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和齊齊哈爾,50年代中期,誰才是黑龍江省的省會


哈爾濱和齊齊哈爾,50年代中期,誰才是黑龍江省的省會


說起黑龍江省的省會,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具有異域風情的哈爾濱。沒錯,從50年代中期開始,哈爾濱成為了黑龍江的省會。但是在50年代之前,哈爾濱並不是黑龍江的省會,而是松江省的省會。至於黑龍江省的省會,則是在齊齊哈爾。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複雜的情況呢?齊齊哈爾和黑龍江,在50年代,誰才是黑龍江的省會呢?


哈爾濱和齊齊哈爾,50年代中期,誰才是黑龍江省的省會


一、東北地區在很長時間內沒有行政區劃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始終面臨北方遊牧政權的威脅。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燕山山脈已經是抵禦遊牧騎兵的第一線,即使是實力強盛的中原王朝,也最多把勢力範圍延伸到遼東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遼寧省。至於吉林、黑龍江等地,則是遊牧政權的勢力範圍。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東北地區的經濟都遠不如內陸地區。清朝入關之前,利用一系列的條件,已經控制了東北地區和蒙古草原。因此,清朝在入關以後,不存在北方草原政權的威脅。但清朝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那就是行政區劃的問題。在內陸地區,清朝沿用了明朝留下來的行省制度,並且進行了改良和完善。但是在西北、東北和蒙古各部,則始終都沒有建立行省制度。僅僅建立了黑龍江將軍、盛京將軍、吉林將軍、烏里雅蘇臺將軍等5個將軍,依靠這些將軍,根本無法掌握各地的實際情況


哈爾濱和齊齊哈爾,50年代中期,誰才是黑龍江省的省會


由於沒有巡撫、知府、知縣等官員,清朝對這些地區的控制力非常差。在國力強盛時期,缺乏行政區劃並不是太明顯的問題。但隨著清朝逐步進入衰敗期,尤其是兩次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開始紛紛染指清朝。北方的沙俄帝國和隔海對望的日本,都窺視清朝的東北地區。在這樣的情況下,1907年,為了鞏固自己的龍興之地,清朝在東北推行行省,建立了黑龍江、吉林和奉天三個省份。由於清朝奉行了封關政策,中原地區的百姓根本無法進入東北地區。直到清朝統治的末期,清朝高層才放開了管控,大量的中原百姓進入東北地區,也就是大家俗稱的“闖關東。”東三省建立的時候,黑龍江省的省會就在齊齊哈爾。在這一階段,齊齊哈爾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當然,在歷史的長河中,鐵路的發展可能會直接影響一座城市的發展。東北地區的鐵路開始逐步普及,一些新興城市正在迅速的崛起。


哈爾濱和齊齊哈爾,50年代中期,誰才是黑龍江省的省會


二、哈爾濱曾經是松江省的省會

隨著鐵路的帶動,鄭州、石家莊等城市迅速崛起。在東北地區,哈爾濱成為了兩條鐵路的交匯點,地位開始逐步提高。到了偽滿洲國統治時期,哈爾濱成為了東北地區的重要城市,《夜幕下的哈爾濱》就是由此而來。但哈爾濱還無法成為黑龍江的省會,因為當時東三省的模式已經被打破,出現了東北14省、東北19省和東北9省的情況。在整個40年代,東北地區的行政規劃非常繁雜,而且經常的改變。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40年代末期,在建國以後,東北地區下降到了6個省份。分別是熱河省、遼東省、遼西省、松江省、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當時,黑龍江省的省會在齊齊哈爾,哈爾濱則是松江省的省會。進入50年代初期,戰爭已經基本結束,國家開始進入恢復生產發展建設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東北地區的行政區劃已經非常不適合經濟發展的需要。結合了各方面的因素以後,國家決定重新整合各地的區劃。


哈爾濱和齊齊哈爾,50年代中期,誰才是黑龍江省的省會


1954年,我國進行了一輪大規模的行政區劃變遷,很多省份的區劃都出現了變化。例如寧夏省與甘肅省的合併等等,鑑於這方面的實際情況,東北地區也出現了區劃變遷。遼東省和遼西省合併,與此同時,松江省與黑龍江省合併。兩個省份合併以後,齊齊哈爾地理位置過於偏西的問題開始出現,在交通位置上也不如哈爾濱。因此,兩個省份合併以後,哈爾濱成為了黑龍江省的新省會。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13個重要項目在哈爾濱建設,哈爾濱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城市之一。省會遷往哈爾濱以後,對整個黑龍江的發展都有帶動作用,從哈爾濱前往省內各個地區的距離都差不多。進入新時代以後,很多俄國人生活在哈爾濱,我國東北地區與俄國遠東地區的貿易非常紅火。由於靠近俄羅斯,在哈爾濱能夠感受到異域風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