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

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平臺

散文 / 詩詞 / 小說 / 情感

"

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平臺

散文 / 詩詞 / 小說 / 情感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千古之迷——古四海

關於“古四海”,迷失太久,史家不太願意傷此腦筋。但要探究遠古歷史,“古四海”是繞不過去的。要尋找“古四海”,還須先從關中盆地說起。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海水之下的大洋地殼稱為秦嶺古海板塊。秦嶺古海的南北兩側是兩塊古老的陸地,北邊的叫中朝古陸,即中朝古陸板塊,南邊的叫揚子古陸,即揚子古陸板塊。

在加里東運動時期,秦嶺古海板塊曾向中朝古陸板塊之下,發生過一次大的俯衝活動,當時在堅硬的古陸殼的強力抵制下,使秦嶺古海板塊的北部邊緣褶皺成山,形成中朝古陸南緣的一道鑲邊—即形成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秦嶺古海面積隨之變小。

印支運動時期,秦嶺古海板塊再次向中朝古陸板塊之下大規模地俯衝,其結果使秦嶺古海板塊全部褶皺成山—即形成秦嶺印支褶皺帶;到三疊紀末,秦嶺古海全部消失,秦嶺地區己成為連接南北古陸的褶皺山系。在此以前的漫長歲月中,秦嶺古海起著分隔南北的作用,並作為引起南北地質差異、生物群差異的原因之一。

而到這個時候,代海而起的秦嶺褶皺山系,便成為我國南北最重要的地質分界線。大約距今一億八千萬年至七千萬年之間發生的燕山運動時期,南邊的揚子古陸板塊向已經褶皺成山的秦嶺下面俯衝,結果使秦嶺山系不僅被迅速抬高,而且與中朝古陸斷開,進而還使中朝古陸之南緣發生斷陷,逐漸形成關中盆地。

夾持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脈之間的關中盆地,為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形成的巨型斷陷帶。盆地兩側均為高角度正斷層。南北兩側山脈沿斷層線不斷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塹式構造平原。關中盆地位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南至秦嶺,北接渭北北山。

關中盆地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西窄東寬,東西長約300公里,海拔400米左右,地勢西高東低,至黃河河床降到340米。南北寬窄不一,東部最寬達100千米,西安附近約75千米,眉縣一帶僅20千米,至寶雞逐漸閉合成峽谷,形似“新月”。

關中平原形成後,不僅有黃土堆積其間,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兩側支流攜帶大量泥沙填充淤積其中,第四紀鬆散沉積,最大厚度達7000餘米。眉縣以西,渭河河谷狹窄,發育有四至五級階地。以東河谷變寬,發育有三級階地。漫灘及一、二級階地寬廣平坦,連續分佈,三級以上階地多斷續分佈。二級階地以上各級階地均為黃土覆蓋。

渭河北岸,涇河以東的涇、石、洛衝洪積三角洲平原,寬達10—24km。渭洛兩河之間為在階地基礎上形成的沙丘地。漫灘地,海拔338~360米,高出水面1~6米。渭河一級階地,高出河漫灘地5~20米,高出水面5~25米。渭河二級階地,高出水面20~45米,高於一級階地2~15米,海拔360~385米,與三級階地呈緩坡接觸。渭河三級階地,海拔370~600米,高出渭河水面30~102米,前沿高出二級階地10~45米。

關中盆地南北兩邊黃土臺塬分為兩級黃土臺塬。一級黃土臺塬是在下更新世湖盆基礎上形成的,黃土厚100餘米,塬面高程540—880m,高出沖積平原40—170m,分佈於渭河北岸及西安、渭南、潼關等地。塬面上有窪地,塬周斜坡陡峭,沖溝發育。

當斜坡下部有隔水的軟弱土(巖)出露時,斜坡穩定性差。二級黃土臺塬主要分佈在寶雞、乾縣、藍田、白水、澄城等地,高600—1000m,高出一級黃土臺塬或高階地50—150m。二級黃土臺塬是在第三紀末準平原或山前洪積扇上形成的,黃土厚度一般小於100m,溝壑發育,地形破碎。

比如藍田橫嶺塬呈丘陵狀地貌形態,溝谷切深逾200m,大多切入第三紀地層,侵蝕強烈。上面敘述的是關中盆地的概況,在關中盆地南側便是本文命名的“中華臺”,包括自陝西華縣至臨潼一線的一級臺塬,包括高塘塬、臨渭區東、西二塬、新豐塬,西至白鹿塬至少陵塬一帶。其中包括二級臺塬藍田山。藍田山南靠秦嶺,北依驪山。

第三紀末期,由於秦嶺和驪山斷層急劇抬升,不斷隆起。到了第四紀,由於造山運動的結果,秦嶺向北延伸,帶動驪山再度隆起與藍田橫嶺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高峻而乾燥的地區。此時,洶湧的灞河無法直接向北入渭,改為向西數十公里北折而注入渭河。

由於地質變化,使藍田地區與汾渭湖盆分開,成為一個南、東、北三面環山的盆形谷地。這裡講的是藍田山的地質形成。其中,“藍田山”又有多個別名,如“覆車山”是相對於“有巢氏時代”,“三皇山”相對於“三皇時代”,“玉山”相對於西王母的“弇茲時代”等。


"

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平臺

散文 / 詩詞 / 小說 / 情感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千古之迷——古四海

關於“古四海”,迷失太久,史家不太願意傷此腦筋。但要探究遠古歷史,“古四海”是繞不過去的。要尋找“古四海”,還須先從關中盆地說起。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海水之下的大洋地殼稱為秦嶺古海板塊。秦嶺古海的南北兩側是兩塊古老的陸地,北邊的叫中朝古陸,即中朝古陸板塊,南邊的叫揚子古陸,即揚子古陸板塊。

在加里東運動時期,秦嶺古海板塊曾向中朝古陸板塊之下,發生過一次大的俯衝活動,當時在堅硬的古陸殼的強力抵制下,使秦嶺古海板塊的北部邊緣褶皺成山,形成中朝古陸南緣的一道鑲邊—即形成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秦嶺古海面積隨之變小。

印支運動時期,秦嶺古海板塊再次向中朝古陸板塊之下大規模地俯衝,其結果使秦嶺古海板塊全部褶皺成山—即形成秦嶺印支褶皺帶;到三疊紀末,秦嶺古海全部消失,秦嶺地區己成為連接南北古陸的褶皺山系。在此以前的漫長歲月中,秦嶺古海起著分隔南北的作用,並作為引起南北地質差異、生物群差異的原因之一。

而到這個時候,代海而起的秦嶺褶皺山系,便成為我國南北最重要的地質分界線。大約距今一億八千萬年至七千萬年之間發生的燕山運動時期,南邊的揚子古陸板塊向已經褶皺成山的秦嶺下面俯衝,結果使秦嶺山系不僅被迅速抬高,而且與中朝古陸斷開,進而還使中朝古陸之南緣發生斷陷,逐漸形成關中盆地。

夾持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脈之間的關中盆地,為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形成的巨型斷陷帶。盆地兩側均為高角度正斷層。南北兩側山脈沿斷層線不斷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塹式構造平原。關中盆地位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南至秦嶺,北接渭北北山。

關中盆地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西窄東寬,東西長約300公里,海拔400米左右,地勢西高東低,至黃河河床降到340米。南北寬窄不一,東部最寬達100千米,西安附近約75千米,眉縣一帶僅20千米,至寶雞逐漸閉合成峽谷,形似“新月”。

關中平原形成後,不僅有黃土堆積其間,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兩側支流攜帶大量泥沙填充淤積其中,第四紀鬆散沉積,最大厚度達7000餘米。眉縣以西,渭河河谷狹窄,發育有四至五級階地。以東河谷變寬,發育有三級階地。漫灘及一、二級階地寬廣平坦,連續分佈,三級以上階地多斷續分佈。二級階地以上各級階地均為黃土覆蓋。

渭河北岸,涇河以東的涇、石、洛衝洪積三角洲平原,寬達10—24km。渭洛兩河之間為在階地基礎上形成的沙丘地。漫灘地,海拔338~360米,高出水面1~6米。渭河一級階地,高出河漫灘地5~20米,高出水面5~25米。渭河二級階地,高出水面20~45米,高於一級階地2~15米,海拔360~385米,與三級階地呈緩坡接觸。渭河三級階地,海拔370~600米,高出渭河水面30~102米,前沿高出二級階地10~45米。

關中盆地南北兩邊黃土臺塬分為兩級黃土臺塬。一級黃土臺塬是在下更新世湖盆基礎上形成的,黃土厚100餘米,塬面高程540—880m,高出沖積平原40—170m,分佈於渭河北岸及西安、渭南、潼關等地。塬面上有窪地,塬周斜坡陡峭,沖溝發育。

當斜坡下部有隔水的軟弱土(巖)出露時,斜坡穩定性差。二級黃土臺塬主要分佈在寶雞、乾縣、藍田、白水、澄城等地,高600—1000m,高出一級黃土臺塬或高階地50—150m。二級黃土臺塬是在第三紀末準平原或山前洪積扇上形成的,黃土厚度一般小於100m,溝壑發育,地形破碎。

比如藍田橫嶺塬呈丘陵狀地貌形態,溝谷切深逾200m,大多切入第三紀地層,侵蝕強烈。上面敘述的是關中盆地的概況,在關中盆地南側便是本文命名的“中華臺”,包括自陝西華縣至臨潼一線的一級臺塬,包括高塘塬、臨渭區東、西二塬、新豐塬,西至白鹿塬至少陵塬一帶。其中包括二級臺塬藍田山。藍田山南靠秦嶺,北依驪山。

第三紀末期,由於秦嶺和驪山斷層急劇抬升,不斷隆起。到了第四紀,由於造山運動的結果,秦嶺向北延伸,帶動驪山再度隆起與藍田橫嶺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高峻而乾燥的地區。此時,洶湧的灞河無法直接向北入渭,改為向西數十公里北折而注入渭河。

由於地質變化,使藍田地區與汾渭湖盆分開,成為一個南、東、北三面環山的盆形谷地。這裡講的是藍田山的地質形成。其中,“藍田山”又有多個別名,如“覆車山”是相對於“有巢氏時代”,“三皇山”相對於“三皇時代”,“玉山”相對於西王母的“弇茲時代”等。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中華民族五千年以前的歷史皆發生在這裡。這裡是遠古歷史文化中心。“藍田山”在《山海經》裡稱作“不周山”。“古四海”是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來命名,必然有一箇中心,因為遠古歷史多發生在“藍田山”,所以,古東海、南海、北海、西海應該是以“藍田山”為中心所稱的。

那麼,“古四海”具體位於哪兒?“藍田山”四周有沒有“海”?從現今地貌看,完全沒有。

關於“古四海”,古籍中時時提及,但找不到論證“古四海”具體位置的任何文獻資料。今人偶有論及的,不是以今天的東海為基點,在山東一帶找來找去,就是滿世界去找,皆與遠古歷史相去甚遠。《山海經》的《海經》部分包含了豐富的遠古史料,但要引用首先必須確定“古四海”的地理位置。由於筆者尚不具備實地考察條件,也得不到前人論證的支持,本文對“古四海”作以推測,提供一種思路,有待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日後考證。

1.東海、北海與西海:關中盆地或叫汾渭湖形成以後,包括渭河水系、汾河水系及黃河上中游段,全部灌入這個盆地。然而,這個盆地的出水並不暢通。

首先是中條山與秦嶺錯位拼接,形成了第一道圍堰;秦嶺與太行山南端撞擠的崤山,在三門峽一帶形成第二道圍堰。這樣,關中盆地,原來並非是平原,而是一個大湖。隨著年復一年,終於在中條山西端切了一個口子,即今天的風陵渡;再在三門峽一帶,也終於切開一道峽谷,關中盆地也逐漸變成平原了。


"

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平臺

散文 / 詩詞 / 小說 / 情感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千古之迷——古四海

關於“古四海”,迷失太久,史家不太願意傷此腦筋。但要探究遠古歷史,“古四海”是繞不過去的。要尋找“古四海”,還須先從關中盆地說起。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海水之下的大洋地殼稱為秦嶺古海板塊。秦嶺古海的南北兩側是兩塊古老的陸地,北邊的叫中朝古陸,即中朝古陸板塊,南邊的叫揚子古陸,即揚子古陸板塊。

在加里東運動時期,秦嶺古海板塊曾向中朝古陸板塊之下,發生過一次大的俯衝活動,當時在堅硬的古陸殼的強力抵制下,使秦嶺古海板塊的北部邊緣褶皺成山,形成中朝古陸南緣的一道鑲邊—即形成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秦嶺古海面積隨之變小。

印支運動時期,秦嶺古海板塊再次向中朝古陸板塊之下大規模地俯衝,其結果使秦嶺古海板塊全部褶皺成山—即形成秦嶺印支褶皺帶;到三疊紀末,秦嶺古海全部消失,秦嶺地區己成為連接南北古陸的褶皺山系。在此以前的漫長歲月中,秦嶺古海起著分隔南北的作用,並作為引起南北地質差異、生物群差異的原因之一。

而到這個時候,代海而起的秦嶺褶皺山系,便成為我國南北最重要的地質分界線。大約距今一億八千萬年至七千萬年之間發生的燕山運動時期,南邊的揚子古陸板塊向已經褶皺成山的秦嶺下面俯衝,結果使秦嶺山系不僅被迅速抬高,而且與中朝古陸斷開,進而還使中朝古陸之南緣發生斷陷,逐漸形成關中盆地。

夾持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脈之間的關中盆地,為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形成的巨型斷陷帶。盆地兩側均為高角度正斷層。南北兩側山脈沿斷層線不斷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塹式構造平原。關中盆地位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南至秦嶺,北接渭北北山。

關中盆地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西窄東寬,東西長約300公里,海拔400米左右,地勢西高東低,至黃河河床降到340米。南北寬窄不一,東部最寬達100千米,西安附近約75千米,眉縣一帶僅20千米,至寶雞逐漸閉合成峽谷,形似“新月”。

關中平原形成後,不僅有黃土堆積其間,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兩側支流攜帶大量泥沙填充淤積其中,第四紀鬆散沉積,最大厚度達7000餘米。眉縣以西,渭河河谷狹窄,發育有四至五級階地。以東河谷變寬,發育有三級階地。漫灘及一、二級階地寬廣平坦,連續分佈,三級以上階地多斷續分佈。二級階地以上各級階地均為黃土覆蓋。

渭河北岸,涇河以東的涇、石、洛衝洪積三角洲平原,寬達10—24km。渭洛兩河之間為在階地基礎上形成的沙丘地。漫灘地,海拔338~360米,高出水面1~6米。渭河一級階地,高出河漫灘地5~20米,高出水面5~25米。渭河二級階地,高出水面20~45米,高於一級階地2~15米,海拔360~385米,與三級階地呈緩坡接觸。渭河三級階地,海拔370~600米,高出渭河水面30~102米,前沿高出二級階地10~45米。

關中盆地南北兩邊黃土臺塬分為兩級黃土臺塬。一級黃土臺塬是在下更新世湖盆基礎上形成的,黃土厚100餘米,塬面高程540—880m,高出沖積平原40—170m,分佈於渭河北岸及西安、渭南、潼關等地。塬面上有窪地,塬周斜坡陡峭,沖溝發育。

當斜坡下部有隔水的軟弱土(巖)出露時,斜坡穩定性差。二級黃土臺塬主要分佈在寶雞、乾縣、藍田、白水、澄城等地,高600—1000m,高出一級黃土臺塬或高階地50—150m。二級黃土臺塬是在第三紀末準平原或山前洪積扇上形成的,黃土厚度一般小於100m,溝壑發育,地形破碎。

比如藍田橫嶺塬呈丘陵狀地貌形態,溝谷切深逾200m,大多切入第三紀地層,侵蝕強烈。上面敘述的是關中盆地的概況,在關中盆地南側便是本文命名的“中華臺”,包括自陝西華縣至臨潼一線的一級臺塬,包括高塘塬、臨渭區東、西二塬、新豐塬,西至白鹿塬至少陵塬一帶。其中包括二級臺塬藍田山。藍田山南靠秦嶺,北依驪山。

第三紀末期,由於秦嶺和驪山斷層急劇抬升,不斷隆起。到了第四紀,由於造山運動的結果,秦嶺向北延伸,帶動驪山再度隆起與藍田橫嶺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高峻而乾燥的地區。此時,洶湧的灞河無法直接向北入渭,改為向西數十公里北折而注入渭河。

由於地質變化,使藍田地區與汾渭湖盆分開,成為一個南、東、北三面環山的盆形谷地。這裡講的是藍田山的地質形成。其中,“藍田山”又有多個別名,如“覆車山”是相對於“有巢氏時代”,“三皇山”相對於“三皇時代”,“玉山”相對於西王母的“弇茲時代”等。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中華民族五千年以前的歷史皆發生在這裡。這裡是遠古歷史文化中心。“藍田山”在《山海經》裡稱作“不周山”。“古四海”是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來命名,必然有一箇中心,因為遠古歷史多發生在“藍田山”,所以,古東海、南海、北海、西海應該是以“藍田山”為中心所稱的。

那麼,“古四海”具體位於哪兒?“藍田山”四周有沒有“海”?從現今地貌看,完全沒有。

關於“古四海”,古籍中時時提及,但找不到論證“古四海”具體位置的任何文獻資料。今人偶有論及的,不是以今天的東海為基點,在山東一帶找來找去,就是滿世界去找,皆與遠古歷史相去甚遠。《山海經》的《海經》部分包含了豐富的遠古史料,但要引用首先必須確定“古四海”的地理位置。由於筆者尚不具備實地考察條件,也得不到前人論證的支持,本文對“古四海”作以推測,提供一種思路,有待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日後考證。

1.東海、北海與西海:關中盆地或叫汾渭湖形成以後,包括渭河水系、汾河水系及黃河上中游段,全部灌入這個盆地。然而,這個盆地的出水並不暢通。

首先是中條山與秦嶺錯位拼接,形成了第一道圍堰;秦嶺與太行山南端撞擠的崤山,在三門峽一帶形成第二道圍堰。這樣,關中盆地,原來並非是平原,而是一個大湖。隨著年復一年,終於在中條山西端切了一個口子,即今天的風陵渡;再在三門峽一帶,也終於切開一道峽谷,關中盆地也逐漸變成平原了。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古四海”的“海”並非今天“海”的概念,而只不過大湖而已,相當於雲南一帶所稱的“海子”。關中盆地大致從東向西分為三個落差不大的三個“海”。

自東向西分別是“東海”、“北海”和“西海”。

大致由新豐塬向北延伸部分與和渭北石川河與涇河之間的高地向南延伸部分為分割,以東至潼關這一段叫“東海”。以西為“北海”。由白鹿原向北延伸的龍首山與涇水西岸向南延伸段相分割,以東為“北海”,以西為“西海”。

龍首山與新豐原之間,位於“藍田山”正北面。所以稱“北海”。而渭北隨著涇水衝擊扇面不斷擴大,在渭北“北海”與“東海”分界很模糊,所以《山海經》上記載“北海”上一些事又好象在“東海”。“西海”在今少陵原和西安市以西,靠南邊,東大西小。東、北、西三“海”中,以“東海”最大。到夏朝末年,西海、北海已不復存在,“東海”雖然大大縮小了,但還存在。

商朝重點是東擴,注意力在山東及蘇皖北部一帶,關中一帶記載不多,很少提及“古四海”,同時,“海”的概念也轉移到今東海了。到了西周,古“東海”也只剩下風陵渡以北,黃、渭、涑水交匯處一片灘地了,古稱“陽紆之藪”。

關中盆地為古東、北、西三“海”的水位,估計水位最高時可達到海拔500M以上。新石器時期,水位約在海拔450M左右。對照關中地區地圖,沿海拔450M等高線就可以描繪出古三海一個大致輪廓。

關中盆地為古東、北、西三“海”的旁證材料有三個:

一是渭河平原沒有舊石器遺址發現,是因為遠古還是一片汪洋。

二是渭河下游平原大面積的鹽鹼地,是因為古海沉積造成的。

三是三門峽水壩規劃: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開始修築三門峽大壩,按原設計方案,大壩水位將上升到陝西省的華縣、渭南一帶。

所以,渭華一帶進行一次移民大遷徙,渭河灘被空了出來。由於三門峽大壩實際並未達到設計高度,因而無法看到渭河下游一帶的澤國景象,也就無法還原遠古時期的“東海”了。

但足以說明關中盆地“古三海”存在的真實性。除《山海經》之外,古籍中關於“西海”和“北海”的歷史事件不多,“東海”相對多一點。夏桀為湯所敗,從山西臨猗(郇)一帶西渡黃河,南渡東海,從華縣一帶上了二層臺塬,向西經臨潼,到達臨潼西南的“有娀之墟”,被商湯打敗,說明夏末“東海”還在。

司馬遷《史記》幾乎不提“古四海”。只在介紹呂尚籍貫時僅說了三個字:“東海上”人。此處提到的“東海”即古“東海”即渭河下游一帶。“上”是地名,秦時設上郡。

“東海”也叫“江”,《史記》至少提到兩次。一次是《五帝本紀》中記玄囂降於江。玄囂所降的“江”就是古“東海”,搶佔了華縣至潼關一帶的灘地桑林,也奪去了這一帶太陽族部落的部分食物來源,是導致“后羿射日”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

一次是《夏本記》:“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此處的“江南”即東海之南,也即華縣至潼關一帶。大禹在此收貢賦時死於途中。由於關中盆地長久以來是一個大湖,遠古中華臺上的先民出行一般需要西行到渭河上游渡過渭河,再四散遷徙。所以,自六盤山至賀蘭山一線,成了遠古先民第一個集散地。

2.南海關於古“南海”,只能參照《山海經》來確定。其中一條西流的“河”注入“南海”給歷代考證者造成莫大的困惑。關於“南海”的參照系還有黑水、赤水、青水、白水、洋水、流沙、鐘山、崑崙墟(丘)等。《山海經·海內西經》“流沙出鐘山,西行又南行崑崙之虛,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赤水出東南隅,以行其東北。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東,又北,又西南,過畢方鳥東。”


"

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平臺

散文 / 詩詞 / 小說 / 情感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千古之迷——古四海

關於“古四海”,迷失太久,史家不太願意傷此腦筋。但要探究遠古歷史,“古四海”是繞不過去的。要尋找“古四海”,還須先從關中盆地說起。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海水之下的大洋地殼稱為秦嶺古海板塊。秦嶺古海的南北兩側是兩塊古老的陸地,北邊的叫中朝古陸,即中朝古陸板塊,南邊的叫揚子古陸,即揚子古陸板塊。

在加里東運動時期,秦嶺古海板塊曾向中朝古陸板塊之下,發生過一次大的俯衝活動,當時在堅硬的古陸殼的強力抵制下,使秦嶺古海板塊的北部邊緣褶皺成山,形成中朝古陸南緣的一道鑲邊—即形成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秦嶺古海面積隨之變小。

印支運動時期,秦嶺古海板塊再次向中朝古陸板塊之下大規模地俯衝,其結果使秦嶺古海板塊全部褶皺成山—即形成秦嶺印支褶皺帶;到三疊紀末,秦嶺古海全部消失,秦嶺地區己成為連接南北古陸的褶皺山系。在此以前的漫長歲月中,秦嶺古海起著分隔南北的作用,並作為引起南北地質差異、生物群差異的原因之一。

而到這個時候,代海而起的秦嶺褶皺山系,便成為我國南北最重要的地質分界線。大約距今一億八千萬年至七千萬年之間發生的燕山運動時期,南邊的揚子古陸板塊向已經褶皺成山的秦嶺下面俯衝,結果使秦嶺山系不僅被迅速抬高,而且與中朝古陸斷開,進而還使中朝古陸之南緣發生斷陷,逐漸形成關中盆地。

夾持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脈之間的關中盆地,為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形成的巨型斷陷帶。盆地兩側均為高角度正斷層。南北兩側山脈沿斷層線不斷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塹式構造平原。關中盆地位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南至秦嶺,北接渭北北山。

關中盆地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西窄東寬,東西長約300公里,海拔400米左右,地勢西高東低,至黃河河床降到340米。南北寬窄不一,東部最寬達100千米,西安附近約75千米,眉縣一帶僅20千米,至寶雞逐漸閉合成峽谷,形似“新月”。

關中平原形成後,不僅有黃土堆積其間,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兩側支流攜帶大量泥沙填充淤積其中,第四紀鬆散沉積,最大厚度達7000餘米。眉縣以西,渭河河谷狹窄,發育有四至五級階地。以東河谷變寬,發育有三級階地。漫灘及一、二級階地寬廣平坦,連續分佈,三級以上階地多斷續分佈。二級階地以上各級階地均為黃土覆蓋。

渭河北岸,涇河以東的涇、石、洛衝洪積三角洲平原,寬達10—24km。渭洛兩河之間為在階地基礎上形成的沙丘地。漫灘地,海拔338~360米,高出水面1~6米。渭河一級階地,高出河漫灘地5~20米,高出水面5~25米。渭河二級階地,高出水面20~45米,高於一級階地2~15米,海拔360~385米,與三級階地呈緩坡接觸。渭河三級階地,海拔370~600米,高出渭河水面30~102米,前沿高出二級階地10~45米。

關中盆地南北兩邊黃土臺塬分為兩級黃土臺塬。一級黃土臺塬是在下更新世湖盆基礎上形成的,黃土厚100餘米,塬面高程540—880m,高出沖積平原40—170m,分佈於渭河北岸及西安、渭南、潼關等地。塬面上有窪地,塬周斜坡陡峭,沖溝發育。

當斜坡下部有隔水的軟弱土(巖)出露時,斜坡穩定性差。二級黃土臺塬主要分佈在寶雞、乾縣、藍田、白水、澄城等地,高600—1000m,高出一級黃土臺塬或高階地50—150m。二級黃土臺塬是在第三紀末準平原或山前洪積扇上形成的,黃土厚度一般小於100m,溝壑發育,地形破碎。

比如藍田橫嶺塬呈丘陵狀地貌形態,溝谷切深逾200m,大多切入第三紀地層,侵蝕強烈。上面敘述的是關中盆地的概況,在關中盆地南側便是本文命名的“中華臺”,包括自陝西華縣至臨潼一線的一級臺塬,包括高塘塬、臨渭區東、西二塬、新豐塬,西至白鹿塬至少陵塬一帶。其中包括二級臺塬藍田山。藍田山南靠秦嶺,北依驪山。

第三紀末期,由於秦嶺和驪山斷層急劇抬升,不斷隆起。到了第四紀,由於造山運動的結果,秦嶺向北延伸,帶動驪山再度隆起與藍田橫嶺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高峻而乾燥的地區。此時,洶湧的灞河無法直接向北入渭,改為向西數十公里北折而注入渭河。

由於地質變化,使藍田地區與汾渭湖盆分開,成為一個南、東、北三面環山的盆形谷地。這裡講的是藍田山的地質形成。其中,“藍田山”又有多個別名,如“覆車山”是相對於“有巢氏時代”,“三皇山”相對於“三皇時代”,“玉山”相對於西王母的“弇茲時代”等。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中華民族五千年以前的歷史皆發生在這裡。這裡是遠古歷史文化中心。“藍田山”在《山海經》裡稱作“不周山”。“古四海”是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來命名,必然有一箇中心,因為遠古歷史多發生在“藍田山”,所以,古東海、南海、北海、西海應該是以“藍田山”為中心所稱的。

那麼,“古四海”具體位於哪兒?“藍田山”四周有沒有“海”?從現今地貌看,完全沒有。

關於“古四海”,古籍中時時提及,但找不到論證“古四海”具體位置的任何文獻資料。今人偶有論及的,不是以今天的東海為基點,在山東一帶找來找去,就是滿世界去找,皆與遠古歷史相去甚遠。《山海經》的《海經》部分包含了豐富的遠古史料,但要引用首先必須確定“古四海”的地理位置。由於筆者尚不具備實地考察條件,也得不到前人論證的支持,本文對“古四海”作以推測,提供一種思路,有待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日後考證。

1.東海、北海與西海:關中盆地或叫汾渭湖形成以後,包括渭河水系、汾河水系及黃河上中游段,全部灌入這個盆地。然而,這個盆地的出水並不暢通。

首先是中條山與秦嶺錯位拼接,形成了第一道圍堰;秦嶺與太行山南端撞擠的崤山,在三門峽一帶形成第二道圍堰。這樣,關中盆地,原來並非是平原,而是一個大湖。隨著年復一年,終於在中條山西端切了一個口子,即今天的風陵渡;再在三門峽一帶,也終於切開一道峽谷,關中盆地也逐漸變成平原了。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古四海”的“海”並非今天“海”的概念,而只不過大湖而已,相當於雲南一帶所稱的“海子”。關中盆地大致從東向西分為三個落差不大的三個“海”。

自東向西分別是“東海”、“北海”和“西海”。

大致由新豐塬向北延伸部分與和渭北石川河與涇河之間的高地向南延伸部分為分割,以東至潼關這一段叫“東海”。以西為“北海”。由白鹿原向北延伸的龍首山與涇水西岸向南延伸段相分割,以東為“北海”,以西為“西海”。

龍首山與新豐原之間,位於“藍田山”正北面。所以稱“北海”。而渭北隨著涇水衝擊扇面不斷擴大,在渭北“北海”與“東海”分界很模糊,所以《山海經》上記載“北海”上一些事又好象在“東海”。“西海”在今少陵原和西安市以西,靠南邊,東大西小。東、北、西三“海”中,以“東海”最大。到夏朝末年,西海、北海已不復存在,“東海”雖然大大縮小了,但還存在。

商朝重點是東擴,注意力在山東及蘇皖北部一帶,關中一帶記載不多,很少提及“古四海”,同時,“海”的概念也轉移到今東海了。到了西周,古“東海”也只剩下風陵渡以北,黃、渭、涑水交匯處一片灘地了,古稱“陽紆之藪”。

關中盆地為古東、北、西三“海”的水位,估計水位最高時可達到海拔500M以上。新石器時期,水位約在海拔450M左右。對照關中地區地圖,沿海拔450M等高線就可以描繪出古三海一個大致輪廓。

關中盆地為古東、北、西三“海”的旁證材料有三個:

一是渭河平原沒有舊石器遺址發現,是因為遠古還是一片汪洋。

二是渭河下游平原大面積的鹽鹼地,是因為古海沉積造成的。

三是三門峽水壩規劃: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開始修築三門峽大壩,按原設計方案,大壩水位將上升到陝西省的華縣、渭南一帶。

所以,渭華一帶進行一次移民大遷徙,渭河灘被空了出來。由於三門峽大壩實際並未達到設計高度,因而無法看到渭河下游一帶的澤國景象,也就無法還原遠古時期的“東海”了。

但足以說明關中盆地“古三海”存在的真實性。除《山海經》之外,古籍中關於“西海”和“北海”的歷史事件不多,“東海”相對多一點。夏桀為湯所敗,從山西臨猗(郇)一帶西渡黃河,南渡東海,從華縣一帶上了二層臺塬,向西經臨潼,到達臨潼西南的“有娀之墟”,被商湯打敗,說明夏末“東海”還在。

司馬遷《史記》幾乎不提“古四海”。只在介紹呂尚籍貫時僅說了三個字:“東海上”人。此處提到的“東海”即古“東海”即渭河下游一帶。“上”是地名,秦時設上郡。

“東海”也叫“江”,《史記》至少提到兩次。一次是《五帝本紀》中記玄囂降於江。玄囂所降的“江”就是古“東海”,搶佔了華縣至潼關一帶的灘地桑林,也奪去了這一帶太陽族部落的部分食物來源,是導致“后羿射日”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

一次是《夏本記》:“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此處的“江南”即東海之南,也即華縣至潼關一帶。大禹在此收貢賦時死於途中。由於關中盆地長久以來是一個大湖,遠古中華臺上的先民出行一般需要西行到渭河上游渡過渭河,再四散遷徙。所以,自六盤山至賀蘭山一線,成了遠古先民第一個集散地。

2.南海關於古“南海”,只能參照《山海經》來確定。其中一條西流的“河”注入“南海”給歷代考證者造成莫大的困惑。關於“南海”的參照系還有黑水、赤水、青水、白水、洋水、流沙、鐘山、崑崙墟(丘)等。《山海經·海內西經》“流沙出鐘山,西行又南行崑崙之虛,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赤水出東南隅,以行其東北。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東,東行,又東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東,又北,又西南,過畢方鳥東。”


震旦紀時,秦嶺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為秦嶺古海


《山海經·海內經》:曰:“南海之內,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實際上,《山海經》以上所記載的各“水”的方位相互矛盾,無法對應。這不知是經後人修訂所致,還是原本《山海經圖》本身不規範所致。

《淮南子·地形訓》曰:“河水出崑崙東北陬,貫渤海,入禹所導積石山。赤水出其東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澤之東。赤水之東,弱水出自窮石,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絕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於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

《淮南子·地形訓》基本也是採用《山海經》的內容。尤其是“赤水之東,弱水出自窮石”。“窮石”即“窮桑”,顯然將《山海經》所說的“赤灌水”(今華縣赤水河)當成了古“赤水”了。

前面所說的東海、北海和西海,均是以藍田山為中心的稱呼,那麼,“南海”必在藍田山之南。在藍田山南端,《山海經》所提的古水名、地名部分還未消失。

但與《山海經》所標方位也部分不完全對應。未消失的名稱:流沙:流峪河;青水:青峪河;洋水:羊峪河;白水:白河或白馬河,也即滹沱河。相傳伏羲在此降伏妖馬。崑崙墟:今轉音為“kao-liang”(寇嶺)。

已消失的名稱:赤水:今名江流河。出自寇嶺南側,西南流,與流峪河相接處,即所謂“汜天之水”之地。鐘山:即有巢氏時代的石樓山(今稱石鼓山)所依託的鐘形之山,今無名。古人以為河出鐘山西北側,這裡是灞河與沋河的分水嶺。

黑水:不詳。按《山海經》描述,應指今輞川西南分支。河:指灞河(古茲水)上游段,西流。至藍田縣城北折,入渭。古時候,藍田山南端的寇嶺(崑崙丘)之西的鳳凰嶺(風皇嶺)向西延伸,與白鹿原南端相連接,在今藍田縣城一帶形成一個大湖,即所謂之古“南海”。

“南海”由今藍田縣城一帶沿灞河上段向東延伸,尾端最長時可能到達今流峪(流沙)河口。呈“蝌蚪”狀。遠古時期,藍田山與白鹿原之間的灞河河谷切割程度遠沒有今天這麼寬、這麼深。

“南海”之水平緩流入灞河,東岸的華胥氏,西岸的赫胥氏以結網捕魚為主要食物來源,以採摘、種植和狩獵為補充,成為當時最富有、最強大的部落,以至組建“華胥國(華夏國)”這一最早的具有社會公共管理職能的初級國家(部落聯盟)。

《元和郡縣誌·京兆府上》:“縣理城,即嶢柳城也,俗亦謂之青泥城。…… 顧祖禹曰:‘嶢柳城,今藍田縣治。青泥城,在縣南七裡。’”。青泥城,有可能為古南海沉澱青色淤泥層而得名。

“南海”,又稱“渤海”。渤:水渤溢湧蕩貌。由於古“南海”南依秦嶺,如遇雨季,各支流匯入,由於落差大,流程短,常出現波濤洶湧狀態。相比之下,古東、北、西海顯得平靜許多。

來源:華夏史略-西安盧長信的博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