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贏政後代被殺,但並不代表沒族裔,這14個姓氏與其有淵源

我國曆史第一個建立統一王朝並稱帝的是秦始皇,皇位傳到第二位胡亥就滅亡了。從歷史記載看,胡亥篡位後,賜殺扶蘇,逼殺公子高、公子將閭,還殺了10個公主。但從歷史資料看,秦始皇有23個兒子、10個女兒,但有名字的能在史料記載的並不多。秦朝胡亥被殺後,項羽攻入咸陽後,殺了胡亥的兒子子嬰,後人推斷秦始皇的後人絕嗣了。事實是這樣嗎?

秦始皇贏政後代被殺,但並不代表沒族裔,這14個姓氏與其有淵源

直系沒有還有族裔

秦始皇名政嬴政,“嬴”是其國姓,有的史料稱秦始皇“趙政”,因為其父在趙國做人質,他也出生在趙國,因此為保全自己,就取了趙姓。但史料記載,先秦時期的姓氏,男女有別,女人稱姓,男子稱氏。古代姓不變,但氏是根據家族變化而變化的。後來嬴政回秦國後,又重新恢復自己的本姓。在秦朝時姓與氏結合的較少,到西漢姓與氏才真正結合起來。

秦始皇贏政後代被殺,但並不代表沒族裔,這14個姓氏與其有淵源

嬴姓是上古時期的姓,與姜、姬、姚、姒、妘、妊、媯並稱八大姓。司馬遷在《史記》記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大業。大業娶少典之女,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而伯益輔佐舜主馴服鳥獸工作,因此得嬴姓,併成為舜的重臣。而伯益的後人被周孝王封在秦地,於是就有了嬴秦之說。從這個史料記載看,古代嬴姓十四氏是嬴姓的族系,主要包括廉、徐、江、秦、趙、黃、樑、馬、葛、谷、繆、鍾、費、瞿等姓氏。

秦始皇贏政後代被殺,但並不代表沒族裔,這14個姓氏與其有淵源

還有一種說法,秦朝滅亡後,秦始皇的族人為了避禍,大都改了其他姓氏,並淹沒在民間。因此即使秦始皇一支被滅絕,他的族人並未滅絕。

而現在在我國出現的嬴姓是否與秦始皇有關,並沒有歷史上考證。不過秦朝滅亡後,嬴姓正史有記載的是西漢嬴公和東漢嬴諮。明朝末年還有一員名將叫嬴啟高。

秦始皇贏政後代被殺,但並不代表沒族裔,這14個姓氏與其有淵源

日本為何攀“親”?

司馬遷在《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氏,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這裡所說嬴姓也秦始皇的一支,但秦始皇后人是否融入這些姓氏之中,並無從考證。就如北魏的拓跋氏後改元氏一樣,以及契丹人、金人融入中原,都是華夏血脈,很難考證其族裔。或許秦始皇大墓被挖掘後,能從其DNA中找尋其家族的密碼。

對秦始皇的後裔和族裔,我國學者也一直在找尋,但日本卻來攀親戚了。據資料記載,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曾公開表示他是秦始皇的後裔,羽田孜這一公開表示,日本及我國都感到很吃驚。日本作為大和民族的傳承,怎麼就和秦始皇掛在一起了?

秦始皇贏政後代被殺,但並不代表沒族裔,這14個姓氏與其有淵源

但日本也有自己的解釋,他們說秦始皇的子孫後來逃到朝鮮半島,然後再遷到日本,在日本姓“秦”,而這些秦姓人為天皇工作過,被天皇賜為“太秦公”。9世紀時,日本的秦氏後人演變成秦、河內秦、秦野、太秦公等15個姓氏。但明治維新後,天皇又讓秦始皇后裔改為羽田等姓。日本解釋是否依據史料,不得而知。

秦始皇贏政後代被殺,但並不代表沒族裔,這14個姓氏與其有淵源

日本史料有很多傳說,但日本有人稱是秦始皇后裔,更是無法考證。難道徐福帶去的500童男童女有嬴姓後人,但秦始皇后裔跑到日本,為何我國史料記載沒有明確記載呢?

目前嬴姓分佈

有人說秦始皇的嬴姓已經消失了,這種說法太絕對。據統計,嬴姓人分佈在山東、河北、福建、浙江、江蘇等22個省市,江蘇嬴姓最多,川黔等地也有分佈著四千多人。雖然人數少,但這些嬴姓族人都認為是秦始皇的後裔。

秦始皇贏政後代被殺,但並不代表沒族裔,這14個姓氏與其有淵源

近年來,隨著人們尋根的興起,姓氏郡望成為人們追尋家世淵源、認祖歸宗、朝拜祖先的一個重要依據。而從嬴氏最初發源之地,自伯益得姓,自非子食邑西犬丘。傳至秦始皇一帶嬴姓家族已經在陝甘一帶,因此嬴姓把陝西定為他們的郡望之地也屬正常。

秦始皇贏政後代被殺,但並不代表沒族裔,這14個姓氏與其有淵源

明末將領嬴啟高的後裔家譜記載:“原郡天水,又名西秦……”而嬴啟高的家族牌位上有“咸陽堂上”都與正史記載很相符。可以說秦始皇后裔並未消失,只是為了生存嬴姓改其他姓,後來再恢復成原姓。日本人要攀“親戚”,應該和中國嬴姓攀一攀,看是否體符合史料與家譜記載。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