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偉大帝王。

先有秦皇漢武,再有唐宗宋祖,更有大明太祖成祖,這些都是帝王中的明星。

然而,有這麼一位皇帝,其文治武功不輸其中任何一位,但卻聲名不顯。更因其晚年的一個錯誤決定,導致王朝短命。

他就是堪稱千古一帝的大隋文皇帝——楊堅。

"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偉大帝王。

先有秦皇漢武,再有唐宗宋祖,更有大明太祖成祖,這些都是帝王中的明星。

然而,有這麼一位皇帝,其文治武功不輸其中任何一位,但卻聲名不顯。更因其晚年的一個錯誤決定,導致王朝短命。

他就是堪稱千古一帝的大隋文皇帝——楊堅。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隋文帝楊堅劇照

西晉滅亡後,中國就被拖入長達三百年的黑暗時期,軍閥割據,朝代更迭,史稱“南北朝時期”。

楊堅就是南北朝時期北周的一位貴族。

北周宣帝即位,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大概就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級別。

後來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建立大隋,在位24年。

隋文帝一生功績卓著:確立三省六部制度、簡化地方行政機構、廢除酷刑,修訂《開皇律》、實行均田制度、設置義倉賑濟饑民、建立科舉選士制度、結束南北朝三百年紛亂局面。

其中最重要的功績有三件: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科舉制、結束南北朝亂世。

第一件:確立三省六部制

"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偉大帝王。

先有秦皇漢武,再有唐宗宋祖,更有大明太祖成祖,這些都是帝王中的明星。

然而,有這麼一位皇帝,其文治武功不輸其中任何一位,但卻聲名不顯。更因其晚年的一個錯誤決定,導致王朝短命。

他就是堪稱千古一帝的大隋文皇帝——楊堅。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隋文帝楊堅劇照

西晉滅亡後,中國就被拖入長達三百年的黑暗時期,軍閥割據,朝代更迭,史稱“南北朝時期”。

楊堅就是南北朝時期北周的一位貴族。

北周宣帝即位,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大概就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級別。

後來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建立大隋,在位24年。

隋文帝一生功績卓著:確立三省六部制度、簡化地方行政機構、廢除酷刑,修訂《開皇律》、實行均田制度、設置義倉賑濟饑民、建立科舉選士制度、結束南北朝三百年紛亂局面。

其中最重要的功績有三件: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科舉制、結束南北朝亂世。

第一件:確立三省六部制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作為一種沿用千年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並非一夜之間生髮的天才發明,隋文帝也決無無中生有的政治智慧。隋朝官制的生髮與確定,也是其來有自的歷史進程的一大節點。

自秦始皇稱帝,廢除分封制,實行三公九卿制以來,經千年發展演變,歷南北朝三百年亂世更迭,至楊堅稱帝,三省六部制已經發展成熟。

這種制度的出現使得秦漢以來宰相的這個職位被大大的弱化,皇權得到了真正的統一,而六部也是各司其職的,這樣一來對於皇權的威脅就被大大地縮小了。

所以,隋文帝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確立了這樣一種加強皇權的管理體制,奠定了後世歷朝歷代的政治架構,影響千年。

第二件:建立科舉制

"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偉大帝王。

先有秦皇漢武,再有唐宗宋祖,更有大明太祖成祖,這些都是帝王中的明星。

然而,有這麼一位皇帝,其文治武功不輸其中任何一位,但卻聲名不顯。更因其晚年的一個錯誤決定,導致王朝短命。

他就是堪稱千古一帝的大隋文皇帝——楊堅。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隋文帝楊堅劇照

西晉滅亡後,中國就被拖入長達三百年的黑暗時期,軍閥割據,朝代更迭,史稱“南北朝時期”。

楊堅就是南北朝時期北周的一位貴族。

北周宣帝即位,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大概就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級別。

後來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建立大隋,在位24年。

隋文帝一生功績卓著:確立三省六部制度、簡化地方行政機構、廢除酷刑,修訂《開皇律》、實行均田制度、設置義倉賑濟饑民、建立科舉選士制度、結束南北朝三百年紛亂局面。

其中最重要的功績有三件: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科舉制、結束南北朝亂世。

第一件:確立三省六部制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作為一種沿用千年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並非一夜之間生髮的天才發明,隋文帝也決無無中生有的政治智慧。隋朝官制的生髮與確定,也是其來有自的歷史進程的一大節點。

自秦始皇稱帝,廢除分封制,實行三公九卿制以來,經千年發展演變,歷南北朝三百年亂世更迭,至楊堅稱帝,三省六部制已經發展成熟。

這種制度的出現使得秦漢以來宰相的這個職位被大大的弱化,皇權得到了真正的統一,而六部也是各司其職的,這樣一來對於皇權的威脅就被大大地縮小了。

所以,隋文帝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確立了這樣一種加強皇權的管理體制,奠定了後世歷朝歷代的政治架構,影響千年。

第二件:建立科舉制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秦朝以前,管理天下的群體由天子、諸侯、卿、士組成,依照血緣世襲。

到了漢朝,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

而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才,還讓士族得以把持朝廷人才來源。

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

南北朝時期,科舉萌發。

隋文帝即位以後,全國大部分的利益和權利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是為了加強皇權,而科舉制,就是為了化解階級矛盾。

科舉制的建立,正式設立分科考試製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選官不問門第,直接結束了隋朝以前官方人才的來源渠道由士族把控的局面。

直到1906年,才由清政府廢除,綿延1300年。

第三件:結束南北朝亂世

"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偉大帝王。

先有秦皇漢武,再有唐宗宋祖,更有大明太祖成祖,這些都是帝王中的明星。

然而,有這麼一位皇帝,其文治武功不輸其中任何一位,但卻聲名不顯。更因其晚年的一個錯誤決定,導致王朝短命。

他就是堪稱千古一帝的大隋文皇帝——楊堅。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隋文帝楊堅劇照

西晉滅亡後,中國就被拖入長達三百年的黑暗時期,軍閥割據,朝代更迭,史稱“南北朝時期”。

楊堅就是南北朝時期北周的一位貴族。

北周宣帝即位,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大概就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級別。

後來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建立大隋,在位24年。

隋文帝一生功績卓著:確立三省六部制度、簡化地方行政機構、廢除酷刑,修訂《開皇律》、實行均田制度、設置義倉賑濟饑民、建立科舉選士制度、結束南北朝三百年紛亂局面。

其中最重要的功績有三件: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科舉制、結束南北朝亂世。

第一件:確立三省六部制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作為一種沿用千年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並非一夜之間生髮的天才發明,隋文帝也決無無中生有的政治智慧。隋朝官制的生髮與確定,也是其來有自的歷史進程的一大節點。

自秦始皇稱帝,廢除分封制,實行三公九卿制以來,經千年發展演變,歷南北朝三百年亂世更迭,至楊堅稱帝,三省六部制已經發展成熟。

這種制度的出現使得秦漢以來宰相的這個職位被大大的弱化,皇權得到了真正的統一,而六部也是各司其職的,這樣一來對於皇權的威脅就被大大地縮小了。

所以,隋文帝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確立了這樣一種加強皇權的管理體制,奠定了後世歷朝歷代的政治架構,影響千年。

第二件:建立科舉制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秦朝以前,管理天下的群體由天子、諸侯、卿、士組成,依照血緣世襲。

到了漢朝,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

而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才,還讓士族得以把持朝廷人才來源。

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

南北朝時期,科舉萌發。

隋文帝即位以後,全國大部分的利益和權利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是為了加強皇權,而科舉制,就是為了化解階級矛盾。

科舉制的建立,正式設立分科考試製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選官不問門第,直接結束了隋朝以前官方人才的來源渠道由士族把控的局面。

直到1906年,才由清政府廢除,綿延1300年。

第三件:結束南北朝亂世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從亂世中統一的皇帝,只有兩個,一個秦始皇嬴政,一個隋文帝楊堅。(從傳統意義上來講,宋太祖趙匡胤並不能算是大統一王朝,但是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來說,宋朝又是當時天下的核心,所以也是正統王朝。)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後,統一的條件業已成熟,主要有三點:

一是社會整體需求統一。歷經亂世,飽經戰亂之苦的人民,有結束分裂,實現統一的強烈願望。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不僅要政治上統一,為經濟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而且也為統一創造了物質基礎。

二是民族融合促進統一。到南北朝後期,民族矛盾大大緩和,民族融合步伐加快,隋朝的建立,使南北方都是以漢族為主的封建政權,對峙的民族性質消失。

三是北強南弱奠定統一。北方政治較淸明,中央集權得到加強,經濟恢復發展,基礎雄厚,北方地廣人眾,軍事力量強大。而南方陳國政治上腐敗,經濟雖有發展,由於階級矛盾尖銳,人民不斷反抗,削弱了濟實力,再加上陳國地狹人少,軍事力量遠不及隋朝,北強南弱的局面出現。

至此,由北方實現統一已成定局。

"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偉大帝王。

先有秦皇漢武,再有唐宗宋祖,更有大明太祖成祖,這些都是帝王中的明星。

然而,有這麼一位皇帝,其文治武功不輸其中任何一位,但卻聲名不顯。更因其晚年的一個錯誤決定,導致王朝短命。

他就是堪稱千古一帝的大隋文皇帝——楊堅。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隋文帝楊堅劇照

西晉滅亡後,中國就被拖入長達三百年的黑暗時期,軍閥割據,朝代更迭,史稱“南北朝時期”。

楊堅就是南北朝時期北周的一位貴族。

北周宣帝即位,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大概就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級別。

後來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建立大隋,在位24年。

隋文帝一生功績卓著:確立三省六部制度、簡化地方行政機構、廢除酷刑,修訂《開皇律》、實行均田制度、設置義倉賑濟饑民、建立科舉選士制度、結束南北朝三百年紛亂局面。

其中最重要的功績有三件: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科舉制、結束南北朝亂世。

第一件:確立三省六部制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作為一種沿用千年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並非一夜之間生髮的天才發明,隋文帝也決無無中生有的政治智慧。隋朝官制的生髮與確定,也是其來有自的歷史進程的一大節點。

自秦始皇稱帝,廢除分封制,實行三公九卿制以來,經千年發展演變,歷南北朝三百年亂世更迭,至楊堅稱帝,三省六部制已經發展成熟。

這種制度的出現使得秦漢以來宰相的這個職位被大大的弱化,皇權得到了真正的統一,而六部也是各司其職的,這樣一來對於皇權的威脅就被大大地縮小了。

所以,隋文帝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確立了這樣一種加強皇權的管理體制,奠定了後世歷朝歷代的政治架構,影響千年。

第二件:建立科舉制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秦朝以前,管理天下的群體由天子、諸侯、卿、士組成,依照血緣世襲。

到了漢朝,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

而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才,還讓士族得以把持朝廷人才來源。

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

南北朝時期,科舉萌發。

隋文帝即位以後,全國大部分的利益和權利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是為了加強皇權,而科舉制,就是為了化解階級矛盾。

科舉制的建立,正式設立分科考試製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選官不問門第,直接結束了隋朝以前官方人才的來源渠道由士族把控的局面。

直到1906年,才由清政府廢除,綿延1300年。

第三件:結束南北朝亂世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從亂世中統一的皇帝,只有兩個,一個秦始皇嬴政,一個隋文帝楊堅。(從傳統意義上來講,宋太祖趙匡胤並不能算是大統一王朝,但是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來說,宋朝又是當時天下的核心,所以也是正統王朝。)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後,統一的條件業已成熟,主要有三點:

一是社會整體需求統一。歷經亂世,飽經戰亂之苦的人民,有結束分裂,實現統一的強烈願望。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不僅要政治上統一,為經濟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而且也為統一創造了物質基礎。

二是民族融合促進統一。到南北朝後期,民族矛盾大大緩和,民族融合步伐加快,隋朝的建立,使南北方都是以漢族為主的封建政權,對峙的民族性質消失。

三是北強南弱奠定統一。北方政治較淸明,中央集權得到加強,經濟恢復發展,基礎雄厚,北方地廣人眾,軍事力量強大。而南方陳國政治上腐敗,經濟雖有發展,由於階級矛盾尖銳,人民不斷反抗,削弱了濟實力,再加上陳國地狹人少,軍事力量遠不及隋朝,北強南弱的局面出現。

至此,由北方實現統一已成定局。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隋文帝順應天命,實現大一統。

除了上述三件影響深遠的大功績之外,隋文帝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均有卓越功績。

政治上修訂律法,整頓吏治;

在經濟上普查人口,設置糧倉,改革貨幣,一改魏晉以來奢侈之風,崇尚節儉,上行而下效,在很短的時間內,百業興旺,經濟繁榮景象由此而生,真正實現民富國強;

在軍事上北擊突厥,南平嶺南,大敗吐谷渾;民族問題上,稱隋文帝為“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

地處東北的契丹、靺鞨等族,或款塞歸附,或遣使貢獻;

另外,隋文帝即位後,立即回覆自己漢姓,並下詔求書。隋朝藏書量是中國曆代最多的,隋朝藏書最多時有37萬卷,77000多類的圖書,對漢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

可以說,隋文帝的文治武功,足以讓他稱為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帝王。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楊堅晚年卻因為一件事,而將導致自己辛苦創建的大隋江山拱手送人。

楊堅有五個兒子,大兒子楊勇為太子,容貌俊美,生性好學,善於詞賦之道,個性寬厚溫和且率真,為人不矯揉造作。

"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偉大帝王。

先有秦皇漢武,再有唐宗宋祖,更有大明太祖成祖,這些都是帝王中的明星。

然而,有這麼一位皇帝,其文治武功不輸其中任何一位,但卻聲名不顯。更因其晚年的一個錯誤決定,導致王朝短命。

他就是堪稱千古一帝的大隋文皇帝——楊堅。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隋文帝楊堅劇照

西晉滅亡後,中國就被拖入長達三百年的黑暗時期,軍閥割據,朝代更迭,史稱“南北朝時期”。

楊堅就是南北朝時期北周的一位貴族。

北周宣帝即位,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大概就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級別。

後來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建立大隋,在位24年。

隋文帝一生功績卓著:確立三省六部制度、簡化地方行政機構、廢除酷刑,修訂《開皇律》、實行均田制度、設置義倉賑濟饑民、建立科舉選士制度、結束南北朝三百年紛亂局面。

其中最重要的功績有三件: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科舉制、結束南北朝亂世。

第一件:確立三省六部制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作為一種沿用千年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並非一夜之間生髮的天才發明,隋文帝也決無無中生有的政治智慧。隋朝官制的生髮與確定,也是其來有自的歷史進程的一大節點。

自秦始皇稱帝,廢除分封制,實行三公九卿制以來,經千年發展演變,歷南北朝三百年亂世更迭,至楊堅稱帝,三省六部制已經發展成熟。

這種制度的出現使得秦漢以來宰相的這個職位被大大的弱化,皇權得到了真正的統一,而六部也是各司其職的,這樣一來對於皇權的威脅就被大大地縮小了。

所以,隋文帝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確立了這樣一種加強皇權的管理體制,奠定了後世歷朝歷代的政治架構,影響千年。

第二件:建立科舉制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秦朝以前,管理天下的群體由天子、諸侯、卿、士組成,依照血緣世襲。

到了漢朝,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

而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才,還讓士族得以把持朝廷人才來源。

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

南北朝時期,科舉萌發。

隋文帝即位以後,全國大部分的利益和權利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是為了加強皇權,而科舉制,就是為了化解階級矛盾。

科舉制的建立,正式設立分科考試製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選官不問門第,直接結束了隋朝以前官方人才的來源渠道由士族把控的局面。

直到1906年,才由清政府廢除,綿延1300年。

第三件:結束南北朝亂世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從亂世中統一的皇帝,只有兩個,一個秦始皇嬴政,一個隋文帝楊堅。(從傳統意義上來講,宋太祖趙匡胤並不能算是大統一王朝,但是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來說,宋朝又是當時天下的核心,所以也是正統王朝。)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後,統一的條件業已成熟,主要有三點:

一是社會整體需求統一。歷經亂世,飽經戰亂之苦的人民,有結束分裂,實現統一的強烈願望。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不僅要政治上統一,為經濟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而且也為統一創造了物質基礎。

二是民族融合促進統一。到南北朝後期,民族矛盾大大緩和,民族融合步伐加快,隋朝的建立,使南北方都是以漢族為主的封建政權,對峙的民族性質消失。

三是北強南弱奠定統一。北方政治較淸明,中央集權得到加強,經濟恢復發展,基礎雄厚,北方地廣人眾,軍事力量強大。而南方陳國政治上腐敗,經濟雖有發展,由於階級矛盾尖銳,人民不斷反抗,削弱了濟實力,再加上陳國地狹人少,軍事力量遠不及隋朝,北強南弱的局面出現。

至此,由北方實現統一已成定局。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隋文帝順應天命,實現大一統。

除了上述三件影響深遠的大功績之外,隋文帝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均有卓越功績。

政治上修訂律法,整頓吏治;

在經濟上普查人口,設置糧倉,改革貨幣,一改魏晉以來奢侈之風,崇尚節儉,上行而下效,在很短的時間內,百業興旺,經濟繁榮景象由此而生,真正實現民富國強;

在軍事上北擊突厥,南平嶺南,大敗吐谷渾;民族問題上,稱隋文帝為“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

地處東北的契丹、靺鞨等族,或款塞歸附,或遣使貢獻;

另外,隋文帝即位後,立即回覆自己漢姓,並下詔求書。隋朝藏書量是中國曆代最多的,隋朝藏書最多時有37萬卷,77000多類的圖書,對漢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

可以說,隋文帝的文治武功,足以讓他稱為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帝王。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楊堅晚年卻因為一件事,而將導致自己辛苦創建的大隋江山拱手送人。

楊堅有五個兒子,大兒子楊勇為太子,容貌俊美,生性好學,善於詞賦之道,個性寬厚溫和且率真,為人不矯揉造作。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太子楊勇被廢劇照

太子妃元氏不受寵愛,每天鬱鬱寡歡,沒多久得心病死了,獨孤皇后就懷疑另有內情,就派人監視太子楊勇。

而二兒子楊廣實在太機靈,對內刻意討好獨孤皇后,對外結交朝廷大臣,特別是拉攏權臣楊素,積極進行奪取太子地位的活動。

以有心算無心,楊勇慘敗:開皇二十年(600年),太子楊勇被貶為庶人,次子楊廣被立為太子。

"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偉大帝王。

先有秦皇漢武,再有唐宗宋祖,更有大明太祖成祖,這些都是帝王中的明星。

然而,有這麼一位皇帝,其文治武功不輸其中任何一位,但卻聲名不顯。更因其晚年的一個錯誤決定,導致王朝短命。

他就是堪稱千古一帝的大隋文皇帝——楊堅。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隋文帝楊堅劇照

西晉滅亡後,中國就被拖入長達三百年的黑暗時期,軍閥割據,朝代更迭,史稱“南北朝時期”。

楊堅就是南北朝時期北周的一位貴族。

北周宣帝即位,楊堅為上柱國、大司馬,大概就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級別。

後來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建立大隋,在位24年。

隋文帝一生功績卓著:確立三省六部制度、簡化地方行政機構、廢除酷刑,修訂《開皇律》、實行均田制度、設置義倉賑濟饑民、建立科舉選士制度、結束南北朝三百年紛亂局面。

其中最重要的功績有三件: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科舉制、結束南北朝亂世。

第一件:確立三省六部制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作為一種沿用千年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並非一夜之間生髮的天才發明,隋文帝也決無無中生有的政治智慧。隋朝官制的生髮與確定,也是其來有自的歷史進程的一大節點。

自秦始皇稱帝,廢除分封制,實行三公九卿制以來,經千年發展演變,歷南北朝三百年亂世更迭,至楊堅稱帝,三省六部制已經發展成熟。

這種制度的出現使得秦漢以來宰相的這個職位被大大的弱化,皇權得到了真正的統一,而六部也是各司其職的,這樣一來對於皇權的威脅就被大大地縮小了。

所以,隋文帝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確立了這樣一種加強皇權的管理體制,奠定了後世歷朝歷代的政治架構,影響千年。

第二件:建立科舉制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秦朝以前,管理天下的群體由天子、諸侯、卿、士組成,依照血緣世襲。

到了漢朝,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

而魏晉時代,士族勢力強大,常影響中正官考核人才,後來甚至所憑準則僅限於門第出身。不但堵塞了從民間取才,還讓士族得以把持朝廷人才來源。

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選官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

南北朝時期,科舉萌發。

隋文帝即位以後,全國大部分的利益和權利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是為了加強皇權,而科舉制,就是為了化解階級矛盾。

科舉制的建立,正式設立分科考試製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選官不問門第,直接結束了隋朝以前官方人才的來源渠道由士族把控的局面。

直到1906年,才由清政府廢除,綿延1300年。

第三件:結束南北朝亂世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從亂世中統一的皇帝,只有兩個,一個秦始皇嬴政,一個隋文帝楊堅。(從傳統意義上來講,宋太祖趙匡胤並不能算是大統一王朝,但是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來說,宋朝又是當時天下的核心,所以也是正統王朝。)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後,統一的條件業已成熟,主要有三點:

一是社會整體需求統一。歷經亂世,飽經戰亂之苦的人民,有結束分裂,實現統一的強烈願望。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不僅要政治上統一,為經濟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而且也為統一創造了物質基礎。

二是民族融合促進統一。到南北朝後期,民族矛盾大大緩和,民族融合步伐加快,隋朝的建立,使南北方都是以漢族為主的封建政權,對峙的民族性質消失。

三是北強南弱奠定統一。北方政治較淸明,中央集權得到加強,經濟恢復發展,基礎雄厚,北方地廣人眾,軍事力量強大。而南方陳國政治上腐敗,經濟雖有發展,由於階級矛盾尖銳,人民不斷反抗,削弱了濟實力,再加上陳國地狹人少,軍事力量遠不及隋朝,北強南弱的局面出現。

至此,由北方實現統一已成定局。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隋文帝順應天命,實現大一統。

除了上述三件影響深遠的大功績之外,隋文帝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均有卓越功績。

政治上修訂律法,整頓吏治;

在經濟上普查人口,設置糧倉,改革貨幣,一改魏晉以來奢侈之風,崇尚節儉,上行而下效,在很短的時間內,百業興旺,經濟繁榮景象由此而生,真正實現民富國強;

在軍事上北擊突厥,南平嶺南,大敗吐谷渾;民族問題上,稱隋文帝為“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

地處東北的契丹、靺鞨等族,或款塞歸附,或遣使貢獻;

另外,隋文帝即位後,立即回覆自己漢姓,並下詔求書。隋朝藏書量是中國曆代最多的,隋朝藏書最多時有37萬卷,77000多類的圖書,對漢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

可以說,隋文帝的文治武功,足以讓他稱為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帝王。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楊堅晚年卻因為一件事,而將導致自己辛苦創建的大隋江山拱手送人。

楊堅有五個兒子,大兒子楊勇為太子,容貌俊美,生性好學,善於詞賦之道,個性寬厚溫和且率真,為人不矯揉造作。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太子楊勇被廢劇照

太子妃元氏不受寵愛,每天鬱鬱寡歡,沒多久得心病死了,獨孤皇后就懷疑另有內情,就派人監視太子楊勇。

而二兒子楊廣實在太機靈,對內刻意討好獨孤皇后,對外結交朝廷大臣,特別是拉攏權臣楊素,積極進行奪取太子地位的活動。

以有心算無心,楊勇慘敗:開皇二十年(600年),太子楊勇被貶為庶人,次子楊廣被立為太子。

此人功績堪稱千古一帝,若非晚年做錯一事,歷史將會改寫

楊廣劇照

這一立不要緊,直接導致了大隋國祚38年而終,成為歷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這也算是楊堅晚年最大的一個致命錯誤吧。

儘管楊堅晚年濫殺功臣,猜忌苛刻,還選錯了繼承人,但是,功過不能相掩。他的功績,足以讓他成為一位偉大的帝王。

【完】

文中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