練內功、深化改革,對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使產品向產業鏈高端延伸。”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齊齊哈爾市委書記孫珅信心十足,“目前裝備和食品兩大產業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70%以上,老樹已經發新芽!”

苦練內功,強起來。“100萬噸高速線材生產線建成後將填補東北地區空白。”談起這個被列入全省“百千萬工程”的重點項目,建龍北滿特殊鋼公司設備廠長王博抑制不住興奮,“以後咱生產的高品質線材也能走向全國了。”近年來該公司瞄準市場前沿,投入20多億元對設備改造升級,增強了產品競爭力,今年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45.06%。

深化改革,活起來。“原來盯著廠長看,現在瞄準市場幹。”中國一重集團自2016年以來通過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打通體制機制“堵點”,確立以市場為主的管理機制。這一始建於1954年的老國企一舉扭轉連續虧損局面,不僅完成了一批核心產品生產,還有一項重大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數字見證變革。今年上半年,齊齊哈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老工業基地,正煥發無限新生機!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弓起腰桿兒、揮動大鐵杴,攉煤、攉煤、攉煤!1975年,19歲的焦雲成了一名採煤工。原煤從掌子面順著煤溜子升上地面的那一刻,點亮了焦雲生活的希望,也擎起七臺河的一片天。

七臺河因煤而興。1958年七臺河煤田開始大規模開採,鼎盛時1000多個煤礦遍佈全城。從採煤工到開煤礦,再到創辦煤企寶泰隆公司,焦雲搭上七臺河快速發展的列車,事業越做越大。

但哪有挖不完的煤?儲量減少、成本提高、環境壓力……2009年,歷經多年高強度開發的七臺河“上榜”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

“再難也得轉型,必須擺脫對原煤和單一焦炭產品的依賴!” 焦雲坐不住了。一頭,上游廢棄物成了下游原材料,深度開發;另一頭,傳統煤化工產品向附加值更高的現代精細煤化工產品升級。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

一套組合拳,“原字號”身價倍增。“利潤50%的新產品,就是從原先的廢渣裡提煉的!”焦雲介紹,“我們又向石墨烯這一新材料領域進軍,發展更多元了。”

“既要依託煤、延伸煤,深度開發煤資源。更要做好不唯煤、超越煤的文章。”七臺河市委書記楊廷雙看得長遠,“我們努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投資。按規劃,到2021年,石墨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都將達100億元產值,成為頂樑柱。”

奔著這個目標,七臺河拿出大動作。7月28日,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這裡的資源稟賦和營商環境吸引了我們!”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龍說,“項目投產後預計實現利稅約65億元,安置就業3000人,助力七臺河轉型發展。”

和七臺河一樣,雞西、鶴崗、雙鴨山也在加快轉型。按規劃到2022年,四煤城的“煤頭電尾”“煤頭化尾”及非煤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將達65%以上。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哈爾濱新區成為新增長極百年老城 活力無限

從哈爾濱老城由南向北緩緩駛過鬆花江,新風撲面而來——溼地環繞的大劇院如潔白綢帶,飄逸灑脫;一棟形似鋼琴的紅色建築熱情奔放,這是亞洲最大的室內滑雪場……“隨手一拍都是大片兒!”網友們紛紛為哈爾濱新區的“顏值”點贊。

“這兒不僅面貌新,更新在發展動能、體制機制和規劃理念。”哈爾濱新區區委常委甄長瑜充滿期待,“今年上半年,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3%,正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最北高寒高鐵穿越松花江

發展動能新。模擬太空極端環境的大科學工程、“帶土移植”深圳經驗的哈爾濱深圳產業園……新區瞄準前沿領域,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僅今年就有28個項目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新區有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25戶,佔全市69.2%、全省45.7%。

體制機制新。兩年來,新區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承諾即開工”和“一枚印章管審批”等改革成效顯著。改革釋放活力,新區近兩年新註冊企業12859戶,相當於此前10年的總和。

規劃理念新。“這房子、這環境,槓槓的!走路10分鐘就去上班了。”市民趙先生去年在新區買了房、找了新工作。新區以人為本推動職住平衡和產城融合,同時規劃“五小尺度街區”,讓人來得了、安得下、住得好。

夜幕降臨,松花江上的大橋迎來了忙碌時刻。僅去年一年,就有10萬市民選擇在新區安家。百年老城哈爾濱,一江居中、南北互動,江北風光無限好!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方 圓

快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前沿 振興發展

對於佳木斯人來說,和陽光一樣令人期冀的,是一架橋和一座島。

橋,是位於佳木斯同江與俄羅斯下列寧斯闊耶之間的中俄首座跨界河鐵路大橋。“今年4月已全線合龍,目前正加緊施工,為通車做準備。”同江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橋設計年過貨能力2100萬噸,運量增加、運費降低,還能實現四季通關。”

島,是黑瞎子島。“原始生態是最大的發展優勢,要留好這張白紙!”撫遠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生態保護、口岸通道等定位,努力朝著國際自由島、旅遊島目標邁進。”目前,中俄雙方正加緊推進黑瞎子島跨境合作區建設。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中俄首座跨江鐵路大橋

“好風憑藉力,佳木斯趕上了好時候!”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說,“我們正依託‘一橋一島’優勢,加快實施開放興市戰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助推振興發展。”

圍繞橋和島,一批大項目迅速佈局。黑龍江超前區工貿有限公司規劃投資4.7億元人民幣,在俄從事農牧業產品加工;國儲能源佳木斯公司從俄遠東地區進口清潔型資源,助力地方發展。3月13日,同江鐵路客貨運輸口岸、黑瞎子島公路客運口岸對外開放獲批,佳木斯開放興市戰略又邁出一大步。

放眼黑龍江,近年來中俄重要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一條條新的國際大通道正在形成。今年上半年,全省對俄進出口總值增長20.3%,佔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8.9%,中國對北開放的重要窗口正日益活躍。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劉夢丹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轉載自:人民日報

七臺河明日天氣: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監製:王景慧 審核:張喆 編輯:張心如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重振雄風再出發

優化產業結構 激發動力活力

自上世紀50年代25家大企業北遷和“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中的22項落戶,大慶油田、農墾、森工和四煤城源源不斷貢獻原油、原糧、原木和原煤……黑龍江依託工業和資源,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黑龍江也漸漸顯現出它的問題:“老字號”工業佔比過大且體制機制不活;“原字號”資源深加工程度低;“新字號”新興產業培育慢,對經濟增長支撐不明顯。單一、偏重的產業結構,制約黑龍江在振興發展的路上快步前行。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大慶油田油井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視察指導工作,明確要求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為爬坡過坎的黑龍江指明前進方向、帶來巨大動力。

產業結構優起來,“老字號”家底不能丟。黑龍江把改造升級“老字號”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工業強省的重要抓手,出臺相關文件,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技術升級改造等舉措,不斷激發出“老字號”的發展潛能。哈爾濱電氣集團、中鋁東輕公司等“老字號”國企不斷煥發新活力。2018年,全省141戶“老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6%,利潤增長6%。

產業結構優起來,“原字號”產業鏈要拉長。“油城”大慶60年來累計為國家輸送近24億噸石油,但受制於各種因素,本地企業加工量僅為1/5,一直處於“吃不飽”狀態。去年8月,大慶石化公司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開工建設,大大提升本地深加工比重,助力大慶轉型發展。近年來,按照“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實施路徑,黑龍江深度開發“原字號”,去年全省1807戶“原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8%,利潤增長35.7%。

產業結構優起來,“新字號”培育壯大要加快。平均每天誕生3.5戶科技企業!這是哈爾濱近年來交出的成績單。放眼全省,科技創新動能噴湧。“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資金鍊、服務鏈、產業鏈和創新鏈對接,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的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為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黑龍江重點建設11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428億元,其中就涵蓋眾多“老字號”“新字號”“原字號”的大項目。寫好寫實三篇大文章,黑龍江砥礪奮進再攀登!

人民日報記者 吳齊強 柯仲甲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齊齊哈爾工業穩步增長苦練內功 煥然一新

鐵路上跑25年的辛苦。

“這可是咱自主研發的!”談起亞洲首個整車疲勞與振動試驗檯,中車齊車公司負責人很自豪,“這臺設備能模擬不同國家的路況,貨車試驗20天就能獲得實際運行25年的數據。產品更可靠,更有競爭力。”

憑藉創新成果,這家位於齊齊哈爾的鐵路貨車製造國企備受市場青睞,僅今年一季度就拿下8700萬美元訂單。

中車齊車公司是老工業基地齊齊哈爾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我們堅持苦練內功、深化改革,對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使產品向產業鏈高端延伸。”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齊齊哈爾市委書記孫珅信心十足,“目前裝備和食品兩大產業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70%以上,老樹已經發新芽!”

苦練內功,強起來。“100萬噸高速線材生產線建成後將填補東北地區空白。”談起這個被列入全省“百千萬工程”的重點項目,建龍北滿特殊鋼公司設備廠長王博抑制不住興奮,“以後咱生產的高品質線材也能走向全國了。”近年來該公司瞄準市場前沿,投入20多億元對設備改造升級,增強了產品競爭力,今年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45.06%。

深化改革,活起來。“原來盯著廠長看,現在瞄準市場幹。”中國一重集團自2016年以來通過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打通體制機制“堵點”,確立以市場為主的管理機制。這一始建於1954年的老國企一舉扭轉連續虧損局面,不僅完成了一批核心產品生產,還有一項重大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數字見證變革。今年上半年,齊齊哈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老工業基地,正煥發無限新生機!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弓起腰桿兒、揮動大鐵杴,攉煤、攉煤、攉煤!1975年,19歲的焦雲成了一名採煤工。原煤從掌子面順著煤溜子升上地面的那一刻,點亮了焦雲生活的希望,也擎起七臺河的一片天。

七臺河因煤而興。1958年七臺河煤田開始大規模開採,鼎盛時1000多個煤礦遍佈全城。從採煤工到開煤礦,再到創辦煤企寶泰隆公司,焦雲搭上七臺河快速發展的列車,事業越做越大。

但哪有挖不完的煤?儲量減少、成本提高、環境壓力……2009年,歷經多年高強度開發的七臺河“上榜”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

“再難也得轉型,必須擺脫對原煤和單一焦炭產品的依賴!” 焦雲坐不住了。一頭,上游廢棄物成了下游原材料,深度開發;另一頭,傳統煤化工產品向附加值更高的現代精細煤化工產品升級。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

一套組合拳,“原字號”身價倍增。“利潤50%的新產品,就是從原先的廢渣裡提煉的!”焦雲介紹,“我們又向石墨烯這一新材料領域進軍,發展更多元了。”

“既要依託煤、延伸煤,深度開發煤資源。更要做好不唯煤、超越煤的文章。”七臺河市委書記楊廷雙看得長遠,“我們努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投資。按規劃,到2021年,石墨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都將達100億元產值,成為頂樑柱。”

奔著這個目標,七臺河拿出大動作。7月28日,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這裡的資源稟賦和營商環境吸引了我們!”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龍說,“項目投產後預計實現利稅約65億元,安置就業3000人,助力七臺河轉型發展。”

和七臺河一樣,雞西、鶴崗、雙鴨山也在加快轉型。按規劃到2022年,四煤城的“煤頭電尾”“煤頭化尾”及非煤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將達65%以上。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哈爾濱新區成為新增長極百年老城 活力無限

從哈爾濱老城由南向北緩緩駛過鬆花江,新風撲面而來——溼地環繞的大劇院如潔白綢帶,飄逸灑脫;一棟形似鋼琴的紅色建築熱情奔放,這是亞洲最大的室內滑雪場……“隨手一拍都是大片兒!”網友們紛紛為哈爾濱新區的“顏值”點贊。

“這兒不僅面貌新,更新在發展動能、體制機制和規劃理念。”哈爾濱新區區委常委甄長瑜充滿期待,“今年上半年,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3%,正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最北高寒高鐵穿越松花江

發展動能新。模擬太空極端環境的大科學工程、“帶土移植”深圳經驗的哈爾濱深圳產業園……新區瞄準前沿領域,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僅今年就有28個項目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新區有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25戶,佔全市69.2%、全省45.7%。

體制機制新。兩年來,新區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承諾即開工”和“一枚印章管審批”等改革成效顯著。改革釋放活力,新區近兩年新註冊企業12859戶,相當於此前10年的總和。

規劃理念新。“這房子、這環境,槓槓的!走路10分鐘就去上班了。”市民趙先生去年在新區買了房、找了新工作。新區以人為本推動職住平衡和產城融合,同時規劃“五小尺度街區”,讓人來得了、安得下、住得好。

夜幕降臨,松花江上的大橋迎來了忙碌時刻。僅去年一年,就有10萬市民選擇在新區安家。百年老城哈爾濱,一江居中、南北互動,江北風光無限好!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方 圓

快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前沿 振興發展

對於佳木斯人來說,和陽光一樣令人期冀的,是一架橋和一座島。

橋,是位於佳木斯同江與俄羅斯下列寧斯闊耶之間的中俄首座跨界河鐵路大橋。“今年4月已全線合龍,目前正加緊施工,為通車做準備。”同江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橋設計年過貨能力2100萬噸,運量增加、運費降低,還能實現四季通關。”

島,是黑瞎子島。“原始生態是最大的發展優勢,要留好這張白紙!”撫遠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生態保護、口岸通道等定位,努力朝著國際自由島、旅遊島目標邁進。”目前,中俄雙方正加緊推進黑瞎子島跨境合作區建設。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中俄首座跨江鐵路大橋

“好風憑藉力,佳木斯趕上了好時候!”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說,“我們正依託‘一橋一島’優勢,加快實施開放興市戰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助推振興發展。”

圍繞橋和島,一批大項目迅速佈局。黑龍江超前區工貿有限公司規劃投資4.7億元人民幣,在俄從事農牧業產品加工;國儲能源佳木斯公司從俄遠東地區進口清潔型資源,助力地方發展。3月13日,同江鐵路客貨運輸口岸、黑瞎子島公路客運口岸對外開放獲批,佳木斯開放興市戰略又邁出一大步。

放眼黑龍江,近年來中俄重要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一條條新的國際大通道正在形成。今年上半年,全省對俄進出口總值增長20.3%,佔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8.9%,中國對北開放的重要窗口正日益活躍。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劉夢丹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轉載自:人民日報

七臺河明日天氣: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監製:王景慧 審核:張喆 編輯:張心如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重振雄風再出發

優化產業結構 激發動力活力

自上世紀50年代25家大企業北遷和“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中的22項落戶,大慶油田、農墾、森工和四煤城源源不斷貢獻原油、原糧、原木和原煤……黑龍江依託工業和資源,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黑龍江也漸漸顯現出它的問題:“老字號”工業佔比過大且體制機制不活;“原字號”資源深加工程度低;“新字號”新興產業培育慢,對經濟增長支撐不明顯。單一、偏重的產業結構,制約黑龍江在振興發展的路上快步前行。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大慶油田油井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視察指導工作,明確要求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為爬坡過坎的黑龍江指明前進方向、帶來巨大動力。

產業結構優起來,“老字號”家底不能丟。黑龍江把改造升級“老字號”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工業強省的重要抓手,出臺相關文件,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技術升級改造等舉措,不斷激發出“老字號”的發展潛能。哈爾濱電氣集團、中鋁東輕公司等“老字號”國企不斷煥發新活力。2018年,全省141戶“老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6%,利潤增長6%。

產業結構優起來,“原字號”產業鏈要拉長。“油城”大慶60年來累計為國家輸送近24億噸石油,但受制於各種因素,本地企業加工量僅為1/5,一直處於“吃不飽”狀態。去年8月,大慶石化公司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開工建設,大大提升本地深加工比重,助力大慶轉型發展。近年來,按照“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實施路徑,黑龍江深度開發“原字號”,去年全省1807戶“原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8%,利潤增長35.7%。

產業結構優起來,“新字號”培育壯大要加快。平均每天誕生3.5戶科技企業!這是哈爾濱近年來交出的成績單。放眼全省,科技創新動能噴湧。“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資金鍊、服務鏈、產業鏈和創新鏈對接,構建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的科技型企業成長體系。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材料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

為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黑龍江重點建設11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5428億元,其中就涵蓋眾多“老字號”“新字號”“原字號”的大項目。寫好寫實三篇大文章,黑龍江砥礪奮進再攀登!

人民日報記者 吳齊強 柯仲甲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齊齊哈爾工業穩步增長苦練內功 煥然一新

鐵路上跑25年的辛苦。

“這可是咱自主研發的!”談起亞洲首個整車疲勞與振動試驗檯,中車齊車公司負責人很自豪,“這臺設備能模擬不同國家的路況,貨車試驗20天就能獲得實際運行25年的數據。產品更可靠,更有競爭力。”

憑藉創新成果,這家位於齊齊哈爾的鐵路貨車製造國企備受市場青睞,僅今年一季度就拿下8700萬美元訂單。

中車齊車公司是老工業基地齊齊哈爾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我們堅持苦練內功、深化改革,對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使產品向產業鏈高端延伸。”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齊齊哈爾市委書記孫珅信心十足,“目前裝備和食品兩大產業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70%以上,老樹已經發新芽!”

苦練內功,強起來。“100萬噸高速線材生產線建成後將填補東北地區空白。”談起這個被列入全省“百千萬工程”的重點項目,建龍北滿特殊鋼公司設備廠長王博抑制不住興奮,“以後咱生產的高品質線材也能走向全國了。”近年來該公司瞄準市場前沿,投入20多億元對設備改造升級,增強了產品競爭力,今年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45.06%。

深化改革,活起來。“原來盯著廠長看,現在瞄準市場幹。”中國一重集團自2016年以來通過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打通體制機制“堵點”,確立以市場為主的管理機制。這一始建於1954年的老國企一舉扭轉連續虧損局面,不僅完成了一批核心產品生產,還有一項重大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數字見證變革。今年上半年,齊齊哈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老工業基地,正煥發無限新生機!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弓起腰桿兒、揮動大鐵杴,攉煤、攉煤、攉煤!1975年,19歲的焦雲成了一名採煤工。原煤從掌子面順著煤溜子升上地面的那一刻,點亮了焦雲生活的希望,也擎起七臺河的一片天。

七臺河因煤而興。1958年七臺河煤田開始大規模開採,鼎盛時1000多個煤礦遍佈全城。從採煤工到開煤礦,再到創辦煤企寶泰隆公司,焦雲搭上七臺河快速發展的列車,事業越做越大。

但哪有挖不完的煤?儲量減少、成本提高、環境壓力……2009年,歷經多年高強度開發的七臺河“上榜”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

“再難也得轉型,必須擺脫對原煤和單一焦炭產品的依賴!” 焦雲坐不住了。一頭,上游廢棄物成了下游原材料,深度開發;另一頭,傳統煤化工產品向附加值更高的現代精細煤化工產品升級。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

一套組合拳,“原字號”身價倍增。“利潤50%的新產品,就是從原先的廢渣裡提煉的!”焦雲介紹,“我們又向石墨烯這一新材料領域進軍,發展更多元了。”

“既要依託煤、延伸煤,深度開發煤資源。更要做好不唯煤、超越煤的文章。”七臺河市委書記楊廷雙看得長遠,“我們努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投資。按規劃,到2021年,石墨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都將達100億元產值,成為頂樑柱。”

奔著這個目標,七臺河拿出大動作。7月28日,北京泰銀公司投資120億元的生物醫藥項目開工奠基。“這裡的資源稟賦和營商環境吸引了我們!”公司董事局主席汪龍說,“項目投產後預計實現利稅約65億元,安置就業3000人,助力七臺河轉型發展。”

和七臺河一樣,雞西、鶴崗、雙鴨山也在加快轉型。按規劃到2022年,四煤城的“煤頭電尾”“煤頭化尾”及非煤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將達65%以上。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哈爾濱新區成為新增長極百年老城 活力無限

從哈爾濱老城由南向北緩緩駛過鬆花江,新風撲面而來——溼地環繞的大劇院如潔白綢帶,飄逸灑脫;一棟形似鋼琴的紅色建築熱情奔放,這是亞洲最大的室內滑雪場……“隨手一拍都是大片兒!”網友們紛紛為哈爾濱新區的“顏值”點贊。

“這兒不僅面貌新,更新在發展動能、體制機制和規劃理念。”哈爾濱新區區委常委甄長瑜充滿期待,“今年上半年,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3%,正成為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最北高寒高鐵穿越松花江

發展動能新。模擬太空極端環境的大科學工程、“帶土移植”深圳經驗的哈爾濱深圳產業園……新區瞄準前沿領域,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僅今年就有28個項目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新區有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25戶,佔全市69.2%、全省45.7%。

體制機制新。兩年來,新區著力創新體制機制,“承諾即開工”和“一枚印章管審批”等改革成效顯著。改革釋放活力,新區近兩年新註冊企業12859戶,相當於此前10年的總和。

規劃理念新。“這房子、這環境,槓槓的!走路10分鐘就去上班了。”市民趙先生去年在新區買了房、找了新工作。新區以人為本推動職住平衡和產城融合,同時規劃“五小尺度街區”,讓人來得了、安得下、住得好。

夜幕降臨,松花江上的大橋迎來了忙碌時刻。僅去年一年,就有10萬市民選擇在新區安家。百年老城哈爾濱,一江居中、南北互動,江北風光無限好!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方 圓

快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前沿 振興發展

對於佳木斯人來說,和陽光一樣令人期冀的,是一架橋和一座島。

橋,是位於佳木斯同江與俄羅斯下列寧斯闊耶之間的中俄首座跨界河鐵路大橋。“今年4月已全線合龍,目前正加緊施工,為通車做準備。”同江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橋設計年過貨能力2100萬噸,運量增加、運費降低,還能實現四季通關。”

島,是黑瞎子島。“原始生態是最大的發展優勢,要留好這張白紙!”撫遠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生態保護、口岸通道等定位,努力朝著國際自由島、旅遊島目標邁進。”目前,中俄雙方正加緊推進黑瞎子島跨境合作區建設。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中俄首座跨江鐵路大橋

“好風憑藉力,佳木斯趕上了好時候!”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說,“我們正依託‘一橋一島’優勢,加快實施開放興市戰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助推振興發展。”

圍繞橋和島,一批大項目迅速佈局。黑龍江超前區工貿有限公司規劃投資4.7億元人民幣,在俄從事農牧業產品加工;國儲能源佳木斯公司從俄遠東地區進口清潔型資源,助力地方發展。3月13日,同江鐵路客貨運輸口岸、黑瞎子島公路客運口岸對外開放獲批,佳木斯開放興市戰略又邁出一大步。

放眼黑龍江,近年來中俄重要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一條條新的國際大通道正在形成。今年上半年,全省對俄進出口總值增長20.3%,佔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8.9%,中國對北開放的重要窗口正日益活躍。

人民日報記者 柯仲甲 劉夢丹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轉載自:人民日報

七臺河明日天氣: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監製:王景慧 審核:張喆 編輯:張心如

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人民日報:煤城七臺河加速轉型 老牌煤城 升級趕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