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一掃關內的棉甲到底強在哪裡

棉甲裡面其實還有內襯鐵甲,外面使用銅釘進行固定,是一個複合甲。其實棉甲是蒙古人的發明,明軍也很喜歡使用,到了清朝,就更是棉甲的天下。棉甲的優點是,非常輕便,只有30-40斤。

相比全套鐵甲的60-70斤,已經非常輕便了,複合一般官軍的體重和體力。否則光是披甲就把人累垮了,就更不用提打仗了。而且,棉甲製造起來便宜,不需要量身定做,歐洲的板甲都必須量身定做。

清朝八旗一掃關內的棉甲到底強在哪裡

畢竟那個時代,歐洲都是僱傭兵制度,屬於自備武器,當然,要挑選最好的。而我國是統一發放裝備,就要選擇物美價廉的,而且,不用量體裁衣,大概幾個尺寸,所有人都能穿就行了。

從以上可以看到,真正的全套鐵甲在戰場上,特別是在南方地區,並不適用。而北方寒冷,棉甲更是一物兩用。雖然防禦力不如歐洲的板甲,但是,卻非常適合我國當時的軍隊情況。

還有就是棉甲對火器的防禦力比較好,滿文老檔記載,努爾哈赤時期的八旗軍,每100名八旗軍和20名奴僕,擁有43支鳥槍,22門小炮,4輛盾車。並且從1648年就已經開始出全部鳥槍的鳥槍軍。

一般都認為八旗軍是靠騎射打敗明朝,其實從遼瀋大戰,鬆錦大戰等等關外大戰來看,清軍的火器使用水平和火器數量甚至是超過明軍的。八旗軍隊列槍戰對明軍幾乎是百分之百勝率。

密集就在於八旗鳥槍手也身披40斤棉甲,而明朝火槍手沒有盔甲,就特別喜歡搞三段射擊和遠距離射擊。八旗槍手有重甲,都是近距離所有人一起開火,那怕人數相等,實際殺傷力和火力都是起碼三倍於明軍。

清代棉甲產生於特殊歷史與軍事環境中,清軍入關前主要活動地區在東北,由於冬季漫長且特別冷,但佔正從不挑季節,所以棉甲應運而生。中國少數民族傳統複合鎧甲在元代比較興盛,但那時鎧甲夾層材料多采用特別製造的絲綢,可是清軍入關前經濟和技術條件都達不到,因此用棉絮做夾層實際上也是無奈之舉。當然,後來隨著軍事技術發展有很大改進,但這皆是後話,雖然棉甲在冷兵器時代確實也能起到一定防禦作用,比如相對鈍一些的兵器在刺穿第一層鐵甲後會受到棉絮干擾,不容易刺穿內鐵甲。

然而,棉甲主要作用還是保證軍隊冬季戰鬥力,因為棉甲即使很簡陋可比較實惠,保暖性能相較於其他種類以合成鋼或鐵為主的鎧甲要好很多。同時,棉甲雖外綴鐵片(早期)但主要保護的是內置鐵甲,要知道東北地區冬季寒冷,在當時冶煉技術有限條件下一般金屬製品很容易變形或變脆,不容易保存,棉絮外置有效保護內置鐵甲不被氣溫影響,最大限度保證開價防護能力。

除此之外,燧發槍出現前,棉甲面對火器還是有一些防護能力,特別是在距離相對較遠情況下,若火器口徑小則不容易擊穿或引燃棉甲,尤其棉甲浸溼後,引燃效果更差。當然這都是相對而言,打擊整體素質差的一般明軍這樣當然沒問題,可面對裝備精良且訓練有素的明軍部隊棉甲防禦不足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即使有騎兵衝鋒也不行,這點從與戚家軍對戰中便展露無遺。後金騎兵直到戚家軍彈藥基本打光方能衝入陣中,最後雖是戚家軍全滅但後金騎兵損失慘重,這就顯示出棉甲面對火器防禦力之差。

清朝八旗一掃關內的棉甲到底強在哪裡

清代將領的棉甲是受明朝中後期軍隊鎧甲的影響而改良的。其實早在嘉靖年間就已經普及棉甲了,淘汰那些笨重的鎧甲了。

另外,清代將領的棉甲內的鐵片比明代的不要厚,有多塊大小7釐米左右四方形的鐵片鑲嵌在一起,並且一點空隙也不留,完美的用銅片從外面固定住,比明代的棉甲更加好用,更加完美。

清朝棉甲是裡面帶著防彈鋼板的軍大衣。棉甲防護力相當不錯,和北宋步人甲相同,在防護火器上還超過步人甲。棉甲又叫棉鐵複合甲,是為應對北方嚴寒天氣和大量應用的火藥武器而製造的盔甲。黃道婆改進棉紡織工藝以後,棉花從元朝開始成為北方人民禦寒的首選,也成為了盔甲製作的重要原料。棉甲啟始於元朝,改進於明朝,極盛於清初,清末被淘汰。棉甲是一種複合鎧甲,分棉甲和鐵甲兩部分組成。棉甲是把棉花捶打成片,摺疊以後按照南方紙甲的製造方法反覆捶打,最後做成類似於凱夫拉一樣的纖維片,用絲綢包裹起來,做成軍大衣一樣的棉甲。把熟鐵按照尺寸要求打造成鐵甲片,在鐵甲片上面鑽眼,使用黃銅鉚釘鉚接到棉甲裡面,就是棉鐵複合甲。棉鐵複合甲外面是象凱夫拉一樣的防彈纖維防火器,裡面是折鐵甲防冷兵器。棉鐵複合甲同現在通用的重型防彈衣結構一樣,可以說是古代冷兵器防護的一個標杆。

相關推薦

推薦中...