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統治者想了一辦法,讓它兩千年屹立不倒

長城如今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個符號,許多國外友人不遠千里也要到訪長城,感受一下這個擁有上千年曆史的宏偉古蹟,站在城牆之上,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充滿硝煙的時代,長城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防禦建築,耗時耗力,從春秋時期開始就不斷進行加固修築,期間持續了兩千多年的時間。

這兩千年中,長城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也見證了我們的強大,關於長城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燕國,為了抵禦北方民族南下入侵,燕王命人修築長城作為防線,長城又稱為“方城、邊牆”,自燕王之後,歷代君王都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加固,鑄造烽火臺。

如今說起長城,人們第一印象往往都是秦始皇時期,曾修築長城抵禦外敵入侵,當時統一中原全境以後,秦始皇開始擔心夷狄會圖謀不軌,決定建造一個堅固的屏障,這就是綿延萬里的長城,這才有了今天令人驕傲的成就,長城顯著的抵擋了外族入侵,保證了中原地區百姓的利益。

中國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統治者想了一辦法,讓它兩千年屹立不倒

為了長治久安,秦始皇不惜動用上百萬民夫修城,然而這道防線卻成了秦國滅亡的催命符,秦國為此耗盡了國力,這項規模巨大的工程在今天看來也十分困難,何況是缺少機械運輸的古代呢,整個石牆全部都是由人工完成。

修城環境惡劣,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如今的氣勢恢宏背後都是由鮮血鑄成的,秦始皇為了早日完成任務,命大將蒙恬監軍,蒙恬作為邊關大將,手下有三十萬英勇將士,加上數百萬民夫,先後歷時6年時間,才完成了秦長城的初步規劃。

這項工程令人難以置信,不只是難度極高,修長城時秦國徵用民夫,這些人幾乎都沒有活著回來,將自己全部的血肉融入到了城牆之內,這些鮮活的生命又有誰來祭奠呢?人們只看到了長城的光鮮亮麗,卻沒有看到背後所付出的代價。

中國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統治者想了一辦法,讓它兩千年屹立不倒

為了保證長城的堅固性,秦始皇親自制定了嚴格的標準,磚牆的質量直接與民夫的性命掛鉤,建造長城的一塊石磚大致有四十多斤,當時沒有專業的測量機制,為了保證質量過關,只能在刑罰上加大懲治措施,確保工人不會偷工減料。

據說有一個檢測方法是將兩塊磚放在底部,上面墊上另一塊磚,低下留有縫隙,隨後讓人從一米的高度上垂直落下重物,如果上面的磚出現裂痕的話,就表明質量不合格,而這個工人的命也就不保了。

正是在這種嚴格的要求下,歷經千年依舊屹立不倒,反觀我們現在的高樓大廈,時不時就會爆出豆腐渣工程,相比之下令人心痛,此外當時沒有水泥,古人又是如何保證石磚之間緊密貼合,不會出現縫隙的呢?這些難不倒我們的祖先,一些技藝高超的工匠研製出了一種“粘合劑”,這種粘合劑以糯米、石灰混合而成,雖然現在看來十分簡單,但是在當時這種工藝相當複雜,而且耗資巨大。

中國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統治者想了一辦法,讓它兩千年屹立不倒

首先要把糯米長時間熬製粘稠,之後在想裡面添加石灰,不斷進行攪拌,製成了當時質量最高的“粘合劑”,不過當時兵荒馬亂,本來就有許多人吃不上飯,卻從家家戶戶繳納出糯米用來修城,這才造就了千年不倒的神話。

翻看傳承下來的古建築,除了長城以外,還有許多不朽遺蹟,這些都凝集了古代百姓們的智慧,就拿長城來說,它的偉大不僅表現在抵禦外敵入侵上面,還體現在這是無數人獻出生命才完成的宏偉鉅作,在強權統治下,人們激發了內在的聰明才智。

長城的背後還有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孟姜女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丈夫為了修築長城埋骨他鄉,痴情女子感動天地,這些因為長城而得到來的悽美故事一樣值得我們紀念,從這也能看出修長城是一件多麼偉大又殘忍的事。

中國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統治者想了一辦法,讓它兩千年屹立不倒

長城是一座造福後世的建築,不過以當時的大環境來說,長城卻是人們心目中的夢魘,讓本來就不安穩的社會更加動盪,史料記載:“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的確起到了防守屏障的作用,但是長城也讓百姓流離失所,親人陰陽相隔。

秦始皇為此耗盡了國力,秦國僅僅傳了二世就宣告滅亡,修長城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為這件事讓百姓對國家失望,對統治者怨恨,雖然能抵禦外敵,卻無法阻止人心渙散,這是再堅固的城池也無法做到的事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