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王廟,顧名思義,是祭祀帝王之廟宇。不過,明朝之前,帝王廟只祭拜自家帝王,不拜先朝國君,具有濃厚的家族色彩。1368年,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再次建立漢人帝國——大明。為了體現華夏民族之優秀傳統,為了體現華夏正統之延綿不絕,朱元璋決定建立“歷代帝王廟”,供奉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以及各朝開國君王,共祭祀16位,可卻沒有“千古一帝”秦始皇。至於為何沒有秦始皇,據說是他德行不好,是“暴君”,成為警示後人之“樣板”,如康熙所說:“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應盡入廟崇祀”。

"

帝王廟,顧名思義,是祭祀帝王之廟宇。不過,明朝之前,帝王廟只祭拜自家帝王,不拜先朝國君,具有濃厚的家族色彩。1368年,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再次建立漢人帝國——大明。為了體現華夏民族之優秀傳統,為了體現華夏正統之延綿不絕,朱元璋決定建立“歷代帝王廟”,供奉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以及各朝開國君王,共祭祀16位,可卻沒有“千古一帝”秦始皇。至於為何沒有秦始皇,據說是他德行不好,是“暴君”,成為警示後人之“樣板”,如康熙所說:“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應盡入廟崇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秦始皇之偉大功績有目共睹,沒有他建立大一統政治格局,中國也許就成為下一個“歐洲”,邦國林立。正如西方學者所評價的那樣,“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區別在於,歐洲總是小國林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政治及社會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脈阻隔等地理因素。當然,中國的統一,秦始皇起過重要作用。”“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由此可知,秦始皇絕對算是大帝,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李贄給他的標籤)。那麼,如果朱元璋當時將秦始皇拉入16帝,那誰將會被踢出局呢?前提是,朱元璋不能增設席位。

"

帝王廟,顧名思義,是祭祀帝王之廟宇。不過,明朝之前,帝王廟只祭拜自家帝王,不拜先朝國君,具有濃厚的家族色彩。1368年,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再次建立漢人帝國——大明。為了體現華夏民族之優秀傳統,為了體現華夏正統之延綿不絕,朱元璋決定建立“歷代帝王廟”,供奉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以及各朝開國君王,共祭祀16位,可卻沒有“千古一帝”秦始皇。至於為何沒有秦始皇,據說是他德行不好,是“暴君”,成為警示後人之“樣板”,如康熙所說:“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應盡入廟崇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秦始皇之偉大功績有目共睹,沒有他建立大一統政治格局,中國也許就成為下一個“歐洲”,邦國林立。正如西方學者所評價的那樣,“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區別在於,歐洲總是小國林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政治及社會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脈阻隔等地理因素。當然,中國的統一,秦始皇起過重要作用。”“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由此可知,秦始皇絕對算是大帝,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李贄給他的標籤)。那麼,如果朱元璋當時將秦始皇拉入16帝,那誰將會被踢出局呢?前提是,朱元璋不能增設席位。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先看誰不可能被踢出局,他們有何貢獻,憑啥踢不了

元世祖忽必烈:也許有人會說,忽必烈是元朝開國皇帝,是蒙古族,這在“夷夏觀念”異常濃厚之古代中國,理應第一個被踢出局,實則大錯。忽必烈是絕對不能踢出局的,老朱不允許這麼幹。兩個原因,其一、忽必烈玩漢化改革,在位期間力求融入華夏文化體系。要知道,“元”這國號,取自經典書籍《易經》“大哉乾元”一詞,一改之前王朝命名看“帝王出身”之慣例。其二、老朱需要安撫北方蒙古各部落,拉攏忽必烈很必要。史家評價:“今主上應期開運,資賦英明,喜衣冠,崇禮樂,樂賢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為諸王推戴。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評價相當高。

"

帝王廟,顧名思義,是祭祀帝王之廟宇。不過,明朝之前,帝王廟只祭拜自家帝王,不拜先朝國君,具有濃厚的家族色彩。1368年,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再次建立漢人帝國——大明。為了體現華夏民族之優秀傳統,為了體現華夏正統之延綿不絕,朱元璋決定建立“歷代帝王廟”,供奉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以及各朝開國君王,共祭祀16位,可卻沒有“千古一帝”秦始皇。至於為何沒有秦始皇,據說是他德行不好,是“暴君”,成為警示後人之“樣板”,如康熙所說:“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應盡入廟崇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秦始皇之偉大功績有目共睹,沒有他建立大一統政治格局,中國也許就成為下一個“歐洲”,邦國林立。正如西方學者所評價的那樣,“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區別在於,歐洲總是小國林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政治及社會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脈阻隔等地理因素。當然,中國的統一,秦始皇起過重要作用。”“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由此可知,秦始皇絕對算是大帝,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李贄給他的標籤)。那麼,如果朱元璋當時將秦始皇拉入16帝,那誰將會被踢出局呢?前提是,朱元璋不能增設席位。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先看誰不可能被踢出局,他們有何貢獻,憑啥踢不了

元世祖忽必烈:也許有人會說,忽必烈是元朝開國皇帝,是蒙古族,這在“夷夏觀念”異常濃厚之古代中國,理應第一個被踢出局,實則大錯。忽必烈是絕對不能踢出局的,老朱不允許這麼幹。兩個原因,其一、忽必烈玩漢化改革,在位期間力求融入華夏文化體系。要知道,“元”這國號,取自經典書籍《易經》“大哉乾元”一詞,一改之前王朝命名看“帝王出身”之慣例。其二、老朱需要安撫北方蒙古各部落,拉攏忽必烈很必要。史家評價:“今主上應期開運,資賦英明,喜衣冠,崇禮樂,樂賢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為諸王推戴。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評價相當高。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按照道德品質評,唐太宗李世民肯定要被踢出局,殺兄弟、殺侄子、霸佔弟媳、威逼父親,這豈是“為人臣子”所應該做的。不過,李世民還是不會被踢出局,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李世民即位後,與民休息、勸課農桑、獎勵耕織、發展生產;整頓吏治、嚴懲貪腐、虛心納諫,一副“明君”形象躍然紙上。其二、李世民開發邊疆得力,維護了中原農耕文明之同時,還促進了民族融合,如其所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其三、朱元璋非常欣賞李世民,對其評價相當高,“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憑著老朱這“粉絲”,李世民不會被踢出局。

"

帝王廟,顧名思義,是祭祀帝王之廟宇。不過,明朝之前,帝王廟只祭拜自家帝王,不拜先朝國君,具有濃厚的家族色彩。1368年,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再次建立漢人帝國——大明。為了體現華夏民族之優秀傳統,為了體現華夏正統之延綿不絕,朱元璋決定建立“歷代帝王廟”,供奉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以及各朝開國君王,共祭祀16位,可卻沒有“千古一帝”秦始皇。至於為何沒有秦始皇,據說是他德行不好,是“暴君”,成為警示後人之“樣板”,如康熙所說:“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應盡入廟崇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秦始皇之偉大功績有目共睹,沒有他建立大一統政治格局,中國也許就成為下一個“歐洲”,邦國林立。正如西方學者所評價的那樣,“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區別在於,歐洲總是小國林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政治及社會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脈阻隔等地理因素。當然,中國的統一,秦始皇起過重要作用。”“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由此可知,秦始皇絕對算是大帝,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李贄給他的標籤)。那麼,如果朱元璋當時將秦始皇拉入16帝,那誰將會被踢出局呢?前提是,朱元璋不能增設席位。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先看誰不可能被踢出局,他們有何貢獻,憑啥踢不了

元世祖忽必烈:也許有人會說,忽必烈是元朝開國皇帝,是蒙古族,這在“夷夏觀念”異常濃厚之古代中國,理應第一個被踢出局,實則大錯。忽必烈是絕對不能踢出局的,老朱不允許這麼幹。兩個原因,其一、忽必烈玩漢化改革,在位期間力求融入華夏文化體系。要知道,“元”這國號,取自經典書籍《易經》“大哉乾元”一詞,一改之前王朝命名看“帝王出身”之慣例。其二、老朱需要安撫北方蒙古各部落,拉攏忽必烈很必要。史家評價:“今主上應期開運,資賦英明,喜衣冠,崇禮樂,樂賢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為諸王推戴。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評價相當高。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按照道德品質評,唐太宗李世民肯定要被踢出局,殺兄弟、殺侄子、霸佔弟媳、威逼父親,這豈是“為人臣子”所應該做的。不過,李世民還是不會被踢出局,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李世民即位後,與民休息、勸課農桑、獎勵耕織、發展生產;整頓吏治、嚴懲貪腐、虛心納諫,一副“明君”形象躍然紙上。其二、李世民開發邊疆得力,維護了中原農耕文明之同時,還促進了民族融合,如其所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其三、朱元璋非常欣賞李世民,對其評價相當高,“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憑著老朱這“粉絲”,李世民不會被踢出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漢光武帝劉秀:這也是不能踢出局的皇帝,雖然他不是開國之君,但其歷史貢獻無異於開國之君。要知道,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天下英雄豪傑紛紛起兵搶佔地盤,劉家祖宗產業即將被瓜分殆盡。此時,早已家道中落的劉秀拉著一幫兄弟奮起抗爭,擊敗各路諸侯,再次恢復漢朝統治。歷史上看,王朝滅亡後,還能再次建立起大一統帝國且依舊由自家人掌權的,就劉秀一人做到。史家評價:“自古中興之盛,無出於光武矣。奮寡而擊眾,眾弱而復強,起身徒步之中甫十餘年,大業以濟,算計見效,光乎周宣。”朱元璋評價:“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這歷史功績,怎能踢出局呢。

"

帝王廟,顧名思義,是祭祀帝王之廟宇。不過,明朝之前,帝王廟只祭拜自家帝王,不拜先朝國君,具有濃厚的家族色彩。1368年,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再次建立漢人帝國——大明。為了體現華夏民族之優秀傳統,為了體現華夏正統之延綿不絕,朱元璋決定建立“歷代帝王廟”,供奉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以及各朝開國君王,共祭祀16位,可卻沒有“千古一帝”秦始皇。至於為何沒有秦始皇,據說是他德行不好,是“暴君”,成為警示後人之“樣板”,如康熙所說:“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應盡入廟崇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秦始皇之偉大功績有目共睹,沒有他建立大一統政治格局,中國也許就成為下一個“歐洲”,邦國林立。正如西方學者所評價的那樣,“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區別在於,歐洲總是小國林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政治及社會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脈阻隔等地理因素。當然,中國的統一,秦始皇起過重要作用。”“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由此可知,秦始皇絕對算是大帝,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李贄給他的標籤)。那麼,如果朱元璋當時將秦始皇拉入16帝,那誰將會被踢出局呢?前提是,朱元璋不能增設席位。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先看誰不可能被踢出局,他們有何貢獻,憑啥踢不了

元世祖忽必烈:也許有人會說,忽必烈是元朝開國皇帝,是蒙古族,這在“夷夏觀念”異常濃厚之古代中國,理應第一個被踢出局,實則大錯。忽必烈是絕對不能踢出局的,老朱不允許這麼幹。兩個原因,其一、忽必烈玩漢化改革,在位期間力求融入華夏文化體系。要知道,“元”這國號,取自經典書籍《易經》“大哉乾元”一詞,一改之前王朝命名看“帝王出身”之慣例。其二、老朱需要安撫北方蒙古各部落,拉攏忽必烈很必要。史家評價:“今主上應期開運,資賦英明,喜衣冠,崇禮樂,樂賢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為諸王推戴。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評價相當高。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按照道德品質評,唐太宗李世民肯定要被踢出局,殺兄弟、殺侄子、霸佔弟媳、威逼父親,這豈是“為人臣子”所應該做的。不過,李世民還是不會被踢出局,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李世民即位後,與民休息、勸課農桑、獎勵耕織、發展生產;整頓吏治、嚴懲貪腐、虛心納諫,一副“明君”形象躍然紙上。其二、李世民開發邊疆得力,維護了中原農耕文明之同時,還促進了民族融合,如其所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其三、朱元璋非常欣賞李世民,對其評價相當高,“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憑著老朱這“粉絲”,李世民不會被踢出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漢光武帝劉秀:這也是不能踢出局的皇帝,雖然他不是開國之君,但其歷史貢獻無異於開國之君。要知道,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天下英雄豪傑紛紛起兵搶佔地盤,劉家祖宗產業即將被瓜分殆盡。此時,早已家道中落的劉秀拉著一幫兄弟奮起抗爭,擊敗各路諸侯,再次恢復漢朝統治。歷史上看,王朝滅亡後,還能再次建立起大一統帝國且依舊由自家人掌權的,就劉秀一人做到。史家評價:“自古中興之盛,無出於光武矣。奮寡而擊眾,眾弱而復強,起身徒步之中甫十餘年,大業以濟,算計見效,光乎周宣。”朱元璋評價:“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這歷史功績,怎能踢出局呢。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漢高祖劉邦:若從道德品質上看,劉邦實在不咋地,典型的“小流氓”和“無賴之徒”。為了躲避項羽追兵,丟下老婆呂雉,中途還將兒子劉盈、女兒魯元公主扔下車;項羽要烹飪劉太公(劉邦父親),劉邦說:我們是兄弟,你烹飪他,分我一杯羹吧,搞得項羽很無奈。不過,劉邦畢竟結束了秦末大動亂局面,再次建立起大一統政治,這功績很大。《漢紀》評價:“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雲,徵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歷數所授,神祇所相。”此外,沒有劉邦建立西漢,何談“漢民族”呢?所以,劉邦可以入列。

"

帝王廟,顧名思義,是祭祀帝王之廟宇。不過,明朝之前,帝王廟只祭拜自家帝王,不拜先朝國君,具有濃厚的家族色彩。1368年,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再次建立漢人帝國——大明。為了體現華夏民族之優秀傳統,為了體現華夏正統之延綿不絕,朱元璋決定建立“歷代帝王廟”,供奉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以及各朝開國君王,共祭祀16位,可卻沒有“千古一帝”秦始皇。至於為何沒有秦始皇,據說是他德行不好,是“暴君”,成為警示後人之“樣板”,如康熙所說:“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應盡入廟崇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秦始皇之偉大功績有目共睹,沒有他建立大一統政治格局,中國也許就成為下一個“歐洲”,邦國林立。正如西方學者所評價的那樣,“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區別在於,歐洲總是小國林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政治及社會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脈阻隔等地理因素。當然,中國的統一,秦始皇起過重要作用。”“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由此可知,秦始皇絕對算是大帝,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李贄給他的標籤)。那麼,如果朱元璋當時將秦始皇拉入16帝,那誰將會被踢出局呢?前提是,朱元璋不能增設席位。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先看誰不可能被踢出局,他們有何貢獻,憑啥踢不了

元世祖忽必烈:也許有人會說,忽必烈是元朝開國皇帝,是蒙古族,這在“夷夏觀念”異常濃厚之古代中國,理應第一個被踢出局,實則大錯。忽必烈是絕對不能踢出局的,老朱不允許這麼幹。兩個原因,其一、忽必烈玩漢化改革,在位期間力求融入華夏文化體系。要知道,“元”這國號,取自經典書籍《易經》“大哉乾元”一詞,一改之前王朝命名看“帝王出身”之慣例。其二、老朱需要安撫北方蒙古各部落,拉攏忽必烈很必要。史家評價:“今主上應期開運,資賦英明,喜衣冠,崇禮樂,樂賢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為諸王推戴。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評價相當高。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按照道德品質評,唐太宗李世民肯定要被踢出局,殺兄弟、殺侄子、霸佔弟媳、威逼父親,這豈是“為人臣子”所應該做的。不過,李世民還是不會被踢出局,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李世民即位後,與民休息、勸課農桑、獎勵耕織、發展生產;整頓吏治、嚴懲貪腐、虛心納諫,一副“明君”形象躍然紙上。其二、李世民開發邊疆得力,維護了中原農耕文明之同時,還促進了民族融合,如其所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其三、朱元璋非常欣賞李世民,對其評價相當高,“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憑著老朱這“粉絲”,李世民不會被踢出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漢光武帝劉秀:這也是不能踢出局的皇帝,雖然他不是開國之君,但其歷史貢獻無異於開國之君。要知道,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天下英雄豪傑紛紛起兵搶佔地盤,劉家祖宗產業即將被瓜分殆盡。此時,早已家道中落的劉秀拉著一幫兄弟奮起抗爭,擊敗各路諸侯,再次恢復漢朝統治。歷史上看,王朝滅亡後,還能再次建立起大一統帝國且依舊由自家人掌權的,就劉秀一人做到。史家評價:“自古中興之盛,無出於光武矣。奮寡而擊眾,眾弱而復強,起身徒步之中甫十餘年,大業以濟,算計見效,光乎周宣。”朱元璋評價:“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這歷史功績,怎能踢出局呢。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漢高祖劉邦:若從道德品質上看,劉邦實在不咋地,典型的“小流氓”和“無賴之徒”。為了躲避項羽追兵,丟下老婆呂雉,中途還將兒子劉盈、女兒魯元公主扔下車;項羽要烹飪劉太公(劉邦父親),劉邦說:我們是兄弟,你烹飪他,分我一杯羹吧,搞得項羽很無奈。不過,劉邦畢竟結束了秦末大動亂局面,再次建立起大一統政治,這功績很大。《漢紀》評價:“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雲,徵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歷數所授,神祇所相。”此外,沒有劉邦建立西漢,何談“漢民族”呢?所以,劉邦可以入列。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禹、湯、武王:幾乎不可能被踢出局,為何呢?夏禹,“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之故事知道吧,此種為國、為民之精神,正是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若是他被踢出局,中華民族何談“美德”、“勤勞”、“勇敢”、“智慧”呢?商湯、周武王兩位更加不可能了,道理很簡單,他倆已經成為後世嚴懲暴君之典範,是大夥心目中的“理想君王”,“湯武革命、順乎天、應乎人”。禹、湯、武王,歷來受儒家士大夫吹捧,豈能踢出局。

"

帝王廟,顧名思義,是祭祀帝王之廟宇。不過,明朝之前,帝王廟只祭拜自家帝王,不拜先朝國君,具有濃厚的家族色彩。1368年,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再次建立漢人帝國——大明。為了體現華夏民族之優秀傳統,為了體現華夏正統之延綿不絕,朱元璋決定建立“歷代帝王廟”,供奉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以及各朝開國君王,共祭祀16位,可卻沒有“千古一帝”秦始皇。至於為何沒有秦始皇,據說是他德行不好,是“暴君”,成為警示後人之“樣板”,如康熙所說:“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應盡入廟崇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秦始皇之偉大功績有目共睹,沒有他建立大一統政治格局,中國也許就成為下一個“歐洲”,邦國林立。正如西方學者所評價的那樣,“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區別在於,歐洲總是小國林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政治及社會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脈阻隔等地理因素。當然,中國的統一,秦始皇起過重要作用。”“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由此可知,秦始皇絕對算是大帝,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李贄給他的標籤)。那麼,如果朱元璋當時將秦始皇拉入16帝,那誰將會被踢出局呢?前提是,朱元璋不能增設席位。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先看誰不可能被踢出局,他們有何貢獻,憑啥踢不了

元世祖忽必烈:也許有人會說,忽必烈是元朝開國皇帝,是蒙古族,這在“夷夏觀念”異常濃厚之古代中國,理應第一個被踢出局,實則大錯。忽必烈是絕對不能踢出局的,老朱不允許這麼幹。兩個原因,其一、忽必烈玩漢化改革,在位期間力求融入華夏文化體系。要知道,“元”這國號,取自經典書籍《易經》“大哉乾元”一詞,一改之前王朝命名看“帝王出身”之慣例。其二、老朱需要安撫北方蒙古各部落,拉攏忽必烈很必要。史家評價:“今主上應期開運,資賦英明,喜衣冠,崇禮樂,樂賢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為諸王推戴。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評價相當高。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按照道德品質評,唐太宗李世民肯定要被踢出局,殺兄弟、殺侄子、霸佔弟媳、威逼父親,這豈是“為人臣子”所應該做的。不過,李世民還是不會被踢出局,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李世民即位後,與民休息、勸課農桑、獎勵耕織、發展生產;整頓吏治、嚴懲貪腐、虛心納諫,一副“明君”形象躍然紙上。其二、李世民開發邊疆得力,維護了中原農耕文明之同時,還促進了民族融合,如其所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其三、朱元璋非常欣賞李世民,對其評價相當高,“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憑著老朱這“粉絲”,李世民不會被踢出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漢光武帝劉秀:這也是不能踢出局的皇帝,雖然他不是開國之君,但其歷史貢獻無異於開國之君。要知道,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天下英雄豪傑紛紛起兵搶佔地盤,劉家祖宗產業即將被瓜分殆盡。此時,早已家道中落的劉秀拉著一幫兄弟奮起抗爭,擊敗各路諸侯,再次恢復漢朝統治。歷史上看,王朝滅亡後,還能再次建立起大一統帝國且依舊由自家人掌權的,就劉秀一人做到。史家評價:“自古中興之盛,無出於光武矣。奮寡而擊眾,眾弱而復強,起身徒步之中甫十餘年,大業以濟,算計見效,光乎周宣。”朱元璋評價:“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這歷史功績,怎能踢出局呢。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漢高祖劉邦:若從道德品質上看,劉邦實在不咋地,典型的“小流氓”和“無賴之徒”。為了躲避項羽追兵,丟下老婆呂雉,中途還將兒子劉盈、女兒魯元公主扔下車;項羽要烹飪劉太公(劉邦父親),劉邦說:我們是兄弟,你烹飪他,分我一杯羹吧,搞得項羽很無奈。不過,劉邦畢竟結束了秦末大動亂局面,再次建立起大一統政治,這功績很大。《漢紀》評價:“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雲,徵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歷數所授,神祇所相。”此外,沒有劉邦建立西漢,何談“漢民族”呢?所以,劉邦可以入列。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禹、湯、武王:幾乎不可能被踢出局,為何呢?夏禹,“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之故事知道吧,此種為國、為民之精神,正是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若是他被踢出局,中華民族何談“美德”、“勤勞”、“勇敢”、“智慧”呢?商湯、周武王兩位更加不可能了,道理很簡單,他倆已經成為後世嚴懲暴君之典範,是大夥心目中的“理想君王”,“湯武革命、順乎天、應乎人”。禹、湯、武王,歷來受儒家士大夫吹捧,豈能踢出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三皇五帝:毫無理由被踢出局,所有人都可以不入列,但“三皇五帝”絕對要進入帝王廟,否則何談“中華民族”呢?三皇五帝版本很多,三皇是誰?五帝又是誰?歷來說法不一,且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也未可知。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入列王廟,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之象徵,是華夏之根,豈能不要。

說了上述15位不能被踢出局之帝王,而被踢出局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了,這是為何呢?其實,趙匡胤貢獻非常大,結束唐末五代藩鎮割據局面,還中原大地一片安寧;直言不殺文官,將文官抬到極高位置,開創了“文官政治”新局面,意義相當大。那麼,為何秦始皇入列16帝,趙匡胤得讓出呢?

"

帝王廟,顧名思義,是祭祀帝王之廟宇。不過,明朝之前,帝王廟只祭拜自家帝王,不拜先朝國君,具有濃厚的家族色彩。1368年,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再次建立漢人帝國——大明。為了體現華夏民族之優秀傳統,為了體現華夏正統之延綿不絕,朱元璋決定建立“歷代帝王廟”,供奉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以及各朝開國君王,共祭祀16位,可卻沒有“千古一帝”秦始皇。至於為何沒有秦始皇,據說是他德行不好,是“暴君”,成為警示後人之“樣板”,如康熙所說:“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應盡入廟崇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秦始皇之偉大功績有目共睹,沒有他建立大一統政治格局,中國也許就成為下一個“歐洲”,邦國林立。正如西方學者所評價的那樣,“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區別在於,歐洲總是小國林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政治及社會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脈阻隔等地理因素。當然,中國的統一,秦始皇起過重要作用。”“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由此可知,秦始皇絕對算是大帝,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李贄給他的標籤)。那麼,如果朱元璋當時將秦始皇拉入16帝,那誰將會被踢出局呢?前提是,朱元璋不能增設席位。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先看誰不可能被踢出局,他們有何貢獻,憑啥踢不了

元世祖忽必烈:也許有人會說,忽必烈是元朝開國皇帝,是蒙古族,這在“夷夏觀念”異常濃厚之古代中國,理應第一個被踢出局,實則大錯。忽必烈是絕對不能踢出局的,老朱不允許這麼幹。兩個原因,其一、忽必烈玩漢化改革,在位期間力求融入華夏文化體系。要知道,“元”這國號,取自經典書籍《易經》“大哉乾元”一詞,一改之前王朝命名看“帝王出身”之慣例。其二、老朱需要安撫北方蒙古各部落,拉攏忽必烈很必要。史家評價:“今主上應期開運,資賦英明,喜衣冠,崇禮樂,樂賢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為諸王推戴。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評價相當高。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按照道德品質評,唐太宗李世民肯定要被踢出局,殺兄弟、殺侄子、霸佔弟媳、威逼父親,這豈是“為人臣子”所應該做的。不過,李世民還是不會被踢出局,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李世民即位後,與民休息、勸課農桑、獎勵耕織、發展生產;整頓吏治、嚴懲貪腐、虛心納諫,一副“明君”形象躍然紙上。其二、李世民開發邊疆得力,維護了中原農耕文明之同時,還促進了民族融合,如其所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其三、朱元璋非常欣賞李世民,對其評價相當高,“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憑著老朱這“粉絲”,李世民不會被踢出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漢光武帝劉秀:這也是不能踢出局的皇帝,雖然他不是開國之君,但其歷史貢獻無異於開國之君。要知道,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天下英雄豪傑紛紛起兵搶佔地盤,劉家祖宗產業即將被瓜分殆盡。此時,早已家道中落的劉秀拉著一幫兄弟奮起抗爭,擊敗各路諸侯,再次恢復漢朝統治。歷史上看,王朝滅亡後,還能再次建立起大一統帝國且依舊由自家人掌權的,就劉秀一人做到。史家評價:“自古中興之盛,無出於光武矣。奮寡而擊眾,眾弱而復強,起身徒步之中甫十餘年,大業以濟,算計見效,光乎周宣。”朱元璋評價:“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這歷史功績,怎能踢出局呢。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漢高祖劉邦:若從道德品質上看,劉邦實在不咋地,典型的“小流氓”和“無賴之徒”。為了躲避項羽追兵,丟下老婆呂雉,中途還將兒子劉盈、女兒魯元公主扔下車;項羽要烹飪劉太公(劉邦父親),劉邦說:我們是兄弟,你烹飪他,分我一杯羹吧,搞得項羽很無奈。不過,劉邦畢竟結束了秦末大動亂局面,再次建立起大一統政治,這功績很大。《漢紀》評價:“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雲,徵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歷數所授,神祇所相。”此外,沒有劉邦建立西漢,何談“漢民族”呢?所以,劉邦可以入列。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禹、湯、武王:幾乎不可能被踢出局,為何呢?夏禹,“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之故事知道吧,此種為國、為民之精神,正是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若是他被踢出局,中華民族何談“美德”、“勤勞”、“勇敢”、“智慧”呢?商湯、周武王兩位更加不可能了,道理很簡單,他倆已經成為後世嚴懲暴君之典範,是大夥心目中的“理想君王”,“湯武革命、順乎天、應乎人”。禹、湯、武王,歷來受儒家士大夫吹捧,豈能踢出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三皇五帝:毫無理由被踢出局,所有人都可以不入列,但“三皇五帝”絕對要進入帝王廟,否則何談“中華民族”呢?三皇五帝版本很多,三皇是誰?五帝又是誰?歷來說法不一,且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也未可知。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入列王廟,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之象徵,是華夏之根,豈能不要。

說了上述15位不能被踢出局之帝王,而被踢出局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了,這是為何呢?其實,趙匡胤貢獻非常大,結束唐末五代藩鎮割據局面,還中原大地一片安寧;直言不殺文官,將文官抬到極高位置,開創了“文官政治”新局面,意義相當大。那麼,為何秦始皇入列16帝,趙匡胤得讓出呢?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其一、趙匡胤得位不正,欺負柴宗訓孤兒寡母。要知道,趙匡胤可是周世宗柴榮一手提拔的,可柴榮一死,屍骨未寒,他就直接玩“陳橋兵變”,搞“黃袍加身”了,有點不厚到。

其二、未能完成國家統一,宋朝並非大一統王朝。柴榮在位時,可以追著契丹狂虐,若不是英年早逝,早就拿下幽雲十六州了。可趙匡胤就不行,對契丹戰爭沒勝利過,攻擊北漢時,契丹一來,直接撤軍了事。趙匡胤不行,之後的帝王更加不行,兩宋從未完成統一而是與北方政權對峙,不是大一統帝國。

其三、重文輕武過頭了,宋朝成了“弱宋”。趙匡胤玩“文官政治”沒錯,可卻玩壞了,因害怕唐末五代藩鎮割據局面重現,害怕武將玩“黃袍加身”,極力壓制武將地位。結果呢?宋朝軍力不行,被北方吊打,還送錢、稱臣,完全沒了“天朝上國”樣子。更慘的是,徽宗、欽宗被金人拉去東北看“冰雕”;南宋小皇帝被蒙古人“勸”去南海“游泳”。

"

帝王廟,顧名思義,是祭祀帝王之廟宇。不過,明朝之前,帝王廟只祭拜自家帝王,不拜先朝國君,具有濃厚的家族色彩。1368年,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再次建立漢人帝國——大明。為了體現華夏民族之優秀傳統,為了體現華夏正統之延綿不絕,朱元璋決定建立“歷代帝王廟”,供奉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以及各朝開國君王,共祭祀16位,可卻沒有“千古一帝”秦始皇。至於為何沒有秦始皇,據說是他德行不好,是“暴君”,成為警示後人之“樣板”,如康熙所說:“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應盡入廟崇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秦始皇之偉大功績有目共睹,沒有他建立大一統政治格局,中國也許就成為下一個“歐洲”,邦國林立。正如西方學者所評價的那樣,“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區別在於,歐洲總是小國林立,而中國則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政治及社會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脈阻隔等地理因素。當然,中國的統一,秦始皇起過重要作用。”“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由此可知,秦始皇絕對算是大帝,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李贄給他的標籤)。那麼,如果朱元璋當時將秦始皇拉入16帝,那誰將會被踢出局呢?前提是,朱元璋不能增設席位。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先看誰不可能被踢出局,他們有何貢獻,憑啥踢不了

元世祖忽必烈:也許有人會說,忽必烈是元朝開國皇帝,是蒙古族,這在“夷夏觀念”異常濃厚之古代中國,理應第一個被踢出局,實則大錯。忽必烈是絕對不能踢出局的,老朱不允許這麼幹。兩個原因,其一、忽必烈玩漢化改革,在位期間力求融入華夏文化體系。要知道,“元”這國號,取自經典書籍《易經》“大哉乾元”一詞,一改之前王朝命名看“帝王出身”之慣例。其二、老朱需要安撫北方蒙古各部落,拉攏忽必烈很必要。史家評價:“今主上應期開運,資賦英明,喜衣冠,崇禮樂,樂賢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為諸王推戴。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評價相當高。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按照道德品質評,唐太宗李世民肯定要被踢出局,殺兄弟、殺侄子、霸佔弟媳、威逼父親,這豈是“為人臣子”所應該做的。不過,李世民還是不會被踢出局,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李世民即位後,與民休息、勸課農桑、獎勵耕織、發展生產;整頓吏治、嚴懲貪腐、虛心納諫,一副“明君”形象躍然紙上。其二、李世民開發邊疆得力,維護了中原農耕文明之同時,還促進了民族融合,如其所言:“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其三、朱元璋非常欣賞李世民,對其評價相當高,“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憑著老朱這“粉絲”,李世民不會被踢出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漢光武帝劉秀:這也是不能踢出局的皇帝,雖然他不是開國之君,但其歷史貢獻無異於開國之君。要知道,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天下英雄豪傑紛紛起兵搶佔地盤,劉家祖宗產業即將被瓜分殆盡。此時,早已家道中落的劉秀拉著一幫兄弟奮起抗爭,擊敗各路諸侯,再次恢復漢朝統治。歷史上看,王朝滅亡後,還能再次建立起大一統帝國且依舊由自家人掌權的,就劉秀一人做到。史家評價:“自古中興之盛,無出於光武矣。奮寡而擊眾,眾弱而復強,起身徒步之中甫十餘年,大業以濟,算計見效,光乎周宣。”朱元璋評價:“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就這歷史功績,怎能踢出局呢。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漢高祖劉邦:若從道德品質上看,劉邦實在不咋地,典型的“小流氓”和“無賴之徒”。為了躲避項羽追兵,丟下老婆呂雉,中途還將兒子劉盈、女兒魯元公主扔下車;項羽要烹飪劉太公(劉邦父親),劉邦說:我們是兄弟,你烹飪他,分我一杯羹吧,搞得項羽很無奈。不過,劉邦畢竟結束了秦末大動亂局面,再次建立起大一統政治,這功績很大。《漢紀》評價:“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雲,徵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歷數所授,神祇所相。”此外,沒有劉邦建立西漢,何談“漢民族”呢?所以,劉邦可以入列。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禹、湯、武王:幾乎不可能被踢出局,為何呢?夏禹,“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之故事知道吧,此種為國、為民之精神,正是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若是他被踢出局,中華民族何談“美德”、“勤勞”、“勇敢”、“智慧”呢?商湯、周武王兩位更加不可能了,道理很簡單,他倆已經成為後世嚴懲暴君之典範,是大夥心目中的“理想君王”,“湯武革命、順乎天、應乎人”。禹、湯、武王,歷來受儒家士大夫吹捧,豈能踢出局。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三皇五帝:毫無理由被踢出局,所有人都可以不入列,但“三皇五帝”絕對要進入帝王廟,否則何談“中華民族”呢?三皇五帝版本很多,三皇是誰?五帝又是誰?歷來說法不一,且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也未可知。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入列王廟,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之象徵,是華夏之根,豈能不要。

說了上述15位不能被踢出局之帝王,而被踢出局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了,這是為何呢?其實,趙匡胤貢獻非常大,結束唐末五代藩鎮割據局面,還中原大地一片安寧;直言不殺文官,將文官抬到極高位置,開創了“文官政治”新局面,意義相當大。那麼,為何秦始皇入列16帝,趙匡胤得讓出呢?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其一、趙匡胤得位不正,欺負柴宗訓孤兒寡母。要知道,趙匡胤可是周世宗柴榮一手提拔的,可柴榮一死,屍骨未寒,他就直接玩“陳橋兵變”,搞“黃袍加身”了,有點不厚到。

其二、未能完成國家統一,宋朝並非大一統王朝。柴榮在位時,可以追著契丹狂虐,若不是英年早逝,早就拿下幽雲十六州了。可趙匡胤就不行,對契丹戰爭沒勝利過,攻擊北漢時,契丹一來,直接撤軍了事。趙匡胤不行,之後的帝王更加不行,兩宋從未完成統一而是與北方政權對峙,不是大一統帝國。

其三、重文輕武過頭了,宋朝成了“弱宋”。趙匡胤玩“文官政治”沒錯,可卻玩壞了,因害怕唐末五代藩鎮割據局面重現,害怕武將玩“黃袍加身”,極力壓制武將地位。結果呢?宋朝軍力不行,被北方吊打,還送錢、稱臣,完全沒了“天朝上國”樣子。更慘的是,徽宗、欽宗被金人拉去東北看“冰雕”;南宋小皇帝被蒙古人“勸”去南海“游泳”。

“千古一帝”秦始皇若能入圍帝王廟16席,誰將會被踢出局?

綜上所述,若是秦始皇入列王廟16帝,宋太祖趙匡胤有可能被踢出局,這並不是說他貢獻小,而是與秦始皇相比,他還是有差距。各位說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